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2.1 感受我們的呼吸 教案.doc
第二單元 第1課 感受我們的呼吸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呼吸 是人體的重要活動,呼吸的過程是氣體交換的過程,氧氣對生命具有重要的意義 。2.鼻腔、口腔、氣管、肺等器官共同參與呼吸活動。科學探究目標:1.開展呼吸體驗活動,感受呼吸時身體各部分的變化。2.進行人體呼吸的模擬實驗,了解呼吸器官在呼吸過程中的協(xié)同合作。科學態(tài)度目標:1.對探究自己的身體感興趣,在體驗活動中,保證研究的真實性。2.在體驗活動與模擬實驗中,樂于參與集體的討論,分享彼此的觀點。科學、技術(shù)、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1.意識到氧氣和二氧化碳與人體生命活動的聯(lián)系。教學重點: 認識呼吸過程及呼吸器官教學準備:1.為學生準備:呼吸過程模擬裝置、學生活動手冊等。2.教師準備:呼吸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圖、班級記錄表、教學課件等。教學流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活動設計意圖一、導入出示圖片:出示問題:你能說說這個同學在做什么嗎?學生觀察圖片進行思考調(diào)去學生的原有認知情況二、聚焦問題:你能說一說你在水里游泳時憋氣的感受嗎?教師追問:這是為什么呢?問題:能再說一說你對呼吸的了解嗎?關(guān)于呼吸你還知道什么?你知道人體有哪些器官參與呼吸嗎?學生回答:自己憋一會兒氣就抬頭露出水面呼吸。不然會溺水,所以不能長時間憋氣。學生回答:長時間不呼吸會死亡,因為我們需要呼吸維持生命。學生回答:我們用嘴巴和鼻子在呼吸、呼吸有時快有時慢、吸進來的是氧氣,呼出去的是二氧化碳。學生回答:鼻子、嘴、肺等等參與了呼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后續(xù)學習進行鋪墊三、探索出示圖片:吸氣時的圖片談話:這個同學再給我們演示如何吸氣,請大家按照他說的方式吸氣試一試。吸氣時,含有氧氣的空氣會進入你的肺。把手放在你的肋骨上,感受胸的變化。講解:吸氣,是含有氧氣的空氣由鼻腔或口腔進入氣管,再進入肺的過程。此時胸腔擴張,腹部收縮。感受呼氣:將你的手放在肋骨上,慢慢呼氣,感受胸又有什么變化?講解:呼氣,是交換后的空氣由肺部到氣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過程。此時胸腔收縮,腹部放松。交流:吸氣和呼氣的過程與你原來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樣?跟大家一起說說吧。模擬實驗:實驗裝置介紹:1、一個去底的塑料瓶子,將瓶底用氣球套住代替身體的膈肌。2、取一根吸管將吸管一端做成人字型代替人體的氣管。3、取兩個氣球與吸管人字形一端連接好代替人體的肺。4、將裝置密封好,代替人體的胸腔。實驗: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瓶底氣球(膈肌)的變化,當我們向氣球里吹氣時瓶底的氣球向下放松,當我們將氣球里的氣吸出時瓶底的氣球收縮。小結(jié):我們發(fā)現(xiàn):吸氣時胸腔擴張,腹部收縮呼氣時胸腔收縮,腹部放松學生觀察圖片,并進行模擬吸氣學生將手放在肋骨上感受胸的變化。傾聽教師介紹,與吸氣時自己的感受進行對比。將手放在肋骨上,感受呼氣時身體的變化交流:說出自己感受到的吸氣與呼氣過程的不同。我原來認為吸氣時肚子會變鼓,呼氣時肚子會變癟通過老師指導我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了吸氣時肋骨向上,胸腔擴張,腹部收縮;呼氣時肋骨向下,胸腔收縮,腹部放松。學生利用實驗裝置進行模擬實驗,觀察肺和腹部的變化。學生總結(jié)本節(jié)課的收獲通過學生觀察圖片,進行呼吸體驗,逐步了解呼吸過程,并將呼吸過程中的原有認知與真實體驗進行對比,修正自己的認知,并通過呼吸實驗強化呼吸時:吸氣時胸腔擴張,腹部收縮;呼氣時胸腔收縮,腹部放松。四、拓展1. 呼吸道(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承擔著將氧氣帶入體內(nèi),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的作用2.氧氣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質(zhì)。二氧化碳是物質(zhì)制造養(yǎng)料所必需的原料。這兩種氣體對生命具有重要的意義。3.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認識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認識人體呼吸時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并明確呼吸是一吸一呼為一次呼吸。認識呼吸系統(tǒng)組成,為后續(xù)學習做準備明確一次呼吸,為后續(xù)教學做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