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期末考試物理試題.docx
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期末考試物理試題一、單選題1對下列物理量的估測中,符合實際的是( )A正常人的體溫約為45B初中物理教科書的長度約為26cmC一名普通中學生的質量約為700kgD一名中學生參加百米賽跑用時約為8s2一輛汽車在公路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它的運動符合以下哪個圖象( )ABCD3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屬于光的折射的是( )A山的“倒影”B日食C汽車觀后鏡D水中“折”筆4如圖所示,入射光線與平面鏡MN的夾角是30,如果保持入射光線不動,使平面鏡繞入射點逆時針轉動10,則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的夾角( )A減小20 B增大10 C增大20 D減小105小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時,燭焰在光屏上成了一個清晰的像,如圖所示,下面給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時原理與此現象相同的是( )A投影儀B照相機C放大鏡D望遠鏡6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裝滿水,把質量相等的銅塊、鋁塊、鐵塊分別放入這三只杯子里,則溢出水最多的是(銅鐵鋁)( )A放銅塊的杯子B放鋁塊的杯子C放鐵塊的杯子D三只杯子水面高度相同7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mV圖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若甲、乙物質體積相等,甲的質量大B若甲、乙物質質量相等,甲的體積大C乙物質的密度為2g/cm3D甲乙兩種物質的密度之比為2:1二、多選題8熱現象在一年四季中隨處可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經常出現大霧,這是汽化現象。B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現小露珠,這是液化現象C夏天揭開冰棒包裝后會看到冰棒冒“白氣”,這是升華現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會出現白色的霜,這是凝華現象三、填空題9運水稻的車輛和聯合收割機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他們都是_____;以它們中的任何一個為參照物,則另一個是_____(填“運動”或“靜止”)10生活離不開聲音,人們通過響度、音調和音色來描述聲音的特性?!罢鸲@” 說明聲音的_____大,“聞其聲知其人”,是根據聲音的________來推斷說話者的。11如圖是小紅在秀江河邊看魚,小紅所看見的魚是在_____點處(選填“A”或“B”)所以,有經驗的漁民知道,用魚叉叉魚時要朝著所看到的“魚”更_____(選填“深”或“淺”)一些的位置叉去,才能叉到魚12如圖所示:如果青少年不注意用眼衛生,長時間上網閱讀、觀看視頻,沉迷游戲等,容易導致近視,近視眼看遠處物體時像成在視網膜的_________(選填“前方”或“后方”),需要配戴_________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來矯正。13如圖所示,兩個形狀相同的燒杯,分別盛有質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根據圖中液面的高度和液體密度知識,可知A液體是_____,B液體是______。(水酒精)14一個運動物體在前4s內的平均速度是3m/s,后6s內的平均速度是5m/s,則它在10s內的平均速度是_____,一只小鳥在離湖面10m的上空飛行,若湖深為5m,則小鳥在湖里所成的像與它的距離是_____m。15隨著科技的發展,過去“呼風喚雨”的神話已成為現實在云層中播撒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實施人工降雨干冰_____(填寫物態變化名稱)時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熱,使云中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形成降雨,其中冰晶在下落過程中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成水16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現彩虹,這屬于光的________現象。彩色電視機屏幕上各種艷麗色彩是由紅、綠、______三種色光通過適當的比例混合得到的。17一列車正以54km/h的速度由東向西在雨中行駛,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正好豎直下落至地面。這一現象說明今天刮風的風向為___________風,風速是___________m/s。18我國名酒“貴州茅臺酒”獲得世博會多屆金獎。容量500mL的精品“飛天茅臺”,(),它的質量為______kg,將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為______g/cm3。19在圖中,該物體的長度為_______ cm,小紅之后利用該刻度尺測量物理書的寬度,測量的四組數據分別為18.31cm、18.32cm、19.31cm、18.31cm,則物理書的寬度為_______cm。20圖中停表的讀數為_______s。21圖中溫度計的示數為______C。