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成人在线_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狠狠干狠狠干香蕉视频_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九九热欧美,天天干天天射天天操,日本精产品一二三产品区别

歡迎來到叮當云教育! | 幫助中心 教學備課就來叮當文庫!

叮當云教育

換一換
首頁 叮當云教育 > 資源分類 > DOCX文檔下載
 

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教案(全冊共165頁).docx

  • 資源ID:32133       資源大小:8.38MB        全文頁數:200頁
  • 資源格式: DOCX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100金幣 【人民幣10元】
快捷注冊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微信開放平臺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100金幣 【人民幣10元】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統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支付方式: 支付寶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加入VIP,下載更多資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教案(全冊共165頁).docx

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教案(全冊,共165頁)01信息與信息技術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02認識計算機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03操作計算機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04認識Windows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05設置個性桌面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06認識鍵盤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07駕馭鍵盤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08用鍵盤打字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主題活動1 文字輸入比賽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09初識“畫圖”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0畫方形和圓形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1填充顏色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2畫直線和曲線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3畫多邊形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4復制與粘貼圖形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5調整與修飾圖形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6初識“奇奕畫王”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7繪制圖畫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8制作運動的小車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9美化圖形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主題活動2 圖形創作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20初識網絡世界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21遨游網絡世界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22便捷訪問網站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23網絡文明小公民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24下載網上信息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25下載和安裝軟件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26網絡交流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27下載和播放音視頻文件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28整理文件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主題活動3 收集和共享信息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第1課 信息與信息技術一、教材分析本課屬于信息技術教材的基礎模塊。信息很普遍,也很重要。信息是無處不在的。信息是指事物所包含的知識、內容和意義。在使用信息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技術就是信息技術。基于對生活的實際情況及對教材內容的分析,本課的教學設計立足于“了解”的認知層次,以感知和感受信息與信息技術為本課主要的教學目標。教材意圖通過大量的案例介紹以降低學習難度,通過活動使得內容更易于學生理解。二、學情分析本課的學習對象是三年級學生。學生在生活中對本課內容已有一些直觀體驗,但他們并不了解那就是信息與信息技術。學生對信息與信息技術的學習會感到新奇,但要做到不混淆“信息”與信息的載體等,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不同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生活經驗也存在明顯的差異,有些學生已能熟練操作計算機、手機等設備,有些則接觸到的信息技術應用更多。三、教學目標與要求1. 知識與技能(1)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現象,認識到信息是指事物所包含的知識、內容和意義。(2)在實例中感受信息的獲取、存儲、加工和傳遞等過程。(3)感受生活中的信息技術,初步了解信息技術的價值。2. 過程與方法在研究信息與信息技術的過程中,了解信息獲取、存儲、加工和傳遞的方法。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信息技術促進人類發展的積極意義,知道信息的重要性。4. 行為與創新在思考信息的有用性、真假性等活動中,初步形成信息的價值觀。四、教學重點與難點1. 重點: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現象,了解生活中的信息技術。2. 難點:信息是指事物所包含的知識、內容和意義。五、教學方法與手段本課采用教師引導、學生體驗學習、游戲學習等教學方法,通過學生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形式進行學習活動。六、課時安排安排1課時。七、教學準備教學課件、手機、平板、溫度計等。八、教學過程(一)從生活中的事出發,感受信息與信息技術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為未來做一些計劃。例如,明天需不需要穿雨衣。如果明天下雨,就要穿雨衣。我們可以通過手機上的天氣APP查看明天的天氣情況進行判斷。在這個過程中,明天的天氣情況就是信息,而我們在使用手機獲取信息和天氣預報產生的過程中都使用了信息技術。 本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信息和信息技術。圖1【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發,能讓學生對信息和信息技術的理解更輕松、印象更深刻。(二)在事物里探究,了解信息無處不在其實,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切事物,都蘊含著豐富的信息。活動1:體會事物蘊含著豐富的信息1. 看圖交流獲得的信息。花開( )天到 ( )季將來,雁南飛用( )示意靠邊停車 ( )可以表達信息圖22. 說一說校園里不同的鈴聲傳達的信息。強調:花開花落代表著“時節的更替”的信息;大雁南飛傳遞著冬季即將到來的信息;人們利用動作、語言、文字、圖像等表達與傳遞信息;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切事物都蘊含著豐富的信息。【設計意圖】從自然現象到人類社會,學生對信息的印象將更加全面,在量變中存儲質變的能量。(三)在情境中實踐,理解人們離不開信息信息無處不在,卻又需要我們去獲取、存儲、加工和傳遞。活動2:獲取臉盆中水溫是否適宜洗臉的信息(部分小組有水溫計)1. 倒入臉盆中的水冒著熱氣,請判斷水的溫度是否適宜洗臉。圖32. 將獲取的信息記錄下來,然后告訴同學。強調:在判斷水溫的過程中,有些同學用手接近水,然后小心地觸摸,這是使用感覺器官直接獲取信息。還有些同學使用了溫度計測量水溫,這是使用工具獲取信息。