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天津市河東區四校期中物理試題.docx
天津市河東區四校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1下列數據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課本寬度的是( )A1.6mB7.5dmC18cmD70m2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聞其聲而知其人”是根據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B“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C高速公路兩側安裝透明板墻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D超聲波可以粉碎結石,說明聲音具有能量3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的是( )A山的“倒影” B日食C汽車觀后鏡 D水中“折”筆4下列四種常見的現象中,屬于液化的是( )A春天,清晨河面上淡淡的白霧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變干C深秋,早晨的地面上出現白霜D冬天,室外冰凍的衣服變干5小華在鋼水管的一頭敲一下,小珍在另一頭卻聽到三下聲音,這三下聲音依次由下述物質傳播的順序是( )A鋼、空氣、水 B鋼、水、空氣 C水、空氣、鋼 D空氣、水、鋼6一位同學站在平面鏡前并向平面鏡靠近,則他在平面鏡中的像應該( )A遠離平面鏡,且大小不變 B靠近平面鏡,且大小不變C遠離平面鏡,且越來越小 D靠近平面鏡,且越來越大7如圖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氣斜射入玻璃磚,折射后從另一側面射出,其出射點可能是圖中的( )AM點BN點CP點DQ點8某同學利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三次測量的數據分別為2.45 cm、2.46 cm、2.46 cm,則測量結果應記為A2.5 cmB2.457 cmC2.45 cmD2.46 cm9室內溫度為20,此時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隨著酒精的迅速蒸發,圖中哪幅圖正確反映了溫度計讀數隨時間的變化()ABCD10下面關于常用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中,錯誤的是()A溫度計不能用來測量超過它所能測量的最高溫度B讀溫度計示數時,視線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C讀數時為求準確,應把溫度計從液體中拿出來仔細觀察D測量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玻璃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11如圖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一可沿ON折疊的白色硬紙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鏡上,使光線AO緊貼硬紙板射向鏡面O點,為了研究反射角與入射角之間的關系,實驗時應進行的操作是( )A繞ON前后轉動板EB繞ON前后轉動板FC改變光線AO與ON之間的夾角D改變光線OB與ON之間的夾角12如圖是用來他那就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屏未畫出),當蠟燭和透鏡放在圖示位置時,通過移動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與物體等大的像;若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到刻度為40cm處,則( )A移動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動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縮小的像C移動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論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蠟燭的像13如圖所示,用甲、乙兩刻度尺測量同一木塊的長度,其測量結果分別為:甲測量的結果是_____,乙測量的結果是_____,使用刻度尺_____測量較準確14如圖所示,則該停表所指示的時間為________s.15進入音樂會會場之前,小明聽到美妙動聽的鋼琴聲,尋聲而去,聲音_____不變,但_____越來越大16江西多地在2018年春節前通知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爆竹產生的聲音是空氣_____生的;禁放是從_____處減弱噪聲17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_____性質制成的,體溫計_____(選填“能”或“不能”)用來測量氣溫。18一只小鳥在離湖面10m的上空飛行,若湖深為5m,則小鳥在湖里所成的像與它的距離是________m.19如圖所示,是_______眼的成像示意圖,應佩戴_______透鏡制成的眼鏡矯正20實施人工降雨的一種方法是飛機在高空撒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干冰進入云層,很快_____成氣體,并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于是高空水蒸氣便_____成小冰晶或_____成小水滴,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從而形成降雨。(填物態變化的名稱)21畫出圖中物體AB在平面鏡中的像。(______)22在圖中補畫出經過凸透鏡的折射光線。