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安徽省安慶市期末物理試題.docx
安徽省安慶市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期末教學質量監測物理試題一、單選題1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判斷,下列數據中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A小明上學時步行的速度大約是4.5km/hB一頭豬的質量約為500kgC物理課本的長度大約是28dmD冬季室外氣溫通常在25左右2有關聲音的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演奏古箏時按壓不同的弦是為了改變其響度B用大小不同的力擊打鼓面是為了改變其音調C摩托車安裝消音器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D能分辨出二泉映月是用二胡演奏的,是因為不同樂器發聲時音色不同3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A筷子好像在水面處“折斷”B放大鏡把文字放大C橋在水中形成“倒影”D鴿子在沙灘上形成影子4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四次測量的數據分別為3.57cm、3.58cm、3.59cm、3.58cm,則測量結果應記為()A3.57 cmB3.58 cmC3.585 cmD3.59 cm5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前句描述的運動物體和后一句的參照物分別是()A青山 青山B竹排 青山C竹排 竹排D青山 竹排6如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目的是為了減小摩擦的是()A在齒輪間加入潤滑油B運動鞋底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紋C打球時用力握緊球拍D乒乓球拍上貼有橡膠皮7下列現象屬于凝華的是()A清晨枝葉上形成露珠B太陽升起后濃霧漸散C氣溫升高使冰雪消融D冬天鐵絲網出現白霜8如圖甲所示,將質量相等的冰和蠟燭分別裝在兩個相同的試管中,放入裝有水的燒杯中加熱。繪制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甲中的實驗裝置,安裝時應按照“由上到下”的順序B圖甲中采用水浴法加熱的目的是使固體受熱均勻C由圖乙可知,A圖線對應物質在熔化的過程中持續的時間為6minD由圖乙可知,B圖線對應的物質是冰9小汽車在平直公路上運動時的位移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則小汽車的運動情況是()A在第一個10s內以10m/s做勻速運動B在第二個10s內速度大小不變C在第三個10s內前進了300mD在前30s內的平均速度為15m/s二、多選題10a、b兩個實心物體的體積與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a物質的密度比b的大Bb物質的密度是2103kg/m3Cb物質的密度是a的4倍Da,b的密度與它們的質量、體積有關三、填空題11完成單位換算:72km/h=______m/s;0.5t=______g。12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______;圖中測得木塊的長度為______cm。132019年10月1日清晨,新中國閱兵史上最大規模軍樂團(由1300余名官兵組成)亮相國慶70周年慶祝活動現場。樂團演奏時,整齊劃一,軍號嘹亮。“嘹亮”描述的是聲音的______大;我們能分辨出軍號聲和其它樂器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發出聲音的______不同。(選填樂音三要素)14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入運行。機場配備了多臺自助值機和自助托運設備,“刷臉”就能通關。自助值機設備的攝像頭相當于一個______透鏡,旅客到攝像頭的距離u與鏡頭焦距f的關系應滿足______。15一個人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4m處,則像距離人________ m遠;如果此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鏡面,則1.5s后,人和像的距離為________ m;像的大小________ 16一塊金屬的體積是1.5m3,質量是1.335107g,則它的密度是______,這種金屬可能是______;若將金屬塊截去,剩余部分的密度是______。四、實驗題17如圖所示是我們做過的“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實驗裝置,其中使用可繞ON轉動的紙板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呈現反射光線;二是______。實驗過程中,紙板與平面鏡必須______放置。當光線沿NO方向入射平面鏡時,入射角為______度。18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小明在實驗室選用了光具座、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光屏、蠟燭、火柴等器材進行試驗,把凸透鏡安放在光具座50cm刻度線處(1)將蠟燭放在25cm刻度線處,則在光屏上成倒立________ (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 )的實像;(2)如果在實驗時不小心把點燃的蠟燭碰到圖示位置,在光屏上的像將向________(選填“x軸正方向”、“x軸負方向”、“y軸正方向”、“y軸負方向”)移動;(3)把點燃的蠟燭放在光具座40cm刻度線處,眼睛在 ________(選填“透鏡左側”、“透鏡右側”)可觀察到蠟燭的像19如圖所示是小方同學用兩只外形相同的蠟燭“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確定__________(2)選取相同的蠟燭,是為了便于比較像和物體的____關系(3)在實驗過程中,把一只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再將另一支____蠟燭(選填“點燃”或“不點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來回移動,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蠟燭的像_____(4)當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處時,玻璃板后B處的蠟燭好像也被“點燃”了;移去B處的蠟燭,將光屏放在B處,發現光屏上并沒有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像(5)小方將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個凸透鏡,B處放光屏, 發現光屏上恰好成倒立、等大的蠟燭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cm20用不同的方法測量小石塊和小瓷杯的密度,(1)測小石塊的密度天平放置于_______工作臺上,將游碼移到標尺______處,調節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用此天平測量小石塊的質量,右盤所加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甲所示,則小石塊的質量為_____g,在量筒內放入適量的水,用細線綁好小石塊,緩慢放入水中,如圖乙所量為示,則小石塊的密度為______kg/m3(2)測小瓷杯的密度如圖丙所示,先在量筒內放入適量的水,液面刻度為V1;再將小瓷杯浸沒于水中,液面刻度為V2;最后撈起小瓷杯并將杯中的水倒回量筒,使其浮于水面(水未損失),液面刻度為V3小瓷杯密度的表達式p=____(用V1、V2、V3和p水表示)。實驗完畢后發現小瓷杯內的水未倒干凈,則所測結果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五、計算題21一物體做直線運動,前2s內通過的路程是40m,后2s內的通過路程是20m,這個物體后2s內的平均速度是多少?4s內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2一鋼球放入盛有10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55mL處。又用天平稱出該球質量為276.5g,此鋼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若為空心的,在空心部分注滿煤油,那么鋼球注滿煤油后的總質量為多少?(已知:鋼=7.9103kg/m3,煤油=0.8103kg/m3)六、作圖題23如圖所示,兩面平面鏡互相垂直,一束光線斜射到平面鏡上,請在圖中完成光路圖第24題圖第23題圖24請在下圖中畫出入射光線或折射光線25如圖所示,平面鏡前有一線狀發光物體AB,請作出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第26題圖第25題圖26作出點光源S通過平面鏡照亮A點的光路。七、綜合題27今年國慶假期,小明一家駕小型汽車去北京觀看70周年國慶閱兵,途中同時經過如圖所示某兩個交通標志牌。(1)說說圖中“100”及“北京333km”的含義?(2)在遵守交通規則前提下,到北京的時間至少還需要多少小時?參考答案1A【解析】【詳解】A小明上學時步行的速度大約是1.1m/s左右,即與4.5km/h接近。故A符合題意;B一頭豬的質量約為100kg左右,故B不符合題意;C物理課本的長度大約是28cm,故C不符合題意;D北方冬天室外氣溫通常在0以下,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2D【解析】【詳解】A弦樂器發聲的音調高低是由弦的材質、長度、橫截面積、松緊度來決定的;在材質、橫截面積、松緊度一定的情況下,改變其長度,可以改變音調高低;所以,演奏弦樂時,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斷變化,改變了振動弦的長短,這是為了改變琴聲的音調,故A錯誤B大小不同的力擊打鼓面,振幅不同,響度不同,故用大小不同的力擊打鼓面是為了改變其響度,故B錯誤;C摩托車安裝消音器是為了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C錯誤;D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和特色,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們能區分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這是因為不同樂器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確3C【解析】【詳解】A放在水中的筷子看起來向上彎折,是因為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屬于光的折射現象,不符合題意B放大鏡把文字放大是凸透鏡成像,屬于光的折射原理,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C橋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題意D鴿子在沙灘上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鴿子擋住了光而形成的不符合題意故選C4B【解析】【詳解】為了減小誤差,應該求四次測量的平均值,故物體的長度為:L=3.58cm。故選B。5D【解析】【詳解】“小小竹排江中游”,被研究的物體是竹排,竹排在運動, “魏魏青山兩岸走”,被研究的物體是青山,青山是運動的。A以青山為參照物,竹排和青山之間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是運動的,研究物體運動狀況不能以自身為參照物,巍巍青山兩岸走不能以青山為參照物,故A錯誤;B竹排江中游,不能以竹排為參照物,巍巍青山兩岸走不能以青山為參照物,故B錯誤;C小小竹排江中游,不能以竹排為參照物,以竹排為參照物,青山的位置不斷變化的,是運動的,故C錯誤;D以青山為參照物,竹排和青山之間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是運動的,以竹排為參照物,青山的位置是變化的,故D正確。