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教版四年級下冊書法教學指導教師用書電子版(全冊電子教參).pdf
姚國瑾主編主編姚國瑾副主編靳保太荊霄鵬劉洪生本冊主編岳菲花編寫人員吳殿奎王琦岳菲花梁朱杏目錄第1課辛字旁斤字旁1第2課戈字旁三撇兒5第3課殳字旁隹字旁8第4課京字頭草字頭11第5課倒八小字頭13第6課羊字頭竹字頭16第7課寶蓋雨字頭19第8課綜合練習(一)22第9課人字頭八字頭24第10課四點底心字底27第11課兒字旁風字頭30第12課廣字旁尸字頭33第13課虎字頭走字旁36第14課走之建之旁39第15課門字旁國字框42第16課綜合練習(二)45第1課辛字旁斤字旁1第1課辛字旁斤字旁一、課程說明根據(jù)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指導精神,四年級學生的書法以偏旁的書寫技法教學為主。本冊繼續(xù)以偏旁的書寫技法學習為主,每課安排兩個偏旁的學習與欣賞。包括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范字學習指導、練習拓展、書法文化、看看比比。觀察名帖:通過觀察、分析,以提問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經(jīng)典名帖范字,發(fā)現(xiàn)其書寫特點,初步接觸經(jīng)典名帖,學習讀帖。技法指導:詳細講解偏旁的書寫技法要點。范字學習指導:經(jīng)過讀帖與技法學習,再回到經(jīng)典名帖中,從審美的角度欣賞歐體字,使學生初步感受歐體字一筆一畫所表現(xiàn)出來的書法藝術(shù)之美。練習拓展:通過與課文相關(guān)的一些練習與活動,讓學生鞏固本課所學知識,加強記憶。書法文化:簡要介紹相關(guān)的書法文化知識,提高書法文化修養(yǎng)。本冊除“綜合練習”外,此部分的內(nèi)容安排基本如此,以后各課的“課程說明”中將不再贅述。看看比比:列舉四位書法家的范字,通過觀察、比較與分(四年級下冊)2教學指導析,讓學生對多位書法家及其書法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擴大知識面。本課主要學習辛字旁、斤字旁。教學通過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范字學習指導、練習拓展、書法文化、看看比比幾個部分循序展開。本課“書法文化”部分簡要介紹了唐代小楷靈飛經(jīng)的相關(guān)知識。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與范字學習指導三部分。二、教學目標1.掌握辛字旁、斤字旁的基本特征及書寫技法要點,正確、熟練地書寫本課范字,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2.從審美的角度欣賞經(jīng)典名帖,了解唐代小楷靈飛經(jīng)的相關(guān)知識,提高書法文化修養(yǎng)。三、教學建議1.觀察名帖“辟”字,辛字旁橫畫較多,各橫基本平行,相鄰各橫間等距,整體為中宮收緊,外圍舒展。如“尸”的撇與“辛”的末橫向外伸展,以穩(wěn)定字形。左部筆畫少,右部筆畫多,所以整體看左疏右密。“斯”字,左部筆畫多,右部筆畫少。左部緊,右部疏,左部靠上,右部靠下。斤字旁的次撇微彎,收筆出鋒向下,與左部筆畫相互避讓。第1課辛字旁斤字旁3豎是寫好辛字旁、斤字旁的關(guān)鍵一筆。教學時,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辛字旁、斤字旁中豎的特征,思考這一筆在字中的作用。2.技法指導辛字旁、斤字旁的書寫技法講解是本課的教學難點。辛字旁、斤字旁一般在字右。講解辛字旁書寫技法時,要著重強調(diào)各橫間的關(guān)系:平行、等距。斤字旁的重點一筆在豎,是整個字的支撐,必須勁直、挺拔。進行此部分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偏旁中的各種標線,形象記憶各偏旁的書寫技法要點。以后各課此部分的教學均可采用此方法,故不再贅述。教師可作當堂書寫示范,一邊進行書寫示范,一邊進行講解,強調(diào)書寫技法要點,突出難點,點出易錯點。讓學生回答“觀察名帖”中提出的問題,如豎要勁直、挺拔,向下伸展,猶如“房柱”,起支撐、平衡作用。形象的比喻有助于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理解與記憶。講解完技法要點,指導學生進行練習。在書寫過程中,教師要隨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執(zhí)筆姿勢、運筆錯誤等,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執(zhí)筆、運筆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3.范字學習指導欣賞“璧”“壁”“斯”“新”四個字,主要從結(jié)構(gòu)合理,筆畫勁健有力、變化有度等幾方面著手。教學時,可提醒學生注意紅色筆畫,體會其特點與書法美感。以后各課相同,不再贅述。(四年級下冊)4教學指導4.書法文化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要求在書法教學活動中要適當進行書法文化教育,使學生對漢字和書法的豐富內(nèi)涵及文化價值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教材中“書法文化”的內(nèi)容有經(jīng)典碑帖的欣賞,有篆、隸、草、楷、行五種字體的介紹,有字體的大致演變過程,有最具代表性的書法家和作品,有從筆畫、結(jié)構(gòu)、章法以及內(nèi)涵方面欣賞的文字,有書法家及其相關(guān)的逸聞趣事等等。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書法文化”時,要指出學習的目的,可適當讓學生自主閱讀,對一些關(guān)鍵重要的詞匯予以解釋,擴大學生的書法知識。