(____)23探測船上的聲納發出的超聲波以每秒1500 m 的速度射向海底,海底再將超聲波反射回來,經8s后聲納收到反射的超聲波,試求海底的深度24在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1)如圖甲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可觀察到小球被多次彈起,這說明了_______(2)如圖乙所示,為了驗證(1)中的探究結論,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桌子發出了很大的聲響,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為了明顯地看到實驗現象,你的改進方法是:______________(3)如圖丙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實驗能說明________可以傳聲(4)如圖丁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會發現_______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中:(1)為了確定凸透鏡的焦距,小明讓一束平行光經過一透鏡,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圖所示,可確定該凸透鏡的焦距f_____cm。(2)小明用此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放在水平桌面上,在點燃蠟燭后,調節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_____。(3)將蠟燭移動到距凸透鏡18cm處時,在光屏上_____(選填“能”或“不能”)呈現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實像,生活中應用該原理制作的光學儀器是_____(填一種即可)。(4)當將蠟燭移動到距凸透鏡45cm處時,光屏上會出現的是_____立、_____的實像,生活中應用該原理制作的光學儀器是_____;如果他將蠟燭再靠近凸透鏡一些,這時光屏應向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以獲得清晰的實像。26為了探究冰熔化和水沸騰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君君同學進行了如下操作:(1)為完成這個實驗,她準備的器材有:燒杯、酒精燈、鐵架臺、溫度計,還需要的測量儀器是_____。(2)用圖甲所示裝置探究冰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把裝有初溫為_____(如圖乙所示)碎冰的燒杯直接放置在空氣中,不用酒精燈加熱。這樣做不但能使燒杯均勻受熱,而且冰的溫度升高較_____(選填“快”或“慢”),便于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3)等冰全部熔化完后,在燒杯下方放入酒精燈,如圖丙,加熱一段時間后水沸騰,水沸騰時需要_____熱量,溫度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4)君君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了如圖丁所示的曲線,由曲線可知:冰是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此實驗測得水沸騰時的溫度比100小的原因是_____。27明月當空,小婷在陽臺上看到一簇絢麗的煙花在空中綻放,2s 后她聽到煙花綻放的爆炸聲(聲速取340m/s,光速取 3108m/s)(1)明月和煙花,屬于光源的是_____(2)請解釋:人為什么首先看到煙花綻放,然后才聽到煙花綻放的爆炸聲_________(3)估算煙花綻放處到小婷的距離__________28一輛汽車以14m/s 的速度正對山崖行駛,鳴笛后2s聽到回聲,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求:(1)汽車在這段時間內行駛的路程;(2)鳴笛處距高山崖多遠;(3)聽到回聲時,汽車距山崖多遠?參考答案1C【解析】【詳解】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大約18cm,初中物理課本的寬度與此差不多,為18cm故選C2D【解析】試題分析:A.“聞其聲而知其人”意思是說聽見聲音就知道是某人了,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錯誤;B.“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意思是不高大聲說話,怕影響到天上人,這里的“高”指聲音的響度大,錯誤;C.高速公路兩側的透明玻璃板能阻礙聲音的傳播,這是在傳播途徑中減弱噪聲,錯誤;超聲波可以粉碎結石,粉碎結石是需要能量的,說明聲波具有能量,正確;所以選擇D。考點:聲音的三個特征 聲音的應用3B【解析】【分析】【詳解】A水中倒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不符合題意;B日食的形成,是利用光沿直線播形成的現象,符合題意;C汽車觀后鏡,是利用了光的反射,不符合題意;D水中“折”筆,是利用了光的折射,不符合題意故選B4A【解析】【詳解】A春天,清晨河面上淡淡的白霧,由于清晨溫度低,白霧是水蒸氣遇冷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故A符合題意;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變干,是水分蒸發了,屬于汽化,故B不符合題意;C深秋,早晨的地面上出現白霜,是水蒸氣的凝華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冬天,室外冰凍的衣服變干,是冰升華直接變成了水蒸氣,故D不符合題意選A5B【解析】【分析】【詳解】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知道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快,在液體中次之,最慢的是在氣體中傳播在一根較長的裝滿水的鋼管一端敲擊一下,在鋼管的另一端可以聽到3次聲音,第一次是在通過鋼管傳來的,第二次是通過水傳來的,第三次是通過空氣傳來的;故選B6B【解析】【詳解】當一位同學站在平面鏡前并向平面鏡靠近時,她在平面鏡中的像也將向平面鏡靠近,所以像離人的距離變小,但像的大小不變.