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第二中學期中考試物理試題.docx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第二中學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期中考試物理試題一、單選題1下列數值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A課桌的高度約為80cmB人步行的速度約為20m/sC教室天花板離地面的高度為8mD正常人脈搏跳動10次的時間約為1min2下列現象不可能出現的是( )A冰不經過熔化也可以變成水蒸氣B冬天,戴眼鏡的人從室內走到室外,眼鏡上會出現小水珠C從冰箱里用手直接取冷凍食品有時會感到“粘”手D90的水也可以沸騰3下列措施中使蒸發減慢的是( )A用掃帚把灑在地面的水向周圍散開B用塑料袋包裝蔬菜并放人冰箱冷藏室內C把濕衣服展開晾在通風向陽處D用電熱吹風機將濕頭發吹干4下列有關聲現象知識應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超聲波可以將人體內的結石擊成細小的粉末,這是利用聲波可以傳遞信息B發生地震時,聲學儀器能接收到地震產生的超聲波從而確定地震的方位和強度C音樂家貝多芬失去聽覺后是利用骨傳導的方式繼續創作的D演奏同一樂曲時,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發出的聲音,主要是因為它們的響度不同5海上發生風暴時會產生次聲波,次聲波在空氣和海水中傳播的速度比風暴移動的速度大次聲波接收處理設備就是利用這一特點提前感知,預報海上風暴,從而為漁業、航海等服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次聲波不能傳遞信息 B次聲波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C次聲波在海水中比空氣中傳播慢 D次聲波的頻率太高,人耳聽不見6如圖,一束平行光線與水平面成20角射向地面,現用平面鏡使反射光線進入一豎井中,鏡面與水平方向成的角應為( )A30B35C45D55二、多選題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測量長度時,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測量結果越準確B用塑料卷尺測量黑板的長度,若用力拉伸尺子進行測量,則測量值將偏小C在光的反射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D誤差是由于測量時未遵守操作規則而引起的8關于光的反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入射光線與反射面的夾角為20時,反射角也為20B入射角增大5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增大10C入射光線靠近法線時,反射光線遠離法線D鏡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9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B“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指聲音的音調高C中考期間學校周圍路段禁鳴喇叭,這是在聲音傳播的過程中減弱噪聲D用超聲波能粉碎人體內的“小石頭”,說明聲波具有能量三、填空題10教室內老師講課的聲音,是由老師的聲帶_____產生的,并通過_____傳播到學生的耳朵“聞其聲而知其人”是根據聲音的_____來判斷的11清晨,逐漸變強的鬧鈴聲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鬧鈴關掉,這是在________(填“人耳處”、“傳播過程中”或“聲源處”)控制噪聲的這里所說的逐漸變強,指的是聲音特性中的_______改變了12醫院利用超聲打掉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聲音可以_____;汽車上的電子防盜報警裝置,在汽車被撬開時能發出報警聲,提醒人們車輛被盜,這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_____13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所測物體的長度是_____14如圖所示是電熱液體蚊香器通電后其內部的發熱部件對驅蚊液加熱,過一會兒,可見其頂部有“白氣”飄出,驅蚊液變成“白氣”涉及到的物態變化有____和____15炎熱的夏天,狗盡可能地伸長舌頭喘氣,這是因為狗身上沒有汗腺,狗的汗腺長在舌頭上,盡可能地伸長舌頭,可以增大舌頭上汗水與空氣的__________,從而加快汗液的_______.16甲、乙兩人同時從起跑線出發,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某時刻他們的位置如圖所示 ,由圖可知________(選填“甲”或“乙”)運動的快, 你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是__________.17如圖所示為光從空氣射向玻璃時發生折射的光路圖,由圖可知,折射光線是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_度界面的________(選填“上”、“下”“左”“右”)側是空氣18將一墨水瓶放在平面鏡前6cm處,像與墨水瓶間距離為_________cm若使墨水瓶向鏡面靠近,墨水瓶在鏡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四、簡答題19學生溺水死亡在學生突發危險事件中占很大比例,學校和家長在防溺水方面要多角度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請你用對應的光學知識解釋如圖所示的情景五、計算題20為了監督司機是否遵守限速規定,交管部門在高速公路上安裝了固定測速儀。如圖所示,汽車向放置在道路中間的測速儀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出兩次短促的超聲波信號。第一次發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經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5s,第二次發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經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3s,若發出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1.3s,超聲波的速度是340m/s。