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八章走進國家8.5美國知識點素材.doc
美國1.自然地理概況(1)領土組成:包括本土和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島。(2)地理位置:本土位于北美洲中南部,東、西、南三面分別瀕臨大西洋、太平洋和墨西哥灣,北與加拿大接壤,西南與墨西哥毗鄰。美國國土美國本土美國國土=美國本土+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美國地理位置的特點地跨三帶:本土位于北溫帶,阿拉斯加州位于北溫帶和北寒帶,夏威夷州主要位于熱帶。瀕臨三大洋:本土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阿拉斯加州北臨北冰洋。地跨兩大洲:夏威夷群島位于大洋洲,本土和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洲。(3)地形:本土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脈,中部是廣闊的大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阿巴拉契亞山脈。 (4)河流:密西西比河,大致流向是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灣。(5)湖泊:五大湖位于本土的東北部,其中蘇必利爾湖面積最大。 2.高度發達的經濟(1)經濟特點:經濟高度發達,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一直居世界首位。(2)農業特點:種植業與畜牧業并重,農業生產區域專門化、機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都相當高。 本土主要農業帶(區)及其發展條件農業帶(區)發展條件乳畜帶位置偏北,氣候冷濕,適宜牧草生長;城市和人口密集,乳、肉、禽、蛋的市場需求量大玉米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雨熱同期,適合玉米生長,玉米還可作為飼料,就近供應乳畜帶小麥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適合小麥生長棉花帶地勢低平,緯度位置較低,熱量充足,適合棉花生長農業問題:由于農業過度依賴國際市場,經常面臨農產品過剩等問題;在歷史上由于大量使用化肥、農藥以及濫墾亂伐,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曾多次發生“黑風暴”災難。 保護措施:許多農場實行輪作制和免耕法等措施,以保護耕地和改善環境。 (3)工業發展優勢:自然資源豐富,交通運輸發達,科技力量雄厚。工業結構變化:一方面,美國傳統工業呈衰落狀態;另一方面,高新技術產業則蓬勃發展。 三大工業區東北部地區發展最早,鋼鐵、機械、汽車、化工等傳統工業集中南部地區過去以農業為主,現形成新興的石油、航空航天、電子等工業基地西部地區新興工業的集中地帶,航空、電子、信息技術等產業發展較快(4)第三產業服務業占有很大比重,全國約有34的勞動力從事該產業。旅游業也很發達,著名旅游勝地有黃石國家公園、科羅拉多大峽谷、夏威夷等。美國是國際貿易額最大的國家,主要貿易伙伴有加拿大、中國、墨西哥、日本以及歐盟各國。3.人口與城市(1)人口:居世界第三位。居民大部分是歐洲移民的后裔,以及非洲黑種人和亞洲移民的后裔。(2)人口分布:不均,沿海平原和東北部的五大湖附近是人口稠密地區,而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3)主要城市城市特點華盛頓 首都,位于哥倫比亞特區,是全國政治中心紐約 人口最多的城市、最大的港口,曼哈頓區是其象征洛杉磯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電影城”好萊塢和世界第一個迪士尼樂園所在地 圣弗朗西斯科又稱舊金山,“硅谷”是全球聞名的高新技術產業區芝加哥交通中心 底特律汽車工業中心 匹茲堡鋼鐵工業中心 休斯敦 南部新興的宇航中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