所以B選項是正確的.7B【解析】【詳解】光線從O點斜射入玻璃中發生折射現象,折射光線向靠近法線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圖所示:所以從玻璃磚再射出,射出點可能是圖中的N點故選B8D【解析】【詳解】為了減小誤差,應該求三次測量的平均值,則物體的長度應為:L=2.46cm,故D正確,故選D9C【解析】【分析】【詳解】因室內溫度為20,所以溫度計開始示數是20,排除選項D;當將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時,隨著酒精的迅速蒸發,會帶走一部分熱量,溫度計的示數會降低,排除選項A;但當酒精蒸發完后,溫度計的示數會上升,最終與室溫相同,排除選項B10C【解析】【詳解】A溫度計不能用來測量超過它所能測量的最高溫度,否則會損壞溫度計。故 A 正確,不符合題意; B溫度計讀示數時,視線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否則會造成讀數錯誤。故 B 正確,不符合題意; C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不能離開被測液體。故 C 錯誤,符合題意;D測量液體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故 D 正確,不符合題意。11C【解析】【詳解】此題是“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先讓一束光貼著紙板沿某一個角度射到O點,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數,然后改變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減小或增大,即改變光線AO與ON之間的夾角,再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數,與前一次實驗量出的結果進行比較,即可發現反射角和入射角關系,故選C12D【解析】【分析】【詳解】由圖示可知,物距為u=50cm20cm=30cm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u=2f=30cm,所以凸透鏡的焦距為:f=15cm;若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到刻度為40cm處,此時物距為u=50cm40cm=10cm,uf時,此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不論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蠟燭的像;故D符合題意132.8cm 2.80cm 乙 【解析】【詳解】(1)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甲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是:5.0cm2.2cm=2.8cm;(2)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乙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是:5.80cm3.00cm=2.80cm;(3)長度測量的準確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分度值決定的,乙刻度尺的分度值小,所以乙刻度值測量比較準確;14337.5【解析】【分析】【詳解】由圖知:在停表的中間表盤上,1min中間有兩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5min,指針在“5”和“6”之間,偏向“6”一側,所以分針指示的時間為5min;在停表的大表盤上,1s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1s,指針在37.5s處,所以秒針指示的時間為37.5s,即停表的讀數為5min37.5s337.5s.【點睛】停表的中間的表盤代表分鐘,周圍的大表盤代表秒,停表讀數是兩個表盤的示數之和15音調和音色 響度 【解析】【詳解】鋼琴聲是通過琴弦的振動發出聲音的;尋聲而去,距離發聲體的遠近變了,但聲音的振動頻率沒變,故音調是不變的,響度變大。音色和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故音色不變。【點睛】音調和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音色和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響度和發聲體的振幅以及距發聲體的遠近有關16振動 聲源 【解析】爆竹產生的聲音是空氣振動產生的;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是從聲源處減弱噪聲點睛: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控制噪聲有三種途徑:在聲源處、在傳播過程中、在人耳處17熱脹冷縮 不能 【解析】【詳解】1液體溫度計的構造與工作原理告訴我們它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2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 3542,而氣溫的變化范圍一般比這大的多,因此體溫計不能用來測氣溫。再者氣溫可高可低,而體溫計的示數是不會自己降下來的,它要靠外力甩一甩才能降下來。1820【解析】【詳解】當小鳥距水面10m時,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它的像與湖面的距離是10m.所成的像與它的距離是20m。