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xué)單元測試-第三單元(含解析).docx
教科版科學(xué)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時間的測量單元檢測卷一、填空題。1.在不同的情況下,我們對相同時間的主觀感受會________,但時間是以________的速度在流逝的。 2.容器內(nèi)的水面隨著水的流出而下降,從而測出過去了多少時間的水鐘叫________水鐘。 3.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長短會慢慢地發(fā)生變化。“日晷”與“圭表是根據(jù)________制成的計時器。 4.同一個擺,擺繩越長擺動越________,擺繩越短擺動越________。下圖所示的擺在一分鐘內(nèi)擺動次數(shù)最多的是________。 5.同一個擺每擺動一次所需要的時間是________的,即“單擺的________”。 二、判斷題。6.我們所說的“一天是根據(jù)月球的活動規(guī)律確定的。 ( )7.古埃及人把一天分為24個時辰。 ( ) 8.“時間”有時是指某一時刻,有時則表示一個時間間隔。 ( ) 9.隨著計時工具越來越先進,計時的精度也越來越高。 ( ) 10.在做每分鐘能擺幾次的實驗中,擺的快慢與擺幅的大小沒有關(guān)系。 ( ) 11.水鐘又叫刻漏,是根據(jù)滴水的等時l生原理來計時的工具。 ( ) 12.中午時,太陽的影子是最長的。 ( )13.我們可以通過增加擺錘的重量來制作一個速度更快的擺。 ( ) 三、選擇題。14.滴漏實驗中10分鐘滴下l0毫升水,則過了20分鐘,可能滴下的水量為( )。 A.20毫升B.大于20毫升C.小于20毫升15.下午5時在陽光下桿長與影長的關(guān)系是( )。 A.桿長大于影長B.桿長等于影長C.桿長小于影長16.右圖是古代的一種計時水鐘,它與( )的計時原理是一樣的。 A.日晷B.沙漏C.機械鐘17.伽利略最早發(fā)現(xiàn)了( )。 A.水滴的等時性B.單擺的等時性C.光影的等時性18.下面各圖中,擺在1分鐘內(nèi)擺動次數(shù)最多的是( )。 A.B.C.19.一只擺鐘一晝夜走快了3分鐘,為了使它計時準確,下列方法有效的是( )。 A.縮短擺的長度B.增加擺的長度C.減小擺錘的重量20.鐘擺擺動的快慢與( )有關(guān)。 A.擺重B.擺長C.擺幅21.在右圖的擺中,( )的長度是擺長。 A.擺繩B.支架到擺錘C.支架到擺錘重心22.在300毫升水的滴漏實驗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l0毫升水相比較,( )。 A.前l(fā)0毫升水滴得快B.前l(fā)0毫升水滴得慢C.滴的速度是一樣的23.可以用于計時又可以照亮的古代計時器是( )。 A.日晷B.蠟燭C.滴漏四、簡答題。24.如果你沒有任何鐘表,你有什么方法知道時間?請至少寫出三種方法。 25.在一次家庭趣味實驗中,爸爸做了一個擺長為30厘米,擺錘為三把鑰匙的擺,媽媽做了一個擺長為40厘米,擺錘為五把鑰匙的擺,兩人分別將毛線的另一端固定在欄桿上制成了兩個簡單的擺。爸爸說:“我做的擺一定比媽媽做的擺擺動得快一些。”你認為爸爸的話正確嗎?請說明理由。 五、探究題。26.古代人們曾經(jīng)用水鐘來計時,仔細觀察右圖的水鐘,請回答問題。 (1)這個水鐘是( )。 A. “受水型”水鐘 B. “泄水型”水鐘 C. “流水型”水鐘(2)漏斗上方的溢水口的作用是( )。 A. 防止水流入漏斗太少 B. 使漏斗內(nèi)的水面保持不變 C. 讓臟水從這里流出(3)水從漏斗出水口流入容器的速度是( )。 A. 固定不變的 B. 不斷加快的 C. 不斷減慢的(4)隨著水量的增加,浮標會(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動(5)水鐘上的刻度是( )。 A. 無規(guī)律的 B. 不均勻的 C. 均勻的27.下表是某小學(xué)的學(xué)生在研究擺時的數(shù)據(jù),根據(jù)數(shù)據(jù)回答問題。 