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湖北省十堰市十堰外國語學校期中物理試題.docx
湖北省十堰市十堰外國語學校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題一、單選題1新學期每逢周一上午,十堰外國語全體師生將舉行莊嚴的升國旗儀式,關于升國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升國旗時校園環境溫度為50B國歌演奏時間大約為50sC國旗桿的高度約為100mD整個升旗儀式持續時間為20h2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只要物體振動人們就能聽到聲音B利用超聲波可以測出地球離月球的距離C“聞其聲,知其人”是根據音色來辨別的D學校周圍禁止機動車鳴笛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3國慶假期,小夢與父母乘長途汽車外出旅游,小夢看見前面的小車離她越來越遠,后面的卡車離她越來越近,小夢研究前面的小車和后面的卡車的運動情況所選的同一參照物是( )A前面小車B后面卡車C長途汽車D路邊的樹4在十堰外國語校園運動會八年級100m比賽中,八(21)班學生第一個沖過終點,關于運動快慢,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觀眾用“相同時間比路程”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B終點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C物理學上用觀眾的方法來比較運動的快慢D物理學上用裁判的方法來比較運動的快慢5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這屬于熔化現象,此過程需要吸熱B夏天站在湖邊會感到涼快是因為湖水蒸發吸熱C深秋,我們會在樹葉上看見霜,這屬于凝固現象D寒冬的早晨,戴眼鏡的同學走進教室,鏡片會模糊不清,這屬于液化現象6以下四種措施中:馬路旁的房子的窗戶采用雙層玻璃;城市禁止機動車鳴喇叭;馬路旁安裝噪聲監測裝置;高架道路兩側設隔音板墻。對控制噪聲污染有作用的是( )ABCD7下列關于光現象說法正確的是( )A光在任何情況下都沿直線傳播B我們看到湖水中出現天空的云朵是光的反射現象C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快D汽車的后視鏡是凹面鏡,可以擴大視野8當太陽射向月亮的光被地球擋住時,地球上的人會觀察到月食。設想一下:若干年后,我國的航天員成功登月,此時恰好在地球上出現月食現象,那么航天員會( )A觀察到月食B觀察到日食C同時觀察到日食和月食D觀察不到日食和月食9如圖,燒杯與試管中均裝有冰塊,用酒精燈加熱燒杯底部,在燒杯內冰塊逐漸熔化成水的過程中( )A試管中的冰塊不會熔化B試管內的冰塊會熔化一部分C燒杯內水溫低于0D燒杯內水溫高于010如圖所示,將平面鏡和鉛筆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鉛筆水平向左移動時,它的像將變大B平面鏡豎直向上移動時,鉛筆的像也將向上移動C鉛筆在平面鏡里成的像是實像D若鉛筆按圖示箭頭方向轉過45,鉛筆將與它的像垂直11如圖所示,是“探究某物質熔化和凝固規律”的實驗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t=5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B在BC段該物質不吸熱C該物質凝固過程持續了5minD該物質在EF段放熱,溫度降低12如圖,沿同一條直線向東運動的物體A、B,其運動相對同一參考點O的距離s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兩物體由同一位置O點開始運動,但物體A比B遲3s才開始運動; t=0時刻,A在O點,B在距離O點5m處;從第3s開始,5s末A、B相遇;5s內,A、B的平均速度相等。ABCD二、填空題13小夏在研究口琴的發聲原理時,拆掉了口琴外殼,發現在氣孔邊分布著長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銅片(如圖所示)吹口琴時,在氣流的沖擊下,銅片_____發出聲音。對不同氣孔吹氣,改變了聲音的_____;在同一氣孔處用不同的力度吹氣,改變了聲音的_____。14在一條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輛汽車依次向北行駛,甲、丙兩車快慢相同,乙車較甲、丙兩車開得快。以_______ 為參照物三輛車均向北運動。以甲為參照物,乙______丙 _________(后兩空選填“靜止”或“運動”)。15在水循環的過程中,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過________變成水蒸汽升入天空,水蒸氣在高空遇冷時有的________成小水珠,有的________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態的云,云中的小水滴也會________成小冰晶,云中的小水滴長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這就是雨云中的小冰晶長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高山,地面,這就是雪冰山上的積雪________直接變成水蒸氣,升入天空積雪________后變成水,匯入江河,流入大海(填物態變化名稱)16小紅身高1.6m,站在豎直的穿衣鏡前2m處,她在鏡中的像高是______m,她在鏡中的像到她的距離是_______m,當她向鏡面靠近1m,像的大小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7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運動的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運動速度最快的小車是________;10s時甲乙兩車相距________m;若乙丙運動的路程之比為2:3,則乙和丙所用時間之比為_________。