以后各課的“書法文化”教學指導基本如此,希望教師參考,以后各課將不再贅述。5.看看比比四個字的斤字旁結(jié)構(gòu)大致相同,但運筆輕重、筆畫粗細各有不同。歐體斤字旁的豎勁直,收筆回鋒帶鉤;褚體斤字旁的豎起筆輕,漸行漸重,回鋒收筆不帶鉤;顏體斤字旁的豎粗壯、勁直,回鋒收筆不帶鉤;趙體斤字旁的豎運筆隨意、流暢,回鋒收筆帶鉤,有行書之意。第2課戈字旁三撇兒5第2課戈字旁三撇兒一、課程說明本課主要學習戈字旁、三撇兒。教學通過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范字學習指導、練習拓展、書法文化、看看比比循序展開。本課“書法文化”部分簡要介紹了等慈寺碑的相關(guān)知識。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與范字學習指導三部分。二、教學目標1.掌握戈字旁、三撇兒的基本特征及書寫技法要點,正確、熟練地書寫本課所列的范字,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2.從審美的角度欣賞經(jīng)典名帖,了解等慈寺碑的相關(guān)知識,提高書法文化修養(yǎng)。三、教學建議1.觀察名帖“我”字的戈字旁要盡量與字的其他部分靠攏。以提問形式,讓學生找出戈字旁的主筆,認真觀察其形態(tài)。“彰”字的三(四年級下冊)6教學指導撇兒在字的右部,占位小,三撇的長短不一,縱向在一直線上,形疏而不離,與左部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但因左部形態(tài)的不同,三撇兒略有變化。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認真觀察,細細體會其中細微的差別。2.技法指導戈字旁、三撇兒的書寫技法講解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帶戈字旁的字大都呈上窄下寬形,戈字旁的撇靠上。講解三撇兒的技法要點,要強調(diào)三撇上下對正,但各撇有大小、長短的變化。教師可作當堂書寫示范,一邊進行書寫示范,一邊進行講解,強調(diào)書寫技法要點,突出難點,點出易錯點。讓學生回答“觀察名帖”中提出的問題,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理解與記憶。要求學生:目視、指畫、心記。講解完技法要點,指導學生進行練習。在書寫過程中,教師要隨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執(zhí)筆姿勢、運筆方式等,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執(zhí)筆、運筆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3.范字學習指導“載”“職”兩字戈字旁的斜鉤伸展,體現(xiàn)了歐體字險峻有力、斜中求穩(wěn)的結(jié)構(gòu)之美。欣賞兩個“形”兩字,可從筆畫安排得疏密有致、三個撇的形態(tài)變化等方面體會歐體字的美。4.練習拓展“形”“彰”兩字的三撇兒,三撇如果寫得完全相同,整個第2課戈字旁三撇兒7字就顯得呆板,沒有靈氣。三撇的起筆有方有圓,出鋒的方向各有不同,長短略有變化。5.看看比比歐體戈字旁的撇起筆重,漸行漸收,短而有力;褚體的撇化為提,俏皮、靈動;顏體、柳體的撇形態(tài)大致相同,顏體略粗,柳體略細一些。(四年級下冊)8教學指導第3課殳字旁隹字旁一、課程說明本課主要學習殳字旁、隹字旁。教學通過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范字學習指導、練習拓展、書法文化、看看比比循序展開。“書法文化”部分簡要介紹了趙孟頫所書道德經(jīng)的相關(guān)知識。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與范字學習指導三部分。二、教學目標1.掌握殳字旁、隹字旁的基本特征及書寫技法要點,正確、熟練地書寫本課所列的范字,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2.從審美的角度欣賞經(jīng)典名帖,了解趙孟所書道德經(jīng)的相關(guān)知識,提高書法文化修養(yǎng)。三、教學建議1.觀察名帖“般”“雖”為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教學時,首先讓學生觀察第3課殳字旁隹字旁9左右兩部分的結(jié)構(gòu)是如何合理安排的。“般”字左右相等,左部“舟”的中橫左伸,右側(cè)不超過右豎,以避讓殳字旁。殳字旁捺右伸,與左伸的橫相呼應起支撐作用。“雖”字的隹字旁,各橫畫平行、等距,長短、粗細有別。撇起筆要高,豎勁直。左右兩部分靠攏,筆畫密而不擠。2.技法指導殳字旁、隹字旁的書寫技法講解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殳字旁、隹字旁一般在字右,形窄長。殳字旁上下兩部分要中心對正,上收下放,捺伸展,收筆較重。隹字旁的技法重點為左豎下伸,四橫長短有別、平行、等距。教師可作當堂書寫示范,一邊進行書寫示范,一邊進行講解,強調(diào)書寫技法要點,突出難點,點出易錯點。讓學生回答“觀察名帖”中提出的問題,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理解與記憶。要求學生:目視、指畫、心記。講解完技法要點,指導學生進行練習。在書寫過程中,教師要隨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執(zhí)筆姿勢、運筆方式等,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執(zhí)筆、運筆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3.