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新版湘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5.1 誰在運動.doc
第五單元運動與力第一課誰在運動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可以用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方向和距離來描述運動物體在某個時刻的位置。知道運動物體通過的路徑叫作物體的運動軌跡。運動軌跡是一條直線的運動,叫作直線運動,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叫作曲線運動。2.科學探究能描述運動物體在某個時刻的位置,相對參照物位置的變化是判斷物體是否運動。能制訂簡單的探究計劃模擬小車運動,會使用工具測量長度、時間,并用合適的計量單位進行記錄,能用統(tǒng)計圖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分析證據(jù)得出小車運動的結(jié)論。3.科學態(tài)度、STSE對判斷物體是否運動以及運動軌跡有探究興趣,探究活動中尊重事實,能傾聽別人的意見,樂于交流與合作。樂于用已學科學知識解釋生活中一些運動與靜止的實例。二、教學準備教師準備:玩具小汽車、人偶模型、植物、教學課件。學生準備:記錄筆、活動手冊。三、教學時間1課時四、教學過程(一)教學導入(1)課件展示:運動的世界(人在林蔭道上行走、汽車在公路上奔馳、飛機在天空中皋雅羽、小鳥在樹林中穿梭、月球繞地球運動、地球繞太陽轉(zhuǎn)動等)(2)交流:同學們,剛才的畫面中,你看到哪些物體在運動?你是怎么判斷的?(3)談話引入:判斷誰在運動,這正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二)新課學習1.誰動過(1)游戲演示:讓4-5名同學走到教室前臺,1名同學作為判斷者,其余同學站立成一列隊形。判斷者面向隊列站立,先記住隊列中各同學的位置,然后轉(zhuǎn)身,隊列中的同學迅速移動位置,判斷者再轉(zhuǎn)回面向隊列,判斷誰動過。(2)追問:你是怎樣判斷誰移動了?選擇與什么進行位置比較的?(3)再次游戲,讓全班同學評論判斷者的判斷是否正確。(4)班級交流,談游戲判斷的感受。(5)小結(jié):我們在判斷誰動過,需要選定一個參照物。如果物體的位置對于參照物發(fā)生了改變,就說物體在運動反之,沒有發(fā)生改變,則稱為靜止。2.誰在運動(1)課件展示:教材P52頁汽車運動的場景圖。(2)交流:坐在車內(nèi),我們是怎樣知道汽車在運動的?(3)設計模擬實驗:用玩具小車、人偶模型分別模擬汽車、車內(nèi)的乘客,固定的植物盆景模擬路邊的樹木(靜物),推動玩具小車,模擬汽車行駛,觀察此時人偶與樹木等物體的位置變化。(4)分組實驗并記錄:小組分工、合作實驗,計時、測量等,并把實驗結(jié)果記錄在學生活動手冊中。(5)討論:分析人偶與樹木(靜物)等物體的位置變化,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6)小結(jié):通過實驗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以路邊的靜物為參照,汽車和車上的人的位置隨時在發(fā)生變化。我們還可以想象以車上的人為參照,路邊靜物的位置也在隨時發(fā)生變化。(7)約賣討論:連出小車經(jīng)過的路徑,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8)小結(jié):運動物體通過的路徑叫作物體的運動軌跡,運動軌跡是一條直線的運動,叫作直線運動。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叫作曲線運動。(9)交流:我們生活中的運動哪些是直線運動,哪些是曲線運動?(10)閱讀資料:指南針信箱的內(nèi)容。(三)整理,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