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成人在线_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狠狠干狠狠干香蕉视频_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九九热欧美,天天干天天射天天操,日本精产品一二三产品区别

歡迎來到叮當云教育! | 幫助中心 教學備課就來叮當文庫!

叮當云教育

換一換
首頁 叮當云教育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2年中考1年模擬備戰2020年中考物理專題01機械運動含解析20200216324.doc

  • 資源ID:23151       資源大小:3.22MB        全文頁數:21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20金幣 【人民幣2元】
快捷注冊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微信開放平臺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20金幣 【人民幣2元】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統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支付方式: 支付寶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加入VIP,下載更多資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2年中考1年模擬備戰2020年中考物理專題01機械運動含解析20200216324.doc

專題01 機械運動本專題中考考點及要求(“”表示該標準要求屬于評價水平這一層次)評價目標與評價水平考點及要求 知識性目標技能性目標體驗性目標了解認識理解獨立操作經歷認同內化(1)會根據生活經驗估測長度和時間。會選用適當的工具測量長度和時間。(2)知道機械運動,舉例說明機械運動的相對性。(3)用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通過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規律總結1: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思維方法與解題規律。測量前:認識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測量時:四會。一會選:根據測量的實際要求和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選擇。二會放: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有刻度的一邊要緊貼被測物體且與被測邊保持平行,不能歪斜。三會讀:讀數時,視線要垂直刻度線,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四會記:測量結果有數字和單位組成。注意: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精確度越高。但在實際測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要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合適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規律總結2:估測長度、時間、速度問題思維方法與解題規律。1.記住長度換算關系及其一些常見物體長度值(1)中學生身高為1.50m1.80m;(2)一張紙厚為610-5m;(3)課桌高度為0.8m;(4)日光燈管長為1.2m;(5)教室長、寬、高分別為10m、6m、3m;(6)籃球架的籃筐的高度為3.05m。2. 記住時間單位換算關系及其一些常見時間值(1)百米賽的時間約為20秒;(2)一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時間約5min(4.74.9s);(3)橡皮從課桌落下的時間約為0.4秒;(4)脈搏跳動70次時間大約1分鐘。3.記住速度單位換算關系及其一些常見物體的運動速度(1)人步行的速度為1.11.3m/s;(2)自行車的速度為5m/s;(3)公共汽車的速度為1012.5m/s;(4)普通列車的速度為40m/s;(5)聲速(15的空氣中)為340m/s;(6)光和無線電波(真空中)的速度為3108m/s。規律總結3:判斷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問題思維方法與解題規律。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即選擇的參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體的運動時,結論一般不同。如果物體相對所選擇的參照物位置不變,則物體是靜止的;如果物體相對所選擇的參照物位置在變化,則物體是運動的。注意: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地球上的任何物體都在運動,絕對靜止的物體不存在的。(1)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不能以研究對象本身為參照物;(2)沒有特殊指明時以地面或地面固定不動物體體為參照物;(3)一旦被選為參照物,就假定他為靜止的,速度為0 。規律總結4:計算與速度有關的問題思維方法與解題規律。(1)讀題、審題后確認物體是做勻速直線運動還是做變速直線運動;(2)若做勻速直線運動,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變。