而在記錄的過程中,我們對信息進行了存儲和加工,然后告訴其他同學,這是信息的傳遞。可以看出,人們的工作與生活離不開信息的獲取、存儲、加工和傳遞。【設計意圖】通過實踐活動,學生有了對信息最直接的經驗,再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提煉,讓學生對信息的理解更加清晰、印象深刻。活動3:根據提供的材料判斷是信息的獲取、存儲、加工、傳遞中的哪一個環節1. 你認為下列這些圖分別能突出的是信息的獲取、存儲、加工、傳遞中哪一個環節?圖42. 觀察這些圖片你還能想到哪些信息?3. 討論一下你還用過或見過其他獲取信息的工具嗎?強調:相同的圖片,我們得到的信息卻有可能不一樣。因為信息是指事物所包含的知識、內容和意義。同一事物包含的信息很多,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就會得到不同的信息。信息是無形的,但人們能用語言、文字、圖形、聲音等載體把信息記錄下來。【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獲取、存儲、加工、傳遞完整的過程中理解信息,但此處的重點是突破信息的獲取與存儲。這樣更符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容易理解與接受。活動4:讀故事、講故事,說一說對信息的理解1. 賣鞋子故事中兩個業務員看到相同的現象,加工后得出的結論一樣嗎?兩個業務員到非洲去賣鞋,發現非洲人都不穿鞋。一個業務員說,非洲人不穿鞋子,這里沒市場。而另外一個業務員則說,不對,非洲人都沒鞋子穿,這里的市場一片大好。圖52. 下圖擊鼓鳴金中信息是怎樣傳遞的?傳遞的“信息”是真的嗎?圖6隋朝末年,隋煬帝遠出巡游。有一次,他北巡雁門關,路上忽然遇到一大隊突厥兵。突厥兵把雁門關團團圍住,形勢十分危急。幾天之后,屯衛將軍云定興率領援兵趕到了。他站在高處,看到突厥兵到處都是,把雁門關圍得像鐵桶一般,心急如焚。這時,李世民建議用計謀:“我們最好多設旗鼓為疑兵,使他們不知我們底細。白天,遍插旌旗于各個山頭,數十里不絕;夜間則擊鼓鳴金,虛張聲勢。突厥一定以為我們來了許多救兵,自然會望風逃去。不然,敵眾我寡,我們必然抵擋不住,要白白送了性命。”云將軍聽了,連連點頭說:“好,好!”當下依計行事。這一招還真靈。突厥兵果然以為隋朝援軍大至,倉皇解圍自去了。3. 如果讓你把其中一個故事的信息傳遞給下列對象,你會用什么方式?表1小結:賣鞋子的故事說明人們將獲取的各種信息傳遞到大腦,經過大腦加工后,可以產生更有價值的信息,并通過語言、動作、文字、圖形、信號等方式表達信息。人們也可以借助工具加工信息。例如,使用計算器進行數學計算、使用驗鈔機辨別真假錢幣等。從古至今,人們傳遞信息的方式一直在發展,從口口相傳、烽火、鼓聲到現在的電話、互聯網、衛星,科學技術的發展正在不斷豐富著人們傳遞信息的方式。信息越來越重要,人們的生活離不開信息。【設計意圖】通過故事,了解信息的加工、傳遞,知道同樣的事物可能經加工后得到的信息不同,信息有真有假,根據情況不同往往要選擇不同的信息傳遞方式。(四)品歷史中變化,了解信息技術及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一年級我們就學過“岳飛練字”的文章,約900年前岳飛把樹枝當筆,把沙地當紙,在沙地上練字。再早一些,約2000多年前,人們把字刻在“竹簡”上保存,常用一個人讀了幾車的書來評價學問,如“學富五車”。現在,我們有紙、筆、光盤、磁盤、顏料等等非常豐富的工具,這些都是信息技術發展的結果。在信息的獲取、存儲、加工、傳遞等過程中涉及的技術通常稱為信息技術。圖7 圖8 圖9活動5:交流古今信息技術1. 選擇信息獲取、存儲、加工、傳遞中的一個環節,說一說其中的信息技術或與信息相關的事。2. 對比古今生活中應用信息技術的變化,說一說信息技術發展的意義。圖10 圖11 圖12小結:例如,我們人類在教育、交通、醫療、航天人類歷史上的信息技術革命,促進了社會的發展。語言的出現、文字的發明、造紙術和印刷術、電報、電話、計算機與現代通信技術每一次進步,都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設計意圖】古今對比,配上圖片,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生動地認識到信息技術促進了社會的發展。(五)總結與展望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獲和疑問,然后把這些填寫到“成果籃”中。【設計意圖】梳理讓學習變得更有系統,更加完整,鼓勵學生提出疑問,有疑問才有進一步探究的動力。第2課 認識計算機一、教材分析本課屬于計算機系統學習的基礎模塊,其內容是學習計算機硬件的基本組成。認識計算機首先要從外觀上觀察并知曉各個部件的名稱,介紹計算機由哪些硬件組成及其各個部件的功能。這部分知識理論性很強,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計算機很重要。二、學情分析本課面向的對象是小學三年級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在生活中一般都有接觸電腦的經驗,所以對計算機的興趣非常濃厚。在生活中,他們已潛移默化地接受了很多計算機知識,但是沒有經過系統地學習。