6A【解析】【詳解】A在齒輪間加入潤滑油,這是通過使接觸面分離來減小摩擦的,故A符合題意;B運動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采用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了摩擦,故B不符合題意;C用力握緊球拍,是采用增大壓力的方法增大了摩擦力,故C不符合題意;D乒乓球拍上貼有橡膠皮,是采用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了摩擦力,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7D【解析】【詳解】A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附著在植被表面,故A不符合題意;B霧在太陽出來后散去,是液態的霧汽化為水蒸氣,故B不符合題意;C冰雪消融,冰雪由固態變為液態,屬于熔化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D冬天鐵絲網出現白霜,是由氣態的水蒸氣直接變為固態的霜,屬于凝華現象,故D符合題意。故選D。8B【解析】【詳解】A圖甲中,酒精燈需用外焰加熱,所以要放好酒精燈,再固定鐵圈的高度;而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沒到液體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應按照“由下到上”的順序安裝,故A錯誤;B圖甲中采用水浴法加熱,而不是用兩個酒精燈直接加熱,可使固體受熱均勻,故B正確;C由圖乙可知,A圖線對應物質有固定的熔點,是晶體,熔化的時間為:6min2min=4min,故C錯誤;D由圖乙可知,B圖線對應的物質沒有固定的熔點,為非晶體,不是冰,故D錯誤。故選B。9A【解析】【詳解】A由圖象知道,在第一個10s內汽車的s-t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斜線,表示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其速度大小為 ,故A正確;B在第二個10s內汽車的s-t圖象是一條曲線,表示汽車做變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C在第三個10s內汽車的s-t圖象是平行于橫軸的直線,說明汽車靜止,故C錯誤;D在前30s內汽車的平均速度為,故D錯誤10BC【解析】【詳解】ABC由圖象可知,當Va=Vb=210-3m3時,ma=1kg,mb=4kg,則a、b的密度分別為:a=0.5103kg/m3,b=2103kg/m3;所以ab,即a物質的密度最小,且b物質的密度是a物質密度的4倍,故A錯誤,BC正確;D因為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所以a、b的密度與它們的質量、體積無關,故D不正確。故選BC。1120 5105 【解析】【詳解】1 1m/s=3.6km/h,72km/h=72m/s=20m/s;2 1t=103kg=106g,0.5t=0.5106g=5105g。121mm 2.70 【解析】【詳解】1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1個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2木塊左端與1.00cm刻度線對齊,右端與3.70cm對齊,所以木塊的長度為:L=3.70cm-1.00cm=2.70cm。13響度 音色 【解析】【詳解】1歌聲“嘹亮”是指聲音大,所以描述的是聲音的響度;2我們很容易區分出軍號聲和其它樂器的聲音,這是因為它們的材料和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14凸 u2f 【解析】【詳解】12自助值機設備與照相機的工作原理相同(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其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則旅客到攝像頭的距離u與鏡頭焦距f的關系應滿足u2f。158 5 不變 【解析】【詳解】因為平面鏡成像時像距與物距相等,此時物距為4m,則在平面鏡中的像距平面鏡也為4m,所以像到他本人的距離為4m+4m=8m;他以1m/s的速度在垂直平面鏡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鏡時,1.5s后走的路程為s=vt=1m/s1.5s=1.5m,人和像的距離為8m3m=5m;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他與平面鏡的距離改變,但他在鏡中的像的大小不變168.9103kg/m3 銅 8.9103kg/m3 【解析】【詳解】12金屬塊的質量:m=1.335107g=1.335104kg,這種金屬的密度:=8.9103kg/m3,查密度表可知,這種金屬可能是銅;3因為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體積和質量的大小無關,所以如果將它截去,剩余部分的密度不變,仍為8.9103kg/m3。17驗證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及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 垂直 0 【解析】【詳解】1“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實驗裝置中,可繞ON轉動的紙板的主要作用是:呈現反射光線,驗證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及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2要使入射光線和其反射光線的徑跡同時在紙板上出現,則法線必須與平面鏡垂直,并且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必須在同一平面內,因此紙板與平面鏡的位置關系必垂直;3入射光沿NO方向入射,則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為0,入射角為0,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則反射角為0。