可由公式v=s/t求解速度,s=vt求解路程,t=s/v求解時間。在從題干中或圖表中找到已知量后,要立即把已知量的單位化為國際單位,v用米/秒(m/s)、S用米(m)、時間用秒(s)。將已知量連同單位代入相應公式求出相應物理量;(3)若做變速直線運動,可用v=s/t求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求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在計算時也要注意單位的統一。(4)在解決較復雜的問題時,或者說題中涉及兩個物體的運動時,各物理量要做到一一對應,也就是v1,s1,t1是物體1的速度、路程、時間,滿足v1=s1/t1;v2,s2,t2是物體2的速度、路程、時間,滿足v2=s2/t2。決不能相互混淆。然后找與兩物體對應方程相連接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如S1+S2=a,或者S1-S2=b,有了這樣的聯系,兩方程即可變為一個方程,所求物理量就在該方程之中。規律總結5:測量平均速度問題思維方法與解題規律。1.根據實驗目的選擇實驗器材;2.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用刻度尺測量測出小車將要通過的路程,用停表測量小車運動的時間;3.測量小車在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時,用刻度尺測出小車到金屬片的距離s2,用秒表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過上半路程s2所用時間t2;根據v=及測量數據,分別計算出小車通過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小車通過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將有關數據填入表中。【例題1】(2018德州)如圖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一枚紐扣的直徑,紐扣的直徑是 cm【答案】1.20【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鄰兩刻度線表示的長度使用刻度尺時要明確其分度值,起始端從0開始,讀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體的長度;起始端沒有從0刻度線開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線為起點,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起始端所對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紐扣左側與2.00cm對齊,右側與3.20cm對齊,所以紐扣的直徑為d=3.20cm2.00cm=1.20cm【例題2】(2019湖南岳陽)如圖所示,鉛筆的長度為 cm。【答案】7.50【解析】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1mm;鉛筆左側與1.00cm刻度線對齊,右側與8.50cm刻度線對齊,所以鉛筆的長度為:L8.50cm1.00cm7.50cm。【例題3】(2018海南)以下長度的估測中最接近3m的是()A教室的高度 B課桌的高度C物理課本的寬度 D中學生的身高【答案】A 【解析】A.一層樓的高度約3m,教室的高度與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A符合題意;B.中學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課桌的高度大約是中學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B不符合題意;C.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大約18cm,物理課本的寬度與此差不多,在17cm0.17m左右。故C不符合題意;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學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m左右。故D不符合題意。【例題4】(2019云南)一個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約是( )A1.2 米/秒 B24 米/秒 C36 千米/秒 D48 分米/秒【答案】A【解析】根據生活經驗,結合人的步幅大小和邁步的頻率可進行針對性的估算。一個成年人,如果有意邁大步行走的話,一步的距離大約有1m多一點,而邁一步的時間也接近1s,所以成年人速度大約為1m/s, 因此選項中1.2m/s與此最接近。1.2m/s=4.32km/h=0.0012km/s=43.2dm/s,故A正確,BCD錯誤。【例題5】(2018江西)2017年4月,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發射,并與“天宮二號”順利完成自動交會對接,如圖所示,對接完成后,若認為“天舟一號”處于靜止狀態,則選取的參照物是( )A“長征七號” B“天宮二號”C文昌航天發射場 D地球【答案】B【解析】研究機械運動時,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參照物。與參照物相比,物體位置有變化,說明物體在運動;物體位置沒有變化,說明物體處于靜止狀態。“天舟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實現對接后,保持相對靜止,以對方為參照物,兩者都是靜止的。所以選擇“天宮二號”為參照物,“天舟一號”是靜止的。【例題6】(2019山東棗莊)如圖是穿行在餐廳的機器人端著托盤送餐的情景。