求:(1)汽車從接收到第一次信號到接收到第二次信號過程中,行駛的距離是多少?(2)若此路段限速為120km/h,試計算說明汽車在此路段是否超速?21實驗室有一只讀數不準的溫度計,在測冰水混和物的溫度時,其讀數為20;在測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其讀數為80;問:(1)當溫度計的示數為41時,實際溫度為多少?(2)當實際溫度為60時,溫度計示數為多少?22從遵義到重慶江北機場的路程為296 km,一輛小車以74km/h的平均速度行駛了一半路程后,又以100km/h的平均速度行駛完后一半路程。求:(1)這輛小車從遵義到重慶江北機場所需的時間是多少h?(2)這輛小車從遵義到重慶江北機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結果保留整數)23一輛汽車以20m/s的速度駛向一座山崖,司機在一橋頭鳴笛,4s后聽到回聲(已知聲音的傳播速度為340m/s),則:(1)4s內汽車走過的路程是多少?(2)4s內聲音傳播的距離是多少?(3)該橋頭離山崖多遠?六、實驗題24如圖所示,是某同學在做“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下面的問題(1)該實驗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是為了________ (2)實驗放在________(填“較暗”或“較亮”)的環境中進行,效果更好 (3)為了比較像和物的大小關系,該實驗選擇兩個外形________(“相同”或“不同”)的蠟燭 A和 B 做實驗 (4)將蠟燭 A 點燃放在玻璃板前,觀察它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將________(填“點燃”或“不點燃”)的蠟燭 B 在玻璃板后前后移動,直到它與蠟燭A的像________ (5)如果將蠟燭 A 向靠近玻璃板的方向移動,那么像的大小將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6)為了研究實驗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可以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25在學習了“光的折射”后,小明提出了新的問題:不同物質對光的折射能力不同,折射由什么因素決定的呢?(1)為了解決小明的疑問,小聰查閱資料,給小明提供了如圖所示和如表所示的相關信息,仔細觀察圖中的光路,對照表中的數據,可以得出結論:物質水玻璃冰空氣酒精光速(m/s)2.251082.01082.301083.01082.2108當_____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表格中提供的五種物質中,_____對光的折射能力最強(2)根據上述信息,畫出光從酒精斜射入玻璃時折射光線的大概位置參考答案1A【解析】【詳解】A課桌的高度約為成人的身高的一半,約為80 cm,符合題意;B人步行的速度約為1 m/s,B錯誤;C教室天花板離地面的高度為3 m,C錯誤;D正常人脈搏跳動60次的時間約為1 min,D錯誤故選A2B【解析】【分析】【詳解】冰塊可以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即發生升華現象,例如:冬天冰凍的衣服也會變干,故A不符合題意;從室外進入室內后,眼鏡的溫度很低,而室內的水蒸氣遇到冷的鏡片發生液化形成小水珠,附著在鏡面上,使鏡片模糊;而從室內走向室外,室外的溫度很低,空氣中的水蒸氣不會液化,故B符合題意;從冰箱里用手直接取冷凍食品時,由于手表面的水分遇冷凝固,所以會感到“粘”手,故C不合題意;液體的沸點隨著氣體壓強的降低而降低,所以,水可以在90時也沸騰,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3B【解析】【詳解】減慢蒸發的方法:降低液體溫度;減小液體表面積;減慢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A增大了液體的表面積,使蒸發加快,A錯誤;B冰箱內溫度低,且用塑料袋包裝蔬菜后,液體表面積減小,液體表面空氣不流動,減慢了蒸發,B正確;C中把衣服展開后,增大了液體的表面積,放在向陽處提高了液體的溫度,通風處空氣流動快,這些措施都加快了水分的蒸發,C錯誤;D吹風機吹出熱風使液體溫度高,表面空氣流速快,加快了蒸發,D錯誤4C【解析】【詳解】A超聲波可以將人體內的結石擊成細小的粉末,這是利用聲波可以傳遞能量的特點,故A錯;B地震波是次聲波,而不是超聲波,故B錯;C聲音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音樂家貝多芬失去聽覺后是利用骨(固體)傳導的方式繼續創作的,故C正確;D分辨不同樂器的聲音,是利用聲音的音色不同,而不是響度,故D錯;應選C5B【解析】【詳解】A次聲波既能傳遞能量,也能傳遞信息,故A錯誤,不符合題意;B次聲波也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B正確,符合題意C次聲波在海水中比空氣中傳播快,故C錯誤,不符合題意;D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聲波,由于次聲波的頻率不在人的聽覺頻率范圍,所以人聽不到,故D錯誤,不符合題意【點睛】此題考查了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條件、傳播速度,有一定的綜合性,但難度不大,強化對課本基礎知識的記憶是解決識記性題目的基礎6D【解析】【詳解】如下圖:入射光線與水平方向成20角,反射光線與水平方向垂直,故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是:20+90110,所以入射角為55,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905535,所以平面鏡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20+3555故選D.