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知識點全突破專題7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含解析.docx
專題7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1. 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圖(部分)”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圖(部分)”,回答問題。(1)由圖中等溫線數值的變化可推測,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是________。 (2)赤道地區終年炎熱,而南極大陸終年冰雪覆蓋,影響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 緯度因素 B. 海陸因素 C. 人類活動影響 D. 地形地勢因素(3)圖中B地的氣溫比周圍同緯度地區低10以上,這主要是因為該地________,聯系世界地形圖,該地主要地形區為________。 (4)圖中C地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在________月,D地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在________月。 (5)圖中M、N兩處降水較多的是________處,原因________。 (6)世界各大洲中,年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在________洲。 2. 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圖(部分)”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圖(部分)”,回答問題。(1)由圖中等溫線的變化可推測,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是________。 (2)圖中A地的氣溫在________以上,B地的氣溫在________以下。 (3)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規律是________。 (4)圖中B地的氣溫比周圍同緯度地區低10以上,這主要是因為該地________聯系一下世界地形圖,該地主要地形區為________。 (5)圖中C地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在________月,D地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在________月。 (6)世界年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在________洲。 3. 讀“世界氣溫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等溫線大致與________平行,在________半球(南、北)最為明顯。 (2)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溫差________,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溫差________。 (3)最炎熱的大陸是________,最寒冷的大陸是________。 (4)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是從________向________逐漸降低。 (5)南半球等溫線比較平直的原因是:________。 4. 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讀圖可知:全球氣溫分布的規律是從________向________逐漸降低。南北回歸線之間年平均氣溫約在________以上,位于五帶中的________。世界最寒冷的地區位于________洲。 (2)南、北半球等溫線比較平直的是________半球,原因是________。 (3)亞洲中部地區等溫線閉合,出現低溫中心,氣溫比同緯度低10多,原因是________。 (4)根據以上分析,你認為影響世界氣溫分布的因素有________因素、海陸因素和________因素等。 5. 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圖和世界年降水量合成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中可以看出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是由低緯向高緯________。 (2)央視2017年存晚除了北京主會場,還特別設置了哈爾濱、上海、涼山、桂林四個分會場,哈爾濱與桂林自然景觀差異顯著的影響因素是________。 (3)A地的氣候特點是________,B地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 (4)世界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的地區集中分布在________(緯線)附近。 (5)世界“雨極”________,降水豐富的原因是該地處于山地________,來自印度洋的水汽遇高大山脈被迫抬升凝結降雨。 (6)南半球等溫線比較平直的原因是________。 (7)希希同學要錄網站查閱資料時,一則意大利冬季發生洪水災害的報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你認為這一報道可信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6. 讀圖,完成下列小題。(1)世界氣溫的分布的一般規律是:________。(2)圖中ABC三個地區中,氣溫最高的是________,最低的________。C地區的氣溫大約為________度,屬五帶中的________帶。 (3)赤道附近地區終年高溫,易成云致雨,是世界年降水________地區,而兩極地區終年寒冷,是世界降水量________地區,亞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亞等地的中緯度,________地區受海洋的影響,年降水量________,而________地區距離海洋遠,年降水量較少。山地的________坡比背風坡降水________(多或少)。 7. 讀下圖,回答問題。(1)該圖示意________(選填“南”或“北”)半球某區域的等溫線分布情況。 (2)此半球冬季等溫線在陸地上向________(選填“高緯”或“低緯”)凸出。 (3)如果A,C為陸地,B為海洋,則此時季節是________季,如果A,C為海洋,B為陸地,則此時季節是________季。 (4)若B是亞歐大陸,那么A是________洋,C是________洋。 8. 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按五帶的劃分,南、北回歸線之間稱為________帶,從圖中可看出,該帶的氣溫多在________以上。 (2)讀圖可知,全球氣溫分布規律是從________緯向________緯氣溫逐漸降低,造成這種分布差異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緯度、海陸)。 (3)世界氣溫最低的地方是在________洲。 (4)南、北半球中,等溫線比較平直的是________半球。 9. 讀圖,完成下列內容。(1)從圖中可以看出,等溫線大致與________平行,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是:低緯度氣溫________,高緯度氣溫________。 (2)南半球和北半球的等溫線相比較,南半球的等溫線比北半球的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南半球20度等溫線大致與________(緯線)接近,經過的大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區,其緯度位置大部分分布在________之間。北極圈及其附近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大約是________。(2)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是由________向________逐漸降低。(3)由圖中可以看出,最炎熱的大洲是________洲,最寒冷的大洲是________洲。(4)圖中A處氣溫比C處低的原因是________。(5)北半球10等溫線在B西側向低緯凸出,說明此處氣溫比周圍________。(6)南半球等溫線比北半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________。11. 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和“地形雨”形成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1)從赤道向兩極,氣溫的變化規律是________,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2)圖中A半島上的人們主要信仰________。這里的男人們頭上纏著頭巾、身著白色長袍,你認為這種服飾文化的形成與下列哪種因素有關?________。A.石油資源 B.氣候特點 C.審美情趣 D.種族沖突(3)圖中B大洲目前還無人定居的原因是________,當地真正的“主人”是________,它是南極地區的象征。(4)“地形雨”形成示意圖中的C.D二點,降水多的是________點,為山地的________坡。此圖反映的是________因素對氣候的影響。12. 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圖上可以看出,南北回歸線以內的年平均氣溫基本上都在________以上,而南北極圈到兩極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基本都在 ________以下。這是因為,低緯度地區全年獲得太陽的熱量________,年平均氣溫________;高溫度地區全年獲得太陽的熱量________,年平均氣溫________。(2)從以上可以歸納得出,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總體規律是________。(3)影響這一規律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13. 天時地利綠色東奧2015年7月31日,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權冬奧運舉辦城市選址從氣溫、降雪、地形及社會經濟等因素綜合考慮,冬奧會的競賽項目主要是冰雪運動,雪上運動在海拔較高,降雪充足的山地進行冰上運動大多在室內場館進行,北京冬奧會可充分利用2008奧運會運動場館,閱讀材料及歷屆冬奧會舉辦地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圖中信息,歷屆冬奧會舉辦地集中分布的大洲是________ (2)根據圖中信息,從氣溫對奧運會舉辦城市選址的影響看,歷屆冬奧會舉辦城市1月份平均氣溫處于________(填“10”“0”或“0”“10”),從地形、降雪對冬奧會舉辦城市選址的影響看,歷屆冬奧會舉辦城市集中分布的山脈是________ (3)根據材料信息,北京張家口兩地中適合開展雪上運動的是________ (4)根據氣象材料,北京年降水量572毫米,張家口年降水量是404毫米,根據圖中信息說明北京年降水量比張家口多的主要影響因素________ 14. 讀北半球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圖上可以看出,世界氣溫從低緯向極地逐漸________ (降低或升高)。 (2)A地區氣溫比周圍偏低,是因為________。七月份,測得桂林某地(海拔100米)的氣溫為278,那么華南第一峰貓兒山主峰(海拔2142米)的氣溫大約是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數)。 (3)近年來,根據科學家的測算,全球氣溫有明顯變暖的趨向。請你簡要說出造成地球變暖的人為原因主要是________ ,它將帶來的后果是________ 。 