若認為托盤是靜止的,則所選擇的參照物是()A地面B機器人 C餐桌 D墻壁【答案】B【解析】在研究物體的機械運動時要先選擇一個物體,假定該物體不動,這個物體是參照物;如果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不變,則物體是靜止的,如果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不斷變化,則物體是運動的。托盤與地面、餐桌、墻壁的位置在不斷的變化,以地面、餐桌、墻壁為參照物,托盤是運動的,故ACD不符合題意;機器人與托盤的位置沒有變化,以機器人為參照物,托盤是靜止的,故B符合題意。【例題7】(2018濟寧)某物體從地面上某一點出發沿直線運動,其st圖象如圖所示。對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分析,得出結論不正確的是()A物體在6s內運動的路程為15mB以地球為參照物,物體在24s內靜止C物體在前2s內和后2s內的速度相等D物體在6s內的平均速度為2.5m/s【答案】C【解析】A由st圖象可知,當t=6s時,路程s=15m,即物體在6s內運動的路程為15m,故A正確;B由st圖象可知,在24s內,物體運動的路程為零,其速度為0,則以地球為參照物,物體靜止,故B正確;C物體在前2s內運動的路程為5m,后2s內運動的路程為15m5m=10m,即在相等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路程不相等,根據v=可知,則物體在前2s內和后2s內的速度不相等,故C錯誤;D物體在6s內的平均速度:v=2.5m/s,故D正確。【例題8】(2019江西)小明家離學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學,出發5分鐘后小明父親發現小明的教科書忘記帶上,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學的方向騎車去追小明;求:(1)小明父親經多少分鐘能追上小明?(2)如果小明父親發現小明忘記帶教科書的同時,小明也發現自己的教科書忘記帶上并立即掉頭返回,問小明與父親在途中相遇時離學校多少千米(小數點后保留2位有效數字)?【答案】(1)小明父親經5min能追上小明;(2)小明與父親在途中相遇時離學校1.72km【解析】(1)由v=s/t可得,小明行駛的路程,s1=v1(t0+t).小明父親行駛的路程等于小明行駛的路程,s2=s1=v2t.由可得,v1(t0+t)=v2t,5(51/60+t)=10t,解得:t=1/12h=5min(2)由v=s/t可得,小明和他父親相向而行時相遇的時間設為t ,則v2t+ v1t= v1t010 t+ 5t= 55/60t=1/36h小明父親通過的路程:s2=v2t=10km/h1/36h=5/18km0.28km小明與父親在途中相遇時離學校距離:s=s總s2=2km0.28km=1.72km【例題9】(2018海南)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當小車自斜面頂端滑下時開始計時,滑至斜面底端時停止計時如圖所示,此過程中小車的平均速度是( )45cm14:35:0514:35:00A10cm/s B9cm/s C8cm/s D7cm/s【答案】B【解析】當小車自斜面頂端滑下時開始計時,滑至斜面底端時停止計時我們要找到這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s=45cm 時間t=14h35min05s-14h35min=5s根據v=s/t得到v=s/t=45cm/5s=9cm/s【例題10】(2019貴州銅仁)小王在“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他已經從實驗室借到的實驗器材有:小車一輛、秒表一塊、長木板一塊、小木塊一塊。(1)他為了完成該實驗,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有 。(2)為了方便計時,應該使斜面的坡度 (選填“較大”或“較小”)(3)經測量,S1=0.9m,S2=0.4m,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的過程中,秒表記錄如圖所示,則小車在S3上的平均速度是 m/s。【答案】(1)刻度尺;(2)較小;(3)0.5。【解析】(1)根據公式v=s/t可知,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需要用秒表測出時間,用刻度尺測出小車通過的距離,題目中已經給出了秒表,因此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是刻度尺;(2)若要計時方便,應使斜面的坡度較小一些,使小車在斜面上通過的時間更長。(3)s1=0.9m,s2=0.4m,則s1=0.9m-0.4m=0.5m,由圖知,t3=1s,所以小車在s3=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s3/t3=0.5m/1s=0.5m/s.【2019年題組】一、填空題1.(2019貴州黔東南)如圖所示,刻度尺分度值為_______,鉛筆的長度為 cm。【答案】1mm ,7.50。【解析】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1mm;鉛筆左側與1.00cm刻度線對齊,右側與8.50cm刻度線對齊,所以鉛筆的長度為L8.50cm1.00cm7.50cm。2.(2019山東威海)如圖所示,騎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當詩人孟郊騎馬看到百花紛紛向后退去,是以 為參照物。西安到洛陽路程約為360km,乘坐動車約需2個小時;若古人騎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5m/s,則大約需要小時。【答案】馬(或自己);20。【解析】詩人孟郊騎在馬上以馬(或自己)為參照物,百花與馬(或自己)之間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百花是運動的,即看到百花紛紛向后退去;根據v可得所用的時間:t20h。