22如圖所示是一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頻閃照相機每隔0.2s閃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在做_____(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小球從B點運動到D點的平均速度為_____m/s,小球在_____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最大。四、簡答題23小鷺善于觀察身邊的物理現象。一天,她從冰箱的冷凍室中拿出一支冰棍,發現冰棍包裝紙上附著白花花的“粉末”;剝去包裝紙,看見冰棍在冒“白氣”;她把這支冰棍放進茶杯里,過一會兒,茶杯壁逐漸出現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請你幫小鷺解釋“粉末”“白氣”和“冒汗”是怎么形成的。五、計算題24一輛汽車以15m/s 的速度正對山崖行駛,鳴笛后2s聽到回聲,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求:(1)鳴笛處距離山崖多遠;(2)聽到回聲時汽車距山崖多遠?25一個空瓶的質量是50g,裝滿水后瓶和水的總質量為150g,求:(1)瓶子的容積是多少?()(2)將瓶子中的水倒出后,裝滿酒精,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則所裝酒精的質量是多少千克?26如圖所示,一只容積為500cm3的瓶內盛有0.3kg的水,一只口渴的烏鴉每次將一塊質量為0.02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當烏鴉投了25塊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內石塊的總體積。(2)石塊的密度。六、實驗題27為了探究冰熔化和水沸騰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君君同學進行了如下操作:(1)為完成這個實驗,她準備的器材有:燒杯、酒精燈、鐵架臺、溫度計,還需要的測量儀器是_____。(2)用圖甲所示裝置探究冰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把裝有初溫為_____(如圖乙所示)碎冰的燒杯直接放置在空氣中,不用酒精燈加熱。這樣做不但能使燒杯均勻受熱,而且冰的溫度升高較_____(選填“快”或“慢”),便于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3)等冰全部熔化完后,在燒杯下方放入酒精燈,如圖丙,加熱一段時間后水沸騰,水沸騰時需要_____熱量,溫度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4)君君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了如圖丁所示的曲線,由曲線可知:冰是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此實驗測得水沸騰時的溫度比100小的原因是_____。28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中:(1)為了確定凸透鏡的焦距,小明讓一束平行光經過一透鏡,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圖所示,可確定該凸透鏡的焦距f_____cm。(2)小明用此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放在水平桌面上,在點燃蠟燭后,調節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_____。(3)將蠟燭移動到距凸透鏡18cm處時,在光屏上_____(選填“能”或“不能”)呈現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實像,生活中應用該原理制作的光學儀器是_____(填一種即可)。(4)當將蠟燭移動到距凸透鏡45cm處時,光屏上會出現的是_____立、_____的實像,生活中應用該原理制作的光學儀器是_____;如果他將蠟燭再靠近凸透鏡一些,這時光屏應向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以獲得清晰的實像。29在一次實驗教學中,某小組的同學對鹽水進行密度的測量: (1)如圖,小麗和小花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實驗: 將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把游碼移到零刻度線處,指針停止后的情形如圖甲,要使橫梁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選填“右”或“左”)調,直至天平平衡。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35 g,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鹽水,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如圖乙所示,則燒杯中鹽水的質量為_______g,將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鹽水的體積如圖丙所示,則鹽水的密度為_______g/cm3,小麗和小花用這種方法測出的鹽水密度比真實值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2)小偉回到家里自己配置了鹽水,用家里的一臺電子秤(如圖丁所示)和沒喝完的半瓶純凈水,做了如下實驗: 用電子秤測出瓶和純凈水的總質量為m1,并用筆在瓶身水面位置標記為A,把瓶中的水全部用來澆花,然后吹干,用電子秤測出空瓶的質量為m2,把自己配制的鹽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與_____相平,再用電子秤測出瓶和鹽水的總質量為m3, 則被測鹽水的密度表達式=_______(已知純凈水的密度為0,用測得的量和0表達)。