全國通用備戰2020中考物理專題1.11功和機械能含解析.doc
十一、功和機械能一、選擇題1(2019撫順)如圖所示為跳水運動員踏板起跳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與跳板對運動員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B運動員被跳板彈起的過程中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C運動員離開跳板上升的過程中,其動能增加D運動員在空中下落過程中沒有力對其做功【答案】A【解析】A、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和跳板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因此二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A正確;B、運動員被跳板彈起的過程中,彎曲跳板的彈性勢能轉化為運動員的動能和重力勢能,故B錯誤;C、運動員離開跳板上升的過程中,速度減小,高度增大,所以其動能減小,勢能增加,故C錯誤;D、運動員在空中下落過程中受到重力作用,并且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重力做了功,故D錯誤。2(2019安順)質量相等的甲、乙兩個小車同時同地沿同一直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象分別如圖所示,根據圖象分析正確的是()Av甲0.6m/s,v乙0.2m/s,甲車的慣性大于乙車的慣性B經過6s兩小車一定相距6.0m,運動過程中,甲車的動能等于乙車的動能C經過6s兩小車一定相距4.8m,運動過程中,甲車的動能小于乙車的動能D經過6s兩小車可能相距2.4m,運動過程中,甲車的動能大于乙車的動能【答案】D【解析】A、由圖象知,甲運動6s通過的路程是3.6m,乙運動6s通過的路程是1.2m,所以v甲0.6m/s,v乙0.2m/s,因甲、乙兩個小車的質量相等,所以慣性相同,故A錯誤。BCD、因為動能大小跟質量和速度有關,甲、乙的質量相同,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甲的動能大于乙的動能;當甲乙反向運動時,6s后相距s3.6m+1.2m4.8m;當甲乙同向運動時,6s后相距s3.6m1.2m2.4m。故BC錯誤,D正確。3(2019大慶)汽車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勻速行駛,發動機功率為P0,牽引力為F0,t1時刻開始,司機減小了油門,使汽車保持恒定功率P行駛,到t2時刻,汽車又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v,已知運動過程中汽車所受阻力f恒定不變,汽車牽引力F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則()At1至t2時間內,汽車做加速運動 BF02fCt2時刻之后,汽車將保持功率P0行駛 Dvv0【答案】D【解析】由題知,在t1時刻以前,汽車以速度v0勻速行駛,發動機功率為P0,牽引力為F0,則:P0F0v0;在t1時刻,司機減小了油門,汽車的功率突然減小為P,在該瞬間汽車的速度不變(仍為v0),由圖象知牽引力由F0突然減小為F0,所以:PF0v0,由可知PP0(即汽車的功率突然減小為原來的一半)。A由圖可知,t1至t2時間內,汽車受到的牽引力增大,功率不變,由PFv可得,汽車行駛的速度減小,所以汽車做減速運動,故A錯誤;B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牽引力與阻力平衡,所以F0f,故B錯誤;D由題可知,t1時刻后汽車的功率保持恒定;由前面分析知,汽車的功率將保持PP0不變,故C錯誤;D由題知,到t2時刻,汽車又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v;由圖可知,汽車再次做勻速運動時的牽引力與最初做勻速運動的牽引力大小相等,均為F0;根據PFv可得第二次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的速度:vv0,故D正確。4(2019七臺河)如圖所示,力對物體做功的是()A B C DA用力搬石頭,搬而未動 B提著桶在水平路面上前進C用力將雞蛋舉高 D手舉杠鈴靜止不動【答案】C【解析】A、用力搬石頭,搬而未動,有力作用在石頭上,石頭在力的作用下沒有通過距離,所以力對物體沒有做功,故A不符合題意。B、提著桶在水平路面上前進,人給水桶的力向上,水桶向上沒有通過距離,所以力對物體沒有做功,故B不符合題意。C、用力將雞蛋舉高,人給雞蛋的力向上,雞蛋向上移動了距離,所以力對物體做功,故C符合題意。D、手舉杠鈴靜止不動,手給杠鈴的力向上,杠鈴沒有移動距離,所以力對物體沒有做功,故D不符合題意。