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歷史第五單元二戰后的世界變化第19課亞非拉國家的新發展學案.docx
第19課亞非拉國家的新發展學習目標1.掌握萬隆會議的基本史實。2.了解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進程及其勝利的意義。3.掌握古巴革命和巴拿馬運河區主權收復的史實。學習過程一、自主預習、自我檢測(一)萬隆會議1.時間:年4月。 2.地點:的萬隆。 3.主要內容:通過了、友好合作的十項原則。 4.“萬隆精神”:會議體現的國家和地區團結合作、友好相處,共同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爭取和鞏固民族獨立,保衛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稱為“萬隆精神”。 5.意義:萬隆會議提高了亞非國家和地區的,鼓舞了亞非拉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從萬隆會議開始,發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中國提出的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逐漸推行開來。 (二)“非洲年”1.利比亞獨立:年年底,利比亞宣布獨立。 2.埃及獨立:年,埃及爆發革命,以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起義,推翻了英國扶持的封建王朝。次年,埃及共和國成立。 3.阿爾及利亞獨立:年,阿爾及利亞推翻了法國的殖民統治,獲得獨立。 4.“非洲年”: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獲得獨立,這一年因此被稱為“非洲年”。 5.納米比亞獨立:年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所有非洲國家都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 (三)拉美人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1.古巴:古巴人民在的領導下,最終在1959年推翻了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后來,古巴走上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2.巴拿馬:年年底,巴拿馬收回了運河區的全部主權。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比較亞非獨立浪潮與拉丁美洲各民族革命的異同。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萬隆會議的與會國家有著不同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態。有些國家對社會主義國家不了解,也有些國家是以美國為首的軍事集團的成員國,受到美國在背后的指使。美國還千方百計進行挑撥離間。因此,怎樣在萬隆會議上維護亞非國家的團結,排除雜音,保證會議的大方向不受干擾,并取得成功,這是擺在中國代表團面前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形勢產生了巨大變化,擺脫殖民統治的非洲國家越來越多20世紀50年代末,非洲的獨立國家增至9個。此后,獨立運動在非洲引發了連鎖反應,使絕大多數非洲殖民地先后獲得獨立,4億多非洲人民獲得了自由和解放非洲最后一塊殖民地宣告獨立,古老的非洲由此進入全新的歷史時期。非洲國家獨立后,世界形勢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目前,有50多個獨立國家的非洲在聯合國中占有三分之一的席位,對世界產生著重大影響。(1)面對材料一所描述的惡劣外交環境,這次會議在各國的努力下,最終結果如何?這次會議所體現出來的精神內涵是什么?(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獨立運動在非洲引發了連鎖反應,哪一年出現了17個國家的獨立?因此這一年被稱為什么?(3)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非洲最后一塊殖民地”指的是什么?這塊殖民地在哪一年獲得獨立?三、課堂練習1.1955年,世界上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會議召開。這次會議是()A.萬隆會議B.日內瓦會議C.亞非拉會議D.聯合國會議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非洲的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最先展開的地區是()A.南非B.中非C.北非D.東非3.1960年之所以被稱為“非洲年”,是因為()A.這一年是非洲獨立運動的開始B.這一年非洲有17個國家宣告獨立C.這一年非洲的重要國家埃及宣告獨立D.這一年,殖民統治在非洲終結4.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非洲民族獨立運動如火如荼,各國為爭取經濟和政治獨立進行著不懈的斗爭。下列史實標志著非洲國家最終實現政治獨立的是()A.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B.古巴建立人民政權C.1960年非洲17個國家獨立D.納米比亞獨立5.領導古巴人民推翻美國扶植的傀儡政權并走上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是()A.玻利瓦爾B.納賽爾C.卡斯特羅D.甘地四、達標檢測1.以下各項中,屬于“萬隆精神”的是()A.“求同存異”的精神B.反對種族歧視的精神C.大小國家一律平等的主張D.團結合作、友好相處的精神2.1960年,聯合國通過了關于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的宣言。該宣言通過時,仍未獲得民族獨立的國家或地區是()A.利比亞B.埃及C.納米比亞D.印度尼西亞3.下邊是小飛圍繞“巴拿馬人民斗爭的最后勝利”制作的學習卡片,其中有一處與史實明顯不符,此處是()A.勝利時間B.斗爭對象C.成果D.意義4.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國家走向獨立與振興,殖民體系逐漸崩潰。下列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納米比亞獨立萬隆會議的召開埃及共和國成立巴拿收回運河區全部主權非洲獨立年A.B.C.D.5.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地區掀起了實現民族獨立、捍衛國家主權的斗爭浪潮。下列歷史事件能夠佐證上述觀點的有()薩拉熱窩事件埃及共和國成立納米比亞獨立“非洲年”巴拿馬收回運河區主權A.B.C.D.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萬隆會議喚醒了亞非人民的“亞非意識”。亞非國家對當時美蘇兩大軍事集團對立危及世界和平的狀況十分擔憂。在萬隆會議上,亞非領導人闡述了亞非國家團結合作可以平衡大國力量,進而維護世界和平的思想。這一思想成為不結盟運動的理論基礎,萬隆會議也成為不結盟運動的起源。萬隆會議的第二年,埃及、印度和南斯拉夫三國正式提出了不結盟的主張。曲星萬隆會議的精神遺產材料二在非洲獨立運動如火如荼進行的時候,拉丁美洲地區的古巴推翻了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萬隆會議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萬隆精神”又是什么?(2)根據材料二分析,領導古巴的武裝斗爭,推翻了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的是誰?古巴最終走上了什么道路?參考答案一、自主預習、自我檢測(一)1.19552.印度尼西亞3.和平相處4.亞非5.民族自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二)1.19512.1952納賽爾3.19624.19605.1990(三)1.卡斯特羅2.1999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相同點:都屬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民族解放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點:亞洲和非洲的主要形式是爭取民族獨立;拉丁美洲主要是捍衛民族主權的斗爭。2.(1)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會議體現的亞非國家和地區團結合作、友好相處,共同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爭取和鞏固民族獨立、保衛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稱為“萬隆精神”。(2)1960年。被稱為“非洲年”。(3)納米比亞。1990年。三、課堂練習1.A2.C3.B4.D5.C四、達標檢測1.D2.C3.D4.A5.D6.(1)主要內容:通過了和平相處、友好合作的十項原則。“萬隆精神”:會議體現的亞非國家和地區團結合作、友好相處,共同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爭取和鞏固民族獨立,保衛世界和平的精神。(2)卡斯特羅。社會主義發展道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