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一年級下冊科學4.1《空氣知多少》優質教案(安徽王老師部級).doc
空氣知多少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大象版科學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設計理念:本節課的教學,著重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力圖貫徹“探究為核心”的教學理念,充分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特點,把知識的獲取過程看作比知識本身更為重要的教學,引領學生經歷一個個探究過程。教材分析:空氣知多少是大象版科學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也是學生探究“空氣”的第一課。雖然學生知道有空氣這么一種物質,但對空氣的認識是非常膚淺的,尤其是對空氣的存在以及特點缺乏認識,學生也沒有真正嘗試去揭開空氣的神秘面紗。而空氣知多少這一課是引導學生探究空氣這種自然物質的開門課,其目的是引領學生通過科學探究活動,對空氣形成科學的認識。教學目標:1. 感知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看不見摸不著、會流動的特點,知道空氣的存在。2. 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學習探索空氣的簡單方法。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培養學生對科學實驗的興趣。教學重點:能用感官感知并描述空氣的特點。教學難點:制作紙風車,初步探索空氣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教學準備:玻璃杯 玻璃缸 毛巾 袋子 剪刀 手工紙 大頭針 帶橡皮的鉛筆教學過程:一魔術導入1教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要變個魔術,你們想不想看啊?那小眼睛可要看仔細了!2教師:這是什么?(毛巾)是干的還是濕的呢?來,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是什么樣的毛巾啊?是塊干毛巾。3教師:這是什么呀?(杯子)老師現在要把毛巾放到杯子里面,然后把杯子直直地倒放在水里,你們猜一猜毛巾會不會濕?(請你說一說)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濕了沒呀?(沒有)咦,真奇怪,毛巾明明是放在水里的,卻沒有濕,這是為什么呢?誰知道嗎?(空氣)4. 教師小結并板書:空氣5教師:老師再來變一個魔術,這次老師把杯子斜斜地放進水里,小朋友仔細觀察哦。看一看會發生什么現象。(氣泡產生)小朋友,猜一猜毛巾有沒有濕呢?(請你說說看)到底毛巾濕了沒有?讓我們取出來看一看,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濕了沒有?(濕了)為什么會濕了呢?6. 教師:這一次啊,老師的杯子是斜斜地放進去的,斜斜地放杯子里面有空氣,空氣跑出來了,小朋友說一說什么跑進去了?(水)空氣跑出來了,水就跑進去了,所以我們的毛巾就會濕了。而第一次沒有濕,是因為空氣跑出來了沒有?(沒有)所以毛巾是干的。剛才老師給小朋友變了兩個關于空氣的小魔術,好看嗎?空氣有很多的秘密,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科學:空氣知多少,一起去探索空氣的奧秘吧!7.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二探究新知1教師:那么空氣它在哪里呢?它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東西呢?現在我們來玩個游戲好不好?(幻燈出示游戲:捉空氣)2. 空氣可調皮了,不是是隨便就能抓到的喲!(幻燈出示要求) 小朋友看,這是什么?(袋子),我要用袋子去捉空氣,看看老師是從哪里捉到空氣的(用袋子從桌子底下捉了一袋)我捉了一袋空氣,你們說一說我是從哪里捉到的呀?你怎么知道我捉到空氣了?(帶子鼓起來)2教師:老師捉了一袋子的空氣,你們也想來捉捉空氣嗎?老師幫你們每人準備好了一個袋子。現在我們把袋口張開,來捉捉空氣,捉好后要捏緊袋口,舉起來,我看看,誰捉空氣又多又快?(表揚學生)3你們都是在哪捉到的?(教室、外面的樓梯旁、走廊)4師小結: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有有空氣。5. (幻燈出示:觀察空氣的方法)教師:現在我們把袋口慢慢張開,用眼睛看一看空氣,用你的小鼻子聞一聞,用你的小手伸進袋子里去摸一摸。你們發現了什么?6. (幻燈出示)把你發現的說一說。師小結并板書: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無色、無味的。7. 教師:咦,小朋友們,你們看一下你們的帶子,發現了什么?(癟了)怎么回事?(跑了)師小結并板書:說明空氣是會流動的。8(幻燈出示)學生在學生活動手冊上記錄實驗結果。9.(幻燈出示)學生把自己最想知道的關于空氣的問題存進問題銀行。三制作紙風車1.教師: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那我們怎么去感受它的存在呢?今天,就讓小風車帶著我們去感受吧!現在我們就來制作一個小風車吧!2(幻燈出示)教師介紹材料以及提示使用剪刀和大頭針時的注意事項。3.(幻燈出示)教師邊示范邊講解風車的制作過程。4. 教師帶領學生制作紙風車,學生探索風車轉起來的方法。5學生說方法并示范。為什么用嘴吹就能轉起來?6師總結,讓學生感受空氣的流動。四教師小結今天,我們知道了空氣的很多秘密,對空氣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下課了,請同學們帶著你的風車,一起到操場上感受空氣的魅力吧!五板書設計空氣知多少無色 無味看不見 摸不著會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