18如圖所示:刻度尺讀數為_______cm;秒表讀數為_________s;溫度計讀數為_______。三、作圖題19如圖所示,小孔前有一物體AB,請畫出AB經過小孔成像的光路圖,并在光屏MN上標出AB所成的像20畫出發光點S發出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過圖中P點的光路圖。四、實驗題21如圖所示,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1)金屬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時應保持斜面的傾角_______(選填“較小”或“較大”);(3)小車通過AB段時測得時間,則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_cm/s;(4)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會偏_______(選填“大”或“小”)。22小明利用圖中的實驗裝置探究光的反射規律。ENF是一個白色紙板,可繞ON折轉;(1)白色紙板在實驗中的作用是:a_________ b__________;(2)實驗時,紙板應與平面鏡________放置;(3)將一束光貼著紙板A沿EO射到O點,若將紙板B向前或向后折,此時在紙板B上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4)若將一束光貼著紙板B沿FO射到O點,光將沿圖中的_______方向射出,說明________。23如圖所示是小方同學用兩只外形相同的蠟燭“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確定______。(2)選取相同的蠟燭,是為了便于比較像和物體的________關系。(3)在實驗過程中,把一只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再將另一支_________蠟燭(選填“點燃”或“不點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來回移動,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蠟燭的像_____。(4)當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處時,玻璃板后B處的蠟燭好像也被“點燃”了;移去B處的蠟燭,將光屏放在B處,發現光屏上并沒有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___像。24某物理小組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研究水的沸騰;(1)他的操作如圖1所示,其中錯誤之處是________;(2)糾正錯誤后,水沸騰時溫度計示數如圖2所示,為________,由此可知當時的氣壓比標準大氣壓______(填“低”或“高”);在圖4中圖________是水在沸騰前的情況,圖_____是水在沸騰時的情況;(3)分析圖3所示圖像,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4)在這次實驗中,發現從開始加熱到沸騰的這段時間過長,為了縮短實驗的時間,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計算題25下表是八年級某同學暑假旅游前在中國鐵路網上查詢的D5228次動車組列車的運行時刻表:車次:D5228 十堰武漢 根據表中數據計算:(1)動車組從十堰到漢口需要多少分鐘?(2)動車組從谷城到武漢需行駛多少km?(3)動車組從襄陽東到武漢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站次車站日期到站時間停車時間開車時間公里數1十堰當日12:1002谷城當日13:032分鐘13:05104km3襄陽東當日13:435分鐘13:48170km4漢口當日15:564分鐘16:00440km5武漢當日16:28454km262019年4月5日,十堰外國語學校七年級全體師生共計1200人由德育處組織前往鄖陽革命烈士陵園隆重舉行“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動。所有學生手持鮮花組成長為600m縱隊步行前往烈士陵園。整個過程中,隊伍均在八年級老師帶領下勻速有序前進。肖主任測得整個隊伍1min前進了90m,整個隊伍通過鄖陽漢江大橋耗時30min。(1)整個隊伍勻速前進的速度是多少?(2)鄖陽漢江大橋橋長多少?(3)整個隊伍全部在橋上行進的時間是多少?參考答案1B【解析】【詳解】A湖北省十堰市11月份升國旗時校園環境溫度約20;故A項錯誤;B我國的國歌長度較小,完整演奏一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所需的時間不到1min,在50s左右;故B項正確;C中學生使用的課桌高度在80cm左右,旗桿的高度比80cm大得多,大約8m=800cm;故C項錯誤;D整個升旗儀式持續時間約為10分鐘;故D項錯誤。故選B。