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素養測評卷.doc
第八單元素養測評卷1.下面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A.煩瑣(su)借鑒(jin)萬卷書(jun) B.書刊(kn) 酵母(xio) 水滸傳(zhun) C.饋贈(ki) 美差(ci) 過癮(yn)D.皎潔(jio) 報償(chn) 無病而呻(shn)2.看拼音,寫詞語。(要寫得規范、端正、整潔)(4分)3.下列不屬于和勤奮好學有關的典故是()。(2分)A.鑿壁偷光B.囊螢映雪C.臥薪嘗膽D.懸梁刺股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 ()。(2分)A.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 B.要實事求是,不能不懂裝懂C.不向別人請教 D.不懂也要裝懂5.“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中“識”的意思是()。(2分)A.知識B.認識C.識別D.記住,這里讀zh6.“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的作者是()。(2分)A.曾國藩 B.李白 C.朱熹 D.杜甫7.選擇合適的詞語填空。(6分)牽腸掛肚 與眾不同 悲歡離合別出心裁 如饑似渴 囫圇吞棗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喜歡上了閱讀,爸爸書架上的一些文藝書籍,差不多都被我翻過了。剛開始,我讀得很快,(),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慢慢地,故事中人物的命運深深吸引了我,他們的()常常使我()。我開始()地閱讀,不知不覺中,得到了豐厚的報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的作文構思就(),落筆也()。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A.做筆記鍛煉了我的記憶力,也增加了我的理解力。B.寫著寫著,禁不住眼淚花花。C.通過這小小的光榮,使我悟得一點道理。D.幾個月的功夫,這個小圖書館所有的文藝書籍,我差不多都借閱了。9.你還能把書比喻成什么?仿照例句,寫一寫。(4分)(1)書,被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2)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10.根據提示填空。(14分)(1)觀書有感是朝大學問家寫的兩首有哲理性的小詩。詩中的“?”借水之清澈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這位大學問家還告訴我們:讀書有三到,謂、。 其中最重要的是,原因是(請用原文回答)(2)論語中表述孔子對于讀書、學習知識和教誨他人的名句是,;表述要聰敏勤學、虛心求教的名句是,。11.判斷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8分)(1)閱讀和寫作,吸收和表達,一個是進,從外到內;一個是出,從內到外。閱讀是表達,寫作是吸收。()(2)歐陽詢是宋代著名書法家,他楷書用筆方整,筆力剛勁,點畫的起、收及轉折處一絲不茍。九成宮醴泉銘是其楷書代表作之一。()(3)“敏以求之者也”中“敏”的意思是“勤勉”。()(4)我的“長生果”是一篇散文,主體是回憶作者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闡明讀書的特有感受以及讀書對自己生活的影響,感情真摯。()12.閱讀課內精彩語段,回答問題。(11分)憶讀書(節選)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我會認字后不到幾年,就開始讀書。倒不是四歲時讀母親教給我的國文教科書,而是七歲時開始自己讀“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國演義。那時,我的舅父楊子敬先生每天晚飯后,必給我們幾個表兄妹講一段三國演義,我聽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聽極了。但是他講了半個鐘頭,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帶著對故事下文的無限期待,在母親的催促下含淚上床。此后,我決定拿起一本三國演義,自己一知半解地讀了起來, (A.居然B.竟然C.果然 )越看越明白。雖然字音都讀得不對,比如把“凱”念作“豈”,把“諸”念作“者”之類,因為只學過那個字的一半。我第一次讀三國演義,讀到關羽死了,哭了一場,便把書丟下了。第二次再讀時,到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場,又把書丟下了。后來忘了是什么時候才把全書讀到“分久必合”的結局。因為看三國演義引起了我對章回小說的興趣,對于那部述說“官迫民反”的水滸傳尤其欣賞。那部書里著力描寫的人物,如林沖、武松、魯智深,都有極其生動的性格,雖然因為作者要湊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強強地湊滿了一百零八人的數目,但我覺得比沒有人物個性的蕩寇志要強多了。紅樓夢是我在十二三歲時看的,起初我對它的興趣并不大,賈寶玉的女聲女氣、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厭煩。還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這部書看時,才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所包含的一個朝代和家庭興亡盛衰的滋味。總而言之,統而言之,我這一輩子讀到的中外文藝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從讀書中我還得到了做人處世要獨立思考的大道理,這都是從修身課本中得不到的。(1)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在橫線上。(填序號)(1分)(2) 課文作者按時間順序敘述,選文主要寫作者時的讀書經歷。(2分)(3)下列對選文中畫“”的句子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A.少年時代不該讀紅樓夢,中年以后才該讀。B.“我”十二三歲時不能深刻了解書中一個朝代和家庭興亡盛衰的滋味,所以對紅樓夢的興趣不大。C.