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成人在线_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狠狠干狠狠干香蕉视频_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九九热欧美,天天干天天射天天操,日本精产品一二三产品区别

歡迎來到叮當云教育! | 幫助中心 教學備課就來叮當文庫!

叮當云教育

換一換
首頁 叮當云教育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星球版初中地理總復習提綱知識點總結.doc

  • 資源ID:26314       資源大小:3.42MB        全文頁數(shù):21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30金幣 【人民幣3元】
快捷注冊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微信開放平臺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30金幣 【人民幣3元】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統(tǒng)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支付方式: 支付寶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加入VIP,下載更多資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星球版初中地理總復習提綱知識點總結.doc

初中地理學業(yè)水平考試總復習知識點(劉老師教學教案及課件資源)七年級地理上冊 復習提綱第一章地球第一、二節(jié)地球的形狀、大小和經(jīng)緯網(wǎng)1.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天圓地方推測地球是一個球體(亞里士多德)證實地球是一個球體(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確證地球是一個球體(地球衛(wèi)星照片)赤道略鼓兩極稍扁的不規(guī)則球體。2.地球的大小: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3.緯線與經(jīng)線概念起點形狀長度指示方向緯線在地球儀上,與赤道平行環(huán)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以赤道為起點圓圈(除極點外)半球:不相等全球:度數(shù)相同的兩條緯線長度相等東西方向經(jīng)線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并垂直于緯的弧線以本初子午線為起點半圓所有的經(jīng)線都相等南北方向4經(jīng)度與緯度起點度數(shù)最小值與最大值北緯南緯東經(jīng)西經(jīng)變化規(guī)律符 號緯度赤道為00與90赤道以北為北緯以南為南緯從赤道向南向北逐漸增大北緯 N南緯 S經(jīng)度本初子午線為00與180本初子午線以東為東經(jīng)以西為西經(jīng)從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逐漸增大東經(jīng) E西經(jīng) W5.重要的經(jīng)緯線:(1)0經(jīng)線:又稱本初子午線,經(jīng)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是東西經(jīng)度的分界線,只有一條。(2)180經(jīng)線:只有一條(3)20W和160E:東西半球的劃分界線(4)0緯線:又稱赤道,經(jīng)過厄瓜多爾的首都基多,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南北緯度的分界線。(5)23.5N與23.5S:北回歸線與南回歸線(6)66.5N與66.5S:北極圈與南極圈6.低中高緯度的劃分:習慣上將緯度030稱為低緯度,3060稱為中緯度,6090稱為高緯度。7.半球的劃分: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西經(jīng)20度向東到東經(jīng)160度為東半球,西經(jīng)20向西到東經(jīng)160為西半球。南北半球判斷方法:字母為N的是北半球,S是南半球;東西半球判斷方法:小于20都為東半球,大于160都為西半球,20至160之間看字母,W為西半球,E為東半球。8.相對應的經(jīng)線組成一個經(jīng)線圈,度數(shù)之和為180,符號相反。第三節(jié)地球的自轉1.地球繞著地軸旋轉,叫做自轉。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的。自轉的周期是一天,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一天。2.晝夜產(chǎn)生的原因是地球是不透明的物體。晝夜更替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轉。3.在同緯度地區(qū),相對位置偏東的地點要比位置偏西的地點早看到日出,這樣時刻就有了早遲之分,這種在東西方向上由于經(jīng)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時刻,稱為地方時。4. 地球自轉產(chǎn)生的地理意義:晝夜更替,地方時。第四節(jié)地球的公轉1. 地球自轉的同時還繞著太陽公轉,地球公轉的方向也是自西向東的,周期為一年,約為365天。2. 地球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并且地軸的空間指向保持不變,其北端一直指向北極星附近。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位置不同,受太陽光照射的情況也不同,從而形成了四季的變化,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jié)相反。3. 3月21日前后,太陽光直射赤道,這天稱為春分日。春分日前后的3、4、5三個月是北半球的春季。4. 6月22日前后,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這天稱為夏至日。夏至日前后的6、7、8三個月是北半球的夏季。5. 9月23日前后,太陽光直射赤道,這一天稱為秋分日。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個月是北半球的秋季。6. 12月22日前后,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這天稱為冬至日。