15. 讀“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區,其緯度位置大部分都分布在________之間。 (2)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是由________向________逐漸降低。 (3)最炎熱的大陸是________洲,最寒冷的大陸是________洲。 (4)南半球等溫線比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________。 (5)寫出A.B.C三地的氣候類型:A________、B________、C ________。 16. 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讀從圖中可以看出, 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是:從赤道到兩極逐漸________。 (2)讀從圖中看出南半球等溫線比北半球的________(選填“平直”或“彎曲”),原因是南半球的________分布廣(選填“海洋”或“陸地”)。 (3)讀青藏高原年平均氣溫比周圍________(選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4)讀、四幅表示的氣候類型圖與世界地圖中A,B,C,D四地點的對應關系:A為________;B為________;C為________;D為________。 (5)讀圖中A,B,C,D四地降水類型屬于夏季多雨型的是________。 17. 讀圖填空(1)地球的________產生五帶,其中熱帶地區,太陽直射________次(2)北回歸線附近的D處的降水比C處________(3)A.B為同一緯度,此時(1月15日)B處的氣溫比A處________(4)C地區使用________語,信仰________教(5)E地區為________國家集中地區,人種為________(6)F地區雖為平原地區,但人口稀少,原因是________18. 讀“世界平均氣溫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赤道向兩極,氣溫變化的規律是________。從圖中可以看出,等溫線比較平直的是________(南/北)半球。(2)年平均氣溫高于20和低于10的主要緯度范圍分別在________和________。它們分別位于五代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3)年平均氣溫最低的地方在________上。19. 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分析回答以下問題。(1)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規是________。(2)南半球20等溫線經過的大洲有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________洲。(3)七大洲中,年平均氣溫最低的洲是________。(4)南半球與北半球的等溫線相比較,較平直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20. 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全球氣溫水平分布規律是從低緯向高緯逐漸________,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因素________。(2)世界氣溫最低的地方是在________洲。(3)南、北半球中,等溫線比較平直的是________半球。(4)A.B兩點均位于南回歸線上,其中平均氣溫較高的是________點。(5)C區域位于北回歸線附近,該區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21. 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一般來說,低緯度氣溫較________,高緯度氣溫較________。(2)從圖中看,最炎熱的大陸是________洲,最寒冷的大陸是________洲。(3)亞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區年平均氣溫明顯________(高、低)于周圍地區,其原因________。22. 讀世界7月氣溫分布圖,回答問題。(1)說出赤道向兩極氣溫的變化規律,并簡要解釋這一規律形成的原因。______(2)南半球高、中、低緯度地區哪個地帶平均氣溫大于20。(3)南半球等溫線較平直的原因是________。(4)此時,澳大利亞正值________季,英國正值________季。23. 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完成下列要求:(1)從圖中可以看出,世界氣溫水平分布規律是從________向________逐漸降低。 (2)南北回歸線之間年平均氣溫在________以上,南北極圈內年平均氣溫在________以下。 (3)________洲是世界最冷的大陸,________洲是世界最熱的大陸。 (4)圖中甲地為我國的青藏高原,甲地氣溫是個________溫(高、低)中心,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 (5)南、北半球的等溫線比較,________半球等溫線比較平直,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________。 (6)某校園氣象站招聘氣象員,小明想應聘,他怎樣以下回答才能過關。讀圖一:判斷甲、乙、丙三人哪個人讀圖正確。________讀圖二:甲、乙兩氣溫曲線圖,哪個更符合“早穿皮襖午穿紗”的說法。________24. 讀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圖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回答問題。(1)從圖中可以看出世界氣溫的變化規律是________。這種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 (2)熱帶地區,年平均氣溫一般在________以上。