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武漢市漢陽區期中考試物理試題.docx
武漢市漢陽區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期中考試物理試題一、單選題1根據生活經驗,以下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A人感覺舒適的環境溫度為37B正常中學生1s心跳約為72次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1m/sD中學生的鞋長約為42cm2某同學先后四次測量同一物體的寬度,測得的數據分別是2.57cm、2.56cm、2.58cm、2.68cm,則測量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和測得該物體的寬度分別為:( )A1mm、2.57cmB1cm、2.56cmC1mm、2.58cmD1cm、2.57cm3如圖所示是用高速攝影機拍攝子彈射穿一枚普通雞蛋前、后的兩幀畫面,已知拍攝兩幀畫面的時間間隔為5.010-4s,則子彈的速度約為:( )A10m/sB100m/sC1000m/sD10000m/s4運動會男子100m決賽,同學們測量了運動員跑到離起點20m、80m、100m處的時間,其中前三名的時間見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0m80m100m王小兵2.3s8.4s12.2s劉磊2.4s8.3s11.8s周偉2.5s8.4s11.4sA三名運動員全程都做勻速直線運動B全程王小兵的平均速度最大C在2080m內,劉磊和周偉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在每段距離內,周偉的平均速度都是最大的5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東運動,運動的s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0t1時間內選甲為參照物,乙是向西運動Bt1t3時間內甲為靜止狀態,t2時刻甲、乙兩物體相遇Ct2t4時間內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0t4時間內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6“中華神盾”是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最先進導彈驅逐艦。如圖是“中華神盾”軍艦靜止時,其聲納裝置的顯示器所顯示出聲波信號發出與接收的情況,圖中P1、P2是聲納發出的信號,n1、n2分別是P1、P2、被不明物體反射回來的信號。如果P1P2之間的時間間隔t=1.0s,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1500m/s,不明物體是沿直線正對著軍艦勻速行駛。則下面分析不正確的是:( )A信號P1從發出到接收共用時24sB信號P1遇到不明物體時,該物體到軍艦的距離為18000mC信號P1遇到不明物體開始到信號P2遇到不明物體這段時間內,物體移動的距離為750mD不明物體在向軍艦靠攏72019年4月14日舉行的武漢馬拉松吸引了兩萬多名國內外選手參賽下圖為選手們通過建成通車60周年的武漢長江大橋時的情景賽前氣象部門實施人工降雨,有效減輕了賽事當天降雨量,為賽事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最終全程馬拉松(約42km)男子冠軍由來自肯尼亞選手吉普拉加特獲得,成績為2小時10分06秒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平靜的江面,宏偉的長江大橋與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倒影的形成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B吉普拉加特全程平均速度約為19.4km/hC參賽選手比賽時,相對與長江大橋上的路燈是靜止的D人工降雨的是將干冰投撒到云層中,干冰熔化時會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使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8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聲音產生于振動B聲速的大小跟介質的種類有關C人聽到聲音是否響亮,跟發聲體發聲時的振幅有關D發聲體的材料相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相同9如圖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個活塞,用水蘸濕棉花后插入兩端開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發出悅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哨音是由管內空氣振動產生的B哨音是通過空氣傳到別人耳朵的C向上推活塞時,吹出的哨音響度會變大D向下拉活塞時,吹出的哨音音調會變低10如圖所示聲波的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丙的音調和音色相同B甲、乙的音調和響度相同C乙、丁的音調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響度相同11為有效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保護中國公民海上人身和財產安全,從2008年開始,中國海軍開始進入亞丁灣,對該海域進行海上護航。