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物理第十三章內能單元測試題-帶答案詳解.doc
九年級物理第十三章單元測試題姓名:________班級:________考號:________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54分)1、將肉片直接放入熱油鍋里爆炒,會將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鮮味。廚師預先將適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熱油鍋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鮮嫩味美又營養豐富,對此現象說法不正確的是A在炒肉片過程中,肉片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加B在炒肉片過程中,肉片內能增加主要通過做功實現的C附著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發D附近能聞到肉香體現了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2、如圖是某物質加熱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對圖象的分析中正確的是A0t1時間內該物質一定是固體BT2一定是物質的沸點C0t1時間內物質的分子熱運動加劇 Dt1t2時間內物質的溫度不變內能不變3、分別在冷水和熱水中同時注入一滴墨水,5s后的現象如圖所示,該現象說明A.只有熱水的分子在做熱運動 B.熱水有內能,冷水沒有內能C.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D.擴散只能在液體中發生,不能在氣體、固體中發生4、關于熱現象,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的機械能和物體的內能是同種形式的能,都與物體的機械運動和分子熱運動以及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情況有關B.鐵絲很難被拉斷,說明分子之間只存在引力C.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D.擴散現象只能說明分子是運動的,不能說明分子之間存在空隙 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小強的爸爸已經發誓戒煙很久了,小強的媽媽出差回家聞了聞被子,小強爸不得不承認吸過幾口,這是分子熱運動保留了證據B打氣筒的活塞處于中部位置時,封住出氣口,發現壓縮氣體很費勁,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外抽活塞使氣體體積增大也很費勁,說明分子間存在斥力C水面上漂著一塊木板,雙手水平提起木板,木板離水時特別費勁,離水后很輕松,“費勁”主要是因為木板離水時分子引力的作用D小時候我們吹過的肥皂泡泡,彈性好不易破,主要是分子引力起了作用6、分子很小,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直接感知的現象經過合理的推測來認識分子,下列推測既合理又符合事實的是A現象:花香撲鼻;推測: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B現象:空氣中沙塵飛舞;推測: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C現象:注射器內的水很難被壓縮;推測:水分子之間沒有間隙D現象:磁鐵上吸住了很多鐵屑;推測:分子之間存在引力作用7、關于熱量、溫度、內能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溫度不變,一定沒有吸熱 B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C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 D物體溫度升高,一定吸收熱量8、爆米花是將玉米放入密閉的鐵鍋內,邊加熱邊翻動一段時間后,當鐵鍋突然打開時,隨著 “砰”的一聲,玉米變成玉米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玉米粒主要通過翻動鐵鍋對其做功,使其內能增加B玉米粒主要通過與鐵鍋間的熱傳遞,使其內能增加C玉米粒內水份受熱膨脹對粒殼做功爆開,內能不變D玉米粒內水份受熱膨脹對粒殼做功爆開,內能增加9、山東氣象臺每天都會發布我省主要城市的天氣預報,下表列出的是2013年4月23日內陸城市濟南和沿海城市青島兩地的氣溫情況。根據氣溫變化情況作出的判斷和判斷依據正確的是A.城市甲是青島,依據是水的比熱容較大 B.城市乙是濟南,依據是砂石的比熱容較大 C.城市甲是濟南,依據是砂石的比熱容較大 D.城市乙是青島,依據是水的比熱容較大10、夏天,海邊的晝夜溫差小,這是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下列現象中不能反映水的這一特性的是A. 汽車發動機的冷卻循環系統用水做工作物質B春天的夜晚,農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凍壞C炎熱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灑水D城區建造人工湖以降低“熱島效應”造成的夏季高溫 11、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滿了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液體,用同一熱源分別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關系如圖3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甲液體的比熱容大于乙液體的比熱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兩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C加熱相同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等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D加熱相同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大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12、夏天,人們喜歡到海邊度假。