參考答案1B【解析】【詳解】A正常人的體溫約為37,不符合題意;B初中物理教科書的長度約為26cm,符合題意;C一名普通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kg,不符合題意;D一名中學生參加百米賽跑用時約為15s,不符合題意。2C【解析】【分析】我們把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物體的運動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保持不變;在任意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詳解】A、圖象表示汽車運動的速度與所用時間成正比,也就是做加速直線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B、圖象中路程隨著時間的增大保持不變,表示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故B不符合題意;C、圖象表示汽車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成正比,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符合題意;D、路程和時間關系圖象是一條曲線,表明路程和時間不成正比,不是勻速直線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3D【解析】【詳解】A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山的“倒影”屬于光的反射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B日食是當月亮處于太陽和地球之間時,月亮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線而形成的,這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C汽車后視鏡是利用凸面鏡對光線起發散的作用,擴大視野,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看水中的鉛筆好像折斷了,這是光從水中射入空氣中發生折射的結果,故D符合題意故選D4A【解析】【詳解】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時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30,則入射角為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60,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120;如果保持入射光線不動,使平面鏡繞入射點O逆時針轉動10角時,即入射角減小10時,則入射角變為60-10=50,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變為50,所以這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100,則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夾角減小20,故選A。5B【解析】如圖,蠟燭在二倍焦距以外,像距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的實像A、投影儀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A不符合題意;B、照相機的鏡頭使物體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符合題意;C、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C不符合題意;D、望遠鏡的物鏡將遠處物體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再經過目鏡放大成像,過程中經歷兩次成像,故D不符合題意選B6B【解析】【詳解】銅、鐵、鋁的密度關系:銅鐵鋁,三者質量相等,根據V可知,三者體積關系V銅V鐵V鋁,放入相同的裝滿水的杯中后,溢出水最多的放鋁塊的杯子故選B7A【解析】【詳解】A由圖象知,當體積V1時,,所以體積相等的甲、乙,甲的質量大,故A正確;B由圖象知,當m1g時,,所以質量相等的甲、乙,乙的體積大,故B錯;C由圖象知,當體積V2時,1g,0.5g/,故C錯;D由圖象知,當體積V1時,2g,2g/,所以,故D錯8BD【解析】【詳解】A春天的早晨經常出現的大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在清晨低溫液化的小水珠附在一些輕微的顆粒物飄在空氣中形成的,故A項錯誤;B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現的小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清晨遇到低溫液化的小水珠附在花草上形成的,故B項正確;C夏天揭開冰棒包裝后會看到冰棒冒“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項錯誤;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會出現白色的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低溫凝華形成的冰粒附在地面上,故D項正確。