2C【解析】【詳解】A中并不是所有物體的振動所發出的聲音都能被人聽到,超聲波和次聲波人就聲不到,人有一定的聽聲頻率范圍,故A不對;B中超聲波是不能夠在真空中傳播的,而地球與月球之間有大量的真空部分,故B不對;C中“聞其聲,知其人”是根據音色來辨別的,故C正確;D中禁止機動車鳴笛是在聲源處減弱的,D也不對3C【解析】【詳解】AB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不能以研究對象為參照物,研究前面的小車和后面的卡車的運動情況,不能以前面小車或后面卡車為參照物,故AB選項不符合題意;C以長途汽車為參照物,前面的小車、后面的卡車相對于長途汽車的位置不斷發生變化,是運動的,所以會出現前面的小車離她越來越遠,后面的卡車離她越來越近的現象,故C選項符合題意;D以路邊的樹為參照物,前面的小車、后面的卡車相對于路邊的樹的位置不斷發生變化,但不會出現前面的小車離她越來越遠,后面的卡車離她越來越近,故D選項不符合題意。4D【解析】【詳解】A比賽時,觀眾看到跑在前面的運動員跑得快,說明了在相同的時間內,運動員的路程越大,運動員跑得越快,即觀眾是用“相同的時間比路程”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故A項正確,A項不符合題意;B終點裁判是根據跑完全程所用的時間來判斷運動員運動快慢的,時間越短,運動越快,即終點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時間”的方法比較運動快慢,故B項正確,B項不符合題意;CD在物理學中,是根據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物體通過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來比較運動的快慢,相當于相同的時間比路程,與觀眾的方法相同,與裁判的方法不同;故C項正確,C項不符合題意,D項錯誤,D項符合題意。故選D。5C【解析】【詳解】A冰雪消融是固態的冰變為液態的水,屬于熔化現象,此過程吸熱,故不符合題意;B夏天溫度高,湖水蒸發加快,從周圍環境吸熱,故不符合題意;C霜是氣態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固態小冰晶,是凝華現象,故符合題意;D鏡片模糊不清,是由于室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鏡片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覆蓋在了鏡片上,故不符合題意6C【解析】【詳解】雙層玻璃可以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禁止機動車鳴喇叭是在聲音的產生處減弱噪聲;噪聲監測裝置只能測出噪聲的分貝,不會減弱噪聲;高架道路兩側設隔音板墻可以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所以對控制噪聲污染有作用的是。故選C。7B【解析】【詳解】A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在不同的介質中或介質不均勻時會發生偏折;故A項錯誤;B我們看到湖水中出現天空的云朵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光的反射現象;故B項正確;C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比空氣中慢,在真空中最快;故C項錯誤;D汽車的后視鏡是凸面鏡,可以擴大視野;故D項錯誤。故選B。8B【解析】【詳解】當太陽、地球與月球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地球位于太陽與月球之間,沿直線傳播的太陽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擋住,太陽光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現象就是月食;如果此時航天員在月球上,地球擋住了陽光,月球上的宇航員看不見太陽光,此時形成日食,所以此時宇航員觀察到日食。故選B。9A【解析】【詳解】冰是晶體,若給燒杯中的冰加熱時,燒杯中的冰會熔化,但溫度保持0不變,所以試管中的冰達到熔點,但不能從燒杯中繼續吸熱,所以不能熔化。故選A。10D【解析】【詳解】A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像與物等大,所以鉛筆與平面鏡的距離改變時,鉛筆在鏡中的像的大小不變;故A錯誤;B平面鏡豎直向上移動時,鉛筆的像與鉛筆還是關于平面鏡所在平面對稱的,故像不動;故B項錯誤;C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所以鉛筆在平面鏡里成的像是虛像;故C項錯誤;D若鉛筆按圖示箭頭方向轉過45,即鉛筆與平面鏡的夾角為45,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此時平面鏡將鉛筆與像的夾角平分,所以鉛筆與它在平面鏡中的像互相垂直;故D項正確。故選D。11A【解析】【詳解】A如圖,有一段時間吸熱溫度不變,所以該物質是晶體,從3min開始熔化,到6min結束,故在t時=5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故A正確B在BC段,該物質不斷吸熱,但溫度不變,故B錯誤C該物質從12min開始凝固,到15min凝固結束,該物質凝固過程持續了3min故C錯誤D該物質在EF段是凝固過程,此放熱,溫度不變,故D錯誤 12D【解析】【詳解】由題中的圖象可知,兩個物體不是從同一地點同時出發的,B是從距離O點5m處出發的;A比B遲3s才開始運動;故錯誤;t=0時刻,A在O點,B在距離O點5m處;故正確;由題中的圖象可知,0-3s的時間內A沒有開始運動,而此時B已經運動,;從第3s開始,5s末A、B相遇;故正確;5s內,A、B運動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時間相同,根據可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故錯誤;所以正確的有。