白天,海風拂面,帶來絲絲涼意,夜間卻不會很涼。而沙漠的夏天晝夜溫差可達50。對這種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A太陽照射沙漠地區的時間較長 B海邊有風而沙漠地區可能沒有C海水的比熱容比沙石的比熱容大 D太陽直射沙漠地區,斜射海邊13、由于水的比熱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熱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區陸地表面的氣溫比海面的氣溫晝夜變化顯著。因此A白天的海風多是從陸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風多是從海面吹向陸地B白天的海風多是從海面吹向陸地,夜晚的海風多是從陸地吹向海面C白天和夜晚的海風多是從陸地吹向海面D白天和夜晚的海風多是從海面吹向陸地14、下列說法中,能反映物體放出熱量的多少跟物體質量有關的是A 不同質量的同種物質,降低相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不同B 相同質量的同種物質,降低不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不同C 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降低相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一般不同D 不同質量的同種物質,降低不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一般不同15、將質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塊金屬加熱到相同的溫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塊上,經過一定時間后,冰塊形狀基本不再變化時的情形如圖所示則三塊金屬的比熱容C甲、C乙、C丙大小相比 AC甲最大 BC乙最大CC丙最大 DC甲C乙C丙16、下面關于分子動理論和物體內能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A、鋼水冷卻,溫度降低,內能一定不減少B、壓在一起的鉛片和金片幾年后剖開,切面互相滲透,屬于擴散現象C、冬天用熱水袋取暖,人體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法改變物體的內能D、“和平號空間站”退役后墜入大氣層與空氣摩擦生熱是用熱傳遞方法改變物體內能17、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在一個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塊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極易揮發)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壓,棉花就會立即燃燒。根據該實驗現象得出的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氣體比液體更容易被壓縮B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著火點C活塞迅速下壓,乙醚蒸氣液化放出熱量,使棉花燃燒D外界對物體做功時,物體的內能會增加18、小文在做“開水煮白菜”這道菜的過程中,有以下分析,其中正確的是A放一點鹽,湯就有了咸味,說明分子只在液體中運動B菜做好起鍋時,清香撲鼻,說明分子只在高溫下運動C白菜的內能增加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實現D白菜的內能增加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實現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16分)19、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分子間是有 ,分子在不停地做 運動,分子間存在相互 。這就是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20、利用一個空瓶子和一個裝有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的瓶子(平板玻璃蓋住瓶口),用來證明氣體的分子是運動的。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實驗時,應該把裝有二氧化氮氣體的瓶子放在空瓶子的 方。21、“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這是南宋詩人陸游村居書喜中的兩句詩對于前一句,從物理學角度可以理解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加快,說明當時周邊的氣溫突然 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葉上的水珠隨荷葉拂動而滾動不止,當兩滴滾動的水珠相遇時,會匯合變成一滴較大的水滴,這說明: 。22、汽車是我們十分熟悉的交通工具,也包含豐富的物理知識:水作為汽車發動機的冷卻劑,這是因為水的____________較大;發動機把熱量傳給水是通過 ___(填“做功”或“熱傳遞”)的方式使水的內能增加的。23、冰糖葫蘆(如圖6)是許多同學的最愛。