9運動 靜止 【解析】【分析】研究物體的運動時,必須事先選定一個標準的物體,這個事先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這個標準位置發生了改變,則是運動的;如果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這個標準位置沒有發生改變,則是靜止的【詳解】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的車輛和聯合收割機,如果選擇地面為參照物時,車輛和聯合收割機相對地面的位置在不斷發生變化,所以說它們都是運動的;如果選其中一個為參照物,另一個與它的相對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所以都是靜止的10響度 音色 【解析】【詳解】1生活離不開聲音,人們通過響度、音調和音色來描述聲音的特性,“震耳欲聾”說明聲音的響度高;2“聞其聲知其人”,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推斷說話者的。11B 深 【解析】【分析】【詳解】反射的光線由水中進入空氣時,在水面上發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進入眼睛,而眼睛是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去,就會覺得魚變淺了,所以這條魚的實際位置在A點,看到的是偏高的魚的虛像,即B點魚的實際位置在看到像的下面,有經驗的漁民叉魚時,要對著看到的魚的下面叉去12前方 凹透鏡 【解析】【詳解】12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物體是因為人眼的晶狀體比較厚,對光的偏折能力較強,導致看遠處物體時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可以利用具有發散作用的凹透鏡來矯正,使光線的會聚能力減弱,讓像能夠呈現在視網膜上,能看清物體。13酒精 水 【解析】【詳解】第一空、第二空盛有質量相等的水和酒精,由題圖可知A液體體積大,由=可得,A的密度小于B的密度,A是酒精,B是水。144.2m/s 20 【解析】【詳解】1由可得,物體在前4s內的路程:s1=v1t1=3m/s4s=12m,物體在后6s內的路程:s2=v2t2=5m/s6s=30m,它在10s內的路程:s=s1+s2=12m+30m=42m,則它在10s內的平均速度:;2湖面相當于平面鏡,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物與像大小相同,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所以一只小鳥在離湖面10m的上空飛行,小鳥所成的像離湖面也是10m,則小鳥在湖里所成的像與它的距離是20m。15升華 吸收 熔化 【解析】【詳解】干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在常溫下會吸熱迅速的升華變為二氧化碳氣體,升華吸熱,使空氣中水蒸氣放出熱量迅速凝華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滴小冰晶在下落過程中,遇到溫暖的空氣又會吸收熱量熔化成小水滴,形成降雨16色散 藍 【解析】【詳解】1雨過天晴時,常在天空出現彩虹,這是太陽光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細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經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種彩色光,這種現象叫做光的色散現象。所以說雨后的天空出現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2用放大鏡觀察彩色電視畫面,可以發現彩色電視機屏幕上各種艷麗色彩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通過適當的比例混合得到的。17東風 15m/s 【解析】【詳解】12列車由東向西在雨中行駛,乘客看到雨正好豎直下落至地面,說明雨在水平方向上也是由東向西運動,那么吹的是東風,風的速度大小和車速一樣180.45 0.9 【解析】【詳解】1根據可得這瓶酒的質量;2將酒倒出一半以后,體積和質量都減少一半,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密度不變依然等于,即。191.80 18.31 【解析】【詳解】1如圖所示該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即分度值為0.1cm,物體的左端與刻度值6.00cm對齊,右端與7.80cm處對齊,則物體的長度為7.80cm-6.00cm=1.80cm;2小紅利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的方法測量的四組數據分別為18.31cm、18.32cm、19.31cm、18.31cm,其中19.31cm與其他三組數據相差太大,去掉不用,故平均值為,而長度需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物理書的寬度為18.31cm。20200【解析】【詳解】圖中停表的小表盤的指針為分針,走一圈15min,小表盤的指針為秒針,走一圈60s,如圖所示分針指在刻度值3min的后面,未過半,秒針指在刻度值20s處,則停表的讀數為。21-14【解析】【詳解】1該溫度計的刻度值往下逐漸增大,故溫度應該是零下,一小格的所表示的刻度值,即分度值為1C,所以圖中溫度計液柱的上表面所指的刻度值即為溫度計的示數為-14C。