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粵科版小學科學三下第二單元第7課時《食物的消化》教案.doc
粵教粵科版科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7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食物的消化單元二學科科學年級三學習目標科學知識:1.說出米飯在口腔中的變化,淀粉通過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為麥芽糖。2.簡要描述人體用于攝取營養的器官名稱,指出這些器官的位置。3.掌握食物在體內的消化過程。科學探究:1.體驗米飯在口腔中的變化,初步感受消化的過程。2.能夠準確地讀取圖中的消化器官,并能準確表達其位置。3.能用語言簡單的描述食物在體內的消化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體驗到與其他同學合作學習的快樂;2.感受探究人體消化的奧秘,培養學生樂于探究的科學意識。重點1.簡要描述人體用于攝取營養的器官名稱,指出這些器官的位置。2.掌握食物在體內的消化過程。難點能用語言簡單的描述食物在體內的消化過程。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小場景引入:俊俊和媽媽吃飯,問媽媽:為什么米飯越嚼越甜呢?媽媽說:米飯在口腔中咀嚼的過程中發生變化提問:你知道這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嗎?聯系自己吃米飯的時候說一說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米飯為什么越嚼越甜生活化的問題引入,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講授新課活動1:食物在口腔中的變化1.我們一日三餐會吃進很多的食物,為身體提供能量。食物進入人體后,會經過一系列的變化過程。經過消化,食物的營養物質才會被人體吸收。2.引導學生說一說:吃入食物后是怎樣的一個過程。提問:食物在口腔中咀嚼的過程中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3.引導學生進行動手實驗:引導學生想想:口腔在食物消化的過程中起到什么作用?4.科學認知:消化過程是從口腔開始的,食物在口腔內停留的時間很短,一般是15-20秒鐘。口腔牙齒的咀嚼食物,可產生大量的唾液酶,食物中的某些成分還在口腔內發生化學變化,幫助胃腸吸收5.提問:請思考:為什么米飯越嚼越甜呢?不斷給學生提示,讓學生獲得更正確嚴謹的答案。活動2:食物消化的過程1.我們吃的食物到身體內的什么地方去了?引導學生做一做:仔細體驗吞咽的過程溫馨提示:手摸頸部等部位,體驗食物在身體內部的運動過程。注意要細嚼慢咽哦!2.你發現食物從口腔進入人體后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嗎?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發現問題。科學提示:食物在口腔中初步消化后,會經過食道、胃、小腸、大腸等一系列的消化器官。3.認識消化器官:(1)人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等。引導學生用手指一指自己身上的這些器官,比一比看誰指的大致位置準確(2)認知各消化器官的位置a.口腔在人的頭部b.食道:是一根管子,位于胸腔里,是口腔到達胃的通道。C.胃:在腹腔的上部,進入體內的食物首先到達這里。d 小腸:在腹腔的下部e 大腸:比較粗,下端與肛門連接,肛門是糞便的出口。總結歸納:在這些器官的消化作用下,食物被分解成各種營養物質,并被吸收進入人的血管內,隨著血液運往全身各處,而不能被吸收的食物殘渣,則通過肛門排出體外。食物在各器官中的消化是怎樣的呢?4.認識消化過程總結補充:除了這些消化器官,還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臟、胰腺等。5.引導學生嘗試描述食物在人體內的消化過程。活動3:拓展提升:如何愛護我們的消化器官呢?1.飯前便后要洗手2.吃飯要定時,細嚼慢咽3.不暴飲暴食4.不吃不干凈、過了保質期的食物5.飯后不要劇烈運動1.和同學們交流自己一日三餐2.說一說:食物進入人體的第一步是口腔暢所欲言3.做一做,想一想,說一說取一小勺米飯,放進嘴里細細咀嚼。感受米飯在口腔中的變化。發現:米飯越嚼越甜和同桌之間交流食物在口腔中的變化4.讀一讀,初步了解食物消化的過程從科學的角度知識,并想象著記憶5.想一想,說一說米飯里含有很多東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淀粉。淀粉本來是沒有甜味的,但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以把淀粉分解成麥芽糖,麥芽糖是有甜味的。1.說一說做一做:吃一口食物,在吞咽的過程中仔細體驗(1)吞下去的時候好像順著一根管子(2)后來就感覺來到肚子里了(3)如果吃多了,我們就會感到肚子發脹。2.觀察發現自主說一說3.識讀人體消化器官:說一說,用手指一指自己身上的這些器官,比一比看誰指的大致位置準確科學認知,讀一讀,記一記4.科學認識食物的消化過程(1)食物進入口腔,經過牙齒咀嚼和舌攪拌,與唾液混合,開始消化,初步消化成淀粉。(2)沿食道向下移動。(3)到了胃里和胃液混合,進一步被消化,初步消化成蛋白質。(4)食物離開胃,進入小腸,通過蠕動,繼續被消化。食物里的營養在小腸與腸液混合,被大量吸收,從而進入血液。(5)通過蠕動,吸收一部分水和無機鹽,吸收不了的食物殘渣進入大腸,隨后通過肛門排出體外。5.說一說:通過觀察人體的消化過程示意圖,嘗試描述食物在人體內的消化過程。和同學們交流自己的飲食習慣是否正確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日常聯系,將知識進行匯總通過步步以問題引導督促學生思考,對問題的探究逐步加深提供科學的知識,培養學生學習嚴謹科學的意識動手做一做,用心感受我們食用食物的過程,將生活體驗變成理論知識圖文結合,做一做的實踐方式指認相結合,更快更好的學習人體各個消化器官有趣的實驗過程,讓學生對身體的消化食物的過程進行感知,讓難以理解的理論變成學生易于接受的表象知識當堂檢測1. 米飯里含有很多東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 淀粉 。經過咀嚼后,唾液中的唾液 淀粉酶 ,可以把淀粉 分解成 麥芽糖 ,所以米飯越嚼越甜。2.食物在 口腔中初步消化后,會經過 食道 、 胃 、 小腸 、 大腸 等一系列的消化器官。3.在食物的消化過程中,食物的營養成分在 小腸 器官中被大部分吸收。認真答題,當堂達標課堂小結這一節我們學習了1.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米飯越嚼越甜是因為我們的唾液能把米飯里的淀粉分解成麥芽糖,麥芽糖是甜的。2.通過觀察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們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小腸、大腸等。3.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食物在各個消化器官中的消化過程。4.通過交流討論我們知道了該怎樣愛護我們的消化器官。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