其制作方法如下:將洗凈的山楂穿在竹簽上,然后將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鍋中加熱,利用 的方法增加糖的內能,待白糖熔化成糖漿后,在山楂上蘸上糖漿,等糖漿 熱量(填“吸收”或“放出”)變成固態,冰糖葫蘆就做好了。24、砂石的比熱容為0.92103J(kg),它表示質量為_______ __的砂石,溫度每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為_____ ______。當質量為30kg的砂石放出8.28104J的熱量后,其溫度將降低___ ________。25、太陽能熱水器具有安全、節能、經濟和環保等優點,當它吸收太陽能后,水的溫度將會升高,這是通過 方式改變了水的內能。某太陽能熱水器盛有l00kg水,若水溫由20升高到70,則水箱里的水吸收了___ _____J的熱量c水=4.2103J/(kg)。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20分)26、兩個同樣的燒杯,內裝溫度、質量相同的水和某種液體,用同樣的酒精燈加熱,每隔1min記錄一次它們的溫度,測得如下數據:時間/min012345水的溫度/202224262830某種液體的溫度/202326293235回答下列問題:(1)在加熱時間相同的條件下,升溫快的是_______________;(2)如果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_______________吸收的熱量多;(3)由此可根據公式_____________,推出C水 ____C液(填“”“”或“=”) (4)根據以上數據可算出C液=_______________; 27為了探究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室中準備了以下儀器:兩個規格相同的電加熱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兩個相同的燒杯,兩支溫度計,手表,鐵架臺,火柴,適量的水和煤油(1)為了完成實驗,還需要的儀器有____________ (2)為了準確地控制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在上述提供的熱源中,選________比較合理 實驗中通過 來確定吸收熱量的多少.(3)某小組實驗中記錄了實驗數據(見表二),分析第1、2 次或第3、4次實驗數據可看出;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時,吸收的熱量與物質的____________有關;分析第1、3 次或第2、4 次實驗數據可看出: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與物質的________________有關 四、計算題(共10分)28、為了測定鉛的比熱容,把質量為200g的鉛塊加熱到98,再投入到80g的12的水中,混合后水的溫度為18。若不計熱損失,求(1)水吸收的熱量? (2)鉛的比熱容。物理第十三章單元測試題答案1 做功改變物體內能;溫度、熱量與內能的關系;擴散現象分析: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內能的大小跟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越高內能越大;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做功和熱傳遞,熱傳遞是能的轉移過程,即內能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轉移的過程;做功實質是能的轉化過程;分子運動是看不見的,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分子運動屬于擴散現象解答:解:A、炒肉片時,肉片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加,說法正確;B、肉片外的淀粉糊可以減小液體的表面積,能夠有效防止肉片里水分的蒸發,說法正確;C、在炒肉片時,肉片內能增加主要通過熱傳遞實現的,說法錯誤;D、附近能聞到肉香體現了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說法正確;故選C點評:掌握擴散現象是分子運動的結果,知道做功和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區別及內能和溫度的關系是解答本題的關鍵2 C 解:A、該物質在t1t2時間內物質的溫度不變,可能是液體沸騰,也可能是晶體熔化,不合題意B、T2該物可能是物質的熔點,也可能是物質的沸點不合題意C、0tz時間內物質吸熱升高,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符合題意D、tot2時間內物質可能在熔化,也可能在沸騰,此時需要繼續吸熱,溫度不變,但內能增大不合題意故選C(1)晶體有固定的熔點,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晶體熔化時的溫度是晶體熔點(2)液體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液體沸騰時的溫度是沸點(3)溫度反映了物體內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溫度越低,分子運動越緩慢(4)晶體熔化或液體沸騰時都要繼續吸熱,溫度不變,內能增大3 C4 C5 B6 A空氣中沙塵飛舞是沙塵的機械運動,沙塵是可以眼看到,不是分子,不符合題意;B、注射器內的水很難壓縮,說明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斥力,不符合題意;D、磁鐵上吸住了很多鐵屑,是磁鐵具有磁性的表現,不屬于分子間的引力作用,不符合題意;7 