故選D。13振動 音調 響度 【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物理學中把人耳能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稱為響度,把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與特色聲音的三個特征分別就是:音調、響度、音色,是從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離有關;音色是由發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詳解】吹口琴時,在氣流的沖擊下,銅片由于振動發出聲音。對不同氣孔吹氣,氣體振動的頻率不同,聲音的音調不同;在同一氣孔處用不同的力度吹氣,力度決定聲音的振動幅度,即振幅,振幅不同,響度不相同。14地面 運動 靜止 【解析】【詳解】1以地面為參照物,三車相對于地面的位置都發生了變化,所以三車以地面為參照物都向北運動;23因乙車較甲、丙兩車開得快,所以以甲車為參照物,乙向北運動,因為甲、丙兩車快慢相同,所以以甲車為參照物,丙靜止。15汽化 液化 凝華 凝固 升華 熔化 【解析】【詳解】水變為水蒸氣,液態變為了氣態,是汽化現象;水蒸氣變為了小水珠,氣態變為了液態,是液化現象;水蒸氣變為了小冰晶,氣態變為了固態,是凝華現象;小水滴變成了小冰晶,液態變為了固態,是凝固現象;積雪直接變成水蒸氣,固態變為了氣態,是升華現象;雪變為了水,固態變為了液態,是熔化現象161.6 4 不變 【解析】【詳解】1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像和物的大小總是相等的,所以小麗身高1.6m她在鏡中的像高也是1.6m;2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到平面鏡的距離,所以當站在穿衣鏡前2m處時,像距離平面鏡也是2m;她在鏡中的像到她的距離是4m;3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像和物的大小總是相等的,當人到平面鏡的距離改變后,像的大小不變。17乙 20 4:9 【解析】【詳解】1由題中的圖像可知,甲車的速度是:;乙車的速度是;丙車的速度是;所以運動速度最快的小車是乙車;2經過t=10s甲車的路程:;乙車的路程:;則甲乙兩車相距:;3由題意可知,;由得,乙和丙所用時間之比為:。184.70 95.1 【解析】【詳解】1由題圖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它的起始刻度從2.00cm開始,到6.70cm,物體的長度為:;2由題圖知,在小表盤上,1min中間有兩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5min,指針在“1”和“2”之間,偏向“2”一側,所以分針指示的時間為1min;在大表盤上,1s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1s,指針在35.1s處,所以秒針指示的時間為35.1s,所以秒表的讀數為:;3由題圖知,數值自上而下是變大的,所以顯示的溫度為零下的溫度,分度值為1,故示數為-4。19【解析】小孔成像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據此作圖分別作出由A、B點發出的且經過小孔的光線,兩條光線相交于光屏MN上的A和B兩點,AB即為物體AB的像,成倒立的實像,如圖:20【解析】【詳解】過鏡面作出點S的對稱點,即為點光源S在平面鏡中的像,連接與鏡面交于O點,即為入射點(反射點),連接SO就得到入射光線,OP為反射光線。如下圖所示:。21見詳解 較小 25 小 【解析】【詳解】(1)1為了讓小車在同一位置停下來,便于測出小車行駛相同路程的時間,需要在斜面上放置一個金屬片,故實驗中金屬片的作用是使小車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準確測量小車運動的時間;(2)2為了方便計時,應使小車運動的速度慢一些,所以應使斜面的坡度較小;(3)3由題圖可知,小車通過AB段時測得時間,AB段的路程是40.0cm,則AB段的平均速度:;(4)4如果讓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會導致時間的測量結果偏大,由公式知,平均速度會偏小。22呈現反射光線 驗證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及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垂直 不能 OE 