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二部分中國近代史課時訓練11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試題.docx
課時訓練(十一)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一、選擇題1.2019齊齊哈爾日本陸軍中將花谷正在“滿洲事變”是這樣策劃的中寫道:“在北大營,一無所知的中國軍隊,多數人還睡在夢鄉黎明時,奉天(沈陽)全城都落到我們手里”他記載的事件是()A.七七事變B.九一八事變C.淞滬會戰D.武漢會戰2.2019廣東“妥協”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用讓步的方法避免沖突或爭執”。下列事件是通過 “妥協”方法解決的是()A.九一八事變B.華北事變C.西安事變D.盧溝橋事變3.2019重慶A卷西安事變爆發后,有人主張將蔣介石“交付人民審判”,但中共中央認為應爭取國民黨親英美派接受“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主張,為此制定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這表現出中國共產黨()A.消除了與國民黨的矛盾B.以民族利益為重的偉大胸懷C.開始組建東北抗日聯軍D.努力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4.以下表格材料是國共兩黨的宣言(談話),據此判斷此宣言是在下列哪一重大歷史事件爆發后發表的()“全國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國發表號召抗戰的宣言“如果戰端一開,那就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談話A.九一八事變B.西安事變C.七七事變D.八一三事變5.盧溝橋事變后,日軍進犯山西,國民政府組織太原會戰。八路軍一一五師開赴抗日前線,取得了會戰中的平型關大捷。這說明()A.國共兩黨軍隊的合作抗戰B.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C.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到來D.日本武力侵華的行動被制止6.我國將每年12月13日定為國家公祭日(如下圖),紀念30多萬死難同胞,與該公祭日直接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變B.日本投降C.七七事變D.南京大屠殺7.2019青島李宗仁回憶錄中寫道:“我軍人數雖少,裝備雖差,但是我們是保國衛民與侵略者作殊死戰的哀兵加以我們在指揮上對本軍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對敵情判斷正確,發揮了內線作戰的最高效能,故有臺兒莊的輝煌戰果。”這個“輝煌戰果”是()A.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B.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C.打破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D.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一場勝仗8.2019南京“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盟軍在太平洋和東南亞地區受挫的情況下,中國軍隊取得對日作戰的勝利,在國內外引起熱烈反響。”材料評述的是()A.臺兒莊戰役B.武漢會戰C.百團大戰D.第三次長沙會戰9.2019揚州“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領導人民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中國。”這是中國共產黨哪次大會制定的政治路線()A.中共一大B.遵義會議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10.2019眉山據日本防衛廳戰史研究所資料,1937年,日本陸軍共有24個師團,其中21個師團投入侵華戰爭。1939年,日本陸軍共有41個師團,其中34個師團投入侵華戰爭。1941年,日本陸軍共51個師團,其中34個師團和44個獨立旅團、混成旅團用于侵華。由此可見()A.中國戰場上只有中國人民在積極抗日B.日本不斷地減少侵華戰爭的兵力總數C.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實力嚴重不足D.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11.2019大連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堅持全面抗戰路線,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下列史實能證明這一結論的有()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標志著國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領導臺兒莊戰役,中國軍隊取得全民族抗戰以來的重大勝利領導八路軍、新四軍奔赴敵后戰場,鉗制大量日軍取得百團大戰的勝利,堅定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A.B.C.D.12.2019青島“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此后漫長的8年時間里,舉國上下無論是何民族,是何立場,不論男女老少,不管身處何地,都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最終以熱血和生命換來了日本的無條件投降。”材料說明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是()A.國際援助B.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C.全民族抗戰D.共產黨敵后戰場的抗戰13.中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主戰場,中國軍民不屈不撓、艱苦卓絕的抗日斗爭,消滅并牽制了大量日本兵力,以傷亡3 500萬人的代價,最終獲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中國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之間有什么關系()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開辟了世界上第一個反法西斯戰場中國戰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是亞太地區反法西斯盟軍重要的戰略支柱和后方基地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A.B.C.D.14.2019濱州1945年9月,毛澤東會客時說:“我們的目標是和平民主,這與蔣介石打算正相反。