范字學習指導“殺”“毀”“唯”“雜”四個字的筆畫較多,但安排得疏密有致。殳字旁的捺、隹字旁的豎作為主筆,伸展、有力。由此可讓學生細細體會書法的結(jié)構(gòu)之美、線條之美。(四年級下冊)10教學指導4.練習拓展“唯”字的隹字旁,結(jié)構(gòu)疏朗一些,左豎與右邊四個橫不相連,這樣與左部“口”才協(xié)調(diào)、美觀。“雜”字的隹字旁,結(jié)構(gòu)緊湊一些,左豎與右邊四個橫相連,撇點起筆有變化。5.看看比比四個“雖”字的隹字旁各有特點,歐體、顏體左豎勁直,褚體、柳體左豎略彎;點的形態(tài)不同。第4課京字頭草字頭11第4課京字頭草字頭一、課程說明本課主要學習京字頭、草字頭。教學通過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范字學習指導、練習拓展、書法文化循序展開。“書法文化”部分簡要介紹了歐陽詢皇甫誕碑的相關(guān)知識。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與范字學習指導三部分。二、教學目標1.掌握京字頭、草字頭的基本特征及書寫技法要點,正確、熟練地書寫本課所列的范字,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2.從審美的角度欣賞經(jīng)典名帖,了解歐陽詢皇甫誕碑的相關(guān)知識,提高書法文化修養(yǎng)。三、教學建議1.觀察名帖“亦”“茅”兩個字為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教學時,讓學生觀察上下部分組合時有什么特點。教師可適當提示、講解:上下結(jié)構(gòu)(四年級下冊)12教學指導的字,上下兩部分要盡量靠緊、中心對正。可讓學生仔細觀察,找一找字中各部分的中心。“亦”字,京字頭在字的上部,只有點、橫兩筆,形宜短,占位少。點居中書寫是把握中心的關(guān)鍵。組字時其寬窄視下部寬窄而定,下寬則上窄,下窄則上寬。“茅”字下部橫鉤伸展,所以草字頭形窄一些,縱向占位宜少。2.技法指導京字頭、草字頭的書寫技法講解是本課的教學難點。京字頭,雖然只有簡單兩筆,但書寫時也需認真研讀,把握要點。教學時,一定要對學生強調(diào)點的位置、形態(tài)等。點一定要居于整個字的中線上,形不能太大。草字頭,左右同形,左小右大;兩豎內(nèi)斜,左低右高。注意草字頭的書寫筆順。教師可作當堂書寫示范,一邊進行書寫示范,一邊進行講解,通過示范與講解,回答“觀察名帖”中提出的問題,以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理解與記憶。要求學生:目視、指畫、心記。講解完技法要點,指導學生進行練習。在書寫過程中,教師要隨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執(zhí)筆姿勢、運筆方式等,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執(zhí)筆、運筆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3.范字學習指導“方”“玄”兩個字,京字頭在字的上部,筆畫少;下部以斜畫為主,體現(xiàn)了斜中求正的歐體特點。“莫”“茨”兩字草字頭的筆畫少,而下部的筆畫多,但結(jié)構(gòu)端莊,筆畫疏密有致、輕重緩急有度。欣賞時,可引導學生從這些方面入手。第5課倒八小字頭13第5課倒八小字頭一、課程說明本課主要學習倒八、小字頭。教學通過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范字學習指導、練習拓展、書法文化、看看比比循序展開。“書法文化”部分簡要介紹了簡牘和書籍單位的相關(guān)知識。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與范字學習指導三部分。二、教學目標1.掌握倒八、小字頭的基本特征及書寫技法要點,正確、熟練地書寫本課所列的范字,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2.從審美的角度欣賞經(jīng)典名帖,了解簡牘和書籍單位的相關(guān)知識,提高書法文化修養(yǎng)。三、教學建議1.觀察名帖“前”字的倒八在字上,與下部組成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倒八形扁,占位少,點和撇左右相對,皆向內(nèi)斜,上寬下窄。(四年級下冊)14教學指導“當”字為上中下結(jié)構(gòu),上、中、下三部分寬窄各不相等,避免了字形呆板。小字頭在字上,形扁寬,占位少。中豎的位置、形態(tài)是寫好小字頭的關(guān)鍵。2.技法指導倒八、小字頭的書寫技法講解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倒八、小字頭一般在字的上部。倒八,左右兩筆相對,相互呼應;小字頭,中豎居中,左右兩筆相對,內(nèi)斜,相互呼應。教師可作當堂書寫示范,一邊進行書寫示范,一邊進行講解,強調(diào)書寫技法要點,突出難點、點出易錯點。如:倒八兩點太近,則拘謹;太遠,則松散。小字頭的中豎居中,正直,不可歪斜等。通過示范與講解,讓學生回答“觀察名帖”中提出的問題,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理解與記憶。要求學生:目視、指畫、心記。講解完技法要點,指導學生進行練習。在書寫過程中,教師要隨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執(zhí)筆姿勢、運筆方式等,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執(zhí)筆、運筆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3.范字學習指導歐體的點方圓兼用,姿態(tài)或端莊,或俏皮,或秀麗,或靈動。欣賞“若”“茲”“尚”“常”四個字,可以體會不同形態(tài)的點在不同的字中不同的書法表現(xiàn)力。