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10月月考物理試題.docx
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2019-2020學年八年級10月月考物理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1如圖是常用的5號電池的示意圖,其型號的另一種表示方法為“14500”,前兩位數是直徑,后三位數是高度這型號電池高度為( )A14mmB145mmC500mmD50.0mm2如果一個物體的長度為1.95 m,則刻度尺的分度值( )A1 mB1 dmC1 cmD10 mm3為了檢驗人躺著和站立時身體長度是否有差異,選用下列哪種尺最合適( )A量程3m,分度值1mm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D量程15cm,分度值0.5mm4下列幾種估測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約為5m/sB全新的2B鉛筆長約18cmC課桌的高度約為1.5mD一張試卷厚度的大約1mm5在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下列要求中做法錯誤的是()A讀數時視線應正對刻度線B測量時必須從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量起C測量時刻度尺不能歪斜D記錄測量結果時必須在數字后面注明單位6下列單位換算是正確的是( )A4.5m=4.5m100cm=450cmB456mm=4561100=0.456mC36cm=36100m=0.36mD64dm=64110m=6.4m7通過四次測量一本書的寬度記錄為:12. 38cm,12. 36cm,12. 38cm,12. 54cm;則這本書寬度平均值是()A12. 39cmB12.373cmC12. 37cmD12. 42cm8下列說法中正確是( )A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因測量工具不精確而產生的誤差B測量時選用的工具越精密越好C學生用鋼尺的最大測量長度為15cm,因此,無法用它來測量長度約為50厘米的課桌的寬度D測量長度時,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線磨損的尺子9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一木塊的長度,下列記錄正確的是()A2.20cmB2.2cmC13.40cmD2.40cm10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下列各過程經歷的時間最接近1s的是( )A人眼睛迅速眨一下B人心臟正常跳動一次C人做一次深呼吸D人跑50m11古詩中曾這樣的描寫:“云從月邊掠過,月在云中穿梭”其中“月在云中穿梭”所選的參照物是( )A月B云C地面D天空12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兩個物體,速度較大的物體的運動時間比速度較小的物體的運動時間( )A一定長B一定短C一定相等D無法判斷13下列現象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 )A一江春水向東流 B花香四溢 C海水奔騰 D流星似劍14小明站在兩幢高樓之間大喊一聲,2秒后聽到第一聲回聲,又過了2秒后聽到第二聲回聲,則兩幢樓之間的距離(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 )A1020mB510mC680mD850m15近幾年,“低碳”、“綠色”等詞語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談論的話題,下列措施不符合“低碳”、“綠色”要求的是()A大力發展太陽能發電B倡導多乘公交車,少開私家車C大力發展火力發電D加大對污染企業的減排監管力度16下列圖象中,能正確反映“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ABCD17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最接近 ( )A1米/秒B10米/秒C1厘米/時D10千米/分18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 )Am Bm/s Cs Dkm/h19甲、乙兩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甲物體速度是乙的2倍,甲、乙通過路程之比3:1,則甲、乙所用時間之比為( )A3:2B2:3C1:6D6:120下列關于速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運動得越快的物體,其速度就越大B通過路程越長的物體,其速度就越大C運動時間越短的物體,其速度就越大D通過路程越短,運動時間越長的物體,其速度就越大21某同學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記錄了五次測量結果分別是:4.82cm、4.83cm、4.95cm、4.81cm、4.83cm,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同學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1mm B錯誤數據是4.95cmC多次測量的目的是避免誤差 D物體的長度應取4.8225cm22為了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健康的小華做了一些測量,其中記錄錯誤的是( )A步行速度4km/hB身高是160mC手指甲的寬度約1cmD1s心跳75次23下圖是甲、乙兩車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運動的st圖象,由圖象可知( )A05s,甲車的速度比乙車的速度大B015 s,甲、乙兩車平均速度相等C015s,甲、乙兩車路程相等D1020s,乙車做勻速直線運動24關于機械運動的概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平常所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參照物來說的B所謂參照物就是我們選做標準的物體,以它作為參考研究其它物體運動情況C選取不同的參照物來描述同一物體的運動,其結果可以是不同的D研究物體運動,選擇地面做參照物最適宜,因為地面是真正不動的物體25為有效應對不利氣象條件下的空氣污染,鄭州市人民政府決定在主城區實施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措施,單車成了綠色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一條南北方向的街道上,有甲乙丙三輛單車。