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個月是北半球的冬季。7. 人們根據(jù)不同緯度受太陽光熱的多少,將地球劃分為5帶(北寒帶、南寒帶、北溫帶、南溫帶、熱帶)。熱帶地面獲得的光熱最多,終年炎熱,有太陽直射現(xiàn)象;溫帶地面獲得的光熱比熱帶少,比寒帶多,四季變化比較明顯;寒帶地面獲得的熱量很少,終年寒冷。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8. 北半球夏季,大部分地區(qū)日出早,日落晚,晝長夜短,正午時分太陽高度大;冬季正好相反。9. 地球公轉產(chǎn)生的地理意義:四季變化、地球五帶的形成。10.地球自轉和公轉對比運動形式含義方向周期結果及影響特征自轉繞地軸轉自西向東一天或24小時晝夜交替,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各地時間的差異公轉繞太陽轉自西向東一年四季的更替晝夜長短變化獲得熱量不同、形成五帶1、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總是保持66.5度夾角2、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11.四季的變化二分二至日期太陽直射點地理現(xiàn)象春分3月21日前后赤道晝夜等長夏至6月22日前后北回歸線晝長夜短、北極極晝南極極夜秋分9月23日前后赤道晝夜等長冬至12月22日前后南回歸線晝短夜長、北極極夜南極極晝第二章地圖第一節(jié)地圖基本要素1.方向、比例尺和圖例是地圖的三要素。2. 在地圖上判定方向的方法有三種: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用指向標來確定方向。在有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上,用經(jīng)緯網(wǎng)來確定方向。3. 比例尺:線段式比例尺,數(shù)字式比例尺,文字式比例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4.大小比較:分子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5.圖幅相同的兩幅地圖:比例尺大,范圍小,內容詳細,比例尺小,范圍大,內容簡單。6.圖例與注記:(1)圖例地圖上的符號,注記是地圖上的文字和數(shù)字。第二節(jié)地圖的判讀1.海拔是一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也稱作絕對高度。相對高度是一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2.地球表面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總稱地形。常見的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3. 在地圖上,將海拔相同各點連接成的線叫做等高線,用等高線表示高低起伏的地圖叫做等高線地圖。將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的線,叫做等深線。4.不同地形的等高線特點:山峰:中間高,中間低,等高線閉合。陡崖:等高線重疊在一起。鞍部:兩個山峰之間的低地為鞍部。山脊:中部高,兩邊低,等高線向低處突出。山谷:兩邊高,中間低,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緩坡、陡坡:坡度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5.分層設色地形圖:在分成設色圖上綠色表示平原。第三節(jié)地圖的應用地圖家族新成員:影像地圖,電子地圖等。要求:根據(jù)上圖知識,完成下題。比例尺大范圍小內容詳細比例尺小范圍大內容簡單比例尺大范圍小內容詳細1、該圖等高距為 。2、A處比B處坡度 (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坡度 ,等高線稀疏、坡度 )3、甲和乙處表示 4、C處表示 5、D處表示 (凸高為谷)6、F處表示 (凸低為脊)7、E處表示 第三章海洋與陸地第一節(jié)海陸的分布1.地球的陸地面積占地表總面積的29,而海洋面積占地表的71。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無論怎么劃分,地球上任何兩個面積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2.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包圍、分隔,其中面積廣大的陸地稱為大陸,面積較小的稱為島嶼,大陸與其附近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全球陸地分為七個大洲。3. 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大洲從大到小排列)4.亞洲與歐洲大陸連為一體,稱為亞歐大陸,人們習慣上把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和大高加索山脈作為亞、歐兩洲的分界線。亞非兩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5.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洋從大到小排列)6.海洋的中心部分叫洋,海是大洋的邊緣部分。海峽是介于陸地之間、兩端連接海洋的狹窄水道。要求:在正確位置填寫七大洲、四大洋七大洲: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極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要求:1、在正確位置填寫七大洲、四大洋七大洲: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極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在圖中正確填寫大洲分界線亞洲、非洲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南北美洲分界線:巴拿馬運河亞洲、北美洲分界線:白令海峽第二節(jié)海陸的變遷1.促使地表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力,一種來自地球內部,稱為內力,如地殼運動、火山運動、地震等;另一種來自地球的外部,稱為外力,如流水、風力、海浪等。2.內力:地殼運動形成的喜馬拉雅山脈;火山噴發(fā)形成的長白山天池;火山形成的五大連池。3.外力:流水侵蝕形成的長江三峽;風力侵蝕形成的塔里木盆地的風蝕地貌。4.