不過,他愿意談,我就談;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來的客人,客隨主便嘛!”據此判斷,這次會客是在()A.西安B.重慶C.上海D.北平15.2019呼和浩特毛澤東提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是在()A.人民解放戰爭爆發之初B.劉鄧大軍展開戰略進攻時C.國共戰略決戰之際D.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結束后16.2019江西下圖所示情景發生在()A.八國聯軍侵華時期B.抗日戰爭時期C.人民解放戰爭時期D.抗美援朝時期17.2019河南中考A卷1947年,中國共產黨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推動解放區土改運動的發展。1948年,中共中央起草了新解放區土地改革要點,對新解放區的土改政策又作了許多明確的規定,解放區的土地改革運動有了深入的發展,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區大約有1億農民分得了土地。材料強調了()A.廣大農民群眾分得了土地B.土地改革為解放戰爭提供了重要的物力保障C.廢除了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D.土地改革的發展得益于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18.2019東營史料的價值在于客觀、真實。我們在研究“平津戰役”時,最有力的證據是()A.平津戰役的遺跡和當時的照片B.參加平津戰役老兵寫的回憶錄C.歷史論著中對平津戰役的描述D.電影作品平津戰役19.2019柳州據資料統計:人民解放戰爭時期,山東解放區共有96萬人參軍,此外還有民兵71萬人,承擔過運輸等任務的民工超過1 000萬人次。這說明人民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的可靠保證是()A.人民群眾的支持B.解放軍戰略戰術正確C.解放軍作戰英勇D.國民黨軍隊士氣低下20.2019德州以下戰役反映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結束的是()A.遼沈戰役B.淮海戰役C.平津戰役D.渡江戰役二、非選擇題21.2019河北閱讀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探究問題。英雄榜(一)不止奪取山東的是我們的仇敵,這強盜世界中的一切強盜團體,秘密外交這一類的一切強盜行為,都是我們的仇敵啊!我們若是沒人,開幾個公民大會,也還是沒有效果。我們的三大信誓是:改造強盜世界,不認秘密外交,實行民族自決。李大釗秘密外交與強盜世界1919年5月18日我們為什么這樣發動,為爭地盤嗎?不是!為泄憤嗎?也不是!我們反對政府屈辱外交!國都要亡了,還在這里出死力相殘殺,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國運動的八項主張。張學良、楊虎城告全體同胞書1936年12月16日(1)據英雄榜(一)和所學知識,指出李大釗、張學良和楊虎城的主張分別是在中國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發生后提出的。并概括這兩個重大事件發生時各自的國際背景及其在維護民族利益方面各起的作用。(2)據英雄榜(一)和問題(1),歸納以上人物的主張所體現的共同時代主題。2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中國的抗日戰爭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中國戰場是抗擊法西斯侵略時間最長(1931年1945年)的戰場。中國作為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戰場,在長達10年以上的時間里單獨抵御了窮兇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牽制了日軍主力,扼制了日軍北進,推遲了日軍南下,有力地支援了歐洲、東南亞和太平洋戰場。劉宗緒、黃安年世界近代現代歷史專題30講材料三1937年后,面對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戰開始了。經過浴血奮戰,中國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難,付出了巨大犧牲,終于同美、英、蘇等反法西斯同盟國一道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帝國主義,取得了抗戰的最后勝利。材料四(1)材料一中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對中國分別有什么標志性的意義?(2)根據材料二,指出中國抗日戰爭的國際影響。(3)根據材料三,歸納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4)結合材料四及所學知識,談談中國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和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有何意義?【參考答案】1.B解析 解題時要抓住題干中關鍵信息“日本”“奉天(沈陽)全城都落到我們手里”,聯系所學知識可知,他記載的事件是九一八事變。2.C解析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爆發后,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派周恩來等到西安調停。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等條件,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故選C。3.B解析 西安事變爆發后,中國共產黨不計前嫌,制定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體現出了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的偉大胸懷,故選B。4.C解析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侵略軍向北平西南的盧溝橋發動突然進攻,中國守軍奮起抵抗,全國性的抗日戰爭爆發。盧溝橋事變的第二天,中共中央發表抗日通電,呼吁全民族抗戰;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發表廬山談話,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步伐,故兩黨的宣言(談話)是與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有關,C 項符合題意。