4.看看比比歐體兩點圓潤、精致,大小基本相同;褚體左點短,右點第5課倒八小字頭15長似短撇;顏體兩點用墨較多,左點向右上出鋒,右點向左下出鋒,左右呼應;趙體兩點牽連,運筆隨性、流暢。(四年級下冊)16教學指導第6課羊字頭竹字頭一、課程說明本課主要學習羊字頭、竹字頭。教學通過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范字學習指導、練習拓展、書法文化、看看比比循序展開。“書法文化”部分簡要介紹了印章的相關(guān)知識。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與范字學習指導三部分。二、教學目標1.掌握羊字頭、竹字頭的基本特征及書寫技法要點,正確、熟練地書寫本課所列的范字,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2.從審美的角度欣賞經(jīng)典名帖,了解印章的相關(guān)知識,提高書法文化修養(yǎng)。三、教學建議1.觀察名帖羊字頭一般在字的上部。“善”字為上中下結(jié)構(gòu),字形長,羊字頭兩點向中間略收,突出中部伸展的長橫。第6課羊字旁竹字頭17竹字頭,一般在字的上部,形宜扁,左右同形相并,左小右大。“策”字為上中下結(jié)構(gòu),竹字頭的中心、中部“宀”的中點與下部“木”的中豎同在豎中線上。2.技法指導羊字頭、竹字頭的書寫技法講解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教材中對“善”字中的羊字頭形態(tài)與竹字頭的形態(tài)進行了示例講解。教師可當堂書寫示范,一邊進行書寫示范,一邊進行講解,強調(diào)書寫技法要點,突出難點、點出易錯點,并引導學生回答“觀察名帖”中提出的問題。羊字旁三橫平行、等距,長短有別。竹字頭左低右高。羊字頭在不同的字中,形態(tài)不同。教學時,可適當擴展,讓學生掌握不同形態(tài)的書寫技法。羊字頭、竹字頭的獨體字形態(tài)與作偏旁時的形態(tài)不同,也可對比學習。講解完技法要點,指導學生進行練習。在書寫過程中,教師要隨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執(zhí)筆姿勢、運筆錯誤等,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執(zhí)筆、運筆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3.范字學習指導“差”“養(yǎng)”兩字的撇伸展有力,斜中求穩(wěn)。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從結(jié)構(gòu)、筆畫方面體會其書法之美。“筮”“筆”兩字,竹字頭左右同形,但書寫時在形態(tài)、用筆等方面各有變化。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從結(jié)構(gòu)、筆畫方面體會歐體書法之美。(四年級下冊)18教學指導4.看看比比四個“蓋”字的點和撇在形態(tài)、起筆、收筆、大小、出鋒方向等方面略有變化,教學時可從這幾個方面引導學生觀察、體會與欣賞。第7課寶蓋雨字頭19第7課寶蓋雨字頭一、課程說明本課主要學習寶蓋、雨字頭。教學通過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范字學習指導、練習拓展、書法文化、看看比比循序展開。“書法文化”部分簡要講述了懷素芭蕉練字的故事。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與范字學習指導三部分。二、教學目標1.掌握寶蓋、雨字頭的基本特征及書寫技法要點,正確、熟練地書寫本課所列的范字,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2.從審美的角度欣賞經(jīng)典名帖,了解懷素芭蕉練字的故事,提高書法文化修養(yǎng)。三、教學建議1.觀察名帖寶蓋一般在字的上部,形宜扁,整體寬窄視下部而定,下寬則上窄,下窄則上寬。“室”字,下部為窄長形,寶蓋則寫得(四年級下冊)20教學指導扁寬一些,形成上蓋下的形態(tài)。寶蓋的首點與下部的中豎上下對正。雨字頭一般在字的上部,左豎化為點,右豎化為鉤。四點向中豎靠攏,或緊或松。“云”字下部的筆畫簡單,雨字頭寫得略大一些,筆畫粗重一些,四點寫得略微松散、靈活。2.技法指導寶蓋、雨字頭的書寫技法講解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教學時,對寶蓋的技法要點講解要強調(diào)橫左段短、右段略長。對雨字頭的技法要點講解要強調(diào)中豎居中,四點靠近中豎,并且形態(tài)各異、呼應、用筆輕靈。教師可作當堂書寫示范,一邊進行書寫示范,一邊進行講解,強調(diào)書寫技法要點,突出難點,點出易錯點。可引導學生回答“觀察名帖”中提出的問題,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理解與記憶。要求學生:目視、指畫、心記。講解完技法要點,指導學生進行練習。在書寫過程中,教師要隨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執(zhí)筆姿勢、運筆方式等,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執(zhí)筆、運筆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3.范字學習指導歐體寶蓋、雨字頭的鉤有其獨特的風格,“如鳥之視胸”,非常形象。可搜集鳥類有此形態(tài)的圖片,讓學生觀察,直觀感受,體會這一筆所表現(xiàn)出的生命力與美感。第7課寶蓋雨字頭214.練習拓展“霄”字中的點以中豎為中心,向中心聚攏,各點的起筆、收筆方向不同,使各點的形態(tài)不同。5.看看比比歐體寶蓋的首點為豎點,較正直,穿過橫;褚體寶蓋的首點收筆向左下出鋒;顏體寶蓋的首點起筆即回鋒收筆,與橫虛接;柳體寶蓋的首點折筆比較明顯,與橫實接。