5(2019七臺河)(多選)關于以下兩個探究實驗,說法正確的是()甲 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乙 探究物體動能與哪些因素有關A圖甲實驗表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越遠B圖乙實驗表明:鋼球A的動能越大,水平面上的物體B被撞得越遠C圖甲實驗中,為了使小車在水平面運動的初速度相同,讓小車從斜面的不同高度下滑D圖乙實驗中,運用了推理法【答案】AB【解析】AC、圖甲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必須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這是為了使小車在水平面運動的初速度相同,這里運用了控制變量法,故C錯誤;實驗中可以看出,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越遠,速度減小得越慢,故A正確;BD、圖乙是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實驗中通過木塊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來反映小球動能的大小,用到了轉換法;若鋼球A的動能越大,則水平面上的物體B被撞得越遠;影響動能的大小有物體的速度和質量,該實驗還用到了控制變量法,故B正確,D錯誤。6(2019隨州)一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上各處粗糙程度相同。對木箱施加一個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如圖甲);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木箱的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F1230426t/sF/N240426t/sv/(ms-1)甲 乙 丙A在第一個2s內木箱所受摩擦力為2NB在第二個2s內木箱所受摩擦力為3NC在第一個2s內推力F對木箱所做的功為2JD在第三個2s內推力F對木箱做功的功率為8W【答案】D【解析】先由速度時間圖象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然后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判斷物體是否受平衡力作用;根據由Ft圖象求出物體受到的拉力,然后由二力平衡的條件求出摩擦力的大小。根據WFs可求功;由PFv可求功率。A、由圖象可知,第一個2s內,物體沒有推動,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推力等于摩擦力,等于1N,故A錯誤;B、由vt圖象可知,在4s6s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由Ft圖象可知在4s6s即在第三個2s內拉力F2N,由平衡條件可得滑動摩擦力fF2N,由vt圖象可知,物體在第二個2s內做勻加速運動,受到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因為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因此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仍是2N,方向與推力方向相反,即向左,故B錯誤;C、由圖象可知,第一個2s內,物體沒有推動,由WFs可知,推力F對木箱所做的功為0,故C錯誤;D、在第三個2s內推力F對木箱做功的功率為:PFv2N4m/s8W,故D正確。7(2019宜昌)如圖所示,過山車是一項驚險刺激的游戲項目,下列關于過山車的機械能說法正確的是() A剛開始過山車勻速被拉升時,機械能不變B過山車向下俯沖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C通過環形軌道最高點時,重力勢能最大,動能為0D過山車在運行過程中機械能守恒【答案】B【解析】(1)重力勢能的大小和物體的質量以及所處位置的高度有關,判斷重力勢能是否改變,看它的質量和高度是否變化就可以了;動能的大小和物體的質量以及運動的速度快慢有關,判斷動能的大小看它的質量和運動快慢是否變化就可以了。(2)判斷是哪種能量轉化成了另一種能量的標準是:減小的轉化為增多的。(3)不計空氣阻力時,機械能沒有轉化為內能,機械能守恒。A、剛開始過山車勻速被拉升時,質量不變,速度不變,高度增加,故動能不變,重力勢能變大,而機械能等于動能與重力勢能之和,所以機械能變大,故A錯誤;B、過山車向下俯沖時,質量不變,高度降低、速度變大,所以重力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故B正確;C、通過環形軌道最高點時,高度最大,重力勢能最大,但此時其在水平方向上速度不為零,此時動能不為零,故C錯誤;D、過山車在運行過程中需要克服空氣阻力和摩擦阻力做功,會有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所以機械能變小,即機械能不守恒,故D錯誤。8. (2019武漢)如圖所示,網球拍擊中飛過來的網球,網球發生了明顯的形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球拍擊中網球,球拍和網球都發生了彈性形變B. 球拍能將網球彈開,說明球拍對網球的彈力大于網球對球拍的彈力C. 網球離開球拍后能在空中飛行一段距離,是由于網球具有慣性D. 網球和球拍接觸的過程中,彈性勢能和動能相互轉化【答案】B【解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即使物體發生形變。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包括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發生變化、運動方向發生變化。 (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體受到力的同時,也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兩個力大小相等。 (3)任何物體都有慣性,即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 (4)動能和勢能可相互轉化;動能的大小與質量和速度有關;彈性勢能與彈性形變大小有關。 A、球拍擊中網球,球拍和網球的形狀都發生改變,即都發生了彈性形變,故A說法正確;B、球拍與網球發生相互作用,球拍對網球的彈力等于網球對球拍的彈力,故B說法錯誤; C、網球離開球拍后能在空中飛行一段距離,是由于網球具有慣性,故C說法正確。 D、網球和球拍接觸的過程中,先是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后來網球飛出時,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即體現了彈性勢能和動能相互轉化,故D說法正確。 9(2019深圳)如圖,弧形軌道ab 段光滑,bc 段粗糙,小球從a 點經最低點b 運動至c 點。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從a 到b 的過程中,小球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B經過b 點時,小球動能最大C從b 到c 的過程中,小球動能增大D從a 到c 的過程中,小球機械能守恒【答案】B【解析】A 、從 a 到 b 的過程中,小球高度降低,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故 A 選項不符合題意;B 、小球從 a 運動到 b 動能增大;從 b 運動到 c 動能減小,則在 b 點處小球動能最大,故 B 選項符合題意;C 、小球從 b 到 c 的過程中,高度增加,同時克服摩擦力做功,速度減小,則小球的動能減小,故 C 選項不符合題意;D 、bc 段弧形軌道粗糙,因此小球在 bc 段運動時會克服摩擦力做功,會有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則機械能會減小,故 D 選項不符合題意。10(2019淄博)如圖所示,小球沿軌道由靜止從A點向D點運動的過程中(小球和軌道間存在摩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小球在A點的重力勢能最大B小球在B點的速度最大C小球在C點和B點的機械能相等D小球不能到達D點【答案】C【解析】(1)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和速度,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2)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和高度,質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A、小球在A時,高度最高,重力勢能最大,速度增大,動能增大,由于存在摩擦,減小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和內能,故A正確。B、小球在B時,小球的質量不變,高度最小,勢能最小,動能最大,速度最大,故B正確;C、小球和軌道間存在摩擦,小球需要克服摩擦做功,故小球從B點到C點的機械能減小,故C錯誤;D、因為小球需要克服摩擦做功,在運動過程中有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小球不能到達D點,故D正確。11. (2019聊城)如圖是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實驗中,讓同一銅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釋放,撞擊同一木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該實驗探究的是物體動能大小與高度的關系B. 該實驗探究的是物體動能大小與質量的關系C. 該實驗中,物體的動能是指木塊B的動能D. 該實驗結論可以解釋為什么對機動車限速【答案】D【解析】AB、同一銅球質量一定,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釋放,滑到水平面上時的速度不同,所以這是為了探究物體動能與速度關系的,故AB錯誤; C、實驗的研究對象是銅球,所以物體的動能是銅球的動能,實驗中通過銅球把木塊推出的距離長度來反應銅球的動能的大小,運用了轉換的方法,故C錯誤;D、實驗可得出結論是:質量一定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因為質量一定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當質量相同時,車輛速度越大動能越大,使剎車困難,容易引發交通事故,所以交通部門要對機動車輛進行限速,故D正確。 (1)動能的決定因素有兩個:質量和速度,在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應該根據題意利用控制變量法的思路分析解; (2)實驗的研究對象是銅球;(3)質量一定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由此分析解答。