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學11月月考物理試題(上學期期段Ⅱ).docx
絕密啟用前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學2019-2020學年八年級11月月考物理試題(上學期期段)試卷副標題考試范圍:xxx;考試時間:100分鐘;命題人:xxx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第I卷(選擇題)請點擊修改第I卷的文字說明評卷人得分一、單選題1下列數據是小明對身邊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計,其中基本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A物理課本的寬度為18.5mmB一張試卷厚度的大約1mmC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約為1.1m/sD人洗澡時感覺舒適的水溫約為652老奶奶用放大鏡看報紙時,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應( )A報紙與放大鏡不動,眼睛離報紙近一些B報紙與放大鏡不動,眼睛離報紙遠一些C報紙與眼睛不動,放大鏡離報紙遠一些D報紙與眼睛不動,放大鏡離報紙近一些3小金在實驗室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如圖所示是某次實驗時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等大的清晰的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該凸透鏡的焦距為40cmB如圖所示,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光屏也適當向左移動,光屏上所成的像變小C如圖所示,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蠟燭移至25 cm處,適當將光屏向右移動,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此成像規律與照相機原理相同D如圖所示,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蠟燭移至40 cm處,適當將光屏向右移動,光屏上呈現正立、放大的像,此成像規律與投影儀原理相同4關于體溫計和實驗室溫度計的用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用體溫計測量人的體溫,讀數時體溫計不能離開人體B用實驗室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液體C如果沒有酒精給體溫計消毒,也可以把體溫計放在沸水中消毒D常用的體溫計和實驗室溫度計都能測出冰水混合物的溫度5下列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A看到魚兒在清澈的水中游動屬于光的反射現象B小紅用放大鏡看郵票時,若想讓郵票再放大些,她應將放大鏡稍微靠近郵票些C彩色電視機畫面上的豐富色彩就是由紅、黃、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D熱風干手器的作用是利用熱風加快手上水的蒸發6某體溫計的求數如圖所示,某粗心的護士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就用它直接去測甲、乙兩病人的體溫,體溫計先后的求數是和。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的體溫一定是,乙的體溫一定是B甲的體溫一定是,乙的體溫可能是C甲的體溫可能是,乙的體溫一定是D甲的體溫可能是,乙的體溫可能是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7小明上學前取自己的眼鏡時,發現自己的近視鏡和爺爺的老花鏡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樣,如圖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鏡,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用手摸鏡時,中間薄邊緣厚的是近視鏡B讓鏡片正對太陽光,太陽光通過鏡片能呈現一個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視鏡C拿著鏡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遠視鏡D兩種鏡片都是通過光的反射矯正視力的8下列關于成像問題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利用針孔照相機能得到倒立的像B站在岸邊能看到水里的物體,其實都是物體的虛像C有時攝影師讓我們離他近些,是想讓底片中的像更大D平面鏡能使房間看起來更寬敞,是因為像比物體離鏡子更遠第II卷(非選擇題)請點擊修改第II卷的文字說明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9如圖甲所示,物體A的長度為_________。如圖乙所示,讀數為______________。10通過門縫往外看,眼睛離門縫越________(填“近”或“遠”),觀察到的范圍越大,這可以用光的________來解釋11同學們在討論“如何在野外生存”的問題時提出:在野外如果沒有打火機,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學想出了一個“削冰取火”的辦法你認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_____ ,“取火”應把要點燃的物體放在____ 