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解析】【詳解】(1)12從題圖中可以很清晰觀察到光的傳播路徑,因此白色紙板可以顯示光的傳播路徑;還可以利用可折轉的白色紙板確定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必須在同一平面內,因此白色紙板可以探究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是否共面;(2)3如果實驗中紙板沒有與平面鏡垂直,稍有傾斜,則當入射光貼著硬紙板射向鏡面上的O點后,法線將會不在紙板上,在紙板上將不能看到反射光線;所以實驗時,紙板應與平面鏡垂直放置;(3)4把紙板B向前或向后轉折,在紙板B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線,因為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4)56當光逆著原來的反射光線入射時,反射光線也逆著原來的入射光線反射出去,即將一束光貼著紙板B沿FO射到O點,光將沿圖中的OE方向射出,這說明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3像的位置 大小 不點燃 重合 虛 【解析】【分析】(1)在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其目的是為了確認物像的位置及大小(2)實驗中選擇兩根完全一樣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體與像的大小關系(3)在做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先放一支點燃的蠟燭,在這對蠟燭的同側觀察另一側的蠟燭,直到另一側的蠟燭與觀察者一側的蠟燭完全重合時,停止移動,記下蠟燭的位置,即得到相應的蠟燭的位置,這是在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確定虛像位置的方法(4)實像和虛像的重要區別,實像能用光屏接到,虛像不能用光屏接到【詳解】(1)因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還可以透過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蠟燭,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2)兩只蠟燭大小相同,后面的蠟燭又和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樣就證明了像與物大小相同,所以他選擇的蠟燭B與蠟燭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樣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3)實驗時要另外拿一支相同的未點燃的蠟燭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在鏡前看上去與鏡前的蠟燭在鏡中成的像完全重合時,說明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是等大的。(4)移去B處的蠟燭,將光屏放在B處,發現光屏上并沒有蠟燭的像,因為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說明是虛像。24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98 低 b a 保持不變 提高水的初溫 減少水的質量 【解析】【詳解】(1)1圖1中錯誤的地方是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2)2由圖2知,數值自上而下是變小的,所以溫度為零上的溫度,分度值為1,故示數為98;3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大,沸點越高;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根據圖2可知,水的沸點是98,可知當時水面上方的氣壓小于1個標準大氣壓;45水沸騰之前,水下層的溫度高于上層的水溫,氣泡上升過程中,氣泡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水,氣泡變小;水沸騰時,整個容器中水溫相同,水內部不停的汽化,產生大量的水蒸氣進入氣泡,氣泡變大。所以圖4中,b是沸騰前的現象,a是沸騰時的現象;(3)6由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可知,水沸騰后,需要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4)78要縮短完成實驗的時間,也就是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可以采用的方法有:減少水的質量、提高水的初溫、蓋紙蓋等。25(1)226;(2)350;(3)。【解析】【詳解】(1)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動車組從十堰站出發的時間是12h10min,到漢口站的時間是15h56min,全程所用的時間為:;(2)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動車組從谷城到武漢需行駛的路程是:;(3)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動車組從襄陽東到武漢行駛的路程是:;動車組從襄陽東到武漢行駛的時間是:;動車組從襄陽東到武漢的平均速度是:。答:(1)動車組從十堰到漢口需要226分鐘;(2)動車組從谷城到武漢需行駛350km;(3)動車組從襄陽東到武漢的平均速度是。26(1);(2);(3)。【解析】【詳解】(1)整個隊伍勻速前進的速度是:;(2)鄖陽漢江大橋橋長是:;(3)整個隊伍全部在大橋上的路程:;整個隊伍全部在大橋上行進時間:。答:(1)整個隊伍勻速前進的速度是;(2)鄖陽漢江大橋橋長;(3)整個隊伍全部在橋上行進的時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