19近視 凹 【解析】【詳解】近視眼是晶狀體曲度變大,會聚能力增強,即折光能力增強由圖知遠處物體經眼睛將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判定為近視眼;因為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所以為使光線推遲會聚,需要佩戴凹透鏡進行矯正;20升華 凝華 液化 【解析】【詳解】固態干冰變成氣態二氧化碳是升華過程,升華過程需要向周圍吸收熱量;水蒸氣變成小冰粒的過程是凝華過程,水蒸氣變成小水滴的過程是液化過程;21【解析】【詳解】先作出物體 AB 的端點 A、B 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 A、B,用虛線連接 A、B 即為物體 AB 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如圖所示:22【解析】【詳解】根據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作圖如下:236000m【解析】【詳解】超聲波從海面到海底的時間:,根據速度定義式,可得海底深度:s=vt=1500m/s4s=6000m答:海底的深度為6000m24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在桌面上撒一些紙屑(或其他輕小物體) 空氣 鈴聲越來越小 真空不能傳聲 【解析】【分析】【詳解】(1)如圖甲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可觀察到小球被多次彈起,這說明了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用小球被多次彈起來代表聲源的振動,是轉換法的應用;(2)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桌子發出了很大的聲響,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因為桌子的振動幅度是很小的,不容易被直接看到,可以利用實驗(1)的方法,即轉換法,用輕小物體的跳動來表示桌子的振動;所以為了明顯地看到實驗現象,改進方法是:在桌面上撒一些紙屑或其他輕小物體 (3)如圖丙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是聲波經過空氣傳遞到了左邊的音叉,引起了左邊音叉的振動,所以該實驗能說明空氣可以傳聲(4)如圖丁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會發現鈴聲越來越小,說明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再經過科學的推理可知:真空不能傳聲【點睛】重點是聲音的產生、傳播特征,加深理解難度不大,但在考試中經常出現,要多練習達到熟練的程度2510.0 同一高度 能 投影儀 倒 縮小 照相機 遠離 【解析】【詳解】(1)1由圖中,平行光線經凸透鏡后會聚到一點,說明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 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鏡的焦點,所以焦距為 20.0cm10.0cm10.0cm。(2)2為了使像能呈在光屏的中心,應該調節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3當移動蠟燭距凸透鏡 18cm 處時,已知 f10.0cm,則 fu2f,根據凸透鏡的成像規律知,此時在光屏上能成倒立放大的實像;4生活中應用該原理制作的光學儀器是投影儀;(4)5 67蠟燭距凸透鏡 45cm 處時,即 u2f,在凸透鏡另一側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根據這個原理制成了照相機;8如果他將蠟燭再靠近凸透鏡一些,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可知,這時光屏應向右移動,遠離凸透鏡,以獲得清晰的實像。26秒表 4 慢 吸收 不變 晶體 此時大氣壓低于 1標準大氣壓 【解析】【詳解】(1)1由于冰熔化和水沸騰這兩個實驗,都需要對冰和水進行加熱,所以,除需要用溫度計測量溫度的變化外,還需要用秒表計時器來記錄時間。(2)2圖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 1,且在零的下方,是零下,示數為4;3冰的熔點為 0,所以裝所以裝有碎冰的燒杯直接放置在空氣中,不但能使燒杯均勻受熱,而且冰的溫度升高較慢,便于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3)45由圖丙知水沸騰時需要吸收熱量,溫度不變。(4)6由圖 BC 段是冰熔化的過程,此過程中冰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所以冰是晶體; 7DE 段是水沸騰過程,吸熱溫度不變,此時溫度是 98,即水的沸點,此實驗測得水沸騰時的溫度比 100小的原因是此時大氣壓低于 1 個標準大氣壓。27煙花 見解析 見解析 【解析】【分析】【詳解】(1) 煙花自身能發光,是光源;明月自身不能發光,不是光源; (2)煙花和爆炸聲在空中同時產生,總是先看見煙花后聽到爆炸聲,是因為光的傳播速度遠遠大于聲音的傳播速度; (3)根據公式 v=st 可知,放煙花的地方與他的距離 s=vt=340m/s2s=680m ;【點睛】(1)自身發光的物體是光源; (2)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小于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3)根據速度公式求出距離28(1)28m;(2)354m;(3)326m【解析】【分析】【詳解】(1)由v可得,在t2s的時間內,車行駛的距離:s1v1t14m/s2s28m,(2)聲音傳播的距離:s2v2t340m/s2s680m,設司機鳴笛時車到山崖的距離為s,則:2ss1s2,所以s354m,(3)司機聽到回聲車距山崖的距離:sss1354m28m326m【點睛】聲音和車行駛的路程之和是司機鳴笛時車距山崖距離的2倍,據此求出鳴笛時車距山崖的距離司機聽到回聲時車距山崖的距離等于司機鳴笛時車到山崖的距離減去車行駛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