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廣西河池市鳳山縣期中檢測物理試題.docx
廣西河池市鳳山縣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期中檢測物理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1北京天安門廣場升國旗時,護旗隊員每一步行進的距離是( )A75mmB75cmC75dmD75m2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通過觀察發現并提出問題后,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前,通常要做的工作是( )A對問題做出猜想和假設B準備器材收集證據C合作與評價收集到的證據D提出新的探究問題3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量某圓柱體的直徑,如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是()ABCD4下列關于圖中實驗的描述,能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的是( )A小“人”隨著音樂聲起舞B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撥動鋼尺,感受聲音的不同C讓空氣進入抽成真空的罩內,感受是否聽到鈴聲D用不同的力敲擊音叉,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5機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聽到表針走動的聲音較小;把一個氣球放在手表與耳朵之間相互貼緊,聽到表針走動的聲音較大這兩種情況聲音的主要差別是( )A音調B響度C音色D頻率6將教室的門窗關閉,室內同學聽到的室外噪聲減弱。對該現象說法正確的是( )A室外噪聲不再產生B噪聲音調大幅降低C在傳播過程中減弱了噪聲D噪聲在室內的傳播速度大幅減小7關于光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總是沿直線傳播B光在空氣和水中的傳播速度相同C影子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D小孔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8如圖所示的光現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燈下手影B水中倒影C海市蜃樓D雨后彩虹9小敏同學探究了光的反射定律,在她得出的結論中,錯誤的是:()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D反射光線、法線與入射光線不在同一平面上10關于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探究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屏用來驗證像的虛實B玻璃板可以與紙面不垂直C蠟燭離玻璃板越近像越大D做多組數據可以減小實驗誤差11能正確表示光從室外透過窗戶玻璃進入室內傳播的光路圖是( )ABCD12小明對誤差進行了如下描述,其中正確的是 ( )A測量時出現了誤差,則說明一定是出了差錯B在測量時,多測量幾次,取平均值則可以避免誤差C改進實驗方法可以減小誤差D用精密的測量工具去測量長度,就不會有誤差13步入溫馨的物理考場,回想所學的物理知識物理學是研究聲、光、熱、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種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它滲透于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14使用量筒時,按正確的讀數方法,小明應沿如圖所示虛線______的方向觀察量筒刻度,此時的讀數是_____mL.15偉大的物理學家______,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總結了物體的運動定律,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奠定了經典物理學基礎;20世紀杰出的物理學家______提出了相對論,從根本上沖擊了經典物理學體系。16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____cm;圖中測得木塊的長度為_______cm。17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鐘聲是鐘_____產生的,鐘聲是通過_____傳播到人耳中的。18人站在北京天壇回音壁圓形圍墻內說話,聲音經過多次_______,可在圍墻的任何位置聽到。編鐘是我國春秋時代的樂器,敲擊大小不同的鐘能發出不同的_______(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19醫院的B超檢查病情是利用聲可以傳遞_____;小提琴演奏者通過變換手指按壓琴弦的位置來改變琴弦發聲的___________。20如圖所示,把一塊厚玻璃磚放在鋼筆的前面,筆桿看起來好像“錯位”了,這種現象是光的折射現象。當光從空氣斜射進入玻璃磚,折射光線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法線;再從玻璃磚斜射進入空氣,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所以看上去鋼筆“錯位”了。21如圖所示,汽車前方的盲區是由于車身阻擋了駕駛員視線而形成的。