(四年級下冊)22教學指導第8課綜合練習(一)一、課程說明本課是第一單元的綜合鞏固與練習。在本單元中共學習了14個偏旁,有在字右的,有在字上的。本課我們主要通過再讀“碑帖范字”,鞏固與總結(jié)這些偏旁的書寫技法與結(jié)構(gòu)規(guī)則。二、教學目標1.通過再讀范字,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書寫這些偏旁的技法。2.通過復習與練習,讓學生加深對這些偏旁書寫技法的理解與記憶,正確書寫范字。三、教學建議1.再讀范字教學時,先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所列的“碑帖范字”,以提問的形式,復習各個偏旁的書寫技法要點。2.整理要點讓學生觀察教材中各偏旁的標線,更加形象地理解、記憶其第8課綜合練習(一)23書寫技法要點。3.課堂示范教師示范書寫碑帖范字,讓學生觀摩,加深對正確書寫技法的記憶。4.隨堂練習學生進行練習,教師隨時給予指導。(四年級下冊)24教學指導第9課人字頭八字頭一、課程說明本課主要學習人字頭、八字頭。教學通過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范字學習指導、練習拓展、書法文化、看看比比循序展開。“書法文化”部分簡要介紹了碑的相關(guān)知識。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與范字學習指導三部分。二、教學目標1.掌握人字頭、八字頭的基本特征及書寫技法要點,正確、熟練地書寫本課所列的范字,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2.從審美的角度欣賞經(jīng)典名帖,了解碑的相關(guān)知識,提高書法文化修養(yǎng)。三、教學建議1.觀察名帖人字頭一般用在字的上部,撇捺的交點位置稍高,且撇捺宜直不宜彎,要為下面的部件留出足夠的空間。“令”字的人字頭第9課人字頭八字旁25撇略彎、略輕,捺稍重、稍直,撇捺伸展,覆蓋下部,形成上蓋下的形態(tài)。八字頭的筆畫只有兩筆,一撇一捺,但在古碑帖中,這兩筆在不同的字中形態(tài)會有不同的變化。“公”字的八字頭為左撇右點,都用方筆,勁直有力。2.技法指導人字頭、八字頭的書寫技法講解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寫好人字頭,重點強調(diào)撇捺的舒展平衡。教師可作當堂書寫示范,一邊書寫一邊講解,強調(diào)書寫技法要點。歐體的八字頭在不同的字中形態(tài)不同,教材中對“公”字的八字頭進行了示例講解。教學時,對八字頭的其他形態(tài)可進行適當?shù)臄U展講解。可引導學生回答“觀察名帖”中提出的問題,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理解與記憶。要求學生:目視、指畫、心記。講解完技法要點,指導學生進行練習。在書寫過程中,教師要隨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執(zhí)筆姿勢、運筆方式等,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執(zhí)筆、運筆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3.范字學習指導人字頭、八字頭筆畫簡單,只有兩筆,但歐陽詢在不同的字中作了不同的變化。“含”“食”兩字人字頭的撇捺形態(tài)有別,長短不同;“谷”“六”兩字的八字頭,在字中的位置不同,結(jié)構(gòu)大不相同。欣賞時,可仔細體會這些變化了的筆畫在字中的作用。(四年級下冊)26教學指導4.練習拓展“谷”字的八字旁在字頭,兩點呼應,俏皮、生動。“六”字的八字旁在字底,左撇右點,穩(wěn)重有力。5.看看比比歐體“今”字的人字頭,撇捺線條勻稱,撇末與捺腳的連線基本平齊,下部的中豎在中線上。褚體“今”字的人字頭,撇捺有行書之意,線條略細一些,且捺腳比撇末高一些,所以下部的中豎略靠右,以平衡整體。顏體“今”字的人字頭,撇捺粗壯,下部中豎相應也寫得粗一些。柳體“今”字的人字頭,撇捺夾角小,整體略顯瘦長,所以下部中豎居中,略長,勁直。第10課四點底心字底27第10課四點底心字底一、課程說明本課主要學習四點底、心字底。教學通過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范字學習指導、練習拓展、書法文化、看看比比循序展開。“書法文化”部分簡要介紹了帖的相關(guān)知識。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與范字學習指導三部分。二、教學目標1.掌握四點底、心字底的基本特征及書寫技法要點,正確、熟練地書寫本課所列的范字,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2.從審美的角度欣賞經(jīng)典名帖,了解帖的相關(guān)知識,提高書法文化修養(yǎng)。三、教學建議1.觀察名帖四點底,一般在字的下部,作字底,占位少。四個點排列的疏密程度視上部筆畫而定,上部筆畫放,四個點的排列略緊,整體(四年級下冊)28教學指導形成上蓋下的形態(tài);上部筆畫收,四個點的排列略松,整體形成下托上的形態(tài)。“然”字上部的撇捺左右伸展,四點底被覆蓋于撇與捺之下。心字底,一般在字的下部,作字底,有上仰之勢。“忘”字上部結(jié)構(gòu)收縮,心字底舒展,整體向右伸展,將上部穩(wěn)穩(wěn)地托起。2.技法指導四點底、心字底的書寫技法講解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教師可作當堂書寫示范,一邊進行書寫示范,一邊進行講解,強調(diào)書寫技法要點。書寫四點底,強調(diào)四點的首尾呼應、形態(tài)變化。書寫心字底,要強調(diào)彎鉤橫臥,較平,三點要在一條直線上,且后兩點筆斷意連。書寫心字底的難點與易錯點在臥鉤的形態(tài)與出鉤方向上。