世界上最熱的大洲是________洲,最冷的大洲是________洲。 (3)亞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區,年平均氣溫在________以下,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低10,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南、北半球相比,________半球等溫線比較平直,原因是________。 (5)CDE三地中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____地,主要是受________因素的影響。A,G兩地氣溫差異很大,則主要是受________因素的影響。 答案解析部分一、綜合題1.【答案】(1)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逐漸降低(2)A(3)海拔高;青藏高原(4)7;1(5)M;位于山地迎風坡,降水豐富(6)非 【解析】【分析】世界氣候的主要影響因素:地球的形狀、地球的運動、海陸分布、地形地勢、人類活動等。(1)從圖中可知,氣溫與緯度位置有關系,世界平均氣溫由赤道向兩極遞減。(2)影響氣溫的因素主要有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地形等,赤道地區終年炎熱,而南極大陸終年冰雪覆蓋,主要受到緯度位置影響。(3)圖中B地的氣溫比周圍同緯度地區低10 以上,主要是因為青藏地區海拔高,氣溫低。(4)南北半球的氣溫不同,C地在北半球 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在7月,D地在南半球,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在1月。(5)降水還受到地形影響,從圖中可知,M,N位于山脈兩側,圖中M、N兩處降水較多的是M處,原因是受地形影響M處位于迎風坡。(6)E地位于赤道附近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圖中A符合氣候特點。故答案為:(1)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逐漸降低;(2)A;(3)海拔高;青藏高原;(4)7;1;(5)M;位于山地迎風坡,降水豐富;(6)非。【點評】本題以“世界年平均氣溫圖(部分)”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圖(部分)”為切入點,考查世界氣溫分布特點及影響因素,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2.【答案】(1)從低緯向高緯遞減(2)30;0(3)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4)海拔高(地勢高);青藏高原(5)7;1(6)非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氣溫及降水分布的相關知識,讀圖理解解答即可。(1)由圖中等溫線的變化可推測,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是從低緯向高緯遞減。(2)讀圖可知:圖中A地的氣溫在30以上;B地的氣溫在0以下。(3)讀圖可知,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規律是: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4)讀圖可知,圖中B地形為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因此該地的氣溫比周圍同緯度地區低10 以上。(5)一年中北半球的陸地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南半球則相反。讀圖可知:圖中C地在北半球的陸地,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在7月,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圖中D地南半球的陸地,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在1月,最低氣溫出現在7月。(6)讀圖可知:世界年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在非洲,被稱之為熱帶大陸。故答案為:(1)從低緯向高緯遞減;(2)30;0;(3)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4)海拔高(地勢高);青藏高原;(5)7;1;(6)非。【點評】(1)本題考查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讀圖理解解答即可。(2)本題考查氣溫曲線圖的判讀,讀圖理解解答即可。(3)本題考查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規律,讀圖理解解答即可。(4)本題考查地形地勢對氣候的影響,判斷當地所屬的地形區是解答本題的關鍵。(5)本題考查南北半球的氣溫年變化規律,讀圖理解解答即可。(6)本題考查世界年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的大洲,讀圖解答即可。3.【答案】(1)緯線;南(2)大;小(3)非洲大陸;南極大陸(4)赤道(或低緯度);兩極(或高緯度)(5)海洋面積大,陸地面積小,氣溫變化小 【解析】【分析】讀圖分析可知圖中所給等溫線走向大致與緯線平行,尤其在南半球最為明顯。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溫度數值變化大,即溫差大;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溫度數值變化小,即溫差小。世界上最炎熱的大陸是非洲大陸,非洲絕大部分地區均位于熱帶,又被稱為“熱帶大陸”;最寒冷的大陸是位于地球南端的南極大陸,其氣候特點是“酷寒、干燥、烈風”。