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一年級下冊科學4.2《找空氣》優質教案(河南任老師縣級優課).doc
- 資源ID:31827 資源大小:23.00KB 全文頁數:4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30金幣 【人民幣3元】
下載資源需要30金幣
【人民幣3元】
| |
溫馨提示: |
支付成功后,系統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
支付方式: |
![]() ![]() |
加入VIP,下載更多資源 |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
大象版一年級下冊科學4.2《找空氣》優質教案(河南任老師縣級優課).doc
找空氣基于標準的教學設計教材來源:義務教育教科書,大象出版社,2017版內容來源:小學一年級科學下冊,第四單元主題:找空氣授課對象:一年級學生設計者:目標確定的依據:1、 課程標準相關要求:(1) 在教師指導下,能利用多種感官或者簡單工具,觀察對象的外部形態特征及現象。(2) 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常見的物質外在特征、自然現象表現出探究興趣。(3) 能在教師指導下圍繞一個主題作出猜測,嘗試多角度、多方式認識事物。2、 教材分析本單元是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屬于綜合探究單元。主要是引導學生對空氣的客觀普遍存在性及一些一般物理特征進行認知。本節課是依據學生對空氣已有認知的前測分析發現而進一步開展的活動,引導學生直觀觀察或借用其他材料找到空氣并證實空氣確實存在。3、 學情分析經過之前的實驗操作與學習,學生懂得在實驗過程中要認真觀察,多動腦思考。教學本課時,學生對空氣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很少借助身邊的材料感受空氣的客觀存在。所以在教學時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將利用感官感知空氣和利用材料尋找空氣作為教學重點,并鼓勵學生將實驗方法運用到生活中,繼續尋找充滿空氣的材料。教學目標:1、 能夠調動多種感官,從不同方面感知空氣的存在。2、 能夠借助身邊材料,進一步證明空氣存在于不同空間內。3、 通過實驗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合作探究的意識,鍛煉學生動手能力以及搜集證據的能力。評價任務:1、 針對目標一,借助塑料袋,學生通過觀察、傾聽、感覺找到袋子的變化,感知到空氣的存在。2、 針對目標二,通過教師提供的多種材料,學生利用不同的方法發現空氣存在于這些物體中,找到空氣。3、 針對目標三,學生以4人為小組,在實驗過程中,學生需要自己去思考實驗材料如何使用,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要操作的實驗材料和任務,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和動手能力得到鍛煉。有些材料只有一份,只能一個人進行操作,在操作與觀察中,學生學會了合作。 教學準備:盛水的水槽、塑料袋、礦泉水瓶、氣球、粉筆、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學活動評價要點環節一復習導入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一些關于空氣的知識,還在問題銀行中存入了幾個和空氣相關的問題。這節課我們就從中提取第一個問題進行探究,找一找空氣在哪里?復習舊知,引出本節課要探究的問題。環節二利用袋子感知空氣活動一:猜猜哪里有空氣?能猜出多個地方有空氣活動二:借助手中的塑料袋,分別從視覺、聽覺和觸覺去感知空氣的存在。學生進行實驗結果匯報。能說出“袋子鼓起來了”“拍爆的時候有聲音”“松開一個小口有風”(評價任務一)環節三多種材料尋找空氣活動一:還有哪些地方可以裝空氣呢?學生自由回答學生能說出大空間里有空氣活動二:借助材料袋里的材料,小組合作找空氣學生匯報實驗結果。能說出證據證明每種材料里存在空氣,小組成員分享實驗結果。(評價任務二、三)環節四拓展延伸回歸生活生活中還有一些地方沒有空氣,尋找1-2個物品證明能找出沒有空氣的地方。(評價任務三)附板書設計:找空氣感知空氣 尋找空氣眼睛-袋子鼓起來 大空間耳朵-袋子爆破聲 物體內部手-有風出來 小孔隙我們周圍充滿空氣
- 注意事項
-
本文(大象版一年級下冊科學4.2《找空氣》優質教案(河南任老師縣級優課).doc)為本站會員(sakes)主動上傳,叮當云教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叮當云教育(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