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學說:2-3億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塊大陸;以后大陸解體、分裂,逐漸漂移到現(xiàn)在的位置,形成了目前海陸分布的格局。5.板塊構造學說:20世紀60年代,在大陸漂移學說的基礎上,發(fā)展形成了板塊構造學說。板塊構造學說將全球劃分為六大板塊,認為六大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板塊內部相對穩(wěn)定,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比較活躍。6.板塊運動,有的地方表現(xiàn)為張裂,有的地方表現(xiàn)為擠壓。張裂的地方常常會形成裂谷和海洋,擠壓的地方則會出現(xiàn)高山、島弧鏈或海溝。7.六大板塊:亞歐板塊、大西洋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以海洋為主。8.全球90%以上的地震和火山分布在環(huán)太平洋沿岸地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帶。世界火山、地震帶主要分布在板塊交界地帶。要求:正確填寫六大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第四章天氣與氣候第一節(jié)天氣1.天氣指一個地方的短時間的變化,它是多變的,我們常用陰晴、氣溫高度、風力大小等語言來描述天氣狀況。2.氣候指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氣候具有穩(wěn)定性。3.判斷天氣和氣候的方法:短時間為天氣,長時間(超過三個月)為氣候。5.許多國家在發(fā)布天氣預報的同時,也公布對大氣環(huán)境監(jiān)控的結果,即發(fā)布“空氣質量日(周)報”。6.空氣污染與人體健康:空氣污染指數(shù)越低,空氣質量級別越低,空氣質量狀況越好,對人體健康越有利。識別天氣符號:(要求:正確填寫各天氣符號所代表天氣現(xiàn)象)晴多云陰天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雷陣雨冰雹霧雨夾雪小雪中雪大雪霜凍臺風揚沙沙塵暴空氣污染指數(shù):空氣污染指數(shù)05051100101200201300300空氣質量級別空氣質量狀況優(yōu)良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對健康的影響對健康無影響對健康無影響對少數(shù)敏感人群有輕微影響對敏感人群有明顯影響對健康人群有明顯影響第二節(jié)氣溫的變化與差異1.以一天(年)為周期的氣溫變化,叫做氣溫的日(年)變化。2.通常用氣溫曲線圖來表示氣溫在時間上的變化。3. 一天之中氣溫最高值一般出現(xiàn)在午后2時,氣溫最低值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一天中氣溫最高值與最低值之差為氣溫日較差。4.熱帶地區(qū)氣溫的年變化小,溫帶和寒帶氣溫的年變化大。5.等溫線是指在地圖上將氣溫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的平滑曲線,在同一條等溫線上,各點的氣溫相等。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等溫線呈閉合狀態(tài),中心氣溫低的地方,表示這里是低溫中心。等溫線呈閉合狀態(tài),中心氣溫高,表示這里是高溫中心。6.緯度位置是影響氣溫分布的主要因素,世界氣溫分布的基本規(guī)律是從低緯向高緯逐漸降低。另外,海陸分布、地形等因素對氣溫的分布也有很大影響。同緯度地區(qū),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在山地,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降低0.6C。7.在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上,等溫線的分布與緯線大致平行;南、北半球相比,南半球等溫線更平直,這是因為南半球性質比較單一的海洋面積廣闊,而北半球海陸參差分布,加之陸地地形高低起伏較大,都導致北半球等溫線比南半球彎曲地多。8.氣溫值是用放在百葉箱里的溫度計測得的。第三節(jié)降水的分布與差異1.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種形式,一個地方一年內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狀圖來表示。2. 在地圖上將降水量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的線,叫做等降水量線。3. 赤道多雨,兩極少雨,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量多,西岸降水量少,中緯度地區(qū),沿海地區(qū)多雨,內陸少雨。4.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的小山村,被稱為世界“雨極”。5.太平洋東岸的智利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降雨最少的地區(qū),被稱為世界“干極”。6.測量降水量基本儀器是雨量器。降水量的單位是毫米(mm)。第四節(jié)世界氣候1.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個重要因素。2.熱帶氣候類型氣候類型氣候特征分布地區(qū)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赤道附近。如:亞馬孫平原熱帶草原氣候終年高溫,分干、濕兩季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以非洲最典型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分旱、雨兩季南亞和東南亞。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熱帶沙漠氣候終年高溫少雨南北回歸線經(jīng)過的內陸地區(qū)和大陸西岸地區(qū),以撒哈拉沙漠最典型3.溫帶氣候類型氣候類型氣候特征分布地區(qū)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中緯度大陸東岸。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和濕潤中緯度大陸西岸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大,降水較少中緯度大陸內部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亞熱帶地區(qū)的大陸西岸。地中海沿岸最典型。4.