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五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7《不甘屈辱奮勇抗爭》第2課時課件.pptx
2020人教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百年追夢復興中華7.不甘屈辱奮勇抗爭第2課時上節(jié)課結束時,我們布置了“收集鴉片戰(zhàn)爭中與侵略者抗爭的歷史故事和英雄人物的事”。這節(jié)課我們便來講講孩子們收集的故事。2.在小組內分享收集到的關于鴉片戰(zhàn)爭的歷史故事或英雄人物故事。3.全班請兩三名同學代表交流。這些英雄人物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我國的歷史故事。圓明園是位于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園林,前后修建了150年,規(guī)模宏偉,集中體現(xiàn)了中西園林藝術的精華。園內風景秀麗,建筑風格中西合壁,收藏著不計其數(shù)的奇珍異寶、文物典籍和各種藝術品,被譽為“萬園之園”。3.外國人對圓明園的毀滅的看法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跡。這個奇跡叫圓明園。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放火。似乎得勝之后,便可以動手行竊了。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在我們眼里是野蠻人。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干的事情。維克多.雨果(1)兩個強盜分別指的是誰(2)圓明園的遭遇,使你想到了什么小結:鴉片戰(zhàn)爭以后,西方列強的貪婪野蠻本性暴露無遺,他們加劇了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為擴大在華利益,英國和法國聯(lián)合對中國發(fā)動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侵略者的鐵蹄肆意踐踏中華大地。圓明園這座舉世無雙的皇家園林就毀于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二)圓明園的延伸1.觀看電影圓明園或圓明園的毀滅,寫觀后感。(課后任務)2.閱讀別人寫的觀后感。圓明園觀后感今天,我和爸爸一起看了紀錄片圓明圓,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看到野蠻無禮的英法聯(lián)軍闖進了圓明園。他們被圓明園的美景和園中數(shù)不勝數(shù)的珍寶驚呆了,震驚之后就開始了疲狂的搶劫。凡是能拿走的統(tǒng)統(tǒng)拿走,拿不走的,就任意毀掉。他們用大斧把無價的瓷器和琺瑯器砸碎,向大燭臺開槍射擊,以此取樂。為了銷毀罪證,他們又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三夜,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園內有幾百人被活活燒死,真是慘不忍睹。舉世無雙的“萬園之園”就這樣被毀了。看到這里,我緊握著拳頭,感到十分屈辱,更感到責任的重大。“少年強則國強”,為了祖國的獨立與強盛,我一定要努力學習!(1)認真閱讀這位同學的觀后感。(2)說說你讀了以后給了你哪些啟發(fā)?辯一辯:如今的圓明園遺址中到處斷壁殘垣,只有幾根石柱還矗立在那里。有人提議重建圓明園,希望重現(xiàn)昔日皇家園林風采,供人們游覽也有人主張保留舊址原貌,以警示后人。你怎么看說說你的理由。(1)把學生分成正方和反方進行辯論。認為應該重建的為正方,認為應該保留舊址的為反方。(2)學生進行辯論。據(jù)估計,圓明園被掠奪的文物大約有150萬件,有秦代的青銅的,還有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這是我國的巨大損失,更是我國的巨大恥辱。俗話說“知恥而后勇”,勿忘國恥才能奮勇前行。我們要銘記這段歷史,而銘記的最好方式就是保留這段見證。所以,讓圓明園的毀滅深入人心,繼續(xù)警示后人:落后就要挨打!思考:你還知道哪些文物被掠奪的故事,從文物的流失和回歸中,你想到了什么活動二:甲午風云(一)了解甲午戰(zhàn)爭的起因1.學生自由學習書50頁上的內容。2.學生交流甲午戰(zhàn)爭的起因小結: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思想和政策由來已久,到19世紀末,更是憑借國力的不斷強盛,加緊擴軍備戰(zhàn)的步伐,妄圖稱霸亞洲。1894年,日本海軍偷襲中國運兵船只和護航艦,從而發(fā)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zhàn)爭。這一年正是中國舊歷甲午年,史稱“甲午中日戰(zhàn)爭”。(二)甲午戰(zhàn)爭的民族英雄1.聽民族英雄的故事民族英雄鄧世昌鄧世昌是清朝北洋艦隊致遠艦艦長,他曾說過:“人誰不死,但愿死得其所爾。”1894年9月17日,在大東溝海戰(zhàn)中,鄧世昌指揮致遠艦奮勇作戰(zhàn)。在日規(guī)圍攻下,致遠艦多處受傷,全艦燃起大火,船身傾斜。危急時刻,鄧世昌毅然駕艦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艦吉野號,決意與敵艦同歸于盡。日艦官兵見狀大驚失色,集中炮火向其射擊,致遠規(guī)不幸中彈沉沒,鄧世昌與全艦官兵250余人一同壯烈殉國。2.思考:為什么鄧世昌的故事至今依舊被人們傳頌3.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還有很多為國捐軀的將士,請查找資料,說一說他們的故事。(1)學生課前收集相關資料。(2)在小組內交流。