C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升高標志著其內能增大;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熱傳遞,且兩種方法在改變內能上是等效的;物體吸收熱量其溫度可能不變結合這些知識可解答此題解答:解:D、一個物體溫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外界對它做了功;因為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故A錯誤;B、一個物體吸收熱量,溫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變,如晶體在熔化時,不斷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故B錯誤;A、一個物體溫度不變,也可能吸收熱量,如晶體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但在不斷吸收熱量;故C錯誤;C、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內能越大,故一個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D正確;8 B玉米爆開前和鐵鍋發生熱傳遞,爆時玉米對外做功解答:解:A、玉米爆開前通過熱傳遞增加內能,不是做功改變內能,不符合題意;B、玉米爆開前通過熱傳遞增加內能,符合題意;C、玉米膨脹對外做功,水分內能會減少,不符合題意;D、玉米膨脹對外做功,玉米粒內能會減少,不符合題意;故選B9 D沿海地區水多,水的比熱容較大,白天,相同質量的水和沙石比較,吸收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區晝夜的溫差小由表知城市乙的溫差小,所以乙是沿海城市青島,甲是濟南故選D10 C分析:(1)對水的比熱容大的理解: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多(2)水分的蒸發會從周圍吸熱而降低周圍環境的溫度,即蒸發吸熱解答:城市修建人工湖,使水的覆蓋面積增大,因為水的比熱容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吸收相同的熱量,溫度升高的少,可以減弱熱島效應,不符合題意;因為水的比熱容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收的熱量多,所以汽車發動機的冷卻循環系統用水做工作物質,不符合題意;因為水的比熱容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降低相同的溫度,水放出的熱量多,所以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熱量以防凍壞秧苗,不符合題意;炎熱的夏天,往室內地面上灑水,水蒸發會從周圍吸熱而降低周圍環境的溫度,不是利用水的比熱容大的特點,符合題意故選11兩個相同的容器中分別裝滿了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用同一熱源分別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則(1)甲液體的比熱容小于(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體的比熱容(2)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小于(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3)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等于(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4)如果要你在甲、乙兩種液體中選擇一種作為汽車的冷卻液,你認為選擇乙液體更好考點:比熱容的概念專題:比熱容、熱機、熱值分析:(1)甲乙加熱相同的時間,吸收的熱量相等,升高的溫度不等,說明二者的吸熱能力不同;又因為兩物質質量相等,由公式c=Qmt可知兩種液體的比熱容大小不同(2)根據Q=cmt比較甲、乙吸收熱量的多少(3)同一熱源分別加熱,單位時間內熱源放出的熱量是相同的(4)比熱容大的,吸收相同的熱量,溫度升高的小,更適合做冷卻液解答:解:(1)由圖象知: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m相等),用同一熱源分別加熱相同的時間,吸收的熱量相等(Q相等),甲升高的溫度大由公式c=Qmt可知,甲液體的比熱容小(2)甲、乙兩液體質量相同,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由于甲的比熱容小,根據Q=cmt可得,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小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3)由于采用同一熱源加熱,因此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等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4)根據Q=Cmt,吸收相同的熱量,比熱容大的,溫度升高的就小,就更適合做冷卻液,故乙做冷卻液更好故答案為:(1)小于;(2)小于;(3)等于;(4)乙點評:本題考查了比熱容的相關知識,綜合性較強,有一定難度,要認真分析12 C解:沿海地區水多,水的比熱容較大;沙漠地區,地表以砂石為主,砂石比熱容較小白天,相同質量的水和砂石比較,吸收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升高的少,砂石溫度升高的多,所以海邊升高溫度較低,沙漠升高溫度較高;夜晚,放出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降低的少,砂石溫度降低的多,所以海邊降低溫度較少,沙漠的降低溫度較多,因此海邊白天海風拂面,帶來絲絲涼意,夜間卻不會很涼,沙漠的晝夜溫差巨大故選C13 B解:水的比熱容比泥土沙石的大,白天太陽照射時,水面溫度上升得慢,陸地溫度上升得快,熱空氣上升,冷空氣補充,風從海面吹向陸地;晚上,氣溫下降,水面溫度下降得慢,溫度高一些,熱空氣上升,風從陸地吹向海面因此,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種有日變化的風系在基本氣流微弱時,白天風從海上吹向陸地,夜晚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前者稱為海風,后者稱為陸風,合稱為海陸風故選B14 