寒帶氣候或極地氣候氣候類型氣候特征分布地區(qū)苔原氣候長冬無夏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冰洋沿岸冰原氣候終年嚴寒格陵蘭島和南極大陸5常見氣候降水柱狀圖及氣溫曲線圖第五節(jié)形成氣候的主要因素1.影響氣候的自然因素主要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等。2.緯度因素:受地球形狀的影響,不同緯度接受太陽熱量的多少不同,導致高度緯度之間氣溫和降水存在明顯的不同。緯度越低,一般降水多,氣溫高;緯度越高,一般降水少,氣溫低。3.海陸因素:陸地上的水汽主要來自海洋,因此,離海洋較近且能受到海洋潤濕氣流的影響的地區(qū),一般降水多;而遠離海洋的地區(qū),一般降水少。由于海洋和陸地的性質不同,吸熱與散熱的情況也不同。陸地吸熱快,散熱也快;海洋則相反。因此同緯度地帶,夏季氣溫高于海洋;冬季相反氣溫海洋高于陸地。4.地形因素: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情況下,海拔每增加一千米,氣溫下降約6。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第五章世界的居民第一節(jié)世界的人口1.人口增長的快慢,是由出生率與死亡率決定的。目前,歐洲、北美洲、大洋洲人口增長緩慢,非洲、南美洲、亞洲人口增長較快。人口增長的快慢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長率來度量。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2.人口分布的疏密通常用人口密度來說明。人口密度是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shù)。單位為人/平方千米。3.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勻。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南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qū)是人口稠密區(qū)。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qū)、過于潮濕的雨林地區(qū)、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qū)和地勢高峻的高原地區(qū),人口稀少。4.發(fā)達國家人口問題:人口停止增長,甚至出現(xiàn)負增長,導致勞動力短缺、老年人口增多等問題;發(fā)展中國家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數(shù)量過多、鄉(xiāng)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等。5.人類必須控制生育,提高人口素質,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相適應,與自然環(huán)境相協(xié)調。第二節(jié) 世界的人種、語言和宗教1.世界居民主要分為黃色人種、白色人種和黑色人種。白種人主要分布地區(qū):非洲北部、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東岸、亞洲西部 ;黃種人主要分布地區(qū):亞洲東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黑種人主要分布地區(qū):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2.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起源于西亞,是世界上信徒最多的教。伊斯蘭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島,其教徒被稱為穆斯林。佛教創(chuàng)始于古印度,后傳入亞洲其他地區(qū)。在中國,藏傳佛教稱為喇嘛教。3.宗教分布:基督教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伊斯蘭教分布在亞洲西部、東南部和非洲北部、東部;佛教分布在亞洲東部和東南部。4.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這6種語言被聯(lián)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5.語言主要分布地區(qū): 漢語 :中國及東南亞。 英語:歐洲西部、北美洲、非洲的南部等。俄語:俄羅斯; 法語:法國、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語: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阿拉伯語:亞洲西部、非洲北部。第三節(jié) 聚落人類的聚居地1.人類集中居住的地方成為聚落。聚落一般分為城市與鄉(xiāng)村兩種類型。全世界大約有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2.世界各地自然環(huán)境差異很大,聚落的形態(tài)與分布也千差萬別,有的呈團狀,有的呈條帶狀,還有的呈點狀等。在平原地區(qū),聚落分布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qū),聚落零散分布,數(shù)量較少。3.聚落文化一方面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另一方面作為特殊的旅游資源,吸引了眾多的游客,促進著地區(qū)經(jīng)濟的發(fā)展。4、根據(jù)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高低,可以把世界上的國家劃分為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5、“南北差異”: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差異。“南北對話”: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之間關于經(jīng)濟、政治等方面問題的商談。“南南合作”: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合。七年級地理下冊復習提綱第七單元 我們所在的大洲亞洲一、 世界第一大洲 1、亞洲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大部分在東半球、北半球,但它又同時地跨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緯度位置:亞洲大致位于10S80N 之間,地跨熱帶、溫帶和寒帶,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大洲; 海陸位置: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東、北、南三面瀕臨大洋,西面深入到亞歐大陸內部.)