二、選擇題3(2019四川內江)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前句描述的運動物體和后一句的參照物分別是()A青山 青山B竹排 青山C竹排 竹排D青山 竹排【答案】C【解析】“小小竹排江中游”,被研究的物體是竹排,竹排在運動,竹排和青山之間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選擇青山為參照物;“魏魏青山兩岸走”,被研究的物體是青山,青山是運動的,青山和竹排之間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選擇竹排為參照物;由此可知,前句描述的運動物體是竹排,后一句的參照物是竹排,故C符合題意。4.(2019上海)甲、乙兩車分別在同一直線上的M、N兩點(M、N間距為20米),同時相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圖象分別如圖(a)和(b)所示。若甲、乙的速度分別為v甲、v乙,經過t秒,甲、乙相距10米。則()Av甲v乙,t一定為10秒Bv甲v乙,t可能為30秒Cv甲v乙,t可能為10秒Dv甲v乙,t可能為30秒【答案】B【解析】(1)根據圖甲和圖乙讀出對應的路程和時間,然后根據速度公式即可求出甲、乙的速度。(1)由圖象可得:甲的速度v甲0.4m/s;乙的速度v乙0.6m/s,故v乙v甲;(2)經過t秒,甲、乙相距10米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甲乙兩車未相遇時相距10m,二是相遇以后相距10m。據此根據路程相等,利用速度公式列出等式求解。根據題意可知,經過t秒,甲、乙相距10米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甲乙兩車未相遇時相距10m,二是相遇以后相距10m。故可得:v甲t+v乙t10m或v甲t+v乙t10m+20m30m,代入數值可得:0.4m/st+0.6m/st10m或0.4m/st+0.6m/st20m+10m,解得t10s或t30s,即t可能為10s,也可能為30s。綜上分析可知,選項ACD錯誤,B正確。三、實驗題5.(2019云南)物理實驗小組的同學在學習“測量平均速度”時,想測量從斜面上滑下的物體在不同階段時的平均速度,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讓小車從帶有刻度(分度值為1c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B、C三個位置時電子表的顯示時間(圓圈里面的數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則2345678910dmCBA153520153522153523(1)該實驗是根據公式__________進行測量的;(2)通過分析圖中所給信息可以判斷: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的過程中________(選填“是”或“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3)小車在AB段運動的路程SAB是________dm;在BC段運動的平均速度vBC是_______m/s;在AC段運動的平均速度vAC是________m/s;(4)在實驗前必須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小車到達C點還沒有停止計時,則會使所測量的運動時間偏________【答案】(1)vs/t (2)不是 (3)4.00 0.5 0.3 (4)大【解析】(1)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就是vs/t;(2)小車從A到B這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小于從B到C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也就是說小車在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的過程中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3)SAB=4.00dm=0.400m SBc=0.500m tAB=2s tBc=1svBC=SBc/tBc=0.5m/1s=0.5m/svAC=s/t=0.9m/3s=0.3m/s(4)根據vAC=s/t可知,路程一定,時間小了,得到結果大了。四、計算題6. (2019江西)一輛小汽車在南昌到九江高速公路上行駛,車上的王發財在車經過如圖所示的A處時看了一下手表,時間正好是11h;當車經過B處時,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時間是11h48min。求小汽車從A處到B處所用的時間是多少min;在A、B之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答案】48; 100km/h。【解析】(1)小汽車從A處到B處所用的時間為小車經過A、B兩點的時刻之差,t=tB-tA=11h48min-11h=48min(2)A、B之間的路程s=120km-40km=80km根據平均速度公式v=s/t得小車在A、B之間的平均速度為v=s/t=80km/48min=80km/(48/60h)=100km/h【2018年題組】一、填空題1. (2018江西)如圖所示,測得圓筒的外徑是____ cm,若圓筒的內徑是11.1mm,則筒壁的厚度為____cm,這個刻度尺的分度值為____。【答案】2.91, 1.80, 1mm。 【解析】圓筒的外徑就是外圓的直徑,圓筒的內徑就是內部圓的直徑。筒壁的厚度就等于外圓的直徑減去內部圓的直徑。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刻度尺上 兩個最小刻度之間的長度。2. (2018西藏)蒙內鐵路是我國用中國技術,按中國標準幫肯尼亞修建的標軌鐵路,今年5月31日正式通車運行。