隨著太陽輻射從赤道向兩極遞減,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也是從赤道向兩極逐漸降低。從上圖來看,南半球等溫線比較平直,其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積大,下墊面性質比較均一,氣溫變化小。故答案為:緯線;南;大;小;非洲大陸;南極大陸;赤道(或低緯度);兩極(或高緯度);海洋面積大,陸地面積小,氣溫變化小。【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等溫線圖的判讀,包括等溫線的走向及影響因素等考點,有一定難度,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能夠在牢記基礎知識點的基礎上進行靈活變通。4.【答案】(1)低緯度;高緯度;20;熱帶;南極(2)南;海洋面積廣大(3)海拔高,氣溫低(4)緯度;地形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及影響因素,讀圖理解解答即可。(1)由圖可知,全球氣溫分布的規律是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逐漸降低,南北回歸線之間年平均氣溫約在20以上,位于五帶中的熱帶;世界最寒冷的地區位于南極洲。(2)讀圖可知,南、北半球等溫線比較平直的是南半球,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積廣大。(3)亞洲中部地區等溫線閉合,出現低溫中心,氣溫比同緯度低10多,原因是由這里地勢高,氣溫低。(4)影響世界氣溫分布的因素包括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和地形因素等。故答案為:(1)低緯度;高緯度;20;熱帶;南極。(2)南;海洋面積廣大;(3)海拔高,氣溫低;(4)緯度;地形。【點評】(1)本題考查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讀圖理解解答即可。(2)本題考查南半球等溫線比較平直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3)本題考查亞洲中部地區等溫線閉合,出現低溫中心的原因,了解其海拔高是解答本題的關鍵。(4)本題考查影響世界氣溫分布的因素,理解解答即可。5.【答案】(1)遞減(2)緯度因素(3)全年高溫少雨或炎熱干燥;熱帶雨林氣候(4)赤道或0 (5)乞拉朋齊;迎風坡(6)南半球海洋面積廣(7)可信;意大利處于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 【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是由低緯向高緯遞減。(2)央視2017年存晚除了北京主會場,還特別設置了哈爾濱、上海、涼山、桂林四個分會場,哈爾濱與桂林自然景觀差異顯著的影響因素是緯度因素。(3)讀圖可知,A地的氣候特點是全年高溫少雨或炎熱干燥,B地的氣候類型是熱帶雨林氣候。(4)讀圖可知,世界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的地區集中分布在赤道或0 附近。(5)世界“雨極”乞拉朋齊,降水豐富的原因是該地處于山地迎風坡,來自印度洋的水汽遇高大山脈被迫抬升凝結降雨。(6)讀圖可知,南半球等溫線比較平直的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積廣。(7)希希同學要錄網站查閱資料時,一則意大利冬季發生洪水災害的報道引起了他的注意,我認為這一報道可信,理由是意大利處于地中海沿岸,屬于地中海氣候,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故答案為:(1)遞減;(2)緯度因素;(3)全年高溫少雨或炎熱干燥;熱帶雨林氣候;(4)赤道或0 ;(5)乞拉朋齊;迎風坡;(6)南半球海洋面積廣;(7)可信;意大利處于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點評】該題以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圖和世界年降水量合成圖”為切入點,考查的是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等溫線的判讀、降水的分布和形成、氣候特點和氣候類型,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理解能力。6.【答案】(1)氣溫隨緯度的升高不斷降低(2)A;B;20;北溫帶(3)最;最少;沿海;多;內陸;迎風;多 【解析】【分析】氣溫主要受到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的影響,氣溫是氣候的主要要素之一。(1)從圖中可知,世界氣溫一般分布規律是年平均氣溫由赤道向兩極遞減。(2)從圖中可知,A地區在赤道附近,氣溫最高;B地區在北極附近氣溫低;C地區在20等溫線上,是五帶中的北溫帶。(3)降水一般受到緯度位置影響,一般赤道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海陸位置,沿海多,內陸少;地形,迎風坡多,背風坡少。故答案為:(1)氣溫隨緯度的升高不斷降低(2)A.B.20、北溫帶(3)最、最少、沿海、多、內陸、迎風、多【點評】(1)(2)小題考查的知識點屬于理解類,需要把氣溫和經緯度、地球公轉以及海拔的知識點相結合,解題時注意數值的判讀。(3)本小題考查的知識點屬于理解記憶類,在學習的時候,注意把規律和世界地圖相結合,可以提高效率。7.【答案】(1)北(2)低緯(3)冬;夏(4)大西;太平 【解析】【分析】(1)由于赤道處,緯度低,太陽輻射強,兩極地區,緯度高,太陽輻射弱,故全球氣溫自赤道向兩極遞減,北半球自南向北氣溫逐漸降低,據圖可知:該區域位于北半球。(2)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海洋和陸地的比熱容不同,在相同的太陽輻射條件下,海洋增溫慢,降溫也慢,而陸地增溫快,降溫也快,所以海洋表面溫度的變化小于陸地表面溫度的變化。根據等溫線“高高低低”原理,此半球冬季等溫線在陸地上向低緯凸出。(3)如果AC為陸地,B為海洋,從圖中看出,同緯度的等溫線海洋凸向高緯,陸地凸向低緯,表示陸地氣溫低于海洋氣溫,則此時為冬季;如果AC為海洋,B陸地,從圖中看出,同緯度的等溫線海洋凸向低緯,陸地凸向高緯,表示同緯度的陸地氣溫高于海洋氣溫,則此時為夏季。