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新版湘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5.2 它們是怎樣運動的.doc
第二課它們是怎樣運動的、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物體常見的運動方式有直線運動、曲線運動。這些運動又在本質上分為兩類:平動和轉動。2.科學探究在物體上描點,觀察點的位置變化,描述各點的運動軌跡,比較不同的運動,能說明各種運動的形式和特征。3.科學態度、STSE樂于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思路、多樣方法完成科學探究,體會創新樂趣。二、教學準備教師準備:風車、小車、線繩、輪子、教學課件。學生準備:記錄筆、活動手冊。三、教學時間1課時四、教學過程()教學導入(1)演示實驗:拿出準備好的風車,用嘴吹一處,讓風車動起來。(2)提問:風車運動了嗎?它是怎樣運動的?(二)新課學習1研究物體的運動(1)研究風車的運動。教師交待實驗步驟,然后學生按教師的指導進行實驗。a.在風車上找到中心點并做好標記,再在風車上找任意一個點也做好標記。吹動風車,觀察并描繪這兩個點的運動軌跡。b.在風車上找到中心點并做好標記,再在風車上找任意二到三個點也做好標記。吹動風車,觀察并描繪這三個點或四個點的運動軌跡。(2)小結:這種運動形式稱為轉動。(3)研究小車的運動。啟發學生仿照風車運動的研究方式,自行找點、標記,然后讓小車動起來,觀察并描繪各點的運動軌跡。(4)小結:這種運動形式稱為平動。(5)判斷:生活中我們看到很多物體的運動(課件展示教材P56頁的六幅生活場景圖),它們是怎樣運動的?圖中,飛機的運動是平動吊扇的運動是轉動拋出籃球的運動是平動與轉動的桑加;鐵環的運動也是平動與轉動的桑加,鐵環的運動還可以定義為滾動;鐘擺的運動是在圓周運動當中截取了一小部分并且是一種往復的循環運動,可定義為擺動;蹦極的運動是上下的往復運動,可稱為振動。(6)遷移應用:用簡單的材料(如輪子、線繩、皮筋等)模仿上面的這些運動。例如,讓輪子在一條直線上往復運動,模擬蹦極讓輪子在弧線上往復運動,模擬鐘擺的運動。(7)記錄與比較:描繪它們的運動軌跡,并用簡單的圖示和文字等方式記錄在活動手冊上,同時比較運動形式的相同與不同。(8)小結:上面的運動中,從運動軌跡來看,有的是直線運動,有的是曲線運動。從運動形式來看,有的是平動,有的是轉動,有的是平動和轉動的疊加,有的是滾動,有的是擺動,有的是振動。(9)閱讀資料:物體常見的運動方式有直線運動、曲線運動。這些運動又在本質上分為兩類:平動和轉動。其他所有運動,如滾動、擺動、轉彎等,都是這兩種運動的合成。(三)整理,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