盲區的形成是由于光的_____;汽車的倒車雷達是利用____(填 “超聲波”或“次聲波”)來工作的。22探究“光的反射現象”,減小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則反射角將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小敏和小華通過同一平面鏡彼此看到了對方的眼睛,這說明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_____的23晚唐詩人高駢在山亭夏日中的詩句“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描寫了酷夏特有的情趣,并表達了詩人愉悅的心情。從物理學的角度,詩句中“樓臺倒影”是光的____現象,所成的像是____立的_____像。24彈鋼琴時,用不同大小的力彈同一個琴鍵,發出的聲音的_____不同;彈不同琴鍵,發出的聲音的__不同。在不同的樂器上演奏同一個音,發出的聲音的________不同。25如圖所示,一束光斜射向鏡面,請畫出它的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的大小。26如圖,一束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請作出它的反射光線和大致的折射光線27如圖所示是在一條細繩一端系一個小鐵塊做成的擺,小明用電子表測出了這個擺的周期(擺動一個來回所用的時間)后,想探究擺的周期與什么因素有關。他猜想可能與小鐵塊的質量有關,還可能與細繩的長短有關。于是他通過改變小鐵塊的質量和細繩的長度測出擺動30個周期所用的時間,得出下表的實驗數據: 實驗次數鐵塊的質量/g細繩長度/cm30個周期/s周期/s1105042.01.42108054.01.83205042.01.44208054.01.8(1)若直接測出一個周期,測得的周期誤差較________;(2)在第1、2次實驗中,小明用“保持質量不變,改變細繩長度”的方法來探究擺的周期與細繩長度的關系,這是物理學中研究問題常用的________法;(3)通過比較第1、2次實驗的兩組數據,得出在擺的質量一定時,擺長越長,周期_______。通過比較第2次和第_______次實驗的兩組數據,得出的實驗結論是:擺的周期與小鐵塊的質量無關;(4)通過實驗分析,小明得出的實驗結論是:擺的周期與小鐵塊的質量無關,與_________有關。28小明在吉他演奏中發現,琴弦發出的音調與弦線的長度、粗細和松緊程度有關。于是他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其中a、b、c、d四根弦線的松緊程度相同。(1)若他選擇b、d兩弦線做實驗,則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調與弦線_______的關系;(2)若他要研究音調與弦線粗細的關系,則應選擇________兩弦線做實驗。小明研究后可得出結論是:琴弦的材料和長度相同時,琴弦越_________,振動發聲的音調越低;(3)請你據圖乙判斷,在弦線的松緊程度相同的情況下,分別按住A點、B點、C點(A、C在細的琴弦上,B在粗的琴弦上)后撥動琴弦,發出的音調最高的是按住_______點。29小軍用刻度尺測量一支鉛筆的長度,如圖所示。(1)圖中這兩種讀數方式中正確的是______圖,另一種讀數方式會使測量結果______(選填“偏大”或 “偏小”),鉛筆的長度應為______cm;(2)接著,小軍又用這把刻度尺去測量他的物理課本的厚度,五次讀數分別為0.72 cm、0.74 cm、0.72 cm、0.92 cm、0.72 cm。記錄的五個數據中,明顯錯誤的數據是_________cm,該物理課本的厚度應為________cm,小軍多次測量同一本課本并求出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3)若這把刻度尺受溫度的影響變化較明顯,那么在嚴冬季節用它測量物體的長度時,其測量結果將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30某同學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點實驗,如圖是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的光路。實驗中發現,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的兩側,通過實驗還得到如下數據:入射角015304560反射角015304560折射角01122.135.440.9(1)分析表中數據,可得出結論: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將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現象;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且折射角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到水面時,折射角等于_______度;(2)請你指出上述探究實驗過程存在的不足:_____________。31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將一塊厚度為2mm的玻璃板豎直立在水平桌面的白紙上,并在白紙上畫出表示玻璃板前后兩表面的位置MM和NN,如圖所示。實驗次數1234lA/cm5.407.159.8012.50lB/cm5.206.969.6112.32(1)在玻璃板的左邊放棋子A,觀察到棋子在玻璃板中有兩個像,一個較亮、另一個較暗,則較亮的像是光線經______(選填“MM”或“NN”)表面反射形成的;(2)小明把棋子B(圖中未畫出)放在玻璃板的右邊,使它與較亮的像重合,并測量棋子A的右端到MM的距離lA和棋子B的左端到NN的距離lB,記錄在上面的表格中。