。2、范圍:西與歐洲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為界,西南與非洲以蘇伊士運河為界,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東南與大洋洲隔海相望。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分界線:(1)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2)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3)亞洲與北美洲:白令海峽。3、分區(qū)與國家:48個國家和地區(qū); 按照地理方位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北亞6個地區(qū)。 大小: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面積最大 、跨緯度最廣、 東西距離最長)七大洲按面積大小排列為: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中國在東亞。各個地區(qū)和國家如下表所示:地區(qū)國家東亞中國、蒙古、朝鮮、韓國、日本東南亞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印尼、東帝汶南亞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斯里蘭卡、馬爾代夫西亞土耳其、以色列、約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北亞俄羅斯(歐洲國家)的一部分中亞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4、亞洲地形的特點: 地形:地形類型復雜,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地表起伏大,高低相差懸殊。5、亞洲河流的特點:發(fā)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主要河流如下表奔流人海:河流流 向特 征 注入海洋長 江自西向東長度、流量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太平洋黃 河自西向東長度5500千米,中國第二長河太平洋湄公河 自西北向東南在我國境內稱瀾滄江,亞洲流經(jīng)國家最多的河流太平洋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 位于亞洲北部,緯度較高,冬季河流冰期較長北冰洋恒 河自西向東位于亞洲南部,流經(jīng)印度、孟加拉國印度洋 印度河自北向南 位于亞洲南部,流經(jīng)巴基斯坦 印度洋 二、 世界最大的季風氣候區(qū)1、亞洲氣候的特征:一是氣候復雜多樣;二是季風氣候顯著;三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范圍最廣。2、亞洲的季風氣候:亞洲的東部和南部形成了世界上最為典型的季風氣候,自北向南依次為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季風氣候的共同特點:雨熱同期,非常有利于水稻等農(nóng)作物生長。夏季風不穩(wěn)定,易引發(fā)旱澇災害。氣候特點解析:氣候復雜多樣:亞洲地跨寒帶、溫帶和熱帶,東、北、南三面瀕臨海洋,西南深人到亞歐大陸內部;地形復雜多樣。受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的影響,亞洲的氣候復雜多樣。除溫帶海洋性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種氣候在亞洲都有分布。季風氣候顯著:亞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陸地亞歐大陸,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陸地之間的熱力差異十分顯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風氣候區(qū)。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手風氣候都有分布,其中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惟獨亞洲有分布大陸性氣候分布廣(溫帶大陸性氣候幾乎占亞洲的一半):亞洲為世界第一大洲,面積廣大,亞洲內陸距海遠,受海洋影響小。夏季內陸升溫快,冬季降溫也快,因此冬冷夏熱;由于內陸距海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因此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氣候對農(nóng)業(yè)的影響:在亞洲,季風氣候對農(nóng)業(yè)的影響尤為突出。在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氣候區(qū),降水與夏季風的強弱有著密切的關系。一般說來,夏季風強的年份,從海洋上帶來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風弱的年份,降水也較少。如果降水過多,就可能造成洪澇災害;反之,降水過少,就可能形成旱災。因此,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區(qū))雨熱同期,使農(nóng)作物得以旺盛生長,但常受不穩(wěn)定的夏季風影響而發(fā)生旱澇災害,嚴重威脅著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3、在世界各種氣候類型中,亞洲缺少的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4、 亞洲東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與夏季風的強弱有著密切的關系,夏季風不穩(wěn)定易引發(fā)旱澇災害。5、非洲 氣候的分布特點以赤道為界,南北對稱,由赤道向北向南是熱帶雨林,熱帶草原,亞熱帶和熱帶沙漠,地中海氣候。三、 人口最多的大洲1、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亞洲人口占61% ; 世界上人口超過l 億的國家共有11 個,其中有6 個位于亞洲(東亞的中國、日本,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美國、巴西、俄羅斯、尼日利亞。)