12(2019東營)如圖所示,我國自主研發的彩虹-4無人機正在進行航空物探試驗飛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無人機在空中飛行時,始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無人機勻速下降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C地面操作人員通過超聲波向無人機傳遞信息 D試驗飛行中的無人機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答案】D【解析】A、無人機在空中飛行時,不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其受到的力不一定是平衡力,故A錯誤。B、無人機勻速下降時,質量不變,速度不變,則動能不變;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所以在該過程中,重力勢能沒有轉化為動能,故B錯誤。C、地面操作人員通過電磁波向無人機傳遞信息,故C錯誤;D、試驗飛行中的無人機與地面有位置的變化,所以無人機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故D正確。13(2019巴彥淖爾)如圖所示是艦載機飛離甲板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飛機在跑道上滑行時若外力全部消失,會逐漸停下來B飛機起飛時加速助跑,可獲得更大的慣性,利于升空C飛機加速升空,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機械能增大D飛機飛離甲板后,艦艇底部受到水的壓強變小【答案】D【解析】A、當飛機在跑道上滑行時若外力全部消失,根據牛頓第一定律他將會作向上的勻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B、慣性大小只跟物體的質量大小有關,跟物體是否受力、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都沒有關系,故飛機起飛時加速助跑,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動能,利于升空,不能增大慣性,故B錯誤;C、飛機加速升空,質量不變,速度和高度都增加,故動能和重力勢能都變大,動能沒有轉化為重力勢能,故C錯誤;D、飛機飛離甲板后,艦艇總重力減小,浮力減小,艦艇排開水的體積減小,所以艦艇底部的深度減小,其受到水的壓強會變小,故D正確。14(2019臺州)立定跳遠時的動作分解如圖,在此過程運動員( )A.上升時,動能減小,勢能減小 B. 上升時,動能增大,勢能增大C.下落時,勢能增大,動能減小 D. 下落時,勢能減小,動能增大【答案】D【解析】上升時,動能減小,勢能增大;下落時,勢能減小,動能增大。15(2019北京)如圖為一名舉重運動員做挺舉連續動作時的幾個狀態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從發力到上拉的過程中,運動員對杠鈴不做功B從上拉到翻站的過程中,運動員對杠鈴不做功C從翻站到上挺的過程中,運動員對杠鈴不做功D舉著杠鈴穩定站立的過程中,運動員對杠鈴不做功【答案】D【解析】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二者缺一不可。A、從發力到上拉的過程中,運動員對杠鈴施加一個向上的力,杠鈴向上移動了距離,所以人對杠鈴做了功,故A錯;B、從上拉到翻站的過程中,運動員對杠鈴施加一個向上的力,杠鈴向上移動了距離,所以人對杠鈴做了功,故B錯;C、從翻站到上挺的過程中,運動員對杠鈴施加一個向上的力,杠鈴向上移動了距離,所以人對杠鈴做了功,故C錯;D、舉著杠鈴穩定站立的過程中,運動員施加了力,但杠鈴沒移動距離,所以人對杠鈴不做功,故D正確。故選:D。16(2019北京) (多選)如圖所示,小朋友沿滑梯下滑得越來越快。關于該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小朋友不具有慣性B小朋友的運動狀態不變C小朋友的動能增加D小朋友的重力勢能減少【答案】CD【解析】任何物體都有慣性;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發生了變化;動能的影響因素為速度和質量;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為高度和質量。A任何物體在任何時候都具有慣性,所以小朋友也具有慣性,故A錯誤。B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發生了變化,小朋友沿滑梯下滑得越來越快,速度變大,所以運動狀態也在改變,故B錯誤。C動能的影響因素為速度和質量,小朋友沿滑梯下滑得越來越快,速度在變大,所以動能在增加,故C正確。D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為高度和質量,小朋友由滑梯頂端往下滑,高度在減小,所以重力勢能在減少,故D正確。故選:CD。