(3)全班交流。(4)老師拓展介紹民族英雄丁當昌的故事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1895年2月12日),清朝晚期將領,官至北洋海軍提督。安徽合肥人,原名先達,也作禹亭,號次章。祖先明初從鳳陽遷居廬江,同治四年(1865年)遷居巢縣汪郎中村。丁汝昌早年參加太平軍,當太平軍大勢已去的時候,被迫隨隊歸順湘軍,不久改隸淮軍,參與對太平軍和捻軍作戰(zhàn),官至記名提督。光緒五年(1879年),被李鴻章調北洋海防差用。光緒七年(1881年)1月,率北洋水師官兵200余人赴英國,接帶“超勇”和“揚威”巡洋艦回國。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在威海衛(wèi)之戰(zhàn)中,指揮北洋艦隊抗擊日軍圍攻,但未得到上級命令,無奈港內待援,致北洋海軍陷入絕境。最后在彈盡糧絕,援軍來援的希望破滅之后,拒絕了伊東祐亨的勸降,服鴉片自盡以謝國人。甲午戰(zhàn)爭的結局黃海海戰(zhàn)失利后,旅順、威海等地也被日本攻占。由于清政府避戰(zhàn)求和,北洋水師遭受重創(chuàng),甲午中日戰(zhàn)爭以清軍慘敗告終。1895年,清政府被迫在馬關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這一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機。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1)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2)賠償日本兵費白銀2億兩(3)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4)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想一想:這些條約在當時的情況下,中國可以不簽嗎?議一議:翻開中國近代史,從中英南京條約的民族屈辱,到中日馬關條約的民族危機,中國人民飽受磨難而不斷抗爭。歷史留給我們怎樣的思考呢(1)馬關條約真是亡國的條的啊!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受到嚴重損害。(2)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倫為豐封建豐殖民地社會。(3)歷史上的屈辱,我們永志不忘,屈辱中的抗爭精神,我們要永遠繼承!(4)中國之所以受欺負,主要是我國太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要想不挨打,只有讓自己不斷強大。鴉片戰(zhàn)爭后,中華民族經(jīng)歷了空前的磨難。面對外國侵略者的輪番欺凌,無數(shù)仁人志士為民族解放英勇頑強地斗爭著。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極為慘痛的一頁,它警示我們:落后就會挨打,自強不息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拓展延伸:查閱資料:在簽訂馬關條約時割讓的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是何時回歸祖國懷抱的?一、填空。1.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闖進圓明園,將其洗劫一空。2.(圓明園)這座舉世無雙的皇家園林就毀于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3.圓明園被掠奪的文物大約有(150萬)件。4.(1894)年,日本發(fā)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zhàn)爭,這一年正是中國舊歷甲午年,史稱“(甲午中日戰(zhàn)爭)”。5.我知道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民族英雄有(鄧世昌)、(丁汝昌)等。6.(1895)年,清政府被迫在馬關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7.鴉片戰(zhàn)爭后,中華民族經(jīng)歷了空前的磨難。面對外國侵略者的(輪番欺凌),無數(shù)仁人志士為民族解放英勇頑強地斗爭著。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極為慘痛的一頁,它警示我們:(落后就會挨打,自強不息才能立于不敗之地。)二、判斷。1.1860年,英美聯(lián)軍將圓明園洗卻一空。(X)2.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歷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3.圓明園規(guī)模宏大,被稱為“萬園之園”。()4.甲午中日戰(zhàn)爭是日本人為了稱霸亞洲而故意挑起的。()5.1985年,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X)6.馬關條約清政府割讓了遼東半島及臺灣各島嶼。()三、簡答題。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答: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是:(1)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2)賠償日本兵費白銀2億兩(3)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4)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