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是亞洲人口稠密的地區(qū).按人口數(shù)量由多到少依次為: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無常住人口);按自然增長率由多到少依次為: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大洋洲、北美洲、歐洲2、亞洲人口分布:分布不均,東部、東南部和南部沿海及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區(qū)人口密度大,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地區(qū)之一;北部、西部、中部,人口較為稀疏。3、亞洲人口問題:亞洲人口多,增長快,給資源、環(huán)境、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等帶來沉重的壓力。第4課 經(jīng)濟發(fā)展的差異1、 亞洲各國經(jīng)濟發(fā)展差異大:日本是唯一發(fā)達國家,其它為發(fā)展中國家。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發(fā)展中國家之間有明顯差距,沙特阿拉伯等依靠石油較為富裕,新加坡、韓國為新興的工業(yè)化國家,其它大部分國家較為落后。2、亞洲各國因地制宜,發(fā)揮本國優(yōu)勢,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經(jīng)濟發(fā)展之路。第八單元 各具特色的地區(qū)一、東南亞1、 組成: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世界最大的群島)兩大部分2、 地理位置:地處亞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jīng)之地,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把它稱為“海上生命線”。陸上鄰國:中國,印度,孟加拉國。3、 國家:共有11個,其中與中國陸地接壤的是:緬甸、老撾、越南;惟一的內陸國是老撾;島國有印度尼西亞(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被稱作“千島之國”),新加坡(有花園城市之稱),菲律賓;4、 中南半島地形:山脈由北向南延伸,河流由北向南流,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形勢。 馬來群島地形:地形崎嶇、平原狹小且分布在沿海地帶。河流短促。5、 中南半島的城市: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原因:土壤肥沃,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是東南亞人口稠密,農(nóng)業(yè)發(fā)達的重要農(nóng)業(yè)區(qū),也為城市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6、 華人、華僑:東南亞是世界上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地區(qū),其祖籍多為廣東省和福建省。7、東南亞大部分位于熱帶,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為主。中南半島大部分為熱帶季風氣候,馬來群島和馬來半島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氣候類型分布地區(qū)氣候特征對農(nóng)業(yè)產(chǎn)生的影響熱帶雨林氣候馬來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大部全年高溫多雨農(nóng)作物可以隨時播種,四季都有收獲熱帶季風氣候中南半島,馬來半島以及菲律賓群島北部全年高溫,分旱季和雨季雨季播種,旱季收獲8、農(nóng)業(yè):水稻(泰國、越南);世界最重要的熱帶作物生產(chǎn)基地:東南亞是世界橡膠,油棕(“世界油王”的稱號),椰子和蕉麻的最大產(chǎn)地。東南亞主要農(nóng)作物的分布:泰國,越南,緬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國,泰國是世界最大的橡膠生產(chǎn)國菲律賓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產(chǎn)國和椰子出口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產(chǎn)國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產(chǎn)國9、旅游:越南下龍灣、柬埔寨吳哥窟、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緬甸仰光大金塔、泰國海灣、新加坡城市風光等。10、主要出口商品:馬來西亞天然橡膠、棕油、錫,菲律賓椰子、蕉麻,泰國稻米,印度尼西亞和文萊的石油等。二、 中東范圍:中東地區(qū)主要包括除阿富汗以外的西亞各國(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敘利亞、 黎巴嫩、約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以及北非的埃及。1、“三洲五海之地”:中東地區(qū)位于亞洲的西南部和非洲的東北部,地處亞、歐、非三洲交界地帶,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位于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內陸湖)之間,被成為“三洲五海之地”。2、豐富的石油資源(有“世界的油庫”之稱):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chǎn)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qū)。這也是一些大國爭奪的原因。石油分布: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主要的產(chǎn)油國: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 、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伊朗等。