22變速 0.1 E、F 【解析】【詳解】1頻閃照相機每隔0.2s閃拍一次,即每隔0.2s曝光一次,兩個點之間時間間隔都相同為0.2s,而圖中兩個點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即在相同時間內,運動的路程越來越大,所以小球在做變速直線運動;2由圖可知:刻度尺每一小格代表的是0.1cm,即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從B到D,由圖中刻度尺可量出BD之間的距離為4cm,小球運動的時間為,則小球從B點運動到D點的平均速度為;3已判斷出小球在做變速直線運動,且每隔0.2s曝光一次,即在相同時間內,運動的路程越來越大,則時間相同時,在相同時間內運動的路程越大,速度就越大,所以小球在E、F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最大。23見解析【解析】【詳解】“粉末”是固體,它是冰箱內的水蒸氣在溫度降低到0以下時,直接凝華為固體形成的;“白氣”是小液滴,它是由空氣中的較高溫度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冰棍放熱液化形成的;“冒汗”也是由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茶杯壁放熱液化成的小水珠。24(1)355m; (2)325m?!窘馕觥俊驹斀狻?1)根據可得鳴笛后到接收到鳴笛聲的回聲時聲音走的路程此時汽車以15m/s 的速度正對山崖行駛,則汽車接收到回聲時行駛的路程,則鳴笛處到山崖的距離為;(2)已求得鳴笛處到山崖的距離為355m,汽車接收到回聲時行駛的距離為30m,則聽到回聲時汽車距山崖。答:(1)鳴笛處距離山崖355m;(2)聽到回聲時汽車距山崖325m。25(1)100cm3; (2)0.08kg?!窘馕觥俊驹斀狻?1)裝滿水后瓶和水的總質量為150g, 水的質量為,由題意知瓶子的容積就是水的體積,根據可得水的體積;(2)將瓶子中的水倒出后,裝滿酒精,則酒精的體積等于瓶子的容積,根據可得酒精的質量。答:(1)瓶子的容積是100cm3;(2)裝酒精的質量是0.08千克。26(1)2104m3 (2)2.5103kg/m3【解析】【詳解】(1)瓶內盛有0.3kg的水,根據可得水的體積,當烏鴉投了25塊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此時石塊的總體積加上水的體積即為瓶子的容積,則石塊的總體積為;(2)已知25塊相同的小石子的總體積,以及每一塊石子的質量,則石塊的密度為。答:(1)瓶內石塊的總體積為2104m3;(2)石塊的密度為2.5103kg/m3。27秒表 4 慢 吸收 不變 晶體 此時大氣壓低于 1標準大氣壓 【解析】【詳解】(1)1由于冰熔化和水沸騰這兩個實驗,都需要對冰和水進行加熱,所以,除需要用溫度計測量溫度的變化外,還需要用秒表計時器來記錄時間。(2)2圖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 1,且在零的下方,是零下,示數為4;3冰的熔點為 0,所以裝所以裝有碎冰的燒杯直接放置在空氣中,不但能使燒杯均勻受熱,而且冰的溫度升高較慢,便于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3)45由圖丙知水沸騰時需要吸收熱量,溫度不變。(4)6由圖 BC 段是冰熔化的過程,此過程中冰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所以冰是晶體; 7DE 段是水沸騰過程,吸熱溫度不變,此時溫度是 98,即水的沸點,此實驗測得水沸騰時的溫度比 100小的原因是此時大氣壓低于 1 個標準大氣壓。2810.0 同一高度 能 投影儀 倒 縮小 照相機 遠離 【解析】【詳解】(1)1由圖中,平行光線經凸透鏡后會聚到一點,說明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 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鏡的焦點,所以焦距為 20.0cm10.0cm10.0cm。(2)2為了使像能呈在光屏的中心,應該調節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3當移動蠟燭距凸透鏡 18cm 處時,已知 f10.0cm,則 fu2f,根據凸透鏡的成像規律知,此時在光屏上能成倒立放大的實像;4生活中應用該原理制作的光學儀器是投影儀;(4)5 67蠟燭距凸透鏡 45cm 處時,即 u2f,在凸透鏡另一側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根據這個原理制成了照相機;8如果他將蠟燭再靠近凸透鏡一些,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可知,這時光屏應向右移動,遠離凸透鏡,以獲得清晰的實像。29水平 左 39.6 1.1 偏大 標記A 【解析】【詳解】(1)12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將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如圖所示指針在分度盤中央的右側,要使橫梁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反向調節,即向右調節平衡螺母;34在甲圖中,標尺的分度值是0.2g,故此時燒杯和鹽水的質量是m=50g+20g+4.6g=74.6g,故鹽水的質量是:m鹽=74.6g35g=39.6g;量筒的分度值為1mL,即1cm3,如圖液柱所指的位置,鹽水的體積為36cm3,則鹽水的密度為;5小麗和小花用這種方法測量時,鹽水的質量是準確的,但是測量鹽水的體積時,由于燒杯中的水不能全部倒出,所以測得鹽水的體積偏小,由可知,測得密度偏大;(2)67據上面的分析可知,此題是通過計算水的體積而得出自己配制鹽水的體積,即用電子秤測出半瓶純凈水的總質量為m1,并用筆在瓶身水面位置標記為A;把瓶中的水全部用來澆花,然后吹干,用電子秤測出空瓶的質量為m2;故此時的水的質量是:m=m1m2;故水的體積是:;把自己配制的鹽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與標記A處相平,再用電子秤測出瓶的總質量為m3;故此時鹽水的質量是:m=m3m2,則自己配制的鹽水的密度表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