位置12醫院用的氧氣瓶中貯存的是________態氧,它是用________的方法使氧氣液化的.13溫度計是根據_____原理制成的在一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_______14清晨,花草、樹葉上常持有露珠,這些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________形成的,在陽光照射下它們會慢慢消失,這是由于露珠發生了_________的緣故(填物態變化的名稱)15在通常情況下,酒精的凝固點是-117,沸點是78,當酒精在-10時是_______態,在90時是______態16在觀察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如圖所示是物體放在A點的成像圖將物體分別放在B、C、D點,前后移動光屏,觀察在____點,光屏上出現放大、倒立的像;在____點,光屏上不會出現像.17如圖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被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條彩色的光帶,這是光的______現象一朵紅色的月季花在陽光下看上去十分鮮艷,這是因為月季花將太陽光中的______色光反射進入了人的眼睛18如圖所示,蠟燭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這個像是__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這三種光學儀器正常使用時,與上述成像情況一致的是______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四、簡答題19悶熱的夏天,向地面灑些水能使室內感到涼爽些.但通常在剛灑上水時并不感到涼爽,甚至覺得更悶熱,而過一段時間后,才能有涼爽的感覺,這是為什么?評卷人得分五、計算題20互聯網發送電子郵件是通過光在光纜中來傳播信息的,若光在光纜中傳播速度為3108m/s,地球周長約為4105km,電子郵件在光纜中繞一周大約需多長時間?21王剛和李勇同學做測定聲音在鐵軌中傳播速度的實驗,在距王剛730米處李勇用鐵槌敲擊鐵軌,王剛用耳朵貼近鐵軌時,聽到兩聲敲擊聲。兩聲的時間間隔為2秒,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米/秒,則聲音在鐵軌中傳播的速度是多少?22一支刻度均勻的溫度計,經校驗不準確.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時,示數是4,放在1標準大氣壓下沸騰水中時溫度為94,用它測量一杯水的溫度為22.(1)請你計算一下這杯水的實際溫度是多少?(2)當用該溫度計測量時,被測量的溫度為多少時讀數(測量值)是正確的?評卷人得分六、實驗題23如圖所示,小明學習好凸透鏡成像規律后,想親自再次經歷一下實驗細節(1)小明采用左圖所示的方法來測量凸透的焦距,該凸透的焦距為_____cm(2)實驗前,組裝并調整實驗器材,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三者的中心位于__________(3)實驗時,小明將凸透鏡放在右圖50cm刻度處,光屏中可呈現__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如果保持蠟燭和光屏不動,僅移動凸透鏡,光屏中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燭焰的像(4)如果將蠟燭遠離凸透鏡,不改變光屏的位置,像呈現在光屏的________(選填“前”或“后”)側,與________(選填“近視”或“老花”)眼看物體的情形相同24某小組在做“探究水的沸騰”實驗時,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圖甲中A、B、C三種讀溫度計示數的方式正確的是______;圖乙中,表示水在沸騰時的現象是其中的______(填“左“或“右”)圖(2)根據實驗記錄的數據,作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所示,由圖象可知,在當時條件下,水的沸點是______,說明此時的大氣壓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標準大氣壓;(3)為了說明水沸騰過程中是否需要吸熱,應______,觀察水是否繼續沸騰;(4)實驗收集多組數據是為了______(填序號)得到可靠的結淪 減小實驗誤差25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將一塊透明玻璃板豎直架在水平臺上,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與玻璃板垂直;取兩支相同的蠟燭A、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的直尺上,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___________,巧妙地解決了像的位置不易確定的問題;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___________關系,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像與物到玻璃板的___________(2)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__________為止;觀察A、B兩支蠟燭在直尺上的位置發現,像和物對應點的連線與玻璃板______(3)若將蠟燭逐漸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張白紙板做光屏,則光屏上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接收到A蠟燭燭焰的像26如圖甲是“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1)把石棉網墊在燒杯下,并將試管放在水中加熱,是為了使固體粉末_________(2)將溫度計插入試管中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體粉末中,不要碰到_____或____,若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此時溫度計的讀數為_________(3)下表是實驗中記錄的數據:時間min012345678910溫度4042444648484848485053根據表中數據可知,該物質的熔點是_____;該物質是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4)能反映上述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的是圖丙中的_________參考答案1C【解析】【詳解】A物理課本的寬度約為18.5cm,A不符合題意;B一張試卷的厚度大約是0.1mm,B不符合題意;C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約是1.1m/s,C符合題意;D人洗澡時,感覺舒適的溫度接近體溫,65太熱,D不符合題意。