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2.1.1《對頂角、余角和補角》優(yōu)質教案(陜西崔老師部級優(yōu)課).doc
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1.在具體情境中了解相交線、平行線、補角、余角、對頂角的定義。2.知道對頂角相等,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二、過程與方法:1.經(jīng)歷操作、觀察、猜想、交流、推理等獲取信息的過程,發(fā)展空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得表達能力。2善于舉一反三,學會運用類比、數(shù)形結合等思想方法。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認識到現(xiàn)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shù)學與圖形有關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抽象成數(shù)學問題用數(shù)學方法予以解決。教學重點對頂角、余角、補角的定義及其性質;教學難點性質的探索及應用;教學方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啟發(fā)猜想、講練結合法課前準備教師準備:課件、多媒體;學生準備:轉動的紙條、練習本;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1、 預習反饋,引入新知1.結合課件圖片說說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哪些?(學生回答)2.什么是相交線?(兩直線的位置關系為相交)若兩條直線只有一個公共點,我們稱這兩條直線為相交線3. 什么是平行線?(位置關系為平行)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4. 大家來找茬:判斷下面說法是否正確: (1)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 )(2)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線段是平行線 。 ( )3214ABCD(3)兩條直線,要么平行,要么相交。 ( )(學生回答,舉出反例或說明理由)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1.動手實踐1(對頂角)動手畫出兩條直線AB和直線CD,交于點O.問題1:觀察你所畫圖形,1和2的位置有什么關系?還有相同關系的角嗎?(小組合作交流)(提示:1.頂點關系 2.邊的關系)歸納:3214ABCDO對頂角定義:直線AB與CD相交于點O,1與2有公共頂點O,它們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問題2:找出圖中所有對頂角(學生回答)2.動手實踐2對頂角的性質將自己準備好的小紙條拿出來旋轉并觀察問題3:在紙條旋轉的過程中,1和2的大小有怎樣的關系?始終成立嗎?3和4呢?你有何結論?(學生回答)歸納:對頂角的性質:對頂角相等3.認一認搶答12A12B(1)下列各圖中,1與2是對頂角的是( )12D12CO2134EBACD(2) 如圖所示,直AB、CD相交于O點,OE是射線,則1的對頂角是 ,4的對頂角是 。21OBCA344.想一想 余角和補角的定義問題4:在右圖中,1與3有什么數(shù)量關系?學生:和為180問題5:還有哪些角有相同的數(shù)量關系(即兩角和180)?(學生回答)歸納:補角定義:如果兩個角的和是180,那么稱這兩個角互為補角。推廣:若兩個角和為90,它們又有怎樣的關系?歸納:余角定義:如果兩個角的和是90 ,那么稱這兩個角互為余角。(注意:互余與互補是指兩個角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與它們的位置無關。)三、鞏固練習1.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填序號)若1+2+3=180,則1、2、3互補若A=4026,則A的余角=4934一個角的補角必為鈍角。2.擂主爭霸(1)小組合作,每人編一道有關余角或者補角的題目,組內其余同學搶答(2)好題大家做每個小組選一題讓其他小組成員回答(投影展示)四、課堂小結你學到了哪些知識?一、定義:1、對頂角2、互為補角,余角二、性質:對頂角相等還有那些困惑?5、 作業(yè)知識技能1,問題解決36、 教學反思新課標下的數(shù)學教學只靠傳統(tǒng)的粉筆加黑板是無法達到要求的。有許多圖片、圖象需要多媒體展示,許多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需要電腦演示。在教學中我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特別直觀、形象,從中不需要教師多語言學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數(shù)學知識。教師必須掌握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才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知識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