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已經被充分調動,對于信息技術課堂的興趣已頗為濃厚。三、教學目標與要求1. 知識與技能(1)了解計算機常見的硬件組成,能說出各組成部件的名稱;(2)能夠說出常用的輸入、輸出設備;(3)能夠對現在的計算機科技發展有所了解。2. 過程與方法在探究設備、器件作用的過程中,初步學會查閱資料、動手探究的方法。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到計算機的一些設備是在模仿生物的某些功能。4. 行為與創新在實踐活動中培養細致、耐心的好習慣。四、教學重點與難點1. 重點:了解計算機各組成部件的名稱以及常見的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2. 難點:認識常見的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以及主機箱內主要部件。五、教學方法與手段結合三年級學生樂于表現自己、不甘落后的心理特點,可以設計一個搶答賽的游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主機內的部件讓學生動手拆一拆,對照教材找一找。運用演示的方法介紹計算機的輸入設備、輸出設備。六、課時安排安排1課時。七、教學準備教學課件、手機、平板、打印機、掃描儀等。八、教學過程(一)暢玩游戲,激趣導入生活中,我們可以用計算機查閱資料、聽音樂、看電影、聊天、發送郵件等。人類是靠大腦思考,并通過各種器官執行指令做事的。擁有這么強大功能的計算機是由哪些設備組成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它們。出示課題:認識計算機【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發,激發學生研究計算機的興趣。(二)火眼金睛,初識計算機或許有些設備同學們已經認識了,我們來搶答了解一下。活動1:認識計算機的組成部分1. 課件出示計算機各組成部分的圖片,搶答各部分的名稱。圖12. 用自己的語言介紹你所認識的設備有什么功能。3. 教師強調并補充說明計算機組成部分及功能。圖2 圖3小結:計算機有很多種,我們認識的是最常見的臺式計算機。還有筆記本計算機、一體機,擁有計算機部分功能的平板電腦、手機等等。【設計意圖】尊重學生的起點,學生能解決的問題讓他們自己解決,教師進行引導、補充。活動2:打開主機箱,逐一辨認器件1. 擰開機箱蓋的螺絲,拿下擋板。注意要輕拿輕放各種器件。2. 小組合作,一人觀察提示,一人拿著書,逐一找主板、CPU、內存、硬盤等器件。3. 展示并說一說每個器件的作用。小結:主板提供了許多接合點,供處理器、顯卡、存儲器、外部設備等接合。CPU是核心部件,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件中的數據。存儲器是用來存儲信息的設備。【設計意圖】組織學生動手實踐,學會查閱教材,書上指導與眼前的實物相對照,學生的印象會更深刻。活動3:觀察認識外部設備1. 你見過哪些可以連接到計算機上的外部設備?2. 這些設備有什么作用?小結: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和人處理信息的過程差不多。人通過手摸、耳朵聽、眼睛看等方式獲取信息,而計算機通過鍵盤、話筒、掃描儀和鼠標器等設備輸入信息。這些設備都是輸入設備。圖4 圖5人們把顯示器、打印機、音箱等設備叫做計算機的輸出設備。 (操作演示這些設備)圖6【設計意圖】常見的設備進行演示操作,讓學生了解它們的功能、作用。(三)拓展練習,發展思維科學技術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計算機也是一樣,新的計算機不斷產生,未來計算機會發展成什么樣子?活動4:計算機設計師1. 觀察未來計算機圖片,發揮想象畫出你設計的計算機。圖72. 注明每個部分的名稱和功能。3. 為其添加必要的外部設備。(提示:在你的設計作品中,必要的器件、設備都不能少,要讓計算機能“工作”。)展示學生作品。(將較好的作品張貼在黑板上,并請學生說說自己的理念)【設計意圖】畫一畫并注明名稱和功能,不僅是復習,更給學生暢想的機會。(四)思維導圖,梳理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初步認識了計算機,知道了計算機外部硬件名稱,了解了計算機有哪些輸入輸出設備,認識了計算機內部硬件。當然,關于計算機,我們還有很多知識要去學習。圖8第3課 操作計算機 一、教材分析本課是信息技術與計算機基礎單元的第3課,前兩節課主要是接觸常見的計算機硬件的基礎知識及工作原理。本課的學習內容是啟動和關閉計算機、鼠標器的五種基本操作,是一節信息技術實踐應用課,是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操作的起始章節,是理論與操作的銜接。二、學情分析本課的學習對象是三年級學生,三年級小學生剛剛接觸計算機,掌握鼠標器這些簡單的基礎操作將是學習信息技術的一個突破口。因生活環境的不同,學生之間的水平差距較大,零基礎和不同能力的學生同時存在。三、教學目標與要求1. 知識與技能(1)學會啟動和關閉計算機。