分析表中的數據得到的結論是:像到反射面的距離__________(選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物體到反射面的距離;(3)為了驗證“像是虛像”的猜想,小明將一張白卡片放在較亮的像的位置上,_______(選填“直接”或“透過玻璃板”)觀察卡片上有無棋子A的像。如果白卡片上_______(選填“有”或“沒有”)棋子A的像,則說明上述猜想是正確的。32為了測定聲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把恰好沒在海水面下的鐘敲響,鐘聲傳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經過2.5 s,已知海深為1 875 m,求聲音在海水中的速度?33太陽發出的光,要經過大約8min20s才能到達地球。(1)若光在空氣中的速度與在真空中的速度相同,請你估算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是多少?(c =3.0108 m/s)(2)太陽到木星的距離約為7.81011 m,那么,太陽發出的光要經過多長時間才能到達木星?參考答案1B【解析】【詳解】成年人的步幅在70cm左右,國旗護衛隊的隊員身高比一般成年人高一些,所以步幅略大一些,在75cm左右。2A【解析】【分析】【詳解】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后,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故選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3C【解析】【分析】【詳解】A、錯誤,刻度尺的零刻線沒對準桌面;B、錯誤, 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沒有緊貼被測物體;C、正確,從零刻線量起, 三角尺的直角邊與刻度尺靠緊; D、錯誤,刻度尺的零刻線沒對準桌面,且三角尺沒把直角邊與刻度尺靠緊,無法確定直徑的位置故選C【點睛】直尺和三角尺輔助測量圓柱體直徑,三角尺一個直角邊要緊貼刻度邊緣,零刻線要對齊桌面4C【解析】【詳解】A將小“人”放在音樂盒(或音箱)上,會發現小“人”隨著音樂跳動,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故A不符合題意;B改變圖中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鋼尺振動的快慢不同,鋼尺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故B不符合題意;C讓空氣進入抽成真空的罩內,振鈴的聲音越來越大,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故C符合題意; D用不同的力敲擊音叉,音叉發出聲音的響度不同,同時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不同,即音叉的振幅不同,說明響度與振幅有關,故D不符合題意。5B【解析】【詳解】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不同介質傳播聲音的效果不同,固體傳聲效果最好;機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聲音通過空氣傳播,效果差,聽到表針走動的聲音較小;把一個氣球放在手表與耳朵之間相互貼緊,聲音通過固體傳入耳朵,效果更好,聽到表針走動的聲音較大。 A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不符合題意;B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符合題意;C音色是指聲音的特色,不符合題意;D頻率決定聲音的音調,不符合題意。6C【解析】【詳解】將教室的門窗關閉,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了噪聲,室外噪聲照樣產生,噪聲音調沒有大幅降低,噪聲在室內的傳播速度也沒有減小,故只有C正確,ABD錯誤。7C【解析】【詳解】A光只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才是沿直線傳播的,故A錯誤;B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故B錯誤;C沿直線傳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體擋住后會形成影子,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正確;D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錯誤。8B【解析】【詳解】A燈下手影,是利用光沿直線播形成的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B水中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現象,故B符合題意;C海市蜃樓,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天空的彩虹,是利用了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題意。9D【解析】【詳解】光的反射定律內容中指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故AB正確,D錯誤;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故C正確。