17(2019玉林)如圖所示,“長征”火箭在加速升空過程中,()A慣性變大 B機械能保持不變C動能增加,重力勢能減小 D動能增加,重力勢能增加【答案】D【解析】火箭在加速升空時,火箭質量不變、速度增大,動能增大;火箭的質量不變、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加;因為火箭的動能和重力勢能都增加,機械能增加;火箭的質量不變,慣性不變,故ABC錯、D正確。故選:D。18. (2019安徽)如圖,在光滑的水平臺面上,一輕彈簧左端固定。右端連接一金屬小球,O點是彈簧保持原長時小球的位置。壓縮彈簧使小球至A位置,然后釋放小球,小球就在AB間做往復運動(已知AOOB)。小球從A位置運動到B位置的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小球的動能不斷增加B. 彈簧的彈性勢能不斷減少C. 小球運動到O點時的動能與此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相等D. 在任一位置彈簧的彈性勢能和小球的動能之和保持不變【答案】 D 【解析】由題知,O點是彈簧保持原長時小球的位置,則AO段彈簧處于壓縮狀態,OB段彈簧處于拉伸狀態;小球從A運動到O的過程中,彈簧逐漸恢復原狀,形變程度變小,彈性勢能變小,小球所受彈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斷增大,動能變大,此過程中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到達O點時,彈簧恢復原長,彈性勢能為零,小球所受彈力為零,此時速度最大,動能最大;小球從O運動到B的過程中,彈簧被拉長,形變程度變大,彈性勢能變大,此時小球所受彈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斷減小,動能變小,此過程中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則小球從A位置運動到B位置的過程中: A、小球的動能先增加后減少,A不符合題意;B、彈簧的彈性勢能先減少后增大,B不符合題意;C、小球運動到O點時的動能(最大)與此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為零)不相等,C不符合題意;D、水平臺面光滑,且AOOB,說明沒有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小球和彈簧組成的整體機械能守恒,所以在任一位置彈簧的彈性勢能和小球的動能之和保持不變,D符合題意。19(2019荊州)如圖,粗糙水平面AB與光滑斜面BC平滑連接,彈簧左端固定。小木塊P被壓縮的彈簧彈出并沖上斜面BC的過程中(空氣阻力忽略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彈簧恢復原狀的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全部轉化為小木塊P的動能B小木塊P離開彈簧后在粗糙水平面AB上滑行時機械能守恒C小木塊P在斜面上向上運動時,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加D小木塊P運動到最高點時處于平衡狀態【答案】C【解析】A、在彈簧恢復原狀的過程中,彈簧的形變程度變小,彈性勢能變小。木塊的速度變大,動能變大,同時因為水平面AB粗糙,木塊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內能變大,故彈簧的彈性勢能一部分轉化為小木塊P的動能,一部分轉化為木塊的內能。故A錯誤;B、小木塊P離開彈簧后在粗糙水平面AB上滑行時,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所以機械能減小。故B錯誤;C、小木塊P在斜面上向上運動時,高度增加,重力勢能變大,因為斜面BC光滑,且空氣阻力忽略不計,所以機械能守恒,故動能減小,故C正確;D、因為斜面BC光滑,故木塊不受摩擦力作用,若空氣阻力忽略不計,小木塊P運動到最高點時受到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這兩個力不在一條直線上,不屬于平衡力,所以木塊處于非平衡狀態,故D錯誤。20(2019黃石)專業蹦床運動逐漸進入大眾生活,下列對蹦床運動的表述錯誤的是:()A下落到蹦床前運動員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B運動員下降到最低點時,蹦床的彈性勢能最大C運動員想彈得更高,就要在蹦床上發力,消耗體能D若運動員不發力,會一直運動下去,因為能量是守恒的【答案】D【解析】A、下落到蹦床前運動員的質量不變,高度降低,速度變大,故重力勢能減少,動能增加,是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故A正確;B、運動員下降到最低點時,蹦床的形變程度最大,所以彈性勢能最大。故B正確;C、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需要克服空氣阻力做功,一部分機械能會轉化為人的內能,所以越跳越低。想彈得更高,就要增加蹦床的彈性勢能,而蹦床的彈性勢能是通過消耗人體的能量來獲得的。故C正確;D、從整個系統來說能力是守恒的。但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需要克服空氣阻力做功,一部分機械能會轉化為人的內能,所以若運動員不發力,不會一直運動下去。故D錯誤。