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八年級上冊音樂1演唱《大海啊故鄉》優質教案(四川張老師省級優課).doc
大海啊,故鄉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課是人音版八年級第十五冊第一單元的歌曲大海啊,故鄉創作于1983年,王立平詞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喚的主題歌,歌曲旋律平緩,優美動聽,歌詞質樸深情,如敘家常,結構簡練,富有敘事性,特別是最后兩句,情深意長,表現了主人翁對大海、故鄉和母親深摯的感情。本節課是一節以唱歌為主的綜合課,在本單元中作為第一課時設計。 歌詞從“小時候媽媽對我講”開始,通篇質樸深情,如敘家常。借助對大海的思念與贊頌,抒發人們對哺育我們成長的故鄉和祖國的熱愛之情。歌曲旋律流暢舒展,優美動聽,平易親切,節奏嚴謹。雖然采用三拍子,但不拘泥于這種節拍通常的強弱韻律,而以切分、附點音符使其變化無窮。 歌曲為F大調,3/4拍子,小行板速度 。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感受三拍子的起伏,能夠用正確的節奏來為歌曲伴奏,用自然、和諧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過程與方法:注意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讓學生通過模仿、體驗等方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歌曲情感的理解。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注重情感教學,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母親、對家鄉以及生活的熱愛。三、教學重難點:重點:用自然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難點:體會歌曲所要表達的思鄉的情感。四、教學過程(一)、借助問題導入新課師:同學們,我們學過哪些詩是表達思鄉之情的?誰來朗誦一下?如李白的靜夜思、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都是學生們耳熟能詳的思鄉詩。師: 在“故鄉”這兩個簡單而樸素的方塊字中,蘊涵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積淀下來的思想哲學、民風民俗,中國人走到哪里,都會在故鄉情結中良久徘徊,別離之愁、思歸之渴,這種情結如同生命一樣古老而常新。這種情結不但大量出現在文學作品里,好多歌曲也以此為題材。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首思鄉的歌曲。(二)、新課教學1、初聽音樂,設問:它的基本情緒和情感是什么? 簡單介紹詞、曲作者及歌曲創作背景2、第二次聽賞,設問:這首歌曲是什么節拍?演唱形式是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1)出示幻燈片:3/4拍,強弱規律為強弱弱,讓學生用拍手等肢體動作體驗3/4拍的強弱規律,并學習3拍子的指揮圖示。(2)出示幻燈片:二聲部合唱歌曲。3、歌曲學唱(請學生打開課本26頁)a、老師范奏(唱),學生劃拍默唱,問學生音樂情緒的變化?前部分和后部分的區別?可重復演奏(唱),讓學生體會發現。學生回答后可總結此曲的強弱規律,不同平常的四三拍強弱弱的規律,而是強強弱。b、學生跟琴學唱,注意音樂情緒的變化、力度的變化、四分浮點音符后接兩個十六分音符,演唱時要體現出來;c、學生自學,老師巡視釋疑解難;d、課堂反饋(隨機抽測,考察學生完成情況);e、教師點評,再次鞏固。4、歌詞學習:a、按節奏朗讀歌詞(加強學生對歌曲節奏的掌握)。讓學生展開討論,歌詞中“大海啊大海,就像媽媽一樣,走遍天涯海角,總在我的身旁。”如何去理解?為什么說“媽媽總在我的身旁”?引導學生去體驗母愛,進而加深對歌詞的理解。 5、配樂朗誦歌詞(加強學生對歌曲意境的理解)。帶著剛才對母愛的體驗,配樂朗誦。6、帶詞演唱:注意力度度變化以及情緒的處理,啟發學生帶著情感演唱。8、再次完整有感情地演唱全曲,抽一個學生擔任指揮,幾個學生打擊樂伴奏,教師擔任鋼琴伴奏;(三)、拓展欣賞:欣賞夢駝鈴和故鄉的云再次加深對思鄉情結的理解和體驗,引導學生對家鄉的熱愛,激發學生立志建設家鄉的情感。 在大海啊故鄉的歌聲中結束本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