對一本書的理解要經歷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過程。D.說明了“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4)判斷下列說法的對錯,對的畫“”,錯的畫“”。(3分)開頭“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落筆點題,總結全文,奠定了作者熱愛讀書的感情基調。()從選文第自然段中的“不是而是”可以看出作者對三國演義的喜愛。()“總而言之”“統而言之” 重復累贅,應該刪除一個。()(5)作者認為哪些讀書的好處是在“修身課本”中得不到的?(3分)13.閱讀短文,回答問題。(11分)童 年 讀 書莫言我童年時的確迷戀讀書。那時候既沒有電影更沒有電視,連收音機都沒有。在那樣的文化環境下,看“閑書”便成為我的最大樂趣。父親反對我看“閑書”,大概是怕我中了書里的流毒,變成個壞人;更怕我因看“閑書”耽誤了割草、放羊;我就只能像地下黨搞秘密活動一樣偷著看書。我偷看的第一本“閑書”,是繪有許多精美插圖的神魔小說封神演義,那是班里一個同學的傳家寶,輕易不借給別人。我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換來看這本書一下午的權利,而且必須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監督著,仿佛我把書拿出門就會去盜版一樣。這本用汗水換來短暫閱讀權的書,留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騎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鄭倫、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孫、眼里長手手里又長眼的楊任一輩子也忘不掉啊。記得從一個老師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時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喂羊就要餓肚子,但還是擋不住書的誘惑,一頭鉆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讀完了。身上被螞蟻、蚊蟲咬出許多疙瘩。從草垛后暈頭漲腦地鉆出來,已是紅日西沉。我聽到羊在圈里狂叫,餓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著一頓痛罵或是痛打。但母親看著我那副樣子,寬容地嘆息一聲,沒罵我也沒打我,只是讓我趕快出去弄點草喂羊。我飛快地躥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時我真感到了幸福。我的二哥也是個書迷,他比我大五歲,借書的路子比我要廣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書。但這家伙不允許我看他借來的書。他看書時,我就像被磁鐵吸引的鐵屑一樣,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遠遠地看,脖子伸得長長的,像一只喝水的鵝,看著看著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將書頁翻得飛快,我一目十行地閱讀才能勉強跟上趟。他怕我趁他不在時偷看,總是把書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但我總是能把二哥費盡心機藏起來的書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顧一切,恨不得把書一口吞到肚子里去。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曉記,藏到豬圈的棚子里。我去找書時,頭碰了馬蜂窩,“嗡”的一聲響,幾十只馬蜂蜇到臉上,奇痛難挨。但我顧不上痛,抓緊時間閱讀,讀著讀著眼睛就睜不開了。頭腫得像柳斗,眼睛腫成了一條縫。(選自莫言散文有刪改)(1)文中的“閑書”加上了引號,這里引號的用法是。(2分)(2)文中畫線的語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我”比作和,這樣寫的好處是: 。(3分)(3)短文的中心句是: 。(2分)(4)與“我”為同學家拉磨換來閱讀封神演義的權利相比,“我”偷看二哥的書這件事寫得更具體詳細,這樣寫的好處不包括()。(2分)A.說明“偷看二哥的書”這件事在“我”的心中記憶深刻,至今難以忘懷B.使文章詳略得當,顯得主次分明,重點突出C.能夠體現出作者“惜墨如金”的寫作技巧D.對“為同學家拉磨換閱讀封神演義的權利”這件事描述不多,可以給讀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5)第自然段中還有哪些語句表現出作者對讀書的渴望?用“”在文中畫出來。(2分)14.讀一本好書如同交一個好朋友。把讀過的好書推薦給同學,就像把好朋友介紹給他們一樣。請你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推薦的時候,要介紹這本書的書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30分)要求:(1)重點寫推薦這本書等。(2)語句通順,不少于500字。參考答案1.D2.舅父篇章盛衰辛酸3.C4.B5.D6.C7.囫圇吞棗悲歡離合牽腸掛肚如饑似渴別出心裁與眾不同8.D9.示例:(1)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2)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列火車,也是一處你將要抵達的遠方。10.(1)宋朱熹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心到眼到口到心到 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11.(1)(2)(3)(4)12.(1) A(2)童年(3)A(4)(5)讀書可以收獲生命中最大的快樂;從讀書中還能得到做人處世要獨立思考的大道理。13.(1)表示特殊的含義(2)被磁鐵吸引的鐵屑一只喝水的鵝把“我”對看書的渴望寫得生動、形象,使人印象深刻(3)我童年時的確迷戀讀書(4)C(5)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顧一切,恨不得把書一口吞到肚子里去。但我顧不上痛,抓緊時間閱讀,讀著讀著眼睛就睜不開了。1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