5.A解析 盧溝橋事變后,日軍進犯山西,國民政府組織太原會戰。八路軍一一五師在平型關東側伏擊,殲滅日軍一千多人,繳獲大批軍用物資,史稱“平型關大捷”。這是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體現了國共兩黨軍隊的合作抗戰,A項符合題意。6.D解析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后,侵華日軍制造了南京大屠殺,遇難人數超過30萬。為了紀念30多萬死難同胞,我國把12月13日定為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故選D。7.D解析 1938年春,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取得了臺兒莊戰役的勝利,殲敵一萬多人,取得了自抗戰開始以來中國正面戰場最大的一場勝仗。故選D。8.D解析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駐太平洋軍事基地珍珠港后,美國對日本宣戰,標志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臺兒莊戰役和武漢會戰發生于1938年,據此排除A、B;而百團大戰發生于1940年。1941年12月,日軍集結重兵約10余萬人,第三次向長沙方向發動進攻。中國軍隊殲滅大批日軍,獲得會戰勝利。這次會戰的勝利,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9.C解析 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舉行,大會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領導人民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中國。10.D解析 由題干內容可知,日本投入侵華戰爭的軍隊數量占其陸軍總數的絕大部分,這說明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巨大貢獻,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的勝利。11.B解析 七七事變發生后,在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始全民族抗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被分別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奔赴抗日戰場;1940年8月,八路軍總部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100多個團約20萬人,在華北2 000多千米的戰線上,向日軍發動大規模攻擊,史稱“百團大戰”。所以能證明這一結論的史實有。12.C解析 材料中說明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是“舉國上下無論是何民族,是何立場,不論男女老少,不管身處何地,都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即全民族抗戰。故選C。13.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開辟了世界上第一個反法西斯戰場;中國戰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是亞太地區反法西斯盟軍重要的戰略支柱和后方基地;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故選D。14.B解析 本題考查重慶談判。根據所學可知,1945年8-10月,毛澤東與蔣介石在重慶進行了談判,故選B。15.A 解析1946年8月,毛澤東提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此時發生在人民解放戰爭爆發之初。16.C解析 依據題干關鍵詞“1946年7月5日”并結合所學可知,1946年6月,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標志著內戰全面爆發,人民解放戰爭開始,故1946年7月5日屬于人民解放戰爭時期,故選C。17.D解析 根據題干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強調了中國共產黨在土地改革中的重要作用。D項符合題意。18.A解析 “平津戰役的遺跡和當時的照片”是第一手史料,能夠客觀真實地反映平津戰役的一些相關情況。故A項正確。B項肯定帶有主觀性,排除。C項也帶有作者的個人傾向,排除。D項是文藝作品,經過藝術加工,在客觀、真實上肯定有所欠缺,排除。19.A 解析 分析材料可知,這體現了人民群眾在戰略決戰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表明人民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的可靠保證是人民群眾的積極支持。A項符合題意。20.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49年4月,渡江戰役爆發,人民解放軍攻破國民黨的長江防線,解放南京。南京國民政府垮臺,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結束,故選D。21.(1)五四運動和西安事變。國際背景:五四運動: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西安事變:日本制造華北危機,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作用:五四運動:促使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西安事變: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從此,十年內戰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2)抗擊外來侵略,維護民族利益。22.(1)圖一: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是中國局部抗戰的開始;圖二:七七事變。七七事變是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2)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犧牲,支撐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3)國共兩黨精誠合作,團結御侮;全國軍民的英勇奮戰;國際力量的支持。(答出兩點即可)(4)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其他回答如符合題意,言之有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