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新版湘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1.1 各種各樣的聲音.doc
第一單元聲音第一課各種各樣的聲音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聲音是多樣的。知道聲音有高低和強弱之分,聲音的強弱叫作音量,聲音的高低叫作音調。2.科學探究能夠根據已有知識和經驗,結合辨聽聲音的有關活動簡單區分聲音的強弱、高低,提出與聲音有關的問題,并完成可研究問題的聚焦與整理。3.科學態度、STSE在辨聽聲音的過程中,感悟聲音世界的豐富多彩,從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聲音秘密的興趣。二、教學準備教師準備:鑼、電子琴、大鼓、小提琴、雙響筒、教學課件。學生準備:記錄筆、活動手冊。三、教學時間1課時四、教學過程(一)教學導入(1)看單元頁畫面,讀小詩:歌聲、琴聲、雷聲、機器聲,有的讓人心曠神怡,有的令人心煩意亂,聲音世界豐富多彩,聲音世界奧妙無窮。(2)講述:我們聽過很多種聲音,關于聲音的奧秘也有很多。讓我們走進聲音王國,交流我們聽到過的聲音。(二)新課學習1.各種各樣的聲音(1)回憶生活中聽過到的聲音:說一說,我們聽到過哪些聲音?這種聲音可以怎樣描述它的特點或者聽到后給人以什么感受?(2)學生匯報交流。教師按一定順序追問聲音名稱、發聲物體、特點等。(3)現場聽音感受。播放各種聲音的錄音,靜默傾聽教室周圍的聲音,繼續讓學生說出這些聲音是什么物體發出的,怎樣區分這些不同的聲音。(4)重點比較兩種聲音:播放牛叫的聲音和鳥兒的叫聲。(5)交流:誰的叫聲低?誰的叫聲高?關于聲音,你有什么發現?(6)小結:牛的叫聲低,鳥的叫聲高。聲音多種多樣,聲音各有特點,有大有小,有高有低。(7)繼續提問:怎樣比較聲音的大小和高低?2.辨聽聲音(1)辨聽聲音的強弱:分組有序地讓各種樂器(例如鑼、雙響筒)發出大小不同的聲音。(2)交流:怎樣讓樂器發出大小不同的聲音?(3)小結:每一種樂器,例如鑼,用力敲,聽到的鑼聲就大,否則聲音就小。敲擊雙響筒也是這樣。聲音的大小就是聲音的強弱,聲音的強弱叫作音量。(4)辨聽聲音的高低:分組有序地讓各種樂器(例如電子琴、大鼓、小提琴)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5)交流:怎樣讓樂器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6)小結:同一種樂器,例如按電子琴不同的琴鍵,發出的聲音高低是不同的。拉小提琴,有時聲音高有時聲音低,但和大鼓比起來,小提琴發出的聲音比較尖、清脆,大鼓發出的聲音比較粗、低沉。(7)記錄聲音。把辨聽聲音的結果記錄在學生活動手冊中。(8)總結:聲音的強弱叫作音量,聲音的高低叫作音調。(9)繼續思考:關于聲音,你還想研究哪些問題?(三)整理,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