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下冊語文2《梅嶺三章》學生版 導學案.doc
梅嶺三章導學案【學習目標】1.能夠感受詩歌韻律,理解詩歌內容。2.學會品味詩歌語言,把握詩歌意象。3.能夠體會并學習勇往直前、堅定信念等革命精神。【教學過程】一背景導入1934年10月,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斗爭,因“左”傾冒進主義的錯誤指揮導致失敗,紅軍主力被迫作戰略轉移。陳毅因傷留下,擔負起領導江西工農紅軍進行游擊戰爭的重任。當時贛南游擊隊在敵人重兵圍攻中,斗爭萬分艱苦。陳毅和戰友們轉戰在深山密林中,已有兩個年頭。 由于和陜北中央長期失去聯系,大家非常著急。這時,有個派在敵軍內部做兵運工作的陳海叛變投敵,他寫信上山謊稱中央派人前來聯絡。要游擊區負責人下山前往縣城接關系,妄圖誘捕我游擊區領導人。陳毅接到密信,親自趕往大余城接頭,幸遇我基層群眾報告陳海叛變,于是立即離開縣城。歸途中又遇陳海帶領反動軍隊搜山,只好躲進樹叢,避開敵人的搜捕。敵人聽說山上有游擊隊的重要負責人,便調集了四個營的兵力,將梅山團團圍了20多天。陳毅以傷病之身伏叢莽間,幸得脫險。梅嶺三章便是陳毅同志被困梅山,自料難免犧牲的情況下寫成的一組帶有絕筆性質的詩篇。二作者簡介【陳毅】(19011972),中國共產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詩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1977年其遺作專集陳毅詩詞選集出版。三整體感知1.朗誦全詩,讀出節奏;把握 的情感基調。2. 本組詩歌的小序有什么作用?(一)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3. 第一句有什么作用?4. 本詩后兩句有什么表達效果?5. 主要表現了詩人什么精神?6. 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族十萬斬閻羅。(分析加點詞的表達效果)(二)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后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7. 如何理解本詩前兩句?8.本詩主要表現了詩人什么精神?9. “捷報飛來當紙錢”中的“飛”能否換成“飄”“傳”?為什么?(三)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10. 如何理解詩歌前兩句?11. 最后一句“人間遍種自由花”有什么表達效果?12.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本詩。13. 概括這組詩的內容。示例:第一首:回首征程過去第二首: 第三首: 【細讀感悟】比較三首詩的內容,并分析其內在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