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版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知識要點(Word資料共9頁).doc
- 資源ID:29706 資源大小:55.00KB 全文頁數:9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30金幣 【人民幣3元】
下載資源需要30金幣
【人民幣3元】
| |
溫馨提示: |
支付成功后,系統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
支付方式: |
![]() ![]() |
加入VIP,下載更多資源 |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
2020新版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知識要點(Word資料共9頁).doc
教科版(2017秋)四年級科學上冊第一單元聲音知識要點班級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第一課聽聽聲音1. 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是不同的。2. 聲音可以用高、低、強、弱、悅耳、刺耳等詞進行描述和記錄。3.大自然的聲音多種多樣,有的是動物的叫聲,有的是自然界的聲音,還有的是人類生產生活發出的聲音。第二課聲音是怎樣產生的1. 我們身上能產生振動發出聲音的器官是聲帶。2.吹豎笛發出的聲音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蚊子飛行時發出的“嗡 嗡”聲是由蚊子的翅膀振動產生的。3.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物體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發出聲音, 只有讓它振動才會產生聲音,如果停止振動聲音就會馬上停止。4.為了看清鼓面的振動,可以在鼓面上撒上-些輕小物體。5.拉伸、按壓、用手揉搓皮筋不能引發振動,所以橡皮筋不會發出聲音,而彈撥皮筋能引發皮筋振動,就發出聲音了。第三課聲音是怎樣傳播的1.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當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物體產生振動,聲音就是這樣通過各種物質,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外一個地方。2.聲音的傳播離不開物質,聲音能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3.聲音在物質中的傳播效果,從強到弱,依次是固體、液體、氣體。4.把玻璃罩中的空氣抽出,鬧鈴聲就不能傳播給我們,說明在真空中,聲音不能傳播。5.月球上沒有空氣,宇航員要交流必須使用電子通信設備。6.土電話是通過線繩傳播聲音的。第四課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1. 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組成。外耳的作用是收集聲波,中耳的作用是把聲波傳到鼓膜,內耳的作用是把聲波信號傳給大腦。2. 耳朵的鼓膜很薄且有彈性,是接收聲音振動的“探測器”,耳郭是收集聲波的接收器。3. 物體的振動帶動了周圍空氣的振動,空氣的振動又引起鼓膜的振動,聽小骨將振動傳達到內耳,并刺激聽覺神經,產生信號。大腦接受聽覺神經傳來的信號,我們就感受到了聲音。4. 在模擬鼓膜振動的實驗中,可用橡皮膜代替鼓膜,并放上細沙或紙屑觀察振動情況。5.在鼓膜上方制造強弱不同和遠近不同的聲音,振動情況是不一樣的。第五課時聲音的強與弱1. 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物體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物體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2. 將鋼尺一端按在桌面上,用力撥動鋼尺,鋼尺發出的聲音強,振動幅度大;輕輕撥動鋼尺,鋼尺發出的聲音弱,振動幅度小。3. 用不同的力量撥動橡皮筋,橡皮筋發出的聲音強弱不同,橡皮筋振動的幅度也不同。4.用不同的力敲擊同一支音叉,重敲時發出的聲音強,輕敲時發出的聲音弱。第六課聲音的高與低1. 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物體振動得越快,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得越慢,聲音就越低。2. 用相同的力敲擊鋁片琴,琴片越短,振動越快,發出的聲音越高;琴片越長,振動越慢,發出的聲音越低。3. 利用柱形圖可以更直觀地描述出尺子振動長度與聲音變化關系。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動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長,振動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4.用相同的力敲擊大小不同的兩支音叉,小的音叉發出的聲音高,大的音叉發出的聲音低。第七課讓弦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1. 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箏等樂器是靠弦的振動來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的。2. 弦的音高與琴弦的長短、琴弦的粗細、弦的松緊程度都有關。3.一般情況,投彈長、粗、松的弦,產生的聲音低;撥彈短、細、緊的弦,產生的聲音高。第八課制作我的小樂器1. 制作小樂器時,應先畫出設計示意圖,然后進行制作。2. 制作出的小樂器要能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可依次改變物體的長短、粗細、松緊等情況。3.自己制作的小樂器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可進一步做出改進。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第二單元呼吸與消化知識要點班級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第1課 感受我們的呼吸1、吸氣是含有氧氣的空氣由鼻腔或口腔進入氣管再進入肺的過程,此時胸腔擴張、腹部收縮。2、呼氣是交換后的空氣由肺部到氣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過程,此時胸腔收縮、腹部放松。3、氧氣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質。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養料所必需的原料。4、參與呼吸的器官有鼻腔、氣管、支氣管、肺、膈肌組成。第2課呼吸與健康生活1、人的呼吸實際上在進行著氣體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 2 .人在運動狀態下比安靜狀態下.每分鐘的呼吸次數會增加、心跳的次數也會增加。3、肺是身體氣體交換的“中轉站”,它的大小直接決定著每次呼吸氣體交換的量。4、運動后,呼吸更加急促能幫助人體細胞獲得更多的氧氣。5、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呼吸功能,保持身體健康。第3課 測量肺活量1、肺活量是人體發育是否健康的-個指標,我們可以用簡易肺活量測量袋進行測量。2、肺活量的單位是毫升,小學四年級男生肺活量在1100-2600毫升;小學四年級女生肺活量在900 毫升-2000毫升。3、測質肺活最時應先深吸一口氣,然后將肺部的氣體全部呼出。第4課 一天的食物1、人生長和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營養主要來自食物。2、分類是進一步研究食物的重要方法。3、按照食物的來源,可以把食物分成動物類食物和植物類食物兩類,也可以稱為素食和葷食。