第八小組自制擺1分鐘擺動的次數(shù)第一次測51次第二次測50次第五小組自制擺1分鐘擺動的次數(shù)第一次測72次第二次測70次(1)兩個小組同樣是1分鐘的時間,為什么擺動的次數(shù)不一樣? (2)如果要使兩個組在1分鐘內(nèi)擺動同樣的次數(shù),應(yīng)該怎么做? 六、實驗題。28.某小組研究“擺自由擺動的快慢與擺錘重量的關(guān)系”一實驗過程:保持擺錘的長度不變,改變擺錘的重量,使擺錘的重量分別增加到原來的2倍、3倍,觀察擺在15分鐘內(nèi)擺動的次數(shù),并記錄下來。(見下表) 原來重量 2倍重量 3倍重量 第一次 13 13 10 第二次 13 10 13 第三次 13 13 13(1)該組在研究數(shù)據(jù)時發(fā)現(xiàn),有兩個數(shù)據(jù)填寫錯誤,是哪兩個數(shù)據(jù)?正確的數(shù)據(jù)應(yīng)該是多少? (2)通過這個實驗,可以得出結(jié)論:________ 29.觀察下圖的實驗裝置,完成下面的問題。 (1)完善實驗過程。 研究問題:擺繩長短對擺的擺動速度的影響。實驗材料:擺繩、________等。實驗猜想:________,擺動速度快;________,擺動速度慢。實驗控制:實驗中,需要改變的量是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保持不變。 (2)小明認為擺的快慢只和擺繩的長短有關(guān),所以只要擺繩的長短確定,它的快慢就不變。小金則認為,在不改變擺繩長短的情況下,也可以調(diào)節(jié)擺的快慢。你同意誰的意見?請說明理由。 (3)下列做法可以使擺擺動變快的是________。(多選) 擺錘的重量不變,加長擺繩 擺錘的重量不變,縮短擺繩增加擺錘的重量,加長擺繩 增加擺錘的重量,縮短擺繩減少擺錘的重量,加長擺繩 減少擺錘的重量,縮短擺繩 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題。 1.【答案】不同;恒定 【解析】來源:學(xué)科網(wǎng)2.【答案】泄水型 【解析】3.【答案】日影變化 【解析】4.【答案】慢;快;乙 【解析】5.【答案】相同;等時性 【解析】二、判斷題。 6.【答案】錯誤 【解析】7.【答案】錯誤 【解析】8.【答案】正確 【解析】9.【答案】正確 【解析】10.【答案】正確 【解析】11.【答案】正確 【解析】12.【答案】錯誤 【解析】13.【答案】錯誤 【解析】三、選擇題。 14.【答案】C 【解析】15.【答案】C 【解析】16.【答案】B 【解析】17.【答案】B 【解析】18.【答案】C 【解析】19.【答案】B 【解析】20.【答案】B 【解析】21.【答案】C 【解析】22.【答案】A 【解析】23.【答案】B 【解析】四、簡答題。 24.【答案】解:看沙漏,看太陽在空中的位置,看水鐘。 【解析】25.【答案】解:爸爸的話是正確的。在這兩個擺中,毛線是擺繩,鑰匙是擺錘。影響擺的擺動快慢的因素是擺長,與擺錘無關(guān)。擺長長,擺得就慢;擺長短,擺得就快。爸爸做的擺的櫻長為30厘米,媽媽做的擺的擺長為40厘米,爸爸做的擺的擺長要短于媽媽做的擺的擺長,因此,在相同時間內(nèi),爸爸做的擺一定比媽媽做的擺擺動得快一些。 【解析】五、探究題。 26.【答案】(1)A(2)B(3)A(4)A(5)C 【解析】27.【答案】(1)解:兩個小組的擺的擺長不相同,因此同樣是l分鐘的時間,擺動的次數(shù)不一樣。(2)解:可以把第八小組的擺的擺長調(diào)短一些,或者把第五小組的擺的擺 長調(diào)長一些。 【解析】六、實驗題。 28.【答案】(1)解:數(shù)據(jù)錯誤的是3倍鶯量的第一次的數(shù)據(jù)和2倍重量的第二次的數(shù)據(jù);正確的數(shù)據(jù)都應(yīng)該是l3。(2)擺錘重量對擺的擺動快慢沒有影響。 【解析】29.【答案】(1)擺錘、鐵架臺、計時器;擺繩短;擺繩長;擺繩的長短;擺錘重量;擺動時間;擺動幅度(2)解:同意小金的意見。因為擺的擺動速度與擺長有關(guān)。而真正的擺長是支架到擺錘重心的距離。因此,在擺繩一樣長的情況下,擺錘的長短影響了擺的快慢。擺長長,擺的擺動速度慢;擺長短,擺的擺動速度快。(3)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