如圖為我國海軍護航編隊使用“金嗓子”(又名“聲波炮”)震懾海盜的情景它的聲波定向發射器外觀類似喇叭,能發出145dB以上的高頻聲波,甚至比噴氣式飛機引擎的噪聲還要刺耳根據以上信息,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金嗓子”發出的是次聲波B這種聲波具有能量C使用“金嗓子”時,護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D聲波定向發射器喇叭狀外觀可以減少聲音的分散,從而增大響度12熱現象在一年四季中隨處可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春天的早晨經常出現大霧,這是凝華現象B夏天揭開冰棒包裝后會看到冰棒冒“白氣”,這是升華現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現小露珠,這是液化現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會出現白色的霜,這是凝固現象13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中,某組同學用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進行了兩次實驗,并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圖像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A安裝圖甲所示的器材時,應該自下而上,并且溫度計的玻璃泡應該浸沒水中,不要碰到燒杯的底部或側壁B水沸騰時溫度不變,兩次實驗水的沸點都為98C從圖乙中可知實驗時,水面上方的氣壓低于一個標準大氣壓D分析乙圖可知,第一次實驗所用水的質量比第二次實驗所用水的質量少14小紅同學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特點”的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甲所示,同組的小明同學畫出了“溫度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由此可知,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溫度計讀數為44B海波是晶體,海波在第10min時處于液態。C海波的熔點和凝固點是不相同的D圖乙可知EF段,是吸熱過程,且溫度不變15常用的冰箱利用了一種叫做氟利昂的物質作為熱的“搬運工”,右圖表示了電冰箱的構造和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炎熱的夏天打開冰箱可以看到“白氣”,這是汽化現象B氟利昂在冷凝管內汽化、吸熱,把冰箱內的熱放出C氟利昂在冷凍室內液化、放熱,使冰箱內溫度降低D從冰箱內拿出的冰凍飲料會“冒汗”,這是液化現象16為慶祝新中國建國70周年,今年10月1日舉行了盛大的大閱兵儀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整個隊列整齊劃一,觀眾是通過光的反射來判斷的B旗手帽子上的軍徽熠熠發光,因為軍徽是光源C解放軍整齊的腳步聲,是空氣振動產生的D解放軍整齊的腳步聲,主要是通過空氣傳入現場觀眾耳內的17如圖所示,入射光線與平面鏡成30角,則 ( )A入射角是30 B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60C反射角是60 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18關于光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立竿見影”與“小孔成像”的形成原因是不一樣的B“靜影沉璧”,如玉璧一樣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現象C開鑿隧道時用激光束引導掘進機,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D發生漫反射時,每條光線的反射角都等于入射角二、填空題19用如圖所示的刻度尺測量鉛筆的長度,所測鉛筆的長度為______mm,其中準確值為_________cm20我國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機全機長度40m、翼展近36m,高約12m,設計158個座位。(1)根據設計,大飛機C919航程超過4000km,最大航程可以達到5500km,若武漢直飛北京的距離為1200km,C919飛行飛機飛行的時間為1.5h, 則C919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2)如圖所示,在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正式下線儀式上,牽引車正拉動大飛機以4km/h的速度勻速通過60m長的歡迎人群(歡迎人群可視為相對地面靜止),則該飛機完全通過歡迎人群隊伍需要_____h。(3)在飛機飛行過程中,試飛員相對飛機是______(選填“靜止”、“運動”)。