大部分由波斯灣沿岸港口用油輪運往西歐、美國、東亞(中國和日本)等國家,對世界經(jīng)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石油輸出路線: a: 運向東亞(東行航線):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日本 b: 運向西歐、美國(最短西行航線):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曼德漢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西歐、美國 c:運向西歐、美國(較遠的西行航線):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歐、美國3、匱泛的水資源:是戰(zhàn)爭的導火線之一,是本區(qū)發(fā)展農(nóng)業(yè)的制約因素。中東地處北回歸線穿過的大陸西岸和內部,終年炎熱干燥,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僅在地中海沿岸分布著狹小的地中海氣候。匱泛的水資源對中東各國的生產(chǎn)以至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氣候干燥、河流稀少、分布不均、多國共用水源。4、宗教:中東的人種主要是白色人種,中東除伊朗、土耳其、以色列等國外,本區(qū)其他國家主要是阿拉伯人,這些國家統(tǒng)稱“阿拉伯國家”。中東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發(fā)源地。沙特阿拉伯的麥加是伊斯蘭教發(fā)祥地,耶路撒冷被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尊為“圣地”。中東大多數(shù)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其教徒為穆斯林。(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信仰伊斯蘭教。猶太人主要分布在以色列,信仰猶太教)三、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 “黑種人的故鄉(xiāng)”:范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處于低緯度地區(qū)。 地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以高原為主,有高原大陸之稱。是世界上黑種人的故鄉(xiāng)。美洲和大洋洲的黑種人都是來自本區(qū)。本區(qū)90%以上是黑種人,故有“黑非洲”之稱。語言為英語、法語和葡萄牙語等。2、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幾內亞灣沿岸和剛果盆地,即主要分布在本區(qū)的西部。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稱為赤道雪峰3、政治地圖的變化:二戰(zhàn)后,非洲各國脫離歐洲殖民統(tǒng)治,紛紛獨立。A:幾內亞灣;J:紅海;C:馬達加斯加島B:東非大裂谷 E:剛過盆地G:東非高原F南非高原;H:乞力馬扎羅山;I尼羅河;D好望角4、自然資源豐富(世界的原料倉庫):礦產(chǎn)資源種類多,儲量大:黃金、金剛石、銅、石油、鋁土、鈾、鈷;動植物資源豐富:咖啡、椰棗、油棕、香蕉、猩猩、河馬、非洲象、 斑馬、長頸鹿。 5、單一商品經(jīng)濟:本區(qū)許多國家過分依賴某一種或幾種初級產(chǎn)品,形成了“單一商品經(jīng)濟”,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低,目前這些國家正努力發(fā)展民族工業(yè)和多樣化的農(nóng)業(yè)。(出口物品主要有礦產(chǎn)、森林、畜產(chǎn)等初級產(chǎn)品:進口物品為機械、汽車等工業(yè)制品。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 概念:過分依賴某一種或幾種產(chǎn)品生產(chǎn)的經(jīng)濟; 弊端:初級產(chǎn)品價格低廉,工業(yè)制成品價格昂貴,制約了本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形成原因:長期受到殖民主義者的統(tǒng)治和控制;出路:發(fā)展多樣化農(nóng)業(yè),振興民族工業(yè),建立出口加工區(qū),發(fā)展旅游業(yè),以改變本國經(jīng)濟依賴單一產(chǎn)品的局面。7、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 位,人口增長過快,超過糧食及經(jīng)濟增長速度,己構成了日益嚴重的人口問題和糧食問題。由于殖民主義的長期統(tǒng)治和控制,本區(qū)科學技術落后,農(nóng)牧業(yè)生產(chǎn)水平很低,糧食始終不能自給。而人口增長過快,需要更多的糧食和肉類,于是人們砍伐森林,開墾草原,以擴大耕地面積,或過度放牧,導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劇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態(tài)環(huán)境逐步惡化。解決措施:控制人口數(shù)量;提高農(nóng)牧業(yè)生產(chǎn)水平;保護自然環(huán)境。7、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qū)主要的氣候類型有:熱帶草原氣候(分布最廣,特點是:全年高溫,降水季節(jié)差異大,分明顯的干濕季)、熱帶雨林氣候。在熱帶草原地區(qū)的國家常受到旱災的威脅,糧食供應不足,生產(chǎn)水平落后,開墾草地和 森林,致使環(huán)境惡化,成為本區(qū)各國普遍遇到的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C:熱帶沙漠氣候 D:地中海氣候問題。本區(qū)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因此是很多熱帶經(jīng)濟作物的故鄉(xiāng),如咖啡、可可。 四、 歐洲西部1、 發(fā)達國家集中的地區(qū):歐洲西部指歐洲的西半部,占歐洲面積的一半多,人口稠密,國家眾多,絕大部分是發(fā)達國家。歐洲西部北臨北冰洋、西鄰大西洋、南臨地中海。2、 國家:本區(qū)有30多個國家,最大是法國,最小梵蒂岡(世界最小)。本區(qū)人口稠密,國家眾多,是世界上發(fā)達國家集中的地區(qū)。首都: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德國:柏林;瑞士:伯爾尼;意大利:羅馬。3、 歐洲西部的地形特點是:地勢低平,以平原為主,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廣大。平原分布在中部,以萊茵河為界,以西為西歐平原,以東為波德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半島上。