21(2019蘇州)將皮球從離地某一高度O點處水平拋出,球落地后又彈起,它的部分運動軌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皮球經過同高度的A、B兩點時動能相等B皮球第一次反彈后到達最高點P點時速度為零C皮球在D點時的機械能小于在C點時的機械能D若將皮球表面涂黑,則會在地面M、N兩點留下兩個大小相等的黑色圓斑【答案】C【解析】A、由圖可知,每次小球反彈后到的最高點都比上一次的最高點要低,說明小球受到空氣阻力,機械能逐漸變小,A點的機械能大于B點的機械能;機械能是物體動能與勢能的總和,AB兩點高度相同則重力勢能相同,所以A點的動能大于B點的動能;故A錯誤。B、從軌跡來看,小球既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又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小球在最高點時,豎直方向速度為零,但是仍然能往右運動,說明小球還具有水平方向速度;故B錯誤。 C、每次小球反彈后到的最高點都比上一次的最高點要低,說明小球受到空氣阻力,機械能逐漸變小。C點在D點之前,故D點的機械能小于C點的機械能;故C正確。D、彈性勢能大小與彈性形變程度有關,黑色圓斑的大小能反應小球彈性形變程度,圓斑越大,形變越大。M點與N點小球的動能與重力勢能都為零,又因為小球在M點機械能大于N點機械能,故小球在M點的彈性勢能大于N點的彈性勢能,故在M點的圓斑要大于在N點的圓斑。故D錯誤。 22. (2019煙臺)如圖5所示,小球沿軌道由靜止A處經B、C運動到D處的過程中,忽略空氣阻力和摩擦力,則()CDA.小球在A處的動能等于在D處的動能B.小球在A處的動能大于在D處的動能C.小球在B處的機械能小于在處的機械能D.小球在B處的機械能等于在C處的機械能【答案】D【解析】AB、根據題意,小球在運動的過程中僅有動能和勢能互相轉化,所以小球在重力勢能較大的地方其動能肯定較小。觀察圖像,發現小球在A處比在D處所處的高度較高,具有的重力勢能較大,所以小球在A處具有的動能小于D處,故AB錯誤;CD、根據題意“小球沿軌道由靜止從A處運動到D處的過程中,忽路空氣阻力和摩擦力,僅有動能和勢能互相轉化”,所以在整個過程中沒有能量的損耗,動能和勢能的總和即機械能是不會減少的,小球在各處的機械能都是相等的,故C錯誤,D正確。23(2019泰安)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A、B兩個長方體物塊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20N的水平向右的力作用在A物塊上,A、B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經過3s,兩個物塊一起移動了60cm的距離。下列相關說法中()物塊B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B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物塊A對B的摩擦力大小是20N,方向向右地面對物塊B的摩擦力大小是20N,方向向右拉力F的功率為4W A只有正確 B只有正確 C只有正確 D只有正確【答案】D【解析】地面對B的支持力等于A和B的重力之和,故物塊B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B的支持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對平衡力。故錯誤。以B為研究對象,B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而B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作用,方向水平向左,所以物塊A對B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大小是20N,故正確。A、B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地面對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根據二力平衡可得大小是20N故錯誤。拉力F做的功:W=Fs=20N0.6m=12J,功率為P= =4W,故正確。24. (2019濟寧)小明對圖5中所學的物理知識進行了梳理,其中有科學性錯誤的是()聲音特性響度振幅頻率機械能動能質量速度光的傳播反射鏡面反射漫反射物態變化汽化蒸發沸騰A BC D【答案】A【解析】A、聲音的特性包括響度、音色、音調;響度與振幅有關,與頻率無關,故A錯誤;B、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故B正確;C、光的傳播包括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又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故C正確;D、物態變化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華和凝華;汽化又包括蒸發和沸騰兩種方式,故D正確。25(2019青海)自行車是一種節能環保的交通工具。