飛機飛行過程中會經歷起飛加速、定速巡航勻速飛行、減速降落等過程,如圖所示為該飛機從甲地飛到相距1500km的乙地的s-t圖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AAB段的平均速度為8km/hBBC段為起飛加速階段,速度為250m/sCCD段為減速降落階段,速度為420km/hD飛機從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為750km/h三、實驗題21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該實驗原理_____________(2)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_____(填大或小)(3)如圖所示,是測平均速度時的某次實驗過程,當測得s1為90.00cm,s2為全程的一半該次實驗中,小車通過全過程的平均速度v1=______m/s,通過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______m/s(保留兩位小數)(4)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填大或小)22用尺子來探究音調和響度分別與什么有關時,小明做了以下實驗:(1)實驗時,手應按在圖中的_____處(選填“A”、 “B”)(2)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其振動圖像如圖甲,增加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用同樣大小的力撥動,則振動圖像可能是_______當尺子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較大的力撥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音,這是由于______23某小組在“探究冰和蠟的熔化規律”時,使用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蠟在加熱過程中某一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溫度是______;從加熱到熔化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可以判斷蠟屬于______ (填“晶體”或“非晶體”)時間/min01234567蠟的溫度/4244464849505152(2)向試管中放入冰,應選用顆粒______(選填“較大”或“較小”)的冰塊做實驗(3)根據加熱過程中記錄的數據畫出如圖丙所示溫度-時間圖象,AB這段時間內,該物質處于______狀態若繼續加熱,試管中的水_______(選填“會”或“不會”)沸騰實驗后將燒杯中的沸水放在桌上越來越涼,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特點,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了如下圖象,最合理表示其溫度T隨時間t變化關系的是______(4)另一同學把冰放入如圖丁所示的燒杯中,并未用酒精燈加熱,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認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熱量,他的想法是錯誤的,理由是______,他還發現冰熔化時燒杯壁有一層水珠,這是______形成24如圖所示,找一個空的易拉罐,用釘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個小孔,將易拉罐的頂部剪去后,蒙上一層塑料薄膜,這樣就制成了一個針孔照相機,其實就是小孔成像的實驗裝置將點燃的蠟燭置于小孔前的適當位置,觀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點:(1)畫出小孔成像光路圖(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則他在半透明紙上看到的像是(選填)______A三角形光斑 B圓形光斑 C燭焰的正立像 D燭焰的倒立像(3)晴天太陽透過樹葉縫隙形成的圓形光斑與上述原理相同,其圓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______ (4)若取下塑料薄膜,透過小孔將看到的是_____(選填“正立”、“倒立”、“水平”)的燭焰25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平面鏡M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疊的白色紙板作為光屏放置在平面鏡上,光屏由可以繞ON折轉的E、F兩塊板組成。 (1)實驗中為了使光線能在紙板上顯示出來,方便實驗研究,你該采取的操作是______(選填下面的選項的字母)。A在紙板上噴上其他的顏色 B使光束垂直紙板射到O點C使光束貼著紙板射到O點(2)改變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幾次,換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每次光的徑跡。取下紙板,測量ON兩側的i和r,將數據記錄在表中,根據數據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次數170702454533030(3)實驗中,老師緩慢減少入射角則能觀察到反射角在_______(選題:增加、減少、不變)當光線垂直射入平面鏡上時,其反射角為____度;(4)人們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很好的解決了挪威留坎鎮的終年不見陽光的困擾。