(2)認識桌面和桌面上的圖標、任務欄、“開始”按鈕、鼠標指針。(3)學會將右手按正確的方法擺放在鼠標器上。(4)了解指向、單擊、雙擊、右擊、拖動五種鼠標器的基本操作。(5)能夠熟練進行指向、單擊和右擊操作。(6)能夠正確完成雙擊和拖動的操作。2. 過程與方法在操作計算機系統的過程中學習鼠標器的五種基本操作,通過“七巧板”游戲熟練使用鼠標器。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正確啟動、使用和關閉計算機,養成節約能源、愛護設備的良好操作習慣。4. 行為與創新學會觀察、勤于思考,通過鼠標器的基本操作在計算機系統和“七巧板”游戲中尋找自己感興趣的細節問題。四、教學重點與難點1. 重點:了解系統,掌握啟動和關閉計算機的方法。2. 難點:鼠標器的操作方法。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本課教學中,“導入課題,了解系統軟件”環節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計算機的系統包括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強化了我們常用的操作系統,初步感知系統硬件和系統軟件是順利操作計算機的前提。在“動手操作,啟動計算機”環節,學生開展小組實踐活動,對照圖片,結合教材一起去探秘“桌面”上的奧秘。在“分步探究,操作鼠標器”這一環節,通過對核心問題的討論,加深學生的理解,突破重難點,再借助“七巧板”程序,進一步鞏固知識、提升應用能力;在“小組探討,關閉計算機”這一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和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自信心。六、課時安排安排1課時。七、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八、教學過程(一)導入課題,了解系統軟件使用計算機處理信息,需要安裝各種軟件,完整的計算機系統包括計算機的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Windows操作系統就是一款常用的系統軟件。Android、iOS也是操作系統,主要用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板書課題:操作計算機)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計算機的系統,包括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強化我們常用的操作系統,初步感知系統硬件和系統軟件是順利操作計算機的前提。(二)動手操作,啟動計算機如何操作計算機呢?讓我們從啟動計算機開始吧。活動1:成立探索小組,規范操作啟動計算機1. 說一說你在家是怎么啟動計算機的。2. 用規范的方法啟動計算機。小結:開機后應先打開顯示器按鈕,再打開主機按鈕。啟動Windows后,屏幕上會出現待機畫面,這就是Windows的“桌面”。 活動2: 認識桌面圖11. Windows的“桌面”上有很多元素。讓我們看一看圖片介紹,認識它們。2. 對照桌面截圖的注釋,說一說每個部分的名稱。小結:桌面上的每一個圖標的名稱各不相同,任務欄、鼠標指針、按鈕將在我們使用計算機中發揮重要作用。練習:一位同學說,另一位同學找。“鼠標指針”、“開始”按鈕、“任務欄”“計算機圖標”。【設計意圖】學生在啟動計算機前,說一說打開計算機的方法。然后一起總結出規范的操作方法,有助于讓學生牢牢地記住,要規范操作,提醒學生關閉計算機后要關閉顯示器的電源按鈕,培養學生愛護計算機的好習慣。打開計算機后,學生開展小組實踐活動,對照圖片,結合教材一起去探秘“桌面”上的奧秘。(三)分步探究,操作鼠標器鼠標器是計算機最常用的輸入設備,它有左、右2個鍵,兩鍵之間有1個滾輪,鼠標器的基本操作有指向、單擊、雙擊、右擊和拖動5種。圖2 圖3活動3:操作鼠標器,強調正確的姿勢1. 學習手握鼠標器的方法。手握鼠標器,不要太緊張,就像把手放在膝蓋上一樣,使鼠標器正好分在手掌下,食指放在左鍵上,中指放在右鍵上,拇指和無名指分別放在鼠標器的兩側。2. 練習使用鼠標器對“桌面”上的“計算機”圖標做如下操作,說一說有什么變化,并完成記錄表。表1鼠標器的操作變化情況指 向單 擊雙 擊右 擊拖 動學生演示鼠標器的基本操作,并說出每一種操作的變化情況。小結:指向,移動鼠標器,使指針移動到指定位置。單擊,指針指向對象后,食指擊一下鼠標器的左鍵。雙擊,指針指向對象后,食指快速、連續地擊兩下鼠標器的左鍵。右擊,指針指向對象后,中指擊一下鼠標器的右鍵。拖動,指針指向對象后,食指按住鼠標器的左鍵不放,移動鼠標器,將對象移動到指定的位置后,再松開鼠標器的左鍵。【設計意圖】分步探究鼠標器的基本操作方法。首先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操作姿勢,再通過嘗試練習,自主學習探究,并記錄鼠標器操作后的變化情況,使學生輕松地理解和掌握鼠標器的操作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靈活運用知識能力和動手能力,有利于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練習:嘗試使用“開始所有程序附件”中的“計算器”,進行簡單計算。 