通過書寫示范與講解,引導學生回答“觀察名帖”中提出的問題,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理解與記憶。要求學生:目視、指畫、心記。講解完技法要點,指導學生進行練習。在書寫過程中,教師要隨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執(zhí)筆姿勢、運筆方式等,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執(zhí)筆、運筆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3.范字學習指導美的書法作品是點畫、結(jié)構(gòu)、章法及內(nèi)涵的綜合表現(xiàn)。引導小學生欣賞歐體字的美,可以就某一方面進行學習與欣賞,初步感受書法之美。可以欣賞運筆上表現(xiàn)出來的美,輕重徐疾,如第10課四點底心字底29行云流水,有行書之意,如“無”字;筆畫上表現(xiàn)出來的美,點畫精準,但不呆板,如“照”字;結(jié)構(gòu)上表現(xiàn)出來的美,筆畫疏密、呼應等處理恰當,如“愈”“思”兩字。4.練習拓展“忘”字的上部扁,占位略少,而“愈”字的上部長,所以心字底在形態(tài)上有所變化。5.看看比比四個字中四點底的疏密不同,是因為上部筆畫的書寫形態(tài)不同所致,尤其是上部捺的變化。歐體、顏體的四點底,因上部捺伸展,所以四點底的四點緊湊一些;褚體、趙體的四點底,因為上部的捺化為點,所以四點底的四點疏朗一些。(四年級下冊)30教學指導第11課兒字旁風字頭一、課程說明本課主要學習兒字旁、風字頭。教學通過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范字學習指導、練習拓展、書法文化、看看比比循序展開。“書法文化”部分簡要介紹了淳化閣帖的相關(guān)知識。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與范字學習指導三部分。二、教學目標1.掌握兒字旁、風字頭的基本特征及書寫技法要點,正確、熟練書寫本課所列的范字,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2.從審美的角度欣賞經(jīng)典名帖,了解淳化閣帖的相關(guān)知識,提高書法文化修養(yǎng)。三、教學建議1.觀察名帖“光”字的兒字旁在字的下部,作字底。撇收縮、筆畫輕,豎彎鉤作為主筆,向右充分伸展,收筆重,這一筆盡顯歐體楷書第11課兒字旁風字頭31的神韻,也是平衡整體的關(guān)鍵一筆。“鳳”字的風字頭在字的外圍,主體偏左,斜鉤作為主筆盡量向右下伸展。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斜鉤的形態(tài),特別是其前段、中段、后段的筆畫粗細以及斜鉤的角度等,準確把握這一筆的書寫特征。2.技法指導兒字旁、風字頭的書寫技法講解是本課的教學難點。講解兒字旁的技法,重點強調(diào)末筆豎彎鉤的書寫要點。教師可一邊進行書寫示范,一邊進行講解。風字頭可以在字下、字右、字的外圍。教材中對風字頭在字外圍的形態(tài)進行了示范與講解。教學重點是斜鉤的書寫,對風字頭的其他形態(tài),可舉例講解。通過書寫示范與講解,引導學生回答“觀察名帖”中提出的問題:兒字旁的主筆是豎彎鉤,盡力向右伸展,起平衡整體的作用。風字頭的主筆是橫斜鉤,撇與斜鉤中段略向內(nèi)凹。講解完技法要點,指導學生進行練習。在書寫過程中,教師要隨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執(zhí)筆姿勢、運筆方式等,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執(zhí)筆、運筆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3.范字學習指導主筆突出、收放對比強烈是歐體字的特點之一。欣賞“克”“元”“風”這三個字,讓學生細細體會每個字的主筆,感受這一筆所表現(xiàn)出來的神韻。(四年級下冊)32教學指導4.看看比比歐體的豎彎鉤,豎筆左斜,彎部居中,彎折處宜細不宜粗,下部要平齊,后段橫向右伸,鉤部向上,外方內(nèi)圓。褚體的豎彎鉤,下部略有弧度,鉤向上,形似三角。顏體的豎彎鉤,豎筆略向左斜,彎鉤內(nèi)方外圓,收筆向上較重出鉤。柳體的豎彎鉤整體呈向內(nèi)彎曲的形態(tài),運筆輕重比較均勻。第12課廣字旁尸字頭33第12課廣字旁尸字頭一、課程說明本課主要學習廣字旁、尸字頭。教學通過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范字學習指導、練習拓展、書法文化、看看比比循序展開。“書法文化”部分簡要介紹了絳帖的相關(guān)知識。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與范字學習指導三部分。二、教學目標1.掌握廣字旁、尸字頭的基本特征及書寫技法要點,正確、熟練地書寫本課所列的范字,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2.從審美的角度欣賞經(jīng)典名帖,了解絳帖的相關(guān)知識,提高書法文化修養(yǎng)。三、教學建議1.觀察名帖廣字旁、尸字頭一般都用在字的左上部,形成左上包圍的半包圍結(jié)構(gòu)的字,在組字時要寫得稍稍寬闊一點,給右下部留下一(四年級下冊)34教學指導定的空間。內(nèi)包部分向左上靠攏,右部或下部可適當探出包圍部分,向右或下伸展。“慶”字的廣字旁,撇似柳葉,頭尾細,中間粗,形彎,與橫相分離。“屋”字的尸字頭,撇用長撇,其長短視內(nèi)包部分而定。2.技法指導廣字旁、尸字頭的書寫技法講解是本課的教學難點。講解廣字旁、尸字頭的技法,撇是重點。在不同的字中,撇形態(tài)有別,但無論是哪種形態(tài),都要寫得舒展、勁健,整體不能太斜。教師可當堂書寫示范,一邊書寫一邊講解,強調(diào)書寫技法要點,突出難點,點出易錯點,并引導學生回答“觀察名帖”中提出的問題,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理解與記憶。