AA、 同種物質,降低相同的溫度,保證了物質的種類、降低溫度一定;而質量不同,放出的熱量不同,說明物體放出熱量的多少跟物體質量有關,故A符合題意;B、相同質量的同種物質,降低不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不同,可以用來比較體放出熱量的多少跟物體降低溫度的關系,故B不符合題意;C、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降低相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一般不同,可以用來比較體放出熱量的多少跟物質種類的關系,故C不符合題意;D、降低不同的溫度,即沒有保證降低相同的溫度,無法比較,故D不符合題意;15分析:由冰塊從上表面平整到如圖所示的形狀可知,甲、乙、丙三塊金屬從相同的溫度到冰的熔點,降低的溫度相同,但放出的熱量:Q甲Q乙Q丙,又知道三金屬塊的質量相同,根據Q放=cmt判斷c甲、c乙、c丙大小關系解答:解:由圖知,三金屬塊末溫(為冰的熔點)相同,三金屬塊的初溫相同,由題意知道,三金屬塊降低相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Q甲Q乙Q丙,Q放=cmt,三金屬塊的質量相同,t相同,三金屬塊的比熱容:c甲c乙c丙故選C16分析:不同的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做擴散現象由于分子的體積很小,分子的運動無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過氣味、顏色的變化來體現,并且隨著溫度的升高,分子運動速度增大,內能增大,并且內能的改變可以通過做功和熱傳遞兩種途徑實現解答:解:A、鋼水冷卻,溫度降低,內能一定減少,所以該選項不正確B、壓在一起的鉛片和金片幾年后剖開,切面互相滲透,屬于擴散現象,所以該選項正確C、冬天用熱水袋取暖,人體感到暖和,是用熱傳遞的方法改變物體的內能,所以該選項不正確D、和平號空間退役后墜入大氣層與空氣摩擦生熱,是用做功的方法改變物體內能,所以該選項不正確故選B17析:根據做功可以使內能與機械能之間進行轉化: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會增加;物體對外做功,物體內能會減少進行解答解答:解:當用力壓活塞時,活塞壓縮玻璃筒內的空氣,對空氣做功,空氣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當達到乙醚著火點時,筒內棉花就會燃燒起來此實驗說明了: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加故選:D18:組成物質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的運動;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有:做功與熱傳遞解答:解:A、鹽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在固體中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則液體中也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A錯誤;B、菜做好起鍋時,清香撲鼻,這是分子不停運動的結果,分子在任何溫度下都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只是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故B錯誤;C、白菜內能的增加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實現的,故C正確,D錯誤;故選C20解:密度小的空氣和密度大的二氧化氮過一段時間,形成比較均勻的氣體,這是擴散現象,擴散現象說明分子不停地進行無規則運動;上面的空氣密度小,下面的二氧化氮密度大,過一段時間,形成均勻的氣體,充分證明氣體分子不停地進行無規則運動,有力證明氣體的擴散現象故答案為:下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如果把二氧化氮氣體放到上方的話,由于自身密度大的緣故,二氧化氮分子也會下沉到下方的空氣瓶子中去,就不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21“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這是南宋詩人陸游村居書喜中的兩句詩對于前一句,從物理學角度可以理解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運動(擴散)加快,說明當時周邊的氣溫突然升高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葉上的水珠隨荷葉拂動而滾動不止,當兩滴滾動的水珠相遇時,會匯合變成一滴較大的水滴,這說明:分子間有吸引力考點:分子的熱運動;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專題:應用題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花香分子在空氣中做無規則運動越快,人們聞到的花香味越濃烈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答:解:(1)春晴天暖,空氣溫度升高,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分子在空中做無規則運動的速度加快,分子的擴散加快,從而使人可以聞到濃濃的花香(2)兩滴滾動的水珠相遇后之所以會合成一滴是因為當分子相互靠近時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將兩滴水珠合成了一滴故答案為:運動(擴散);升高;分子間有吸引力點評:本題考查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做無規則運動的知識以及分子運動與溫度的關系,鍛煉了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分子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這并不矛盾,就好像被彈簧連著的兩個小球,當分子間的距離很小時,就像彈簧受到壓縮,分子間主要表現為斥力;當分子間的距離稍大時,就好像彈簧被拉長,分子間主要表現為引力22 