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第三冊信息技術第4課測測我的運算力教案.doc
教師備課活頁課題第4課 測測我的運算力課型新授主備人教學目標1了解變量的作用,能夠運用變量解決實際問題;2掌握邏輯判斷積木中條件的設置;3通過設計測試運算力程序,體驗智能系統的實現方法。教學重點了解變量的作用,能夠運用變量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難點掌握邏輯判斷積木中條件的設置。課前準備多媒體教室教學過程二次備課展示導入: 師:今天馬戲團里的演員們要進行算術比賽,團長要求小貓負責出題,可是小貓感到很難,它不會呀,這可怎么辦?眼看晚上就要進行比賽了,你們愿意幫助小貓嗎?師:那就讓我們一起幫助幫助小貓吧!一、新建變量和運算符號:師:我們要繼續在軟件中完成這個程序的設計,師示范操作。1.選擇“變量”模塊,創建三個名為“加數1”“加數2”“答案”的變量。2.依次添加三個 至腳本區,分別將變量對象設置為“加數1”“加數2”“答案”。3.將變量“加數1”和“加數2”的設定值修改為“運算”模塊中的 。本活動操作的第一步是創建變量。首先要創建三個變量,兩個“加數”,一個 “答案丨在創建變量時,變量前的方框是否勾選,決定變量是否顯示在場景 中。教師備課活頁教學過程二次備課4.將“運算”模塊中的 拖入變量“答案”的數據框中,然后將變量“加數1”“加數2”拖入到加法算式的“數值”框中。要點:變量是指沒有固定的值,可以改變數的量。變量的名稱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英文。 師:在Scraino中,變量前面的勾有什么作用?在什么情況下需要打勾?生:討論,反饋結果:變量前面的勾決定這個變量能否在舞臺顯示。只有那些需要在舞臺上顯示的變量才需要打勾。 二、設置數的范圍和答案:師示范操作:1.將“偵測”模塊中的 拖動到腳本區,修改輸入內容為“請輸入你的答案”。2.將“控制”模塊中的“如果那么否則”拖入到腳本區,將“運算”模塊中的 拖入“判斷條件”框中,將判斷條件設定為“回答=答案”。3.將“外觀”模塊中的 語句分別拖動到“那么”和“否則”分支中,修改顯示內容。要點:可以將輸入的內容顯示在舞臺上。師:如果要將兩個數的值設定為10-99之間的隨機數該怎么設置?試試看!生:嘗試操作。三、判斷答案:師示范操作,表示滿足 中的條件,程序執行“如果”下面的腳本;不滿足條件,程序執行“否則”下面的腳本 。 生:嘗試操作。四、增加出題次數:師講解示范,右擊變量“第1個數”,選擇“大型讀出器”,并去掉“答案”變量前的勾。且調整其他變量的顯示方式,保存并執行腳本。生:嘗試調試程序。師,強調要點:表示程序框中的腳本將被執行10次。師:如果將該程序改為兩個數的乘法計算,并且將出題數量設置為5題。你還會設計嗎?試試看。請一位同學到教師機上試一試。生:嘗試操作,討論,反饋。師:點評。在減法運算中,一般來說被減數一定要大于或等于減數。這樣的程序應該如何編寫呢?帶著這個問題和你的小伙伴們交流討論一下。生:討論,反饋。五、總結:今天這節課你有收獲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Scraino編程中變量等命令的寫法。體驗到了探索Scraino編程的樂趣。本題因為是測測計算者的運算力,所以只出現兩個加數,“答案”需要進 行隱藏。首先要把加法運算的算式設計出來,加法運算要有兩個加數,并 且這兩個加數是隨機變化的,隨機數可以使用“運算”模塊中的“隨機數”積 木,隨機數產生的范圍由設計者決定,隨機數的范圍決定了加法題的難度。 將隨機數積木添加到變量的設定值中,兩個加數的定義范圍是相同的。兩 個“加數”變量定義好后,需要把“答案”變量定義好,正確的“答案”是兩個隨 機產生的“加數”之和,所以“答案”變量設定為兩個“加數”變量相加。板書設計測測我的運算力變量存儲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