甲車看到丙車向北運動,乙車看到甲、丙都向南運動,丙車看到路邊的樹向北運動。那么,下列正確的說法是( )A甲車必定向南行駛 B乙車可能靜止C乙車一定向北行駛 D丙車向北行駛262017年4月27日,我國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對接,首次完成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實現了空間推進領域的一次重大技術跨越。成功對接后,天宮二號相對于天舟一號是__________的(填“運動”或“靜止”)。27小微同學用同一把刻度尺對8年級物理書的長度先后測量了5次,記錄的結果分別是25.87cm、25.83cm、25.88cm、25.36cm、25.85cm,根據數據分析,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cm,物理書的長度是______cm.28如圖所示,用刻度尺A和B分別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其中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用其測量的物體長度為_____厘米;用B刻度尺測物體時長度為_____毫米小華認為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要多次測量,你認為這樣的好處是_____29_____和_____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認識自然規律的重要途徑30測量長度的工具是________;國際單位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_____________。311cm2=_______ m2,5m3=_________ cm3 (結果均用科學記數法表示)32在南京長江隧道口,有以下安全提示信息,請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單位(1)限高4.5_____;(2)限速80_____33運動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現象。物理學中把物體_____叫做機械運動。342017年4月20日,正直春暖花開,柳絮飛揚,我國首艘太空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發射成功,它將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為天宮二號“太空加油”,為中國2022年前后建成空間站“搭橋鋪路”。柳絮飛揚_____(填“能”或“不能”)說明分子在無規則運動。在貨運飛船飛行過程中,以飛船為參照物,發射塔是________(填“運動”或“靜止”)35“共享單車”普及后,波波由原來開汽車上班改成騎“共享單車”上班,“共享單車”具有GPS定位功能,方便人們用手機尋找到附近“共享單車”的具體位置,它的前貨倉底板是一個太陽能電池板,為GPS功能供電。太陽能電池板工作時,把太陽能轉化為________能。GPS衛星定位工作是靠__________來傳遞信號的。太陽能是一種_________(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36如圖在使用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時,操作正確的是( )ABCD37小剛同學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測量細鋼絲的直徑,將細鋼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32圈后用刻度尺測量,算出細鋼絲的直徑是___mm(結果保留一位小數),合_____nm。38小明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如圖方法測一枚5角硬幣的直徑,測得的直徑是_____cm39如圖中秒表的讀數為___s。40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當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數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如圖(1)該實驗是根據公式______進行速度計算的(2)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______(填“大”或“小”),以______測量時間的誤差(填“減小”或“增大”)(3)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填“大”或“小”)(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則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m/s,小車通過上半程的速度vAB與小車在下半程的速度vBC相比vAB______vB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車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41用一個周長為1.4的滾輪,沿一條橢圓形跑道滾動,滾輪滾動了330圈,距出發點還有0.4,則跑道的全長有多少米?42某同學乘坐的汽艇遙對著一座懸崖,他向懸崖大喊一聲,經過6秒聽到回聲:(1)若汽艇靜泊在水面,他離懸崖多遠?