汽車是我們十分熟悉的交通工具,也包含豐富的物理知識:水作為汽車發動機的冷卻劑,這是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發動機把熱量傳給水是通過熱傳遞(填“做功”或“熱傳遞”)的方式使水的內能增加的考點:水的比熱容的特點及應用;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專題:比熱容、熱機、熱值分析:所有的物質中,水的比熱最大,相同條件下,水吸收熱量最多;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并且這兩種方式是等效的,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實質是內能和機械能之間的轉化,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實質是內能在高溫物體和低溫物體之間的轉移解答:解: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不同物質,質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更多的熱量所以用水作為汽車發動機的冷卻劑;發動機把熱量傳給水,熱量從高溫的發動機轉移給低溫的水,使水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了水的內能故答案為:比熱容;熱傳遞點評:本題考查水的比熱容的應用和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相對比較簡單,屬于基礎題23(2013鞍山模擬)冰糖葫蘆(如圖)是許多小朋友的最愛它的制作方法很簡單:將洗凈的山楂穿在竹簽上,然后將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鍋中加熱,利用熱傳遞的方法增加糖的內能,待白糖熔化(填物態變化名稱)后,在山楂蘸上糖漿,等山楂上的糖漿放出(填“吸收”或“放出”)熱量變成固態,冰糖葫蘆就做好了考點: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熔化與熔化吸熱特點;凝固與凝固放熱特點專題:應用題;溫度計、熔化和凝固;分子熱運動、內能分析:(1)改變物體內能有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2)物質有固態變為液態稱為熔化;該過程是吸熱的;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稱為凝固,該過程是放熱的解答:解:冰糖葫蘆是小朋友喜愛的零食,制作時,先將洗凈的山楂穿在竹簽上,然后將適量的白糖放入鍋中加熱,利用熱傳遞的方法增加了內能;讓白糖變成糖漿,即由固態變為液態,故是熔化,該過程是吸熱的;在山楂上蘸上糖漿,等糖漿放出熱量凝固成固態,這樣就做好了冰糖葫蘆故答案為:熱傳遞;熔化;放出;點評:知道改變內能的兩種方式,并熟悉常見的物態變化是解決該題的關鍵24,(2007荊州)砂石的比熱容為0.92103J/(kg),它表示質量為1kg的砂石,溫度每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為0.92103J當質量為30kg的砂石放出8.28104J的熱量后,其溫度將降低3考點:熱量的計算;比熱容的概念專題:計算題分析: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據此回答第一、二個空;知道沙石的質量和放出的熱量,通過放熱公式計算沙石降低的溫度值解答:解:砂石的比熱容為0.92103J/(kg),它表示質量為1kg的砂石,溫度每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為0.92103J;Q放=cmt,沙石降低的溫度值:t=Q放cm=8.28104J0.92103J/(kg)30kg=3故答案為:0.92103J,3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比熱容的概念、放熱計算公式的掌握和運用,注意兩個關鍵點(易錯點):一是第二個空的單位(寫成J/(kg),二是溫度降低(t)與降低到(末溫t)的區別25,(2013平房區一模)太陽能熱水器具有安全、節能、經濟和環保等優點,當它吸收太陽能后,水的溫度將會升高,水的內能增加(選填“減少”、“不變”或“增加”),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法改變了它的內能某太陽能熱水器盛有l00kg的水,若水溫由20升高到70,則水箱里的水吸收了2.1107J的熱量c水=4.2103J/(Kg)考點:熱量的計算;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太陽能的利用專題:應用題分析:(1)改變物體的內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熱傳遞兩種方法,在熱傳遞過程中,高溫物體放出熱量、溫度降低,低溫物體吸收熱量、溫度升高,直到溫度相同為止;(2)知道水的質量、水的比熱容、水的溫度變化利用吸熱公式計算水吸收的熱量解答:解:(1)當它吸收太陽能后,里面的水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加,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法改變水的內能;(2)Q吸=cm(t-t0)=4.2103J/()100kg(70-20)=2.1107J故答案為:升高,增加,熱傳遞,2.1107點評:本題考查了改變內能的方法、熱傳遞的知識、吸熱公式的運用,涉及到了太陽能的利用,要求靈活掌握兩個同樣的燒杯,內裝溫度、質量相同的水和某種液體,用同