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新版湘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2.3 保護呼吸、消化器官.doc
第三課保護呼吸、消化器官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影響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健康的因素,列舉保護消化器官和呼吸器官的方法。知道食用變質或有毒食品的危害性,了解飲食對身體健康的影響。2.科學探究通過測量肺活量,知道如何測量肺活量,了解自己的肺活量值。通過調查變質的食物,了解如何正確飲食。在測量身高體重的活動中,幫助偏胖和偏瘦的同學分析食物結構查找原因,培養判斷能力、社會調查實踐能力、反思改進能力。3.科學態度、STSE認識保護呼吸器官、消化器官的重要性。在信息記錄處理中,養成尊重證據、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二、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水槽、燒杯、玻璃杯、鉛筆、吸管、教學課件。學生準備:記錄筆、活動手冊。三、教學時間1課時四、教學過程(一)教學導入1.談話引入: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人體的呼吸器官,衡量一個人呼吸功能強弱的重要標志之一是肺活量(課件展示醫學上測肺活量的儀器)。2.揭示任務:今天,我們一起制作一個簡易肺活量測量計來測量我們的肺活量。(二)新課學習1.測量我們的肺活量(1)閱讀了解制作方案。閱讀教材第25頁的資料或者播放課件,了解制作簡易肺活量測量計的裝置圖、所需要的材料等。(2)準備制作材料。水槽、燒杯、玻璃杯、鉛筆、吸管等。(3)制作簡易肺活量測量計,并進行調試改進。(4)測量肺活量。分組實驗,每人測量3次,取其中的最大值,就是肺活量值,將測量的結果記錄在活動手冊中。(5)實驗匯報: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各自的肺活量值。比比誰的肺活量大。(6)實驗拓展:計算全班同學的肺活量平均值,將你的數值與平均值比較。(7)繼續討論:我們的肺活量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根據自己的肺活量值,聯系自己的生活習慣,討論肺活量的大小和什么有關。(8)小結:同年齡段的人,肺活量大意味著肺能為身體提供足夠多的氧氣,表明呼吸器官功能好。2.呵護呼吸器官健康(1)提問:呼吸器官很重要,那我們該如何保護呢?(2)交流:課件展示呵護呼吸健康的六幅圖,談一談這幾幅圖是如何呵護呼吸健康的?3.安全飲食(1)提問:人們常說“病從口入”,這是為什么呢?(2)課件展示三種不安全的飲食圖片。a.變質的食物。b.容易被誤食的有毒生物。c.被污染的食物。(3)布置調查任務。課后開展“不安全的食物”調查,將調查結果記錄在活動手冊中。如果課前已經布置,則此處改為“調查結果分享”。(4)閱讀資料:“火雞”食物中毒事件。4.l呵護消化器官健康(1)課件展示:教材P28頁的四幅生活圖。(2)分組討論:在這四幅圖中,同學們的做法正確嗎?說說理由。(3)小結:這些都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對消化器官不好。我們需要改正,做到飲食均衡,呵護消化器官健康。(4)繼續討論:我們還存在哪些不良的飲食習慣?說出改進的方法。5我的體重正常嗎(1)體重自測:測量我們的身高、體重。查閱和對照相關標準,判斷自己的體重是否正常。(2)結果分析:幫助偏胖和偏瘦的同學分析一下食物結構,查找他們偏胖或偏瘦的主要原因。(3)小結:營養物質攝入得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我們的生長發育。(三)整理,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