(4)若B是亞歐大陸,我們根據亞歐大陸的海陸位置可知:該大陸西臨A大西洋,東臨C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故答案為:(1)北(2)低緯(3)冬、夏(4)大西、太平【點評】(1)本小題考查的知識點屬于理解類,解題時抓住“緯度對氣溫的影響”這一知識點即可。(2)(3)小題考查的知識點屬于理解類,需要在充分理解海洋陸地氣溫分布和變化特點的前提下解答,有一定難度。(4)本小題考查的知識點屬于識記類,熟記大洲大洋分布圖即可。8.【答案】(1)熱;20(2)低;高;緯度(3)南極(4)南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讀圖理解解答即可。(1)根據地球表面接受太陽熱量的多少,把地球分成五個熱量帶,其中南、北回歸線之間是熱帶。如圖可以看出,該帶氣溫多在20以上。(2)讀圖可知,全球氣溫分布規律是從低緯向高緯逐漸降低。即造成這種分布差異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3)南極地區的緯度高,太陽高度角小,太陽輻射經過大氣層的路徑長,被大氣削弱的太陽輻射較多,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少。同時,由于太陽高度角小,等量太陽輻射散布的面積大,單位面積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少。氣溫就較低。南極圈內各有一段極夜期,南極點的極夜期更是長達半年。當進入極夜期后,無太陽輻射收入,只有熱量散失,因此冬季極地更冷。所以世界氣溫最低的地方是在南極洲。(4)讀圖可知,在南、北半球中,等溫線比較平直的是南半球。因為北半球陸地面積遠多于南半球,巨大的海陸差異加之陸地上地表性質差異大,等溫線較復雜;而南半球海洋面積廣闊,表面性質差異相對較小。故答案為:(1)熱;20;(2)低;高;緯度;(3)南極;南。【點評】(1)本題考查南、北回歸線之間所處的溫度帶及氣溫的高低,屬于常考考點,掌握五帶的劃分讀圖解答即可。(2)本題考查全球氣溫的分布規律及影響因素,屬于重點考點,學生易于解答,讀圖解答即可。(3)本題考查世界最低氣溫所在的大洲,屬于基礎知識,學生理解解答即可。(4)本題考查等溫線比較平直的半球,讀圖理解解答即可,難度不大。9.【答案】(1)緯線;高;低(2)平直;南半球比北半球的海洋面積廣大(南半球陸地面積比北半球陸地面積小)(3)南回歸線;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解析】【分析】(1) 從圖中可以看出,等溫線大致與緯線平行; 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是:低緯度氣溫高, 高緯度氣低。(2)讀圖可知,南半球和北半球的等溫線相比較,南半球的等溫線比北半球的平直,因為南半球比北半球的海洋面積廣大。(3)讀圖可知, 南半球20度等溫線大致與南回歸線接近, 經過的大洲有非洲、大洋洲、南美洲。故答案為:(1)緯線;高;低;(2)平直; 南半球比北半球的海洋面積廣大;(3) 南回歸線;非洲;大洋洲;南美洲。【點評】(1)世界氣溫分布的分布規律是: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極地逐漸降低。;同緯度夏季氣溫陸地高海洋低,冬季反之;同緯度地區,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降低0.6。(2)由于海洋與陸地的物理性質不一樣,吸熱放熱的快慢不一樣,因此同緯度陸地與海洋氣溫不同,陸地冬冷夏熱,海洋冬暖夏涼。(3)本題考查南半球20度等溫線大致經過的緯線和大洲,讀圖解答即可。10.【答案】(1)南北回歸線;10(2)赤道;兩極(3)非;南極(4)緯度低(5)低(6)大部分面積是海洋【解析】【分析】(1)世界上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區,其緯度位置大部分都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即熱帶范圍,北極圈及其附近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大約是10。(2)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是由赤道向兩極逐漸降低。(3)世界上最炎熱的大陸是非洲大陸,最寒冷的大陸是南極大陸。(4)圖中A處在北極地區,氣溫比C處低的原因是緯度低。(5)北半球10等溫線在B西側向低緯凸出,說明此處氣溫比周圍低。(6)南半球等溫線比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大部分面積是海洋。故答案為:(1)南北回歸線;10;(2)赤道;兩極;(3)非;南極;(4)緯度低;(5)低;(6)大部分面積是海洋。【點評】影響氣溫分布的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地勢、地球的運動等。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是: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逐漸降低,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也不一樣,地勢越高,氣溫越低。本題考查世界氣溫的分布等,讀圖解答即可。11.【答案】(1)從赤道向南北兩極逐漸降低;緯度因素(2)伊斯蘭教;B(3)該地區的氣候特點是酷寒、干燥、多狂風,氣候十分惡劣,不適合人類的居住;企鵝(4)C;迎風;地形【解析】【分析】(1)世界上氣溫分布的規律是從赤道向南北兩極逐漸降低,這主要因為緯度因素造成的;(2)結合圖示得知:A為阿拉伯半島,主要居住的為阿拉伯人,主要信仰的伊斯蘭教;該地區的男人們頭上纏著頭巾、身著白色長袍,這與當地炎熱的沙漠氣候有關;(3)圖中的B為南極洲,該地區的氣候特點是酷寒、干燥、多狂風,氣候十分惡劣,不適合人類的居住;南極地區的象征是企鵝;(4)結合地形雨的形成示意圖得知:處于迎風坡的C點降水多,背風坡的D點降水少,這表明地形因素對降水的影響。故答案為:(1)從赤道向南北兩極逐漸降低;緯度因素;(2)伊斯蘭教;B;(3)該地區的氣候特點是酷寒、干燥、多狂風,氣候十分惡劣,不適合人類的居住;企鵝;(4)C;迎風;地形。