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新版湘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5.6 摩擦力與物體的運動.doc
第六課摩擦力與物體的運動、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在桌子上拉木塊時,木塊與桌子的接觸面會產生一種阻礙木塊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當拉力大于摩擦力時,木塊才會運動。木塊由運動到靜止,也是摩擦力的作用。用測力計緩慢地水平勻速拉動木塊,測得的拉力大小就是木塊在桌面上運動時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科學探究能基于已有經驗和所學知識,從物體運動的具體現象的觀察與分析中對現象產生的原因提出假設。通過實驗,感受摩擦力,會使用測力計測量水平拉動物體所用的力。3.科學態度、STSE能認真實驗,以事實為依據,面對有說服力的證據能調整自己的觀點。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二、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裝有重物的大木箱或紙箱、測力計、帶拉環的木塊、小車、木板、教學課件。學生準備:記錄筆、活動手冊。三、教學時間1課時四、教學過程()教學導入(1)提問:鞋子穿久了,鞋底的花紋會有什么變化?為什么呢?如果穿著花紋磨平的舊鞋子走在結冰的地面上容易怎樣?怎樣做才能不滑倒呢?(2)自由討論發言。(二)新課學習1感受摩擦力(1)體驗1:把手緊貼桌面滑動,會有什么感受?(2)體驗2:兩人一組,將兩本書的書頁兩兩交叉,然后將其分離。(3)體驗3:推動或拉動木箱,你有什么感覺?這是怎么回事?(4)交流感受:3次體驗活動中,你有什么感受?(5)小結:手緊貼桌面滑動,感覺受到了一種阻力,在阻礙手的滑動;書頁兩兩交叉在一起的兩本書很難分離,手感受到了阻礙分開它們的力推動或者拉動木箱的時候,也感受到了地面對它的阻礙。2木塊的運動(1)分組實驗:緩慢地用測力計水平拉木塊,觀察測力計示數的變化。(2)小組實驗并記錄。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正確操作和讀數。(3)匯報與交流:每次木塊從靜止不動到剛剛好被拉動時,測力計的讀數有什么變化?手的感受是怎樣的?(4)小結:拉木塊時,在木塊與桌子的接觸面會產生一種阻礙木塊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當拉力大于摩擦力時,木塊才會運動。3.停下來的木塊(1)賣實驗:把木塊放在桌面上用力一推,觀察木塊的運動。(2)小組實驗并記錄。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做好記錄。(3)匯報與交流:木塊最終會停下來,為什么?(4)小結:把木塊放在桌面上用力一推,木塊首先滑動得很快,說明手施加的力大于摩擦力,然后木塊慢下來,最終停了下來,這說明由于手沒有繼賣施加力,木塊與桌面之間的摩擦力使得木塊停下來了。4.尋找生活中的摩擦力(1)課件展示:教材P68頁的四幅圖片。(2)交流,小結:生活中,我們有時需要加大摩擦力,有時需要減小摩擦力。(3)思考:想象一下,生活中如果沒有摩擦力會怎么樣?(三)整理,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