樣的酒精燈加熱,每隔1min記錄一次它們的溫度,測得如下數據:時間/min012345水的溫度/202224262830某種液體的溫度/202326293235回答下列問題:(1)在加熱時間相同的條件下,升溫快的是某種液體;(2)如果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收的熱量多;(3)由此可根據公式Q=cmt,推出C水C液(填“”“”或“=”)(4)根據以上數據可算出C液=2.8103J/(kg)考點:控制變量法與探究性實驗方案專題:探究型實驗綜合題分析:(1)根據表中數據可直觀看出升溫快的液體;(2)根據表中數據可知,吸收相同熱量,液體溫度的變化,然后推理可知,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熱量的多少;(3)根據公式Q吸=cm(t-t0),在吸收熱量、質量相同的情況下,根據溫度的變化值和比熱容成反比可知水的比熱容和液體比熱容的大小關系(4)已知水的比熱容,根據水的比熱容,以及水和某種液體比熱容的關系,即可求出某種液體的比熱容解答:解:(1)根據表中數據可知,吸收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從20升高到30;某種液體的溫度從20升高到35,因此在加熱時間相同的條件下,升溫快的是某種液體;(2)根據表中數據可知,吸收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從20升高到30;某種液體的溫度從20升高到35,因此都從20升高到30,某種液體加熱的時間短,故如果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收的熱量多;(4)根據Q=cmt可知,在吸收熱量、質量相同的情況下,溫度的變化值和比熱容成反比,又因為某種液體的溫度變化快,故某種液體的比熱容小,即C水大于C液;Q(4)由表中數據可知:在加熱相同的時間,如1min,水和某種液體的吸收的熱量是相同的,水的溫度升高了2,某種液體溫度升高了3,水和這種液體升高的溫度之比是2:3;根據Q吸=cm(t-t0)可知:在質量和吸收的熱量相同時,物質升高的溫度和物質的比熱容成反比,水和這種液體升高的溫度之比是2:3,水和這種液體的比熱容之比就是3:2這種液體的比熱容等于4.2103J/(kg)23=2.8103J/(kg)故答案為:(1)某種液種;(2)水;(3)Q=cmt;(4)2.8103J/(kg)點評:此題考查了我們對于實驗數據的分析能力,以及根據Q吸=cm(t-t0)計算吸收熱量的能力,是一道重點題27(2010包頭)為了探究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室中準備了以下儀器:兩個規格相同的電加熱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兩個相同的燒杯,兩支溫度計,手表,鐵架臺,火柴,適量的水和煤油(1)為了完成實驗,還需要的儀器有天平(2)為了準確地控制物體吸熱的多少,在上述提供的熱源中,選電加熱器較合理(3)某小組實驗中記錄了實驗數據(見下表),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實驗數據可看出;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時,吸收的熱量與物質的質量有關;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實驗數據可看出: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與物質的種類有關物質次數質量升高的溫度加熱的時間水第1次0.1102第2次0.2104煤油第3次0.1101第4次0.2102(4)在上面(3)的分析中采用的研究方法與我們所做過的研究動能與速度和質量的關系實驗的研究方法相同(寫一條即可)考點:比熱容的概念專題:實驗探究題;控制變量法分析:(1)根據吸收熱量的公式;Q=Cmt 來思考還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2)要準確控制吸收相同的熱量,酒精燈放相同的熱量,不易控制,可考慮用兩個規格相同的電加熱器;(3)此題必須控制變量來試驗,Q=Cmt 公式有四個物理量必須控制兩個變量,剩下兩個變量,由Q=Cmt可判斷解答:解:(1)根據吸收熱量的公式:Q=Cmt可看出還需要稱質量的天平,用兩個規格相同的電加熱器,容易準確控制放出相同的熱量(2)第1、2次或第3、4次實驗數據可看出;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時,控制了比熱容和身高的溫度,只剩下吸收的熱量和質量兩個物理量,可發現:質量和吸收的熱量成正比,即質量和加熱時間成正比(3)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實驗數據可看出: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根據Q=Cmt,可得物質的種類和吸收的熱量有關答案是:(1)天平(2)電加熱器(3)質量、種類(4)研究動能與速度和質量的關系點評:考查了學生對試驗的操作能力,物理實驗中常常采用控制變量法為了測定鉛的比熱容,把質量為200g的鉛塊加熱到98,再投入到80g的12的水中,混合后水的溫度為18若不計熱損失,求:(1)水吸收的熱量(2)鉛的比熱容考點:熱量的計算;比熱容的概念;熱平衡方程的應用專題:計算題分析:(1)知道水的質量、水的初溫和末溫、水的比熱容,利用吸熱公式Q=cmt求水吸收的熱量;(2)知道鉛塊的質量、鉛塊的初溫和末溫,利用熱平衡方程Q吸=Q放求鉛的比熱容解答:解:(1)水吸收的熱量:Q吸=c水m水(t-t0水)=4.2103J/(kg)0.08kg(18-12)=2.016103J;(2)不計熱損失,Q吸=Q放,鉛的比熱容:c鉛=Q吸m鉛(t0鉛t鉛)=2.016103J0.2kg(9818)=126J/(kg)答:(1)水吸收的熱量為2.016103J;(2)鉛的比熱容是126J/(kg)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吸熱公式、放熱公式、熱平衡方程的掌握和運用,計算時注意單位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