(2)若汽艇以10米/秒的速度正對懸崖駛去,他喊時離懸崖多遠?參考答案1D【解析】由題意可知:“14500”,前兩位數是直徑,后三位數是高度所以500是5號電池的高度,結合生活常識可知5號電池的高度約是5cm,即50mm,所以答案D正確,故選D.2B【解析】【詳解】用此刻度尺測量的物體長度是1.95m,數據的倒數第二位對應的長度單位是dm,所以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dm,故ACD錯誤,B正確。3A【解析】【分析】【詳解】量程一定要超過人的身高,所以量程30cm、量程15cm不行;分度值1mm、分度值1dm顯然應該是1mm4B【解析】【詳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2m/s,故A不符合實際;B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長度在20cm左右,鉛筆的長度略小于20cm,長約18cm,故B符合實際;C中學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課桌高度約為0.8m左右,故C不符合實際;D頭發絲的直徑在75m左右,一張紙厚度略大于75m,在100m0.1mm左右,故D不符合實際【點睛】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驗,有的需要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行單位的換算,最后判斷最符合實際的是哪一個5B【解析】【分析】【詳解】A 讀數時,視線應垂直于刻度尺測量時,刻度尺不能歪斜,必須放正重合,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 如果刻度尺的0刻度線磨損,測量的始端可以與其它整格刻線對齊,測量結果要減去前面的數值,故B錯誤,符合題意;C 測量時,刻度尺不能歪斜,必須放正重合,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 記錄測量結果時要記上數值和單位,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使用刻度尺時要注意:(1)放: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須緊貼被測對象。(2)讀: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記:記錄測量結果時要記上數值和單位。6D【解析】【分析】根據長度單位的進率進行換算即可,注意換算過程的步驟是:原來的數字、乘號、進率、后來的單位【詳解】換算過程的步驟是:原來的數字、乘號、進率、后來的單位,A選項換算過程應是:4.5m=4.5100cm=450cm,故A錯誤;B選項換算過程應是:456mm=45610-3m=0.456m,故B錯誤;C選項換算過程應是:36cm=3610-2m=0.36m,故C錯誤;D選項換算過程應是:64dm=6410-1m=6.4m,故D正確,符合要求,故選D。7C【解析】【分析】【詳解】分析幾個數據可知最后一個數據12.54cm與前幾個數據相差太大,該數據不是誤差造成的,故該數據認定為錯誤數據,不能參加平均值的計算,剩余三個數據取平均值多次測量取平均值要與原數據保留相同的位數,故平均值為12.37cm,答案選C。8D【解析】【分析】【詳解】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減小因為測量工具不精確而產生的錯誤,故A錯誤;測量時要根據測量要求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并不是測量工具越精確越好,故B錯誤;學生用鋼尺的最大測量長度為15cm,課桌的長度是50cm,但寬度不一定是大于15cm,故C錯誤;測量長度時,可以使用零刻度線磨損的尺子,只是測量的時候,要從沒磨損的刻度開始算起,故D正確,故選D9A【解析】【分析】【詳解】由圖中的刻度尺可以看出其分度值為1mm,起始端刻度值為11.00cm,終端刻度值為13.20cm,木塊的長度為13.20cm-11.00cm=2.20cm故選A。10B【解析】【分析】【詳解】A人眨一下眼睛所用的時間約為0.3-0.4s,不符合題意;B正常成年人在平靜時心臟每分鐘跳動75次左右,故人心臟正常跳動一次約為1秒。符合題意;C人做一次深呼吸的時間在5s左右,遠遠大約1s;故C錯誤;D人跑步的速度小于10m/s,50m路程所用的時間大于5秒,不符合題意。故選B。11B【解析】【詳解】抬頭望明月,覺得月亮在云中穿行,是月亮相對于云在運動,故參照物為云,月亮相對于地面的運動在短時間內是不易觀察的,而題中已說明月亮在云中穿行即相對于云的運動;故只有B正確;故選B.【點睛】參照物,是指研究物體運動時所選定的參照物體或彼此不作相對運動的物體;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如何選擇參照物,必須從具體情況來考慮12D【解析】【分析】利用速度公式分析,速度不同的兩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有關,所以路程不定,無法比較時間【詳解】根據vst可知,雖然兩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但速度不同,由于不知道通過的路程的大小,所以無法比較時間。故選D.13B【解析】【分析】機械運動是物體位置的改變;物理上的運動都是相對的,判斷物體是不是做機械運動,關鍵是看這個物體相對于別的物體是不是有位置的改變。