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粵教粵科版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14《專題探究:鐵生銹的條件》教案.doc
粵教粵科版科學五年級14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專題探究:鐵生銹的條件單元三學科科學年級五學習目標科學知識知道鐵生銹與水和空氣有關。科學探究1、 能夠設計對比實驗,搜集證據,驗證自己的假設。2、 能夠通過對比實驗探究鐵生銹的條件科學態度1、樂于表達,善于歸納,將自己的探究過程與同學交流分享。2、能持續的進行科學觀察實驗。重點知道鐵生銹與水和空氣有關。難點能夠通過對比實驗探究鐵生銹的條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1、 課前問答。1、 思考:鐵銹是如何形成的?(鐵制品長期暴露在潮濕空氣中,其表面就會出現紅褐色的鐵銹。)出示圖片2、 鐵銹和鐵是同一種物質嗎?(鐵銹和鐵不是同一種物質。)2、 問題引入。1、 出示情景圖,在廚房里,兩個小朋友觀察鐵鍋,引出疑問問題1:你觀察到了什么?(我發現鐵鍋有些地方生銹了,而有些地方沒有生銹。)問題2:生銹的地方有什么特點?(生銹的地方經常與水面接觸。)問題3:鐵生銹需要什么條件呢?鐵制品生銹在生活中很常見。為什么有的鐵制品很容易生銹,而有的不會,鐵生銹的條件是什么?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專題探究:鐵生銹的條件。(板書:專題探究:鐵生銹的條件)思考問題回答問題觀察情景圖思考問題回答問題通過觀察情景圖,激發學生對鐵生銹的原因產生興趣。講授新課在生活中,鐵生銹的現象較為常見。特別是暴露在戶外,水邊的鐵制品銹蝕嚴重。1、 出示一些鐵制品生銹的圖片。2、觀察這些生銹的鐵制品,它們所處的環境都有什么特點?(a、我發現有的是在水邊。B、我發現有的是經常暴露在空氣當中。)一、提出問題。1、思考:當家中的鐵鍋有積水時,在鐵鍋與水面接觸的地方常常會出現紅褐色的鐵銹。這是什么原因呢?二、作出假設。1、觀察鐵生銹現象,了解鐵制品周圍的環境條件,推測鐵生銹需要什么條件。(出示圖片)A、我認為鐵生銹與水有關。B、我認為鐵生銹與空氣有關。C、我認為鐵生銹與水、空氣都有關。三、制訂計劃。1、 根據假設 ,設計一個探究實驗。參考以下要素制訂完整、具體的計劃,形成實驗方案。A、選擇合適的器材。B、根據探究實驗要求,確定要控制的實驗條件。C、根據確定要控制的實驗條件,把器材分別控制在不同條件下。D、將不同條件下的實驗器材進行對比實驗。E、探究鐵生銹的原因。2、探究實驗:探究鐵生銹的原因。實驗器材:鐵釘、試管、涼開水、油、試管塞等。鐵釘涼開水實驗步驟:四、搜集證據。1、根據設計方案進行實驗。每天觀察鐵釘的變化現象,連續觀察一周,并把實驗記錄下來。2、實驗記錄。(出示實驗記錄表)5、 得出結論。1、 比較不同條件下鐵釘生銹的情況。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推斷鐵生銹需要哪些條件。(出示圖片)2、分享交流:我發現鐵生銹與空氣和水都有關系,缺少一種條件都會減緩鐵制品生銹。觀察圖片思考問題提出問題根據提出的問題作出假設根據假設制定計劃動手實驗展示成果分享交流知道生活中鐵制品生銹的環境條件制訂計劃,做到有序進行通過實驗、觀察記錄、交流分享,讓學生知道鐵生銹的條件。課堂小結1、鐵生銹與空氣和水都有關系,缺少一種條件都會減緩鐵制品生銹。2、鐵制品防銹要隔絕空氣和水。板書專題探究:鐵生銹的條件生銹:與空氣和水都有關。防銹:隔絕空氣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