4、根據食物食用時的生熟情況可以分成熟食和生食。第5課 食物中的營養1、食物的營養成分通常分為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2、我們可以通過實驗和查閱資料的方法辨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3、淀粉是糖類的重要成員之一,它是我們身體能量的來源,滴碘酒在淀粉上會變藍色。4、食物在白紙上擦或按壓后留下油跡,說明食物中含有脂肪。5、食物燃燒后.有一種像燒焦了頭發的焦臭味,說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質。6、有些營養成分可以通過查閱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獲得。 7、沒有一種食物含有所有的營養成分,也沒有只含有一種營養的食物。第6課 營我要均衡1、合理搭配食物才能有利于我們的健康,我們可以參照“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 進行營養配比。2、平衡膳食寶塔下一層的食物食用量要大于下一層的食用量,寶塔從下到上分別為水和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類、水產類、蛋類、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堅果類、鹽油類。3、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夠從食物中獲取均衡的營養,如果營養獲取不均衡,會影 響到身體健康.4、我們從食物中獲取的各種營養必須合理搭配,才能保證我們正常生活和成長。 科學的膳食原則是:葷素搭配,粗細糧搭配,每天吃適當的新鮮水果和蔬菜、定時進餐,少吃零食,不要挑食。第7課 食物在口胺里的變化1、口腔是食物消化開始的地方,舌頭、牙齒和唾沫共同參與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2、食物在口腔里消化,起到攪拌作用的是舌頭,切碎食物的是牙齒,濕潤食物、 消化食物中的淀粉的是唾沫。3、牙齒按形狀可分為門齒、犬齒、臼齒。不同形狀的牙齒發揮著各自不同的作用。 其中門齒的作用是切割食物,犬齒的作用是撕碎食物,臼齒的作用是咀嚼食物。4、牙齒是我們身體重要的消化器官,保護好牙齒對一生的健康都有重要意義,因此要經常刷牙防止蛀牙。5、齲病牙是指牙齒上有齲洞或牙齒上長了牙菌斑及牙石。第8課 食物在身體里的旅行1 .我們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這些能量來自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主要由消化器官完成。2、食物進入人體依次經過口腔、食道、胃、小腸和大腸,這些器官構成了消化系統,其中小腸是吸收營養的主要器官。3、在一個塑料袋里裝上水、切成小塊的饅頭和煮熟的蔬菜。反復揉擠這個袋子, 模擬的是胃這個消化器官的活動。在該實驗中,最后這些食物變成了食糜,說明在消化食物過程中,胃具有研磨食物的功能。4 .在一根塑料管中,裝入幾粒煮熟的米飯,然后用力擠壓塑料管,米飯就會向前運動。這個實驗模擬的是消化器官中食道的部分,它具有輸送食物的作用。5.小腸在消化食物過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營養,大腸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水分、輸送殘渣。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第三單元運動和力知識要點班級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第1課時 讓小車運動起來1.物體有時是靜止的,有時是運動的,物質的運動狀態要發生改變都與力有關。2.重力就是把物體拉地面的力。樹上的蘋果掉下來,拋向空中的皮球總要落回地面,小孩從滑梯上滑下來,水往低處流,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3.要使靜止的小車運動起來需要對它施加一定的動力,要使運動的小車靜止需要施加一定的阻力。4.當小車運動起來后,拉力越大,小車運動越快;拉力越小,小車運動越慢。第2課時用氣球驅動小車1.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2.充氣的氣球具有能量,噴氣時可以產生動力。3.噴氣式飛機、火箭都是靠噴氣式發動機產生的反沖力運動的。4.要使小車行駛得更遠,可以用大一些的氣球,也可以用更細一些的噴管。第3課時用橡皮筋驅動小車1.拉長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釋放后可以產生動力。2.像橡皮筋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3.在一定范圍內,橡皮筋被拉得越長,產生的彈力越大。4.橡皮筋在車軸上纏繞的圈數越多,被拉得越長,產生的彈力就越大,小車行駛的距離越遠。第4 課時 彈簧測力計1.彈等測力計是測量力大小的一種工具,它由提還、彈簧、指針、刻度板、掛鉤共同組成。2.在科學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符號N表示。它是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牛頓的名字命名的。3.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的大小時應該注意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0”位置;讀數時,視線與指針相平;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數量。4.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到拉力會伸長的特征制成的。5.在日常生活中,撐桿和海綿墊、蹦床、健身球、跳板等在被改變形狀時都會產生彈力。第5 課時 運動與摩擦力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生摩擦,運動物體往往會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2.紙盒裝上輪子滾動時,產生的摩擦力比在桌面上滑動時小。3.生活中、自行車軸承、氣墊船、磁懸浮列車都需要減小摩擦力;而輪胎和鞋底做出許多花紋是為了增大摩擦力。第6課時運動的小車1,小車從斜坡滑下,坡度越大,小車滑下后的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2.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沒有能量,自然界就不會有運動和變化,也不會有生命了。3.在日常生活中,運動的小車、發光的燈泡、燃燒的蠟燭、拉長的橡皮筋都具有能量。4.能量還儲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學物質中。第7課時 設計制作小車(一)1.設計制作小車的一般流程是明確問題、制訂方案、實施方案、評估與改進四個過程2.小車的基本結構包括車架、車身、車軸、輪子四個主要部分。3.在繪制小車設計圖時,為了全面反映小車的結構,可以從多個角度畫出小車并標注一下小車主要每部分的尺寸。第8課時 設計制作小車(二)1.在制作小車時,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務,要學會分工合作。2.工程師不會將不成功的模型視為失敗,而是將它看成是一個有價值的學習機會,并能根據其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反思和改進,做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 注意事項
-
本文(2020新版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知識要點(Word資料共9頁).doc)為本站會員(備課啦)主動上傳,叮當云教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叮當云教育(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