如圖所示,挪威留坎鎮被群山包圍,難以獲得陽光照射。工程師在位置A處安裝平面鏡,使廣場中心B處被照亮。若太陽位于圖中所在位置,請在A處添加平面鏡并完成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太陽升起段時間后,太陽光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0,則鏡面應轉動_____角。四、綜合題26小王和小李同學做測定聲音在鐵軌中傳播速度的實驗,在距小王1020m處小李用鐵槌敲擊鐵軌,小王用耳朵貼近鐵軌時,聽到兩聲敲擊聲,兩聲的時間間隔為2.8s,已知空氣中的聲速v空=340m/s,則:(1)按先后聽到兩次敲擊聲,填寫聲音分別通過________、__________傳到人耳的。(2)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是多少 _________?(3)聲音在鐵軌中傳播的速度是多少____________?27生活日益富足,人們喜愛自駕出游汽年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發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況時不能立即停車,如圖所示,研究發現,司機從看到情況到踩剎車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叫反應時間;在反應時間內汽車要保持原速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反應距離從踩剎車到車停止,汽車還要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制動距離如下表是一個機警的司機駕駛一輛保養得很好的汽車,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駛時,測得的反應距離和制動距離原行駛速度v/kmh-1反應距離s1/m制動距離s2/m549117212201081845(1)由這個測試可見, _________是影響汽車制動距離長短的主要因素; (2)利用上表數據,算出該司機的反應時間大約是多少秒________?(3)測試中,若原行駛速度是72km/h,從看到情況到汽車停止共耗時2.6s,則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多大?(保留一位小數) ________參考答案1C【解析】【詳解】A人感覺舒適的環境溫度為20左右,人體正常體溫為37,A不符合題意;B正常中學生1min心跳約為60次,B不符合題意;C人正常步行約為1s兩步,一步約為50cm,速度約為1m/s,與1.1m/s最為接近,C符合題意;D中學生腳長約為20cm,鞋長應稍大于20cm,D不符合題意。2A【解析】【詳解】使用刻度尺讀數時,最后一位是估讀,根據題示數據可知,其分度值為0.1cm,即1mm,其中讀數2.68cm與其它幾個讀數相差較大,是讀數錯誤,去掉讀數,求平均值,則寬度應為2.57cm,故選A。3B【解析】【詳解】雞蛋的長度約為5cm,因此其速度故選B。4C【解析】【詳解】根據勻速直線運動的定義,選項A三名運動員全程不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選項A不正確;對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相同的路程比較時間,時間越小,物體運動越快;相同的時間比較路程,路程越長,物體運動越快故三名運動員通過的路程相同,時間越少,運動越快,即v=s/t得:表中可知:周偉用時最少,平均速度最大,選項B不正確;根據v=s/t得:在2080m內,劉磊和周偉的平均速度:v劉=s/t劉=60m/(8.3-2.4)s=60m/5.9s10.17m/s,v周=s/t周=60m/(8.4-2.5)s=60m/5.9s10.17m/s,選項C正確;根據v=s/t得:在2080m內,劉磊和周偉的平均速度相等,選項D不正確;故應選C點睛:比較運動快慢可以根據平均速度來進行判斷,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應等于路程與所對應的時間的比值,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路程和時間無關5C【解析】【詳解】A0t1時間內,由圖像可知,甲、乙都為勻速直線運動,且甲速度大于乙速度,甲、乙都為向東運動,若以甲為參照物,乙的位移方向與甲相反,即乙向西運動,A正確,不符合題意;Bt1t3時間內,甲的路程沒有變化,即為靜止狀態,t2時刻時,甲、乙所走的路程相等,即此時甲、乙相遇,B正確,不符合題意;Ct2t4時間內,由圖像可知,甲所走的路程大于乙所走的路程,因此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C錯誤,符合題意;D0t4時間內,由圖像可知,甲路程大于乙路程,因此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正確,不符合題意。6C【解析】【詳解】A由題意可知,P1為0.5s,n1為24.5s,因此信號發出到接受功用時24s,A正確,不符合題意;B信號P1遇到物體返回共用時24s,因此距離B正確,不符合題意;C信號P2發出時間為1.5s,收到信號時間,25.4s,共用時23.9s,此時距離C錯誤,符合題意;D根據題意可知,不明物體與軍艦距離越來越近,即在向軍艦靠攏,D正確,不符合題意。