10A【解析】【分析】【詳解】A光屏所能呈現的像為實像,反之為虛像,可由此來判斷像的虛實;B平面鏡成像實驗要求玻璃板與直面垂直,否則像會偏高或偏低;C平面鏡所成的像為正立等大的虛像,與距離無關;D平面鏡成像實驗做多組數據是為了得到普遍規律;【點睛】平面鏡成像最容易出錯的點為像的大小與多次實驗的目的11A【解析】【詳解】第一次折射:先過入射點O垂直玻璃上表面作出法線,再在玻璃內部法線的另一側作出折射光線,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折射:先過O點垂直玻璃下表面作出法線,再在玻璃的下側空氣中作出折射光線,注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與玻璃上表面的入射光線平行,如圖所示:故A正確,BCD錯誤。12C【解析】錯誤不是誤差,錯誤是由于測量時未遵守操作規則而引起的;而誤差是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錯誤可以避免,而只能選擇精密測量儀器,改進實驗方法,來減小誤故A、B、D錯誤故選C13力 電 【解析】【詳解】據物理基礎知識可知,物理學是研究聲、光、熱、力、電等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14b 59 【解析】【詳解】使用量筒讀數時視線要和液面的凹面底部相平,既不能仰視,也不能俯視利用量筒測液體的體積時,首先要觀察量筒壁上的刻度線,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讀數時時,視線要和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如圖,a是俯視,讀的數據比實際偏大;c是仰視,讀的數據比實際偏小;b視線要和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的讀數方法是正確的;量筒的分度值是1ml,液面在60ml處,液體的體積為60ml【點睛】對于在用眼睛觀察量筒的讀數時,視線應與液面的上表面相平,否則讀數的數據是不準確的15牛頓 愛因斯坦 【解析】【分析】【詳解】12英國物理學家牛頓提出了力學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上和地下一切物體運動的普遍規律,奠定了經典物理學基礎;著名的相對論是20世紀杰出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提出的。160.1 2.70 【解析】【分析】【詳解】12由圖知: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1個小格代表的是0.1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木塊左端與1.00cm刻度線對齊,右端與3.70cm刻度線對齊,所以木塊的長度L=3.70cm- 1.00cm=2.70cm。17振動 空氣 【解析】【詳解】第一空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鐘聲是鐘振動產生的;第二空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鐘聲是通過空氣傳到人的耳中的。18反射 音調 【解析】【詳解】第一空回聲是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的現象;站在天壇回音壁的圍墻附近說話,聲音遇到障礙物會反射回來,聲音經過多次反射,所以,可以在圍墻的任何位置聽到;第二空用相同的力度敲擊大小不同的鐘時,由于編鐘的質量不同、體積不同,所以,振動的難易不同,頻率則不同,即音調不同。19信息 音調 【解析】【詳解】1醫院用B超檢查病情,是指通過聽聲音、觀察現象,來判斷病人的病情,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2拉小提琴時,演奏者要不斷改變手指按壓琴弦的位置,改變了琴弦振動部分的長度,從而改變了振動頻率,改變了琴聲的音調。20靠近 大于 【解析】【分析】【詳解】12光線通過玻璃磚進入空氣發生兩次折射:第一次是從空氣斜射進入玻璃磚,折射光線應該靠近法線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是從玻璃磚斜射進入空氣,折射光線應該遠離法線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上去鋼筆似乎被分成了三段,發現鋼筆“錯位”了。21直線傳播; 超聲波。 【解析】【詳解】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故盲區的形成是光由于車前框的遮擋進入不了駕駛員的眼睛;2倒車雷達利用反射的超聲波來區分障礙物的距離,是利用了超聲波傳遞信息。22增大 可逆 【解析】【分析】(1)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2)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詳解】(1)在探究“光的反射現象”時,減小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的同時增大了入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即增大了入射角,根據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將增大,(2)小敏和小華通過同一平面鏡彼此看到了對方的眼睛,這說明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3反射 正 虛 【解析】【詳解】123“樓臺倒影”是樓臺通過水面所成的虛像,屬平面鏡成像現象,是光的反射現象,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24響度 音調 音色 