下列關于自行車的說法正確的是()A以正在騎行的人為參照物,路邊的樹木是靜止的B騎行越快車越不容易停下來,是由于速度越大慣性越大C輪胎上刻有花紋是為了增大摩擦D騎車下坡時動能越來越小【答案】C【解析】A、以正在騎行的人為參照物,路邊的樹木與人之間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是運動的,故A錯誤;B、慣性大小只跟物體的質量大小有關,人和車的質量不變,慣性大小不變,故B錯誤;C、輪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這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的,故C正確;D、騎車下坡時質量不變,高度減小,速度變大,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所以動能越來越大,故D錯誤。26(2019西寧)在集體勞動中,同學們聯想到了一些物理知識,其中錯誤的是()A小強在木箱下墊上幾根圓木棍,推起來很輕松,是因為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B小麗盡全力搬一塊大石頭,雖然沒有搬動,但是她也對石頭做了功C小紅向地面上潑水,盆雖然留在手中,但是水卻由于慣性而“飛”了出去D小剛用力推垃圾桶,將它推到另一個位置,是因為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答案】B【解析】A、小強在木箱下墊上幾根圓木棍,推起來很輕松,是因為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故A正確;B、小麗盡全力搬一塊大石頭,沒有搬動,石頭沒有移動距離,小麗沒有做功,故B錯誤;C、小紅向地面上潑水時,開始時盆和水是運動的,停止向前用力,盆留在手中,水卻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而“飛”了出去,故C正確;D、小剛用力推垃圾桶,將它推到另一個位置,推垃圾桶由靜止變為運動,推力改變的垃圾桶的運動狀態,故D正確。27(2019錦州)如圖所示,物體以某一速度沖上表面粗糙的斜面,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斜面向下的B物體沿斜面向上運動的過程中,可將動能轉化重力勢能C物體所受重力和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物體運動的速度越來越小,說明物體慣性越來越小【答案】B【解析】A、重力的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不是垂直斜面向下,故A錯誤;B、物體沿斜面向上運動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速度減小,動能減小;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加,所以此過程動能轉化重力勢能,故B正確;C、物體所受重力豎直向下,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兩個力不在一條直線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C錯誤;D、慣性的大小與質量有關,與其他因素無關;物體運動的速度越來越小,是因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D錯誤。28(2019大連)跳傘運動員在空中豎直下降到適當位置時打開降落傘,人和傘受到較大的空氣阻力,開始做減速運動,空氣阻力隨速度的減小而減小,豎直下降一段高度后,開始勻速下降直到落地,勻速下降的高度與減速下降的高度相等。以人和傘為研究對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減速下降中重力做功比勻速下降中多B減速下降中重力做功的功率比勻速下降中大C減速下降中減少的動能等于克服空氣阻力做的功D勻速下降中機械能總量保持不變【答案】B【解析】A、重力做的功與物體重力和下降高度有關物體的重力不變,減速下降與勻速下降的高度相同重力做的功相同,故A錯誤; B、運動員減速下降時的速度大于勻速下降時的速度,根據公式P=FV=GV可知,重力大小不變時,減速下降中重力做功的功率大于勻速下降中重力做功的功率,故B正確; C、減速下降的過程中,減少的動能和減少的重力勢能的和等于克服空氣阻力做的功,故C錯誤; D、運動員勻速下降的過程中,動能不變,重力勢能減少,機械能總量減少,故D錯誤。 29 (2019泰州)如圖,一個小球在地面上彈跳,下列分析錯誤是()A小球從A處到B處重力勢能增大 B小球從B處到C處動能增大C小球在B處比D處重力勢能大 D小球在A、C、E三處機械能總量相等ACEDB【答案】D【解析】A小球從A處到B處,小球的質量不變,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大,故A說法正確。B小球從B處到C處,小球的質量不變,速度增大,動能增大,故B說法正確。CB處和D處相比,小球的質量不變,B處高度大,則B處重力勢能大,故C說法正確。D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小球和空氣之間存在摩擦,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所以在A處機械能最大,E處機械能最小,故D說法錯誤。30.(2019成都A卷)圖所示的情景中,關于能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水力發電,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B.在空中飛行的C919,只具有重力勢能C.