7B【解析】【詳解】A長江大橋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A不符合題意;B全程平均速度B符合題意;C比賽時,選手與路燈之間有相對位移,則相對于路燈是運動的,C不符合題意;D人工降雨是干冰升華吸收周圍的熱量,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D不符合題意8D【解析】【詳解】A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A正確,不符合題意;B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與介質種類有關,B正確,不符合題意;C發聲體發生時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聽到的聲音越響亮,C正確,不符合題意;D影響發聲體音色的原因除材料外,還與結構有關系,D錯誤,符合題意。9C【解析】解: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哨聲是由管內空氣振動產生的說法正確;B、我們平時聽到的聲音大多是由空氣傳播的,聽到的哨聲也是通過空氣傳播的正確;C、哨音的響度由吹的力度決定,吹的力度不同管內空氣柱振動幅度不同則響度不相同故C錯誤;D、音調的高度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向下拉活塞空氣柱變長,振動變慢,發出的聲音音調變低,故D正確。故選:C。點睛:管樂器是通過空氣柱振動發聲。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作為傳播聲音的介質,我們平時聽到的聲音大多是由空氣這種介質傳播的。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離有關。10B【解析】【詳解】A 由圖可知,甲丙的頻率不同,音調是不同的,故A錯誤;B 甲、乙振動的頻率和振幅是相同的,故音調和響度相同,故B正確;C 乙、丁振動的波形不同,音色不同,故C錯誤;D 丙、丁的振幅是不同的,響度不同;振動的頻率不同,音調不同,故D錯誤。11A【解析】【詳解】A根據題意可知,其發出的聲音為高頻聲波且可聽見,次聲波為低頻聲波,且人類聽不見,故A錯誤,符合題意;B這種聲波可以震懾海盜,說明其具有能量,B正確,不符合題意;C戴耳罩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C正確,不符合題意;D喇叭狀發射器可以使發出的聲音聚攏在一定范圍內發射,減少分散,能夠增大響度,D正確,不符合題意。12C【解析】【分析】【詳解】“春天的早晨經常出現大霧”、“夏天揭開冰棒包裝后會看到冰棒冒“白氣”和“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現小露珠”都是液化現象,“初冬的早晨地面上會出現白色的霜”是凝華現象答案C13D【解析】【詳解】A根據圖示可知,在安裝時要用酒精燈外焰加熱,因此先固定下面的位置,由下而上安裝,溫度計在使用時要將玻璃泡完全浸沒在待測液體中,且不能碰到杯底和側壁,A正確,不符合題意;B根據圖像可知,兩次實驗時水沸騰時溫度不變,沸點為98,B正確,不符合題意;C實驗時,水的沸點低于100,說明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C正確,不符合題意;D由乙圖可知,第一次實驗時初溫較高,溫度變化較小,相同時間內吸收熱量相同,根據可知,第一次實驗用水質量比第二次實驗用水質量大,D錯誤,符合題意14B【解析】【詳解】A根據圖甲所示,讀數為36,A錯誤,不符合題意;B根據乙圖可知,海波有固定熔點,是晶體,在第10分鐘時處于液態,B正確,符合題意;C根據圖示可知,海波的熔點和凝固點是相同,C錯誤,不符合題意;D由圖乙可知,EF段為凝固過程,此過程是放熱過程,且溫度不變,D錯誤,不符合題意。15D【解析】【分析】【詳解】A看到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是液化現象,A錯誤,不符合題意;B氟利昂經過冷凝管后由氣態變為液態,是液化,放出熱量,B錯誤,不符合題意;C氟利昂在冷凍室由液態變為氣態,是汽化過程,吸收熱量,使冰箱內溫度降低,C錯誤,不符合題意;D從冰箱拿出的冰凍飲料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瓶外,是液化現象,D正確,符合題意16D【解析】【詳解】A隊列的整齊劃一是通過光沿直線傳播來判斷的,A錯誤,不符合題意;B旗手帽子上的軍徽發光時因為反射陽光,自身不發光,因此不是光源,B錯誤,不符合題意;C解放軍整齊的腳步聲是腳踏擊地面使其振動發聲的,C錯誤,不符合題意;D腳步聲是通過空氣傳播,傳入現場觀眾的耳內,D正確,符合題意。17C【解析】【詳解】A、因為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是30,所以入射角為9030=60故本選項錯誤B、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為60,所以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也是30,故本選項錯誤C、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為60,故本選項正確D、當入射角增大5,變為60+5=65,所以反射角也變為65,則反射角也增大5,故本選項錯誤故選C18A【解析】【詳解】A立竿見影與小孔成像都是因為光的直線傳播,A錯誤,符合題意;B月亮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正確,不符合題意;C開鑿隧道用激光束引導,是因為光沿直線傳播,開鑿路線才為直線,C正確,不符合題意;D光發生反射時,其反射角都等于入射角,漫反射是由很多不同方向的鏡面反射組成的,D正確,不符合題意。