【解析】【分析】【詳解】123用大小不同的力彈同一個琴鍵,琴弦的振幅不同,發出聲音的響度不同;彈不同的琴鍵,不同琴鍵的振動頻率不同,聲音的音調不同;不同樂器的材料和結構不同,振動時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25【解析】【詳解】鏡面反射時,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在法線兩側,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據光路圖作圖規則作圖如下26【解析】【詳解】先過入射點作出法線,根據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左側的水中作出反射光線;根據光的折射定律,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在兩種介質中,在法線左側的空氣中作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27大 控制變量 越大 4 擺長 【解析】【分析】【詳解】(1)1直接測出一個周期,由于時間較短,一次測量誤差較大,為了減小誤差應進行多次測量,然后求平均值;(2)21、2次實驗中,小明控制小鐵塊的質量不變,改變細繩長度來探究擺的周期與細繩長度的關系,應用了控制變量法;(3)34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1、2次實驗,小鐵塊質量相等,擺線長度不同,擺線長度越長擺的周期越大;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1、3或2、4實驗中,小鐵塊的質量不同,擺線的長度相同,擺的周期相同,由此可知:擺的周期與小鐵塊的質量無關。(4)5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擺的周期與小鐵塊的質量無關,與擺長有關。28長度 a、b 粗 A 【解析】【分析】【詳解】(1)1由圖示可知,琴弦b、d的材料和粗細相同而長度不同,選擇琴弦b、d進行實驗可以探究音調高低與琴弦長度的關系; (2)23要探究音調的高低與琴弦粗細的關系,應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長度相同而粗細不同,由圖示可知,可以選琴弦a、b進行實驗;結論是:琴弦的材料和長度相同時,越粗的音調越低; (3)4由圖示可知,在琴弦材料和松緊程度相同的情況下,琴弦越長,音調越低,琴弦越粗,音調越低,分別按住A點、B點、C點后撥動琴弦,發出的音調最高的是按住A 點,最低的是按住B點。29甲 偏大 3.40 0.92 0.73 減小誤差 偏大 【解析】【分析】【詳解】(1)123由圖可知,乙圖中刻度尺在讀數時,視線沒有與物體末端所對的刻度垂直,因此乙是錯誤的,乙圖的讀數偏大,甲是正確的;圖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其示數 為3.40cm;(2)456用刻度尺測物理課本的厚度需要多次測量,多次測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減小誤差;5次讀數中,0.92cm與其他數據相差較大,屬錯誤數據,應去除,則物理課本的厚度為;(3)7這把刻度尺受溫度的影響變化較明顯,由于熱脹冷縮,嚴冬季節,尺子實際長度收縮變小,而刻度依然是原來標注的刻度,所以用其測量物體的長度時,其測量結果會偏大。30增大; 小于; 零; 未換用其它透明介質進行實驗。 【解析】【詳解】(1)123由表中數據可知,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當入射角不斷增大時,折射角也隨之增大,故折射角隨入射角的變化關系是: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到水面時,折射角等于零; (2)4存在不足,應該換用其他透明介質再做此實驗,這樣得出的結論將更具有普遍性。31MM 等于 直接 沒有 【解析】【分析】【詳解】(1)1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玻璃的兩面都能反射光,能成兩個像,前面的玻璃MM表面反射的光較多成的像較亮,后面的玻璃NN表面由于反射的光線少,故成的像較暗;(2)2玻璃板的厚度為2mm=0.2cm;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lB總是小于lA,出現差別的原因可能是像距測量的從B的右端到NN的距離,該距離加上玻璃板的厚度正好等于物距;故實驗結論為:像到反射面的距離等于物體到反射面的距離;(3)34為驗證像是虛像的猜想,小明將一張白卡片放在棋子A像的位置,可以直接觀察卡片上是否有蠟燭的像,如果有,則為實像,否則,為虛像。321 500 m/s【解析】【分析】【詳解】聲音由海面傳到海底的時間:根據題意知道距離海底深度為:s=1875m則根據公式:答:聲音在海水中傳播速度為1500m/s33(1)1.51011m; (2)2600s。【解析】【詳解】(1)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c =3.0108 m/s,光在空氣中的速度與在真空中的速度相同,故光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0108 m/s,光到達地球的時間:t=8min20s=500s,由得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是:;(2)由可知,太陽發出的光到達木星經過的時間:。答:(1)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是1.51011 m;(2)太陽光到達木星的時間為2.6103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