列車從蒙巴薩出發,以120km/h的速度運行4h后到達內羅畢,鐵路全程約480km,行駛的過程中,以列車為參照物,路旁的建筑物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答案】運動。【解析】列車行駛的過程中,以列車為參照物,路旁建筑物與列車位置在變化,所以路旁建筑物是運動的。3(2018四川成都)世界上時速最快的真空高溫超導磁懸浮直道實驗線2018年年底將在四川建成,試驗線安裝在一條直徑4.2m、長140m的特制管道里,測試時可以將單人乘坐的列車模型加速到最大400km/h。若測試時,在2.8s時間140m距離內將列車模型加速至360km/h,加速過程的平均速度是m/s;若列車模型以360km/h勻速通過該實驗管道,通過時間是s。【答案】50;1.4。【解析】(1)加速過程的時間t=2.8s,路程s=140m;加速過程的平均速度:v=50m/s;(2)當列車模型以v=360km/h=100m/s勻速通過該實驗管道時,通過的時間:t=1.4s。二、選擇題4. (2018吉林)下列給出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的四幅場景圖。其中給出四項表述錯誤的是 ( )甲 乙丙 丁A.如圖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用它測得物體的長度為3.40cm。B.如圖乙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用它測得鉛筆的長度為52.5mm。C.如圖丙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所測物體的長度為1.45cm。D.如圖丁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用它測得金屬球的直徑為3.29cm。【答案】D【解析】四個刻度尺分度值都是1mm,測量結果肯定記錄到毫米的下一位,然后寫清單位。甲丙物體一端都在與0刻度對齊,另一端讀數就是物體長度;乙丁物體一端不在0刻度處,記錄結果應該是物體兩端讀書之差。5. (2018四川廣元)以下長度的估測中最接近3m的是()A教室的高度 B課桌的高度C物理課本的寬度 D中學生的身高【答案】A 【解析】A.一層樓的高度約3m,教室的高度與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A符合題意;B.中學生身高在160cm左右,課桌的高度大約是中學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B不符合題意;C.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大約18cm,物理課本的寬度與此差不多,在17cm0.17m左右。故C不符合題意;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學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m左右。故D不符合題意。6(2018青島)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從家到學校要走15min,那么他上學要走的路程是()A1080m B108m C18km D0.3km【答案】A【解析】已知:速度v=1.2m/s,時間t=15min=900s求:他上學要走的路程s=?解:由v=得他上學要走的路程:s=vt=1.2m/s900s=1080m。7. (2018湖北武漢)如圖是相向而行的甲、乙兩物體的st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相遇時兩物體通過的路程均為100mB030s內甲、乙均做勻速直線運動C甲的運動速度為10m/sD甲、乙是同時出發的【答案】C【解析】A.由圖象可知,相遇時(即兩圖線相交),甲通過的路程為400m100m=300m,乙通過的路程為100m;故A錯誤;B.由圖象可知,在010s內,乙處于靜止狀態;在10s后乙物體才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C.由圖象可知,甲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在30s內通過的路程為300m,甲的運動速度為v=10m/s;故C正確;D.由圖象可知,在010s內,甲做勻速直線運動,而乙處于靜止狀態;10s30s,甲乙均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乙比甲要晚10s出發,故D錯誤。三、實驗題8(2018安徽)王紅陽同學到實驗室做“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請你從“長木板、小車、彈簧測力計、刻度尺、溫度計、薄木塊、金屬片、秒表、細線”中選出合適的實驗器材,設計一個實驗,測量小車通過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通過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要求:(1)寫出所選實驗器材。(2)畫出實驗裝置圖,并簡要說明測量方法。【答案】見解析。【解析】(1)實驗器材:長木板、小車、薄木塊、刻度尺、停表、金屬片。(2)測量方法:將長木板的一端用木塊墊起。形成一個坡度較小的斜面,如圖所示;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金屬片固定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測出車頭到金屬片的距離s1,用秒表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撞機金屬片的時間t1,并將s1,t1記錄在表格中。將金屬片移至斜面的中部固定,再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用刻度尺測出小車到金屬片的距離s2,用秒表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過上半路程s2所用時間t2,并將s2,t2記錄在表格中。