北部有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南部有阿爾卑斯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呈東西走向,有利于大西洋暖濕流深入內陸。5、氣候:歐洲西部主要有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寒帶氣候,其中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非常典型。6、農(nóng)業(yè):歐洲西部沿海地區(qū)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適合牧草生長,畜牧業(yè)十分發(fā)達。荷蘭、丹麥是世界上著名乳畜生產(chǎn)大國。地中海沿岸地區(qū)屬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有利于農(nóng)作物生長,園藝業(yè)發(fā)達,亞熱帶水果產(chǎn)區(qū),盛產(chǎn)柑橘、檸檬、無花果和葡萄。歐洲西部的人稱牧草為“綠色的金子”。法國是歐洲的農(nóng)業(yè)大國,世界主要小麥出口國之一。歐洲西部發(fā)展農(nóng)業(yè)的限制性因素是光照不足。7、工業(yè)文明的搖籃:歐洲西部是工業(yè)革命的發(fā)源地。早期的工業(yè)中心多靠近煤、鐵產(chǎn)地,如英國的伯明翰、德國的魯爾區(qū)。歐洲西部是當今世界上工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都是世界工業(yè)大國。瑞士:鐘表王國;挪威:海洋漁業(yè);荷蘭:“郁金香王國”。 工業(yè)中心多,分布密集,呈“十”字形分布。自英國向東到波蘭境內,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業(yè)密集地帶。8、旅游業(yè):歐洲西部是國際旅游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英國倫敦塔橋,荷蘭風車,挪威峽灣風光,瑞士阿爾卑斯山滑雪,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意大利古羅馬斗獸場,意大利地中海海濱沙灘,西班牙斗牛,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巴黎凱旋門,希臘雅典巴特農(nóng)神廟。9、歐洲聯(lián)盟:是歐洲西部國家聯(lián)合形成的一個區(qū)域性國際組織,簡稱歐盟,統(tǒng)一貨幣:歐元。歐盟加強了其各國之間的經(jīng)濟聯(lián)系,并在國際政治、經(jīng)濟舞臺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五、 兩極地區(qū)1、南極地區(qū):南極圈以南的地區(qū)。它包括南極大陸及周邊的海洋。南極大陸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陸,氣候特點是酷寒、烈風和干燥。原因:南極地區(qū)處在高緯度地區(qū),太陽高度很小,陽光微弱,一年之內地面接受的太陽光最少;海拔高,地表被冰雪覆蓋,反射了部分太陽輻射;低溫使南極大陸形成了強大的高壓中心,降水稀少而風力很大。南極地區(qū)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素有“世界寒極”、“冰雪高原”之稱。此外還被稱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風庫”。冰山是南極大陸附近海面顯著的自然景觀。南極地區(qū)比北極地區(qū)更加寒冷。資源豐富:鐵礦、煤炭、海洋生物、企鵝。2、北極地區(qū):北極圈以北的地區(qū),它以北冰洋為中心(因此氣溫不像南極尋么寒冷,降水量比南極地區(qū)多,風速也遠不及南極。)。周圍被陸地與島嶼所環(huán)繞,其中格陵蘭島是世界最大的島嶼。北冰洋大部分洋面常年冰凍。資源豐富:石油、天然氣、煤、鐵、和有色金屬,北極熊、海象、海豹、鯨。3、在北極點,每個方向都指向南方;在南極點,每個方向都指向北方。4、科學考察:中國在南極洲建立的科學考察站:長城站(1985年2月)和中山站(1989年2月)和昆侖站,其中中山站和昆侖站位于南極圈以內,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1999年7月我國“雪龍?zhí)枴笔缀奖睒O,2007年建立了黃河站。5、為了保護南極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平利用南極,1959年12月,澳大利亞、阿根廷等12個國家簽訂了南極條約。我國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極條約。6、 為什么我國南極考察站都是在2月建站? 因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為南極地區(qū)的暖季(南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氣溫高;其次這時正值極晝期,白天時間長,利于開展科學考察活動和建站。7、南極大陸距南美洲最近。8、保

注意事項

本文(星球版初中地理總復習提綱知識點總結.doc)為本站會員(實驗中學朱老師)主動上傳,叮當云教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叮當云教育(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wǎng)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魯ICP備09030270號-2   魯公網(wǎng)安備 37011602000151號 copyright@ 2019-2022

網(wǎng)站大部分作品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站整理編輯的作品外,版權歸上傳者所有,如您發(fā)現(xiàn)上傳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立刻聯(lián)系我們并提供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陵县| 云龙县| 洪湖市| 东丽区| 乌审旗| 巴南区| 叙永县| 新乡市| 沁阳市| 夹江县| 保亭| 塔河县| 彭州市| 宜川县| 故城县| 平遥县| 沂水县| 奉新县| 顺平县| 屯留县| 威海市| 巴塘县| 青阳县| 东乡县| 南部县| 泾源县| 东乡| 阳江市| 保康县| 磐安县| 阿克陶县| 乐平市| 福海县| 婺源县| 昭平县| 保德县| 石城县| 青神县| 来凤县| 乡城县| 安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