要求學生:目視、指畫、心記。講解完技法要點,指導學生進行練習。在書寫過程中,教師要隨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執(zhí)筆姿勢、運筆方式等,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執(zhí)筆、運筆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3.范字學習指導廣字旁、尸字頭在字的左上部,且撇伸展,有欹險之勢。“庭”“歷”“居”“展”四個字的結(jié)構(gòu)險中求穩(wěn),筆畫安排疏密得當,運筆輕重緩疾有度。欣賞這些字時,可引導學生就某一方面進行把握,初步感受書法之美,提高學習書法的興趣。4.練習拓展第12課廣字旁尸字頭35“慶”字的長撇為柳葉撇,露鋒起筆較輕,“屋”字的長撇略重。5.看看比比歐體、柳體廣字旁的撇用柳葉撇,露鋒輕起筆,中段運筆重,后段漸行漸輕,收筆出鋒,都不與橫相接。顏體廣字旁的撇用長撇,起筆與橫虛接。趙體廣字旁的橫收筆時,撇順勢起筆,兩筆相連,有行書之意。(四年級下冊)36教學指導第13課虎字頭走字旁一、課程說明本課主要學習虎字頭、走字旁。教學通過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范字學習指導、練習拓展、書法文化、看看比比循序展開。“書法文化”部分簡要介紹了大觀帖的相關(guān)知識。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與范字學習指導三部分。二、教學目標1.掌握虎字頭、走字旁的基本特征及書寫技法要點,正確、熟練書寫本課所列的范字,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2.從審美的角度欣賞經(jīng)典名帖,了解大觀帖的相關(guān)知識,提高書法文化修養(yǎng)。三、教學建議1.觀察名帖在古碑帖中,部的寫法如“慮”字的上部。外形像“雨字頭”,內(nèi)部四點變?yōu)閮啥虣M,向右上斜,靠上,以給下部讓出空第13課虎字頭走字旁37間。“慮”字為上中下結(jié)構(gòu)的字,各部寬度不相等,虎字頭與下部的“心”略寬,中部的“田”略窄。走字旁一般在字的左下部,形成左下包圍的半包圍結(jié)構(gòu)字。“越”字的走字旁,兩橫的左側(cè)外伸,右側(cè)收縮、對齊,以避讓內(nèi)包部分的筆畫。中間的豎與橫化為相對點,兩點呼應,左低右高,與末筆向右下伸展的捺一起形成欹險之勢。2.技法指導虎字頭、走字旁的書寫技法講解是本課的教學難點。講解虎字頭的技法,重點是中豎稍偏左,橫平行、等距。寫好走字旁,關(guān)鍵一筆是捺。捺要斜向右伸展,體現(xiàn)歐體字的險峻之勢。教師在教學時,可一邊進行書寫示范,一邊進行講解,強調(diào)書寫技法要點,突出難點,點出易錯點,并引導學生回答“觀察名帖”中提出的問題,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理解與記憶。可書寫獨體字“虎”“走”,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講解完技法要點,指導學生進行練習。在書寫過程中,教師要隨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執(zhí)筆姿勢、運筆方式等,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執(zhí)筆、運筆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3.范字學習指導歐體字的筆畫或瘦勁或輕巧,或伸展或收縮,各具特點。“虛”“獻”兩字的虎字頭形態(tài)不同,筆畫粗細有變化。教學時,可引導學生體會、欣賞不同筆畫所表現(xiàn)出來的線條之美。“起”“趙”兩字雖有欹險之勢,但和諧平穩(wěn)、體態(tài)生動。教學(四年級下冊)38教學指導時可引導學生體會歐體字“險中求穩(wěn)”的結(jié)構(gòu)特點。4.練習拓展書寫走字旁時,捺斜伸,起筆、運筆、收筆要注意把握節(jié)奏,一波三折,前段輕,后段重,捺腳平向右出,不可太小也不可太大,以保證重心穩(wěn)定。5.看看比比四個“起”字走字旁的捺均呈斜勢,向右伸展,穩(wěn)穩(wěn)地托住內(nèi)包部分。歐體、褚體走字旁下面部分的豎和橫化為兩點。柳體走字旁上面部分的“土”寫作“大”。第14課走之建之旁39第14課走之建之旁一、課程說明本課主要學習走之、建之旁。教學通過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范字學習指導、練習拓展、書法文化、看看比比循序展開。“書法文化”部分簡要介紹了三希堂的相關(guān)知識。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與范字學習指導三部分。二、教學目標1.掌握走之、建之旁的基本特征及書寫技法要點,正確、熟練地書寫本課所列的范字,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2.從審美的角度欣賞經(jīng)典名帖,了解三希堂的相關(guān)知識,提高書法文化修養(yǎng)。三、教學建議1.觀察名帖走之與建之旁,一般在字的左下部,與其他部分形成左下包圍的半包圍結(jié)構(gòu)的字。“遠”字走之的首點靠右,短橫向右上斜,長(四年級下冊)40教學指導捺略平,盡力右展,完全托住內(nèi)包部分。首點與上折及撇尾要對正。“延”字建之旁的橫折折撇要寫得自然順暢,捺比斜捺要平,比平捺要斜,捺腳與撇腳齊平或略低。撇捺的交點與上折對正。2.技法指導走之、建之旁的書寫技法講解是本課的教學難點。走之、建之旁的形態(tài)很相似,可進行比較學習,總結(jié)兩個偏旁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如兩個偏旁的橫折折撇的運筆節(jié)奏相似,都以捺為主筆,但走之的捺略平一些,建之旁的捺略斜一些等。