2C【解析】【詳解】根據凸透鏡的成像特點知,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時,離焦點越近時,像越大,即成虛像時,物遠像遠像變大,故應保持報紙與眼睛不動,放大鏡離報紙遠一些,ABD錯誤,C正確故選C.3B【解析】【詳解】A由圖可知,u2f40cm, 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20cm,故A錯誤;B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變大,像距減小,像變小,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光屏也適當向左移動,光屏上所成的像變小,故B正確;C如圖所示,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蠟燭移至25 cm處,此時蠟燭在1倍焦距與2倍焦距之間,光屏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此成像規律與投影儀機原理相同,故C錯誤;D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蠟燭移至40 cm處,u10cmf, 光屏上不能成像,故D錯誤4B【解析】【詳解】A由于體溫計的特殊構造,讀數時,可以離開人體讀數故A錯誤;B實驗用溫度計測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液體,故B正確;C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3542,而沸水的溫度為100,不能用沸水給體溫計消毒,故C錯誤;D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3542,而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超出了它的測量范圍故D錯誤故選B【點睛】(1)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3542,而實驗用溫度計的測量范圍一般為-15100(2)實驗用溫度計測溫度時,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液體;體溫計由于下方有一小細彎管,離開人體后溫度不會下降,因此,可以離開人體讀數5D【解析】【詳解】A.看到水中的魚是魚的虛像,屬于光的折射現象,故A錯誤B 小紅用放大鏡看郵票時,若想讓郵票再放大些,她應將放大鏡遠離一些郵票,故B錯誤C:彩色電視畫面,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故C錯誤;D. 影響蒸發的因素有:液表空氣流動速度、溫度、液體的表面積,熱風提高了溫度,加快了空氣流動速度,故D正確;故選D6C【解析】該體溫計的分度值是0.1,由體溫計旁邊的數字可以知道,液柱是在39以下,所以溫度計的示數是39;拿著這溫度計去測量病人的體溫,如果病人的體溫低于39,則讀數仍然是39,如果病人的體溫高于39,則讀數就是實際體溫,故甲的體溫可能是39,乙的體溫一定是39.5。故ABD錯誤。故選C7AC【解析】近視鏡是凹透鏡,用手摸鏡時,中間薄邊緣厚的是近視鏡,故A正確讓鏡片正對太陽光,太陽光通過鏡片能呈現一個明亮小光斑,說明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所以是凸透鏡,故B錯誤拿著鏡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放大鏡,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用來矯正遠視眼,又稱遠視鏡,故C正確兩種鏡片都是通過光的折射矯正視力的,故D錯誤答案為AC8ABC【解析】【詳解】A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利用針孔照相機能得到倒立的實像,故本選項正確,符合題意B站在岸邊我們看到的水里的物體,是由從水中折射到空氣中的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所以看到的是物體的虛像故本選項正確,符合題意C攝影師讓我們走得離他近些,物距減小,所以成的像更大故本選項正確,符合題意D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故本選項錯誤,但不符合題意93.40cm -3 【解析】【詳解】如甲圖,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A左側與0刻度線對齊,右側與3.4cm對齊,估讀為3.40cm,所以物體A的長度為3.40cm。如圖乙,在溫度計上,10之間有10個小格,一個小格代表1,所以此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液面在0的下方,所以讀數為-3?!军c睛】刻度尺讀數時一定要記住長度的記錄結果必須有一位估計值,這是很多同學容易忘記的地方,多加練習形成習慣。溫度計讀數時首先要看清楚液面在0以上,還是以下,再讀數。10近 直線傳播 【解析】【詳解】光在同種介質中沿直線傳播,通過門縫往外看,眼睛離門縫越近,觀察到的范圍越大。11凸透鏡 焦點 【解析】【詳解】冰可以磨成中間厚邊緣薄的凸透鏡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凸透鏡后面能形成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這個光斑是凸透鏡的焦點,凸透鏡焦點的溫度很高,物體放在焦點時,達到物體的著火點,物體被點燃12液 壓縮體積 【解析】【詳解】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兩種;醫院用的氧氣瓶中貯存的是液態氧,它是用壓縮體積的方法使氧氣液化的13液體的熱脹冷縮 100 【解析】【詳解】1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規律制成的;2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時100,沸水的溫度為100。