根據公式v=及測量數據,分別計算出小車通過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小車通過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并將測量的數據記錄在表中; 路程名稱通過的距離/m所用時間/s平均速度(m/s)全程上半段四、計算題9(2018廣西南寧)“五一”期間,小強一家開小車到來賓市旅游,接近來賓市時,看到路邊標志牌如圖所示(標志牌說明此處到來賓市還有2km,車輛最大速度不能超過60km/h)。此后小車用1min勻速通過一段長為600m的路段。求:(1)小車通過該路段的速度;(2)請根據計算結果說明小車在該路段是否超速行駛;(3)請寫出一句相關警示語,以提醒司機朋友要按交通法規安全駕駛。【答案】(1)10m/s(2)小車在該路段沒有超速(3)“駛上高速路,莫要搶速度”(遵守交通法規 關愛生命旅程)【解析】(1)v=s/t=600m/60s=10m/s(2)車輛最大速度60km/h=601000m/3600s=16.67m/s小車在該路段沒有超速.(3)遵守交通法規 關愛生命旅程.【2020年模擬壓軸題組】一、填空題1.(2020哈爾濱蕭紅中學)圖中A物體的長度為 cm。【答案】2.13【解析】使用刻度尺時要明確其分度值,起始端從0開始,讀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體的長度;起始端沒有從0刻度線開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線為起點,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起始端所對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側與0刻線對齊,右側與2.13cm對齊,所以物體的長度為2.13cm。2.(2020廣西南寧)在如圖所示機械停表中,根據指針指示的位置,讀出該表的示數為_______。【答案】1分10.8秒【解析】機械秒表讀數問題是難點。要知道在讀大表盤的讀數時,一般沒有估讀,讀數只讀到大表盤的最小分度值,因為機械秒表是靠齒輪轉動,指針不是連續的轉動,而是在跳動,它不可能停在兩小格之間.多訓練這方面知識是解決問題突破口。首先要觀察小刻度盤的分度值和量程,再觀察大刻度盤分度值和量程。分針剛過1分鐘(沒過半分鐘),秒針按前半分鐘讀數為10.8秒,所以該表記錄的時間為1分10.8秒。二、選擇題3. (2020齊齊哈爾三中)一個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約是( )A1.2 米/秒 B24 米/秒 C36 千米/秒 D48 分米/秒【答案】A【解析】根據生活經驗,結合人的步幅大小和邁步的頻率可進行針對性的估算。一個成年人,如果有意邁大步行走的話,一步的距離大約有1m多一點,而邁一步的時間也接近1s,所以成年人速度大約為1m/s, 因此選項中1.2m/s與此最接近。1.2m/s=4.32km/h=0.0012km/s=43.2dm/s,故A正確,BCD錯誤。4. (2020河北承德四中)小明同學學過長度的測量后,用一把刻度尺,測量物理書的寬度,測量的方法如圖所示,圖中A是他觀察讀數時眼睛的位置。針對這情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尺沒有與課本的寬邊平行B.尺的刻度線沒有貼近課本C.視線沒和尺面垂直D.這個刻度尺不適合測量物理書的寬度【答案】D 【解析】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前要警醒“三看”:一看它的零刻度線在哪里;二看它的量程,也就是它的測量范圍是多少;三看它的分度值是多少,也就是相鄰兩刻線之間的長度,它決定測量的精確程度。在測量過程中要注意:(1)刻度尺要與被測對象平行;刻度線緊貼被測物;零刻線與被測對象一端對齊。(2)視線要正對刻度尺刻線,不要斜視;讀數時要估讀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3)記錄數據由數字和測量單位組成。在了解以上知識后,看清題意,讓大家針對這個測量的情景來研究選項的說法哪個正確。根據測量情景,我們結合刻度尺的使用不難發現,這個測量過程存在的錯誤挺多,如果把錯誤都能指出來,對于解決本題就十分容易了。A.觀察如圖的情形看出,尺沒有與課本的寬邊平行,這個說法非常正確;B. 觀察如圖的情形看出,尺的刻度線沒有貼近課本,這個說法非常正確;C. 觀察如圖的情形看出,視線沒和尺面垂直,確實是這樣的,所以這個說法非常正確;D.這個刻度尺就是學生日常學習用的直尺,量程遠遠大于書的寬度,適合測量物理書的寬度。所以這個刻度尺不適合測量物理書的寬度說法錯誤的。正確答案是D 5(2020北京清華附中)魯迅的社戲中有這樣的描寫:“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選的參照物是()A河岸 B山 C船 D岸邊的樹木【答案】C【解析】A.以河岸為參照物,山與河岸之間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山是不動的,故A不符合題意;B.若以山本身為參照物,那它只能是靜止的,而且一般是不能選研究對象為參照物,故B不符合題意;C.以船為參照物,船與山之間的距離發生了變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為參照物,山在“后退”,故C符合題意;D.以岸邊的樹為參照物,山與岸邊的樹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山是不動的,故D不符合題意。6(2020日照四中)2017年4月,中國自制的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在海南文昌順利發射升空(如圖)。經過一天多的飛行,“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順利完成自動交會對接,并送去6t重的補給。