【點睛】用平面鏡把光線反射進豎直的井中,即反射光線是豎直向下的;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法線是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之間夾角的角平分線;平面鏡與法線是互相垂直的7AB【解析】【詳解】A測量長度的準確程度決定于刻度尺的分度值,因此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測量結果越準確,故正確;B用被拉長了的塑料卷尺測量物體長度,物體的真實值不變,被拉長的塑料卷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實長度變大,但分度值的示數沒有變化,因此其測得的結果比真實值偏小故B正確;C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C錯誤;D誤差不是錯誤,測量中的錯誤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規則而引起的,誤差是在遵守操作規則的情況下測量值和估計值之間的差異,故D錯誤8ACD【解析】【詳解】A入射角和反射角均指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夾角,則入射光線與反射面的夾角為20時,入射角為90-20=70,反射角也為70,故A錯誤,符合題意;B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也增大5,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增大10,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入射光線靠近法線時,入射角減小,反射角也減小,故入射光線靠近法線時,反射光線也靠近法線,故C錯誤,符合題意D鏡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液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錯誤,符合題意9AD【解析】【詳解】A不同人的音色不同,“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故A正確;B“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指聲音的響度大,故B錯誤;C中考期間學校周圍路段禁鳴喇叭,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C錯誤;D聲波具有能量,因此可以用超聲波粉碎人體內的“小石頭”,故D正確10振動 空氣 音色 【解析】【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老師講課的聲音是由聲帶的振動產生的;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老師講課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入我們耳中的;3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就不同不同的人音色不同,所以能“聞其聲而知其人”11聲源處 響度 【解析】【詳解】控制噪聲的途徑有“在人耳處防止噪聲進入人耳”、“在傳播過程中阻斷噪聲傳播”、“在聲源處防止噪聲產生”,清晨,逐漸變強的鬧鈴聲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鬧鈴關掉,這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的聲音有音調、響度、音色三個要素,這里所說的逐漸變強,是指聲音的響度12傳遞能量 信息 【解析】【詳解】醫院利用超聲打掉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汽車上的電子防盜報警裝置,在汽車被撬開時能發出報警聲,提醒人們車輛被盜,這是利用了聲波能傳遞信息131mm 3.80cm 【解析】【詳解】1由圖像可知刻度尺最小一格為0.1cm,即分度值為1mm;2由圖像可知,待測物體起始端對齊6.00cm刻度,待測物體末端對應刻度9.80cm,則物體長度為3.80cm;14汽化 液化 【解析】【詳解】“白氣”是指的液態小液滴,它是驅蚊液先汽化成氣體,然后氣態的驅蚊液到空氣中遇冷液化產生的故答案為(1).汽化 (2).液化【點睛】本題通過實驗電熱液體蚊香器考查了液化和汽化定義的了解和掌握,要學會結合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15表面積; 蒸發 【解析】【詳解】蒸發是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是緩慢的汽化現象,且蒸發吸熱,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溫度、表面積、液體表面上方的空氣流動;狗伸長舌頭加大了液體的表面積,從而加快汗液的蒸發,使狗感到涼快16乙 相同時間內比較經過的路程 【解析】【分析】【詳解】根據題意知道,甲、乙兩人同時從起跑,所以運動時間相同,由圖知道,甲通過的路程小于乙的路程,根據相同時間比路程知道,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即乙比甲運動的快17OB 60 左 【解析】【分析】光線從一種介質斜射向另一種介質時,在界面將發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具有對稱性,在界面的同側,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不對稱,分別在界面的兩側【詳解】由于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故OC、OA中應是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則PQ為法線,MN為界面,而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故OB是折射光線,CO是入射光線,由于COM=30,故入射角為COP=60,折射角為BOQ=3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界面的左側是空氣,右側是玻璃1812 不變 【解析】【詳解】(1)將一墨水瓶放在鏡前6cm處,墨水瓶在鏡中的像到平面鏡距離也為6cm,像與墨水瓶間距離為6cm+6cm=12cm(2)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大小跟物體大小有關,跟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無關所以不管是將墨水瓶靠近平面鏡還是遠離平面鏡,墨水瓶在鏡中像的大小都不變19根據光的折射規律可知,當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進入人眼,人眼會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去,就會覺得池底變淺了【解析】【分析】由題意可知考查應用光的折射規律解釋生活中與光有關的現象,根據光的折射規律分析可得【詳解】根據光的折射規律可知,當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時,折射光線由于遠離法線偏折,所以池底的光線從池底射向空氣中時,在水面上發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進入人眼,人眼會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去,就會覺得池底變淺了【點睛】光從水射入空氣,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做出光路圖可以發現人看到物體像的位置比物體實際位置變淺了20(1)34m(2)汽車不超速【解析】【詳解】(1)測速儀第一、二次發出的超聲波到達汽車處所用的時間差:,汽車從接收到第一次信號到接收到第二次信號過程中,行駛的距離:;(2)汽車行駛34m用的時間,汽車的速度,因為,所以汽車不超速。