張弓待發,弓靜止,所以沒有能量 D.過山車沖上高處的過程中.重力勢能增加【答案】D【解析】動能的大小與速度有關,且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重力勢能與高度有關,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形變量越大彈性勢能越大。水利發電是將水的機械能轉化成電能。空中飛行的飛機不僅有重力勢能還有動能。拉開的弓具有彈性勢能。過山車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加。31(2019福建)踢毽子是一項有益的休育活動。如圖,毽子某次被踢出后,豎直上升經過某一位置時,毽子的動能和重力勢能分別為EK1和EP1下落經過同一位置時,毽子的動能和重力勢能分別為EK2和EP2,則()AEK2EK1BEK2EK1CEP2EP1DEP2EP1【答案】B【解析】毽子某次被踢出后,豎直上升經過某一位置時,毽子的動能和重力勢能分別為EK1和EP1;下落經過同一位置時,毽子的動能和重力勢能分別為EK2和EP2,由于此時的高度是相同的,質量也相同,故重力勢能是相同的,即EP1EP2;毽子在上升、下落的過程中,由于存在摩擦,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機械能減小,由于重力勢能是相同的,則EK1EK2;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32(2019雅安)如圖所示,粗糙的弧形軌道豎直固定在水平面,一小球由A點以一定的速度沿軌道滾下,經另一側與A等高點B后到達最高點C。下列分析正確是()A整個過程只有重力在對小球做功B小球在A點的慣性比在C點的慣性大C小球在A點的動能比在B點的動能大D小球在A具有的機械能等于它在C點具有的重力勢能【答案】C【解析】A小球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下落中,移動了距離,小球的重力是做功的,因為是粗糙的弧形軌道,所以受摩擦力,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故A錯誤;B小球在A、C兩點的質量相等,因此慣性一樣大,故B錯誤;C在粗糙的弧形軌道上受摩擦力,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小球下落過程中,機械能減小,故在A點具有的機械能大于在B點具有的機械能,而小球在A、B兩點,位置高度相同,質量相同,具有的重力勢能相同,故小球在A點的動能大于B點的動能,故C正確;D小球到達最高點C,動能為0,此時小球的機械能與小球的重力勢能相等,因為是粗糙的弧形軌道,所以在下滑過程中有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因此C點機械能應小于A點具有的機械能,即小球在A具有的機械能大于它在C點具有的重力勢能,故D錯誤。33.(2019桂林)如圖所示,物塊在光滑斜面上由靜止開始下滑,依次經過a、b兩個點,不計空氣阻力,比較物塊在a、b兩點的能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A.物塊在a點動能大B.物塊在b點動能大C.物塊在b點重力勢能大D.物塊在a、b兩點的重力勢能一樣大【答案】B【解析】在光滑的斜面上滑下,受重力作用,物體速度會逐漸加大,高度降低,因此b點動能大,但重力勢能減小。34.(2019河南)以下校園活動的場景中,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引體向上人拉住單杠靜止時,單杠對人的拉力與人的重力平衡B.50m測試人沖過終點時不能立即停下來,是由于受慣性作用C.排球比賽將排球向上墊起后,球的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加D.擲實心球若球在最高點時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將豎直下落【答案】A【解析】(1)物體處于平衡狀態(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功)時,所受的力就是平衡力;(2)慣性是物體固有的一種屬性,不能說“由于慣性的作用”“獲得慣性”。正確的是“具有慣性”;(3)動能的影響因素是質量和速度,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是質量和高度,動能和勢能統稱機械能;(4)根據牛頓第一定律進行分析,即當物體受到的力突然消失,物體還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運動下去。A、人拉住單杠靜止時,處于平衡狀態,此時單杠對人的拉力與人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故A正確;B、人沖過終點時不能立即停下來,是由于人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的作用,故B錯誤;C、將排球向上墊起后,排球將減速上升,質量不變,速度減小,動能減小;同時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加,故C錯誤;D、擲出的實心球斜向上運動,在最高點時的速度不為零,仍具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