【詳解】A、河水的位置相對于河岸不斷的發生變化,是機械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B、花香四溢,是分子的運動,不是宏觀物體位置的改變,不屬于機械運動,故B符合題意;C、海水奔騰,海水的位置相對于海岸不斷的發生變化,是機械運動,故C不符合題意;D、流星似劍,流星的位置在不斷的發生變化,是機械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4A【解析】【分析】【詳解】聲音傳播的時間為:t2s2s2s6s,通過的路程為: Svt340m/s6s,所以兩幢樓之間的距離為故選A15C【解析】【分析】【詳解】A大力發展太陽能發電,可以減少污染,不符合題意;B倡導多乘公交車,少開私家車,可以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減少污染,不符合題意;C大力發展火力發電會造成資源的浪費、環境的污染,符合題意;D加大對污染企業的減排監管力度,可以減少污染,不符合題意。故選C。16A【解析】【分析】【詳解】勻速直線運動,即速度不變,沿直線運動,路程與時間成正比A圖示圖像中隨時間的延長,速度不變,表示勻速直線運動,正確;B圖示圖像中速度與時間成正比,表示勻加速直線運動,不正確C圖示圖像中路程與時間的變化不成正比,不正確;D圖示圖像中路程與時間成反比,不正確;17A【解析】【詳解】由生活經驗和對速度單位的理解可知,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或1m/s左右。故只有A符合題意。選項BCD不符合題意。18B【解析】【詳解】國際單位制中,m是長度的國際單位;km是長度的常用單位;m/s是速度的國際單位; km/h是速度的常用單位,故選B。19A【解析】【分析】已知速度的比和路程的比,求時間之比;利用速度公式變形t計算即可【詳解】由v可得:t甲:t乙:3:2,故選A.20A【解析】【詳解】A.速度是反映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運動得越快的物體,其速度就越大,故A正確; B. 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長,物體運動的速度就越大故B錯誤;C. 在物體通過相同路程時,物體運動的時間越短,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但C中缺少相同路程這個條件,故C錯誤; D. 由速度的公式:v可知:通過路程越短,運動時間越長的物體,其速度就越小,故D錯誤故選A.21CD【解析】【分析】如果所測某一數據與其它數據偏差較大,則該數據是錯誤的,應舍去;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為相鄰的刻度線表示的長度;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減小測量誤差。【詳解】A、從測量結果可以看出,倒數第二位對應的單位是mm,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故A正確;B、測量值4.95cm與其它測量值相差較大,所以此數據是錯誤的,故B正確;C、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減小測量誤差,故C錯誤;D、物體的長度為L=4.82cm+4.83cm+4.81cm+4.83cm44.82cm,故D錯誤。故選CD。【點睛】本題考查長度的測量,長度測量的準確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刻度尺上兩條相鄰刻線間的距離)決定的。22BD【解析】【分析】【詳解】A. 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1.13.6km/h4km/h左右此選項正確;B. 成年人的身高在1.7m左右,中學生的身高比成年人小一些,在1.6m左右此選項錯誤;C. 中學生的食指寬度在1cm左右,手指甲的寬度與此差不多,在1cm左右此選項正確;D. 正常情況下人的脈搏1min跳動75次,跳動1次的時間接近1s.此選項錯誤故選BD.【點睛】首先要對選項中涉及的幾種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需要進行估算,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23BC【解析】【分析】【詳解】A. 由圖象看出兩車在05s內的圖象是一條斜線,表示兩車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且在相同時間內甲車通過的路程小于乙車通過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A錯誤;BC. 由圖象看出兩車在15 s末兩車相遇,甲、乙兩車路程相等,兩車的路程相同,時間相同,所以015 s,甲、乙兩車平均速度相等, 故BC正確;D. 由圖象可知1020s,乙處于靜止狀態,故D錯誤24ABC【解析】【分析】從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和參照物及其選擇的角度去分析,即可作出判斷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對運動狀態的描述是相對的研究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結論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確的結論【詳解】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運動著,絕對靜止的物體是沒有的,我們平常所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都是相對于某個物體而言的,絕對靜止的物體是不存在的,對于同一個物體,若選擇不同的物體作參照物,來研究它的運動情況,得到的結論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不事先選擇參照物就無法判定物體是否在運動,所以選項A. B. C正確,選項D錯誤。故選ABC.25AB【解析】【詳解】丙車看到路邊的樹向北運動,則丙車一定向南行駛,甲車看到丙車向北運動,說明甲車向南行駛,且速度大于丙車,乙車看到甲、丙都向南運動,乙車可能向南行駛,速度小于甲車和丙車,可能向北行駛,也可能靜止,綜合以上分析,正確的有AB。故選AB.26靜止【解析】【詳解】成功對接后,天宮二號與于天舟一號一起以相同的速度運行,它們相對靜止。所以選擇天舟一號為參照物,則天宮二號是靜止的。