答:(1)汽車從接收到第一次信號到接收到第二次信號過程中,行駛的距離是34m;(2)汽車不超速。21(1)35;(2)56【解析】【詳解】(1)根據題意,這支溫度計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時讀數是20,放入沸水中時讀數是80,得此溫度計一格表示的實際溫度為:當此溫度計示數為41,實際溫度為:;(2)當實際溫度為60時,對應的格數為:加上0時的20格,即60時此溫度計的示數為:22(1)3.48h;(2)85km/h【解析】【詳解】(1)一半路程為:由得,所需時間為:(2)由得,整個路程的平均速度:答:(1)這輛小車從遵義到重慶江北機場所需的時間是3.48h;(2)這輛小車從遵義到重慶江北機場的平均速度是85km/h。23(1)80m(2)1360m(3)720m【解析】【詳解】(1)由v=可知,在t=4s的時間內,車行駛的距離:s1=v1t=20m/s4s=80m;(2)聲音傳播的距離:s2=v2t=340m/s4s=1360m;(3)橋頭距山崖的距離:s=720m。24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較暗 相同 不點燃 完全重合 不變 在蠟燭B的位置放置一個光屏,看看屏幕上是不是有蠟燭A的像 【解析】【詳解】(1)1實驗時用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鏡,在察到蠟燭的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另一側的蠟燭,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2蠟燭點燃時比較亮,在較暗的環境中,燭焰和環境的對比度比較大,燭焰的像會更清晰(3)3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時,采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像大小關系;(4)4將蠟燭 A 點燃放在玻璃板前,觀察它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將不點燃的蠟燭 B 在玻璃板后前后移動,直到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蠟燭A和它成的像大小相等;(5)5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物像等大,故將蠟燭向靠近鏡面的方向移動,像的大小不變;(6)6為了辨別平面鏡成像的虛實,可以拿白色的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如果光屏上承接不到像,平面鏡成虛像【點睛】(1)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體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還能看到代替物體的另一個物體,便于確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2)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時,物體和環境對比度越大,并且物體越亮,物體的像越清晰(3)實驗時采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一支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點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當玻璃板后面的蠟燭和玻璃板前面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時,可以確定像的位置,同時也可以比較物像大小關系;(4)另外一支相同的蠟燭與豎立在玻璃板前面點燃的蠟燭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蠟燭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5)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虛像,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6)實像和虛像的區別:實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現,虛像不能呈現在光屏上25光從傳播速度大的介質斜射入傳播速度小的介質中 玻璃 【解析】【詳解】(1)1由圖知,當光從水斜射入玻璃時,折射光線靠近法線,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從表格中可以看出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當光從玻璃斜射入冰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從表格中數據可以看出,光在冰中的傳播速度大于玻璃中的傳播速度當光從冰斜射入空氣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從表格中數據可以看出,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冰中的傳播速度可得光從傳播速度小的介質斜射入傳播速度大的介質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從傳播速度大的介質斜射入傳播速度小的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表格中提供的五種物質中,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最小,則玻璃對光的折射能力最強;(2)3由表格數據可知,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小于在酒精中的傳播速度,所以光從酒精斜射入中玻璃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過入射點作法線,根據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線的右側玻璃中做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