14液化 汽化 【解析】【詳解】露珠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液化形成的露珠在陽光下消失,是由液態變為氣態發生了汽化現象.15液 氣 【解析】【詳解】因為酒精是晶體,凝固點是-117 ,沸點是78而-10高于凝固點低于沸點,故酒精在-10時是液態而90高于沸點,故酒精在90時是氣態16C D 【解析】【詳解】要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說明物距必須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間,所以應該觀察物體在C點時成的像;在光屏上不會出現像,說明成的是虛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所以在D點時光屏上不會出現像.17 色散 紅【解析】解答:當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后,會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光,這是光的色散現象;月季花是紅色的,只能反射和自身顏色相同的紅色,而吸收其他色光,因此月季花在陽光下十分鮮艷,當它受到藍光照射時就失去了光彩;點睛:解答此題從以下知識點入手:太陽光是復色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光復合而成的;不透明的物體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決定的,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透過的色光所決定的;月季花是不透明的18放大 投影儀 【解析】【詳解】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是物距,像到凸透鏡的距離是像距如圖,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投影儀19悶熱的夏天,向地面撒水,這些水會汽化,產生大量的水蒸氣,水蒸氣遇到相對溫度較低的人體會液化放熱,所以剛撒上水時并不涼爽,甚至感覺更悶熱;而過一會兒,附著在人體的小水滴汽化吸熱,同時地面上的水蒸發吸熱,能夠降低周圍溫度,所以我們感到涼爽。【解析】悶熱的夏天,向地面撒水,這些水會汽化,產生大量的水蒸氣,水蒸氣遇到相對溫度較低的人體會液化放熱,所以剛撒上水時并不涼爽,甚至感覺更悶熱;而過一會兒,附著在人體的小水滴汽化吸熱,同時地面上的水蒸發吸熱,能夠降低周圍溫度,所以我們感到涼爽。201.33s【解析】【詳解】根據題意知道,地球周長是:s=4105 km=4108 m;由知道,電子郵件在光纜中繞一周大約需要的時間是:答:電子郵件在光纜中繞一周大約需要的時間是1.33s214964 m/s【解析】設聲音在空氣和鐵軌中傳播的速度分別為v1和v2,傳播時間分別為t1和t2,且聲音傳播的距離為s依題意可有:將(1)(2)兩式代入(3)式中可得答:聲音在鐵軌中傳播的速度是4964m/s【點睛】本題有一定的難度,理解題意和利用方程求解,要分辨空氣和鋼鐵傳來的聲音各自需要的距離是相同的解答本題的關鍵。22(1)20 (2)40【解析】【詳解】(1)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是100;而溫度計測量冰水混合物體的溫度是4,標準大氣壓沸水的溫度是94,中間是9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表示的溫度溫度計插入液體中顯示溫度是22,這種液體的實際溫度為(22)20;(2)根據根據實際溫度和顯示溫度相等,設液體的實際溫度為t,(t)t解得:t=402310.0cm 同一高度 縮小 能 前 近視 【解析】【詳解】(1)1透鏡焦點到光心的距離是焦距,根據圖示可知透鏡與光屏的距離為焦距,光具座上可讀出,距離為10.0cm;(2)2在實驗前,為了使成像在光屏中間,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應位于同一高度;(3)3由圖可知,物距大于兩倍焦距,光屏會呈現倒立縮小的實像;4移動凸透鏡即可同時改變物距和像距,減小物距增大像距可以再次得到清晰的像;(4)56將蠟燭遠離凸透鏡,則像距縮小,光屏不動,則成像在光屏前,此時與近視眼類似。24B 左 99 小于 停止加熱 【解析】【詳解】(1)圖中讀數的時候,視線要與液柱的上表面保持相平,故A、C錯誤,B正確;由圖乙知,左圖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是沸騰時的現象,右圖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小,是沸騰前的現象;(2)水在沸騰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由圖象可知,在當時條件下,水的沸點是99;由于水的沸點低于100,所以此時的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3)為了說明水沸騰過程中是否需要吸熱,應將酒精燈熄滅停止加熱,觀察水是否繼續沸騰(4)一次實驗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在此實驗中,收集多組數據是為了得到水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這樣可靠的結論25B蠟燭 大小 距離 完全重合 垂直 不變 不能 【解析】【分析】【詳解】(1)透明玻璃板不僅能成像還能透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B蠟燭,巧妙地解決了像的位置不易確定的問題;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像與物到玻璃板的距離。(2)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為止;觀察A、B兩支蠟燭在直尺上的位置發現,像和物對應點的連線與玻璃板垂直。(3)若將蠟燭逐漸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不變。(4)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張白紙板做光屏,則光屏上不能接收到A蠟燭燭焰的像。26均勻受熱 試管底 試管壁 46 48 晶體 a 【解析】【詳解】(1)1根據題意可知,加熱方法為水浴法,可以使固體粉末均勻受熱;(2)23在使用溫度計時,玻璃泡不能碰到試管底或者試管壁;4根據圖示可知讀數為46;(3)56根據表中數據可知,在第4分鐘到第8分鐘溫度不變,此時應為熔化過程,溫度即為熔點,即48,說明此物質為晶體;7根據晶體熔化規律可知,a圖像為晶體熔化規律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