【點評】世界上氣溫分布的規律是從赤道向南北兩極逐漸降低,世界上平均最高氣溫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氣溫最低的地方是南極洲。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等。南極洲的氣候特點是酷寒、干燥、多狂風。此題主要考查的是世界氣溫的分布及極地的環境概況。12.【答案】(1)20;10;多;高;少;低(2)從低緯度向兩極地區逐漸遞減(3)緯度位置【解析】【分析】(1)從圖上可以看出,南北回歸線以內的年平均氣溫基本上都在20以上,而南北極圈到兩極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基本都在10以下,這是因為低緯度地區全年獲得太陽的熱量多,年平均氣溫高;而高緯度地區全年獲得太陽的熱量少,年平均氣溫低。(2)從以上可以歸納得出,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總體規律是從低緯度向兩極地區逐漸遞減。(3)影響這一規律的主要原因是緯度位置的差異,由緯度位置導致太陽輻射的不同。13.【答案】(1)歐洲(2)100;阿爾卑斯山脈(3)張家口(4)地形地勢因素 【解析】【分析】讀圖分析可知:(1)根據圖中信息,歷屆冬奧會舉辦地集中分布的大洲是歐洲,從經濟發展水平看,歐洲多為發達國家(2)根據圖中信息,從氣溫對奧運會舉辦城市選址的影響看,歷屆冬奧會舉辦城市1月份平均氣溫處于100;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高大的山脈,該地位于中緯度地區冬季氣溫低,有積雪,故歷屆冬奧會舉辦城市集中分布于該山脈(3)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圖中張家口位于北京的西北方向,氣溫較低;故兩地中適合開展雪上運動的是張家口(4)讀圖可知,北京西北有山地,使得該地位于迎風坡,降水多,受夏季風影響明顯,故北京年降水量比張家口多故答案為:(1)歐洲;(2)100;阿爾卑斯山脈;(3)張家口;(4)地形地勢因素【點評】我們居住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不同國家的差別很大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通常把世界上的國家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大多分布于北美洲、歐洲、大洋洲發展中國家以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國家為主14.【答案】(1)降低(2)地勢高(海拔高、地形影響等);155(3)人類大量燃燒煤、石油、天然氣,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濫伐森林等 【解析】【分析】整體分析:該題以讀北半球年平均氣溫分布圖為切入點,考查世界氣溫分布的特點及造成全球變暖的因素;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從圖上可以看出,世界氣溫從低緯向極地逐漸降低。讀圖可知,A地區是青藏高原,氣溫比周圍偏低,是因為地勢高(海拔高、地形影響等)。貓兒山主峰(海拔2142米),桂林某地(海拔100米),兩地相差2042米,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6,升高2042米,氣溫降低12.3,那么華南第一峰貓兒山主峰(海拔2142米)的氣溫大約是27.8-12.3=15.5。近年來,根據科學家的測算,全球氣溫有明顯變暖的趨向。造成地球變暖的人為原因主要是類大量燃燒煤、石油、天然氣,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濫伐森林等。它將帶來的后果是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危及某些島嶼和大陸沿岸的低平原與城市;氣候干燥。答案:(1)降低 (2)海拔高 15.5 (3)人類大量燃燒煤、石油、天然氣,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 濫伐森林【評價】(1)因為地球是個球體,不同緯度太陽輻射不同,從低緯度向高緯度氣溫逐漸降低。(2)海拔高處,空氣稀薄,不易吸收來自地面的輻射,大氣的保溫作用也較差。(3)近年來,全球變暖趨勢加強。原因之一是人類大量燃燒化石燃料,產生溫室氣體。15.【答案】(1)南北回歸線(2)低緯度(赤道);高緯度(兩極)(3)非;南極(4)海洋面積廣闊(5)熱帶沙漠氣候;熱帶雨林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解析】【分析】該題以讀“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圖”為切入點,考查的是世界氣溫分布的規律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讀圖可知,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區,其緯度位置大部分都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是由低緯度(赤道)向高緯度(兩極)逐漸降低。最炎熱的大陸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陸是南極洲。讀圖可知,南半球等溫線比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積廣闊。讀圖可知,A處是撒哈拉沙漠,屬于熱帶沙漠氣候;B處是亞馬孫平原,屬于熱帶雨林氣候;C處是亞洲東南部,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故答案為:(1)南北回歸線;(2)低緯度(赤道)、高緯度(兩極);(3)非、南極;(4)海洋面積廣闊;(5)熱帶沙漠氣候、熱帶雨林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點評】(1)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