270.1 25.86 【解析】【分析】(1)在進行長度的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說分度值所對應的數據(倒數第二位)是準確的,分度值所對應的下一位數據(最后一位)是估讀的;(2)去掉偏差較大的,為減小誤差取平均值算出結果,注意小數點后保留與原題中相同的位數【詳解】(1)觀察數據發現,25.36cm數據與其余四次記錄的數值相差太大,因此是錯誤的;由測量結果25.87cm分析,刻度尺測量長度時,需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倒數第二位數字所對應的單位是mm,即它的分度值是1mm.即0.1cm.(2)物理書長度的平均值為25.8575cm25.86cm,281cm 2.3 23.0 減小誤差 【解析】【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為相鄰的刻度線表示的長度;(2)起始端沒從0開始,把4cm處當作“0”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4cm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詳解】(1)刻度尺A的分度值即相鄰兩刻線間的距離是1cm,測量時是從4.0cm(最后的那個零是估計值)開始測起的,末端刻度值為6.3cm,0.3cm是估讀數值,物體的長度為6.3cm4.0cm=2.3cm;(2)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1cm,即1mm,測量是從4.00cm開始測起的,末端刻度值為6.30cm,物體的長度為6.30vm4.00cm=2.30cm,轉化為mm做單位就是23.0mm;(3)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要多次測量,這樣的好處是減小誤差故答案為(1). 1cm (2). 2.3 (3). 23.0 (4). 減小誤差29觀察 實驗 【解析】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資料分析法等,觀察和實驗是科學探究的最基本方法,也是認識自然規律的重要途徑30 刻度尺 秒(s)【解析】解答: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主單位是秒。點睛:根據我們對于長度和時間單位,以及測量工具的了解來作答31110-4 5106 【解析】【分析】【詳解】1因為1m2 =1104cm2所以1cm2=110-4m22因為1cm3 =110-6 m3所以5m3=5106cm332m km/h 【解析】【分析】【詳解】由于隧道高度的限制,通行車輛的高度限制在4.5m以下;速度限制在80km/h以下。33位置的變化【解析】【分析】【詳解】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的變化稱為機械運動,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點睛】解決此題要知道機械運動的定義:物體位置的改變叫做機械運動。34不能 運動 【解析】【分析】【詳解】1柳絮飛揚是可以用肉眼看得到的,說明是宏觀物質,不能說明分子在無規則運動。2在貨運飛船飛行過程中,以飛船為參照物,發射塔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故發射塔是運動的。35電 電磁波 可再生 【解析】【分析】【詳解】123太陽能電池板能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GPS工作是靠電磁波來實現定位的;太陽能可以從自然界源源不斷得到,屬于可再生能源。36B【解析】【分析】【詳解】A中被測木塊沒有雨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或整刻度線對齊,A錯誤;B中完全符合刻度尺的使用要求,B正確;C中視線沒有與尺面垂直,C錯誤;D中刻度尺沒有沿著被測直線放置,D錯誤;故選B。371.6 1.6106 【解析】【詳解】1鋼絲直徑為:2單位換算:382.10【解析】【分析】【詳解】由圖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硬幣的直徑為4.10cm-2.00cm=2.10cm39337.5【解析】【詳解】圖中里面小表盤表示分鐘,外面大表盤表示秒鐘,分鐘指針指向5分鐘和6分鐘之間,接近6分鐘,所以秒針指向應該是37.5秒,故圖中表的時間是337.5s。40v= 小 減小 大 0.2 小于 0.24 【解析】【詳解】(1)該實驗測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v=(2)實驗中,應使斜面的坡度較小,為了增長測量時間,方便計時,減小測量時間的誤差(3)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計時晚,所計時間偏小,用公式v=算出的速度偏大(4)由圖知,小車通過s2的路程用的時間t2=3s,s2=s1=1.2m=0.6m,小車通過下半程,即BC段的路程用的時間t3=2s,s3=s1=1.2m=0.6m,上半程的速度:vAB=0.2m/s;下半程的速度:vBC=0.3m/s;計算可知,vBCvAB,全程的平均速度:v=0.24m/s41462.4【解析】【分析】已知滾輪的周長;滾輪繞操場滾動一周剛好為330圈,距出發點還有0.4m,利用可求出操場的周長【詳解】滾輪滾動的距離:,操場的周長為:答:跑道的全長是462.4米【點睛】解決本題的關鍵是利用鐵環的周長找到計算操場的周長的方法,注意物理知識與生活的聯系42(1)1020m;(2)1050m【解析】【分析】【詳解】(1)聲音到達懸崖的時間為總時間的一半,即3s,則他與懸崖距離為s1=v聲t1=340m/s3s=1020m(2)聲音走過的距離為s聲=v聲t=340m/s6s=2040m汽艇移動距離為s艇=v艇t=10m/s6s=60m則他喊時離懸崖距離為答:(1)若汽艇靜泊在水面,他離懸崖1020m;(2)若汽艇以10米/秒的速度正對懸崖駛去,他喊時離懸崖10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