對接后的“天舟一號”相對下列哪一個參照物是靜止的()A地球B月球C“天宮二號”D太陽【答案】C【解析】研究機械運動時,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參照物。與參照物相比,物體位置有變化,說明物體在運動;物體位置沒有變化,說明物體處于靜止狀態。“天舟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實現對接后,保持相對靜止,以對方為參照物,兩者都是靜止的。所以選擇“天宮二號”為參照物,“天舟一號”是靜止的。7(2020濰坊三中)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物體,分別在豎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從同一位置同時向上運動,兩物體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第4s時兩者相距16mB甲受到的拉力比乙大C甲做速度為4m/s的勻速運動D以甲為參照物乙豎直向下運動【答案】D【解析】A根據圖象可知,甲乙兩物體均做勻速直線運動,第4s時甲運動了12m,乙運動了4m,甲乙兩物體從同一位置同時向上運動,所以第4s時兩者相距12m4m=8m。故A錯誤;B甲乙兩物體均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到的重力與拉力大小相等,甲乙兩物體質量相同,則重力相等,所以甲受到的拉力等于乙受到的拉力。故B錯誤;CD、根據圖象可知,甲的速度為v甲=3m/s,乙的速度v乙=1m/s;v甲v乙,所以甲做速度為3m/s的勻速運動,以甲為參照物乙豎直向下運動。故C錯誤、D正確。三、實驗題8(2020濰坊三中)某興趣小組的同學用斜面、小車、長刻度尺、錄像機等,研究“斜面上運動的物體,運動路程和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關系”,如圖甲所示。在斜面一側沿斜面方向固定一長刻度尺,刻度為0的位置在上方,并將該位置作為釋放小車的位置。打開錄像機的錄像功能,并面向刻度尺錄像。通過播放視頻可以確定小車在不同時刻的位置。(1)視頻顯示,小車從0刻度處運動到0.20m刻度處,用時1s,該過程小車的平均速度是0.2m/s。(2)通過視頻查找出小車5次的位置,小車從開始運動到各個位置的路程s和對應時間t如下表所示,表中第三行數據作為對應時間的平方。s/m00.050.200.450.80t/s00.501.001.502.00t2/s200.251.002.254.00根據表中數據,在坐標紙上做出小車運動的st2圖象。經分析可得,小車在斜面上從靜止開始運動時,小車運動的路程s與時間的平方t2的關系式是s=t2。【答案】(1)0.2;(2)如解析圖;s=t2。【解析】(1)用公式v=算出平均速度;(2)利用描點法做出圖象;由數學知識,s=kt2代入數據求得k值。由題可知,小車從0刻度處運動到0.20m刻度處,用時1s,該過程小車的平均速度:v=0.2m/s;(2)根據表中數據,利用描點法在坐標紙上做出小車運動的st2圖象,如下圖所示:由上面的st2圖象可知,小車在斜面上從靜止開始運動時,小車運動的路程s與時間的平方t2成正比,設s與t2的關系式為s=kt2;將第二次的數據代入s=kt2,即0.05=k0.25,解得k=,故小車運動的路程s與時間的平方t2的關系式應為s=t2;四、計算題9.(2020南昌三中)便捷的交通與互聯網給人們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王爺爺帶小孫子駕車到萍鄉北站,然后乘高鐵去南昌參觀滕王閣,8:20開車出發,并看到路邊如圖所示的交通標志牌,此刻吩咐小孫子通過鐵路12306網站查詢列車時刻表,如表(1)在交通正常的情況下,依據以上信息并通過計算,爺孫倆最快能趕上哪一車次?(2)該趟高鐵運行的平均速度為多少km/h?【答案】(1)在交通正常的情況下,爺孫倆最快能趕上G1482車次;(2)180km/h【解析】(1)由圖知,s=30km,限速v=60km/h,由v=s/t可得,駕車到萍鄉北站所用的最少時間: t=s/v=30km/60km/h=0.5h=30min,他們8:20開車出發,到達萍鄉北站的時間為8:50,由于到站時火車G1692已出發,根據表中信息可知,爺孫倆只能趕上G1482車次;(2)根據列車時刻表可得,乘坐G1482到達南昌所用時間t=10:319:11=1h20min=80min,總路程s=240km,高鐵運行的平均速度:v=s/t=240km/(80/60h)=180km/h21

注意事項

本文(2年中考1年模擬備戰2020年中考物理專題01機械運動含解析20200216324.doc)為本站會員(實驗中學朱老師)主動上傳,叮當云教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叮當云教育(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經營許可證編號:魯ICP備09030270號-2   魯公網安備 37011602000151號 copyright@ 2019-2022

網站大部分作品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站整理編輯的作品外,版權歸上傳者所有,如您發現上傳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立刻聯系我們并提供證據,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平县| 北京市| 义乌市| 凯里市| 宁强县| 诸暨市| 曲水县| 闵行区| 米林县| 多伦县| 金阳县| 西城区| 绥滨县| 琼结县| 济源市| 亚东县| 张家港市| 象州县| 大理市| 鸡东县| 潜山县| 云浮市| 广元市| 信宜市| 泸定县| 垦利县| 禹城市| 广南县| 河池市| 武夷山市| 民权县| 舒城县| 常州市| 兴化市| 桃园市| 吉隆县| 渝北区| 全州县| 巨野县| 肥乡县| 三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