18放大 x軸正方向 透鏡右側 【解析】【詳解】(1)將蠟燭放在25cm刻度線處,u=50cm-25cm=25cm,fu2f,則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2)如果在試驗時不小心把點燃的蠟燭碰到圖示位置,蠟燭垂直紙面向里,根據凸透鏡成倒立的實像,物體相對于凸透鏡左右移動,則像右左移動,方向相反,在光屏上的像將向x軸正方向移動;(3)將蠟燭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線處,物距為50cm-40cm=10cm,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眼睛在透鏡右側可觀察到蠟燭的像19像的位置 大小 不點燃 重合 虛 10 【解析】【詳解】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取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和物體的大小關系在實驗過程中,為了使得成像更加清晰,放在玻璃板后面的蠟燭不能點燃,移動后面的蠟燭,直到它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將光屏放在B處,光屏上沒有像,這是因為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在玻璃板的位置放一個凸透鏡,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物距等于像距等于兩倍焦距,焦距是10cm20水平 零刻度 17.4 3.48103 不變 【解析】【詳解】(1)天平調平之前,先放置放在水平面上,并將游碼歸零,然后根據指針偏轉方向,調節平衡螺母,左偏右旋、右偏左旋;由圖知道,天平分度值是0.2g,右盤砝碼質量是20g,游碼左側指在標尺上2g后面第2個小格上,所以小石塊的質量是:m=10g+5g+2.4g=17.4g;又因為量筒中原有30mL水,放入石塊后,量筒液面上升到35mL,所以,石塊體積是:V=35ml-30ml=5ml=5cm3;故小石塊的密度是: =3.48g/cm3=3.48103kg/m3;(2)先在量筒內放入適量的水,液面刻度為V1;再將小瓷杯浸沒于水中,液面刻度為V2;則陶瓷的體積V=V2-V1,瓷杯處于漂浮時,則G=F浮,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F浮=G排,所以,G=G排,即瓷杯質量是m=m排=水(V3-V1);所以小瓷杯密度是:,由此知道,若小瓷杯內的水未倒干凈,則對所測結果沒有影響。2110m/s;15m/s。【解析】【詳解】這個物體后2s內的平均速度:v2=10m/s,4s內的平均速度:v=15m/s。答:這個物體后2s內的平均速度是10m/s;4s內的平均速度是15m/s。22空心的;292.5g。【解析】【詳解】根據=可得,鋼球中鋼的體積:V鋼=35cm3,該球的實際體積:V球=V2-V1=155mL-100mL=55mL=55cm3,因為V鋼V球,所以該鋼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為:V空=V球-V鋼=55cm3-35cm3=20cm3,空心部分注滿煤油時煤油的體積:V煤油=V空=20cm3,空心部分注滿煤油時煤油的質量:m煤油=煤油V煤油=0.8g/cm320cm3=16g,鋼球的總質量:m=m球+m煤油=276.5g+16g=292.5g。答:此鋼球是空心的,鋼球注滿煤油后的總質量為292.5g。23見解析【解析】首先畫出法線,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60,所以入射角是906030.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第一次的反射光線做出第二個鏡面的法線,由圖知,入射角為60,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第二次的反射光線點睛: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內容: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歸納為:“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要注意此題中,光線經過兩塊平面鏡要進行兩次反射24【解析】【詳解】要正確作出圖中兩條入射光線或折射光線,必須知道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過焦點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過光心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如何傳播?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物體位于2倍焦距時,像也位于2倍焦距;從焦點發出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與主光軸平行,如下圖:25【解析】【詳解】先作出端點A、B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物體AB的像,如下圖所示:26【解析】【詳解】先通過平面鏡作出發光點S的對稱點S即為S的像,連接SA交平面鏡于點O(入射點),SO為入射光線,OA為反射光線,如圖所示:27(1)“100”的含義是此路段限速100km/h;“北京333km”含義是此標志牌到北京的距離還有333km;(2)3.33h。【解析】【詳解】(1)“100”的含義是此路段限速100km/h;“北京333km”含義是此標志牌到北京的距離還有333km;(2)由v=可得,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從交通指示牌到北京至少需要的時間:t=3.33h。答:(1) “100”的含義是此路段限速100km/h;“北京333km”含義是此標志牌到北京的距離還有333km;(2)在遵守交通規則前提下,到北京的時間至少還需要3.3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