教師可一邊進行書寫示范,一邊進行講解,強調(diào)書寫技法要點,引導學生回答“觀察名帖”中提出的問題,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理解與記憶。要求學生:目視、指畫、心記。講解完技法要點,指導學生進行練習。在書寫過程中,教師要隨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執(zhí)筆姿勢、運筆方式等,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執(zhí)筆、運筆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3.范字學習指導“邁”“遠”“回”三字屬左下包圍的半包圍結(jié)構(gòu),筆畫較多,要寫好、寫得美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歐陽詢的字不僅點畫精準,結(jié)構(gòu)嚴謹,而且虛實、疏密、主次、呼應等處理得當,整個字和諧平穩(wěn)、體態(tài)生動,有靈氣、有生命。“庭”字屬左上包圍的半包圍結(jié)構(gòu),列入本課“范字學習指導”,主要取其中的建之旁來欣賞。教學時,可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欣賞。第14課走之建之旁414.練習拓展第1題:四個“道”字走之的區(qū)別在于筆畫的粗細有別,捺的形態(tài)不同,顏體的走之還運用了“增筆”的方法。(四年級下冊)42教學指導第15課門字旁國字框一、課程說明本課主要學習門字旁、國字框。教學通過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范字學習指導、練習拓展、書法文化、看看比比循序展開。“書法文化”部分簡要介紹了書法中內(nèi)擫與外拓的相關(guān)知識。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觀察名帖、技法指導與范字學習指導三部分。二、教學目標1.掌握門字旁、國字框的基本特征及書寫技法要點,正確、熟練地書寫本課所列的范字,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2.從審美的角度欣賞經(jīng)典名帖,了解書法中內(nèi)擫與外拓的相關(guān)知識,提高書法文化修養(yǎng)。三、教學建議1.觀察名帖“閣”字為上包下的半包圍結(jié)構(gòu)字,門字旁分左右兩部分。教學時,讓學生認真觀察門字旁左右空間的分割、外形特征、各第15課門字旁國字框43部分筆畫的相同點及變化、門字旁與內(nèi)包部分的關(guān)系等,使學生初步感知門字旁的基本書寫特征。如門字旁略帶長形,內(nèi)包部分左右居中,向上靠攏,不可向下突出。“固”字為全包圍結(jié)構(gòu)字。仔細觀察,準確把握國字框外形平穩(wěn)方正的特征。內(nèi)包部分居中靠上,筆畫在框內(nèi)排列均勻,一般沒有疏密之分重心才可以平穩(wěn)。門字旁、國字框均為右豎略長、略粗于左豎。2.技法指導門字旁、國字框的書寫技法講解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教師可一邊進行書寫示范,一邊進行講解,強調(diào)書寫技法要點:門字旁的兩豎要向內(nèi)凹,有一定的弧度。國字框的橫豎相接要注意虛實,不可太呆板,兩豎勁直,右豎略長。講解完技法要點,指導學生進行練習。在書寫過程中,教師要隨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執(zhí)筆姿勢、運筆方式等,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執(zhí)筆、運筆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3.范字學習指導“閑”“聞”兩字屬半包圍結(jié)構(gòu)字,“國”“因”兩字為全包圍結(jié)構(gòu)字,結(jié)構(gòu)平穩(wěn)、勻稱。教學時,可引導學生觀察相同筆畫的長短、粗細、曲直、方圓等變化,運筆的輕重、快慢等,體會其中的節(jié)奏、韻律、力量之美。4.練習拓展門字旁、國字框有的筆畫間實接,有的筆畫間虛接,就如(四年級下冊)44教學指導房屋有門窗一樣,為的是留出一定的“氣口”,可以避免字形呆板,使整個字生動、有活力。5.看看比比四個“聞”字門字旁的兩豎均有內(nèi)凹之勢。歐體右豎鉤的收筆向左平推出鉤;褚體的左豎收筆回鋒向左上帶出鉤,右豎鉤的收筆直接向上出鉤;顏體的右豎鉤收筆向上出鉤;柳體的右豎鉤收筆略頓,轉(zhuǎn)筆向上出鉤。第16課綜合練習(二)45第16課綜合練習(二)一、課程說明本課是第二單元的綜合鞏固與練習。在本單元中共學習了14個偏旁,有在字頭的,有在字底的,有在字外圍的。本課我們主要通過再讀“碑帖范字”,鞏固與總結(jié)這些偏旁的書寫技法與結(jié)構(gòu)原則。二、教學目標1.通過再讀范字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書寫這些偏旁的技法。2.通過復習與練習,讓學生加深對這些偏旁書寫技法的理解與記憶,正確書寫范字。三、教學建議1.再讀范字教學時,先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所列的“碑帖范字”,以提問的形式,復習各個偏旁的書寫技法要點。如“令”“公”等字的偏旁在字頭;“然”“思”“元”等字的偏旁在字下;(四年級下冊)46教學指導“庭”“居”“風”“遠”四字的偏旁在字的外圍等。因偏旁所處的位置不同,書寫時有其共性的特點,也有個性的變化。在字頭的偏旁,形有寬有窄,其寬窄視下部而定。如“令”字人字頭的撇捺向左右伸展,形成上蓋下的形態(tài);“公”字的八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