1932.0 3.2 【解析】【詳解】1根據圖示可知,刻度尺分度值為0.1cm,鉛筆左端在2.00cm處,右端在5.20cm處,因此長度為3.20cm,即32.0mm;2刻度尺讀數時最后一位是估讀,則準確值為3.2cm20800km/h 0.025 靜止 C 【解析】【詳解】(1)1平均速度(2)2機身長40m,則完全通過所需路程為100m,通過時間(3)3飛機試飛時,飛行員與飛機沒有相對位移,因此試飛員相對飛機是靜止的;4A根據圖像可知,在前10min飛行距離為80km,則速度為8km/min,A不符合題意;B由圖像可知,BC段為起飛后的勻速運動階段,速度為250m/s,B不符合題意;C由圖像可知CD段為減速階段,速度C符合題意;D由圖像可知,在D點時到達乙地,其平均速度大于750km/h,D不符合題意。21 小 0.23 0.28 大 【解析】【詳解】(1)1側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為速度路程時間的關系,即;(2)2為了方便計時,小車的速度不宜太快,因此坡度應較小;(3)3根據圖示可知,全程用時4.0s,則全程的平均速度4根據圖示可知,過B點時時間為2.4s,過C點時時間4.0s,下半段用時1.6s,則下半段平均速度(4)5過A點才計時,則測得時間偏小,根據可知,速度會偏大22A 丁 振動頻率低于20Hz 【解析】【詳解】(1)1為保證實驗時伸出桌面部分振動,手應按在A處;(2)2增加伸出桌面鋼尺的長度后,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則振動幅度不變,但頻率會降低,圖示丁符合要求;3當伸出一定長度時,聽不見聲音是由于振動頻率太低,低于20Hz,此時為次聲波,低于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最低頻率,因此聽不到聲音2348 非晶體 較小 固液共存 不會 A 燒杯內的冰可以從周圍空氣中吸熱 液化 【解析】【詳解】(1)1如圖乙所示溫度計讀數為48;2根據表中的數據可知,蠟沒有固定的熔點,因此蠟是非晶體;(2)3實驗時為使受熱均勻,在試管中放入的冰應選用較小的顆粒;(3)4如圖丙所示,在AB段溫度不變,此時應在熔化階段,是固液共存狀態;5若繼續加熱,當試管內溫度達到沸點后與燒杯內溫度一樣,不再吸收熱量,因此不會沸騰;6水沸騰前蒸發加快,散熱加快,溫度升高速度降低,到達沸點后溫度不變,放在桌上晾涼過程,先溫度下降快,接近室溫時溫度降低慢,故選A;(4)7不用酒精燈加熱時,因為周圍溫度較高,燒杯內的冰可以從周圍空氣中吸收熱量;8燒杯壁有水珠是因為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燒杯壁上24 D 縫隙到地面的距離不同 倒立 【解析】【詳解】(1)1根據光沿直線傳播原理畫出光路圖如下(2)2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物倒立的實像,與孔的形狀無關,故選D;(3)3太陽透過樹葉縫隙所成都為太陽的像,成像大小不一是因為縫隙到地面的距離不同,所成像的大小就不同;(4)4取下塑料薄膜所成的像直接進入眼睛,依然是倒立的像25C 反射現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減少 0 15 【解析】【詳解】(1)1為了方便在紙板上觀察到光路,應使光束貼著紙板射到O點,故選C;(2)2根據表中數據可知,兩側的角度都相等,說明在反射現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3平面鏡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當入射角減小時,反射角也減少;4當入射角垂直平面鏡時,入射角為0,則反射角也為0;(4)5連接AB,則AB為反射光線,然后作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角平分線,為法線,畫出平面鏡垂直與法線,如圖所示6當太陽升高,太陽光與水平面角度為30,要使光線射到B點,則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夾角增加30,則入射角和反射角分別增加15,則平面鏡應轉動15。26鐵軌 空氣 3s 5100m/s 【解析】【詳解】(1)12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大于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因此聽到兩次敲擊聲分別是通過鐵軌和空氣傳到人耳的;(2)3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3)4聲音間隔是2.8s,則聽到第一次聲音時用時27原行駛速度 0.6s 12.3m/s 【解析】【詳解】(1)1根據題中表格可知,原行駛速度越大其制動距離越遠,由此可知,原行駛速度是影響汽車制動距離長短的因素;(2)2由表中數據可知,原行駛速度和反應距離成正比,即反應時間不變,則(3)3根據表中數據,這段時間內移動距離為反應距離與制動距離的總和,則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