閱讀:鼠標器是1964年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博士(Douglas Engelbart)發明的。從原始鼠標器、機械鼠標器、光電鼠標器到觸控鼠標器,鼠標器技術經歷了漫漫征途。活動4:啟動“七巧板”程序,試著玩一玩說一說在玩游戲的過程中用到了鼠標器的哪些基本操作。圖4【設計意圖】再利用“計算器”“七巧板”等程序,進一步鞏固知識,注重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通過互相交流與合作,充分給予學生鼓勵與肯定,并給予及時的評價,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小組探討,關閉計算機計算機使用結束時,需要按照正確的步驟關閉計算機。如果不按正確步驟關閉計算機,可能會導致計算機系統損壞。活動5:關閉計算機圖51. 閱讀教材,說一說關閉計算機的正確步驟。2. 實踐操作,關閉計算機。 小結:單擊“開始”按鈕,選擇關機,就可以關掉計算機了,最后關閉顯示器。這時,如果主機按鈕和顯示器的燈熄滅,我們就順利地關閉了計算機系統。活動6:嘗試執行“切換用戶”“注銷”“鎖定”“重新啟動”等命令,比較差異。1. 引導學生觀察“切換用戶”“注銷”“鎖定”“重新啟動”等命令。圖62. 分組每個成員選擇不同的命令,觀察對比執行效果。小結:執行“關閉”命令,可以關閉我們的計算機,所有的部件停止工作;“重新啟動”是關閉了所有的程序,然后重新啟動計算機;“切換用戶”是指注銷當前用戶進入一個新的用戶的過程(如果當前只有一個活動賬號,則無法切換);“注銷”是指注銷當前用戶,退出所有運行程序,退到登錄用戶界面;“鎖定用戶”是指不退出當前出運行程序,直接返回到登錄用戶界面。【設計意圖】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嘗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分工合作的方法提高了效率,同時看到執行效果,方便對比。 (五)回顧與展望總結回顧:在探索操作計算機的過程中,你有哪些收獲或者想法?總結:回顧今天的探索之旅,每一個環節都圍繞著計算機展開,規范啟動和關閉計算機的操作方法,有助于幫助我們養成愛護計算機的好習慣;我們還掌握了正確的操作鼠標器的方法,我們還要繼續學習關于計算機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技能,為今后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設計意圖】本課重視基礎知識,突出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教師要加強課堂監督,確保該環節的實效性,為培養能適應信息社會發展的創造性人才打下基礎。 第4課 認識Windows一、教材分析“窗口”知識是計算機操作的基礎。本課內容的呈現為學生正式展開計算機探究之旅拉開了序幕。從“認識Windows窗口”到“窗口的基本操作”,再到“文件與文件夾”的展現,讓學生在動腦與動手的過程中全面了解Windows。本課在整個知識體系中十分重要,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會經常用到本課知識。二、學情分析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三年級學生,剛接觸計算機的他們對計算機有著濃厚的興趣和高漲的熱情,能積極參與到課堂的學習與探究中。他們對文件類型、磁盤等區分能力較弱,需要積累更多的直觀經驗,循序漸進地學習才能真正掌握。三、教學目標與要求1. 知識與技能(1)了解Windows窗口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名稱。(2)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3)知道計算機以文件的形式存放信息,認識常見的文件、文件夾圖標。2. 過程與方法通過窗口操作,明確計算機窗口的一般組成形式和基本操作方法。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到窗口是一種所見即所得的交互方式,認識到計算機分類管理文件的好處。4. 行為與創新嘗試探究使用不同的方法完成相同的窗口操作,體驗計算機操作方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四、教學重點與難點1. 重點:窗口的基本操作,常見文件和文件夾類型的識別。2. 難點:調整窗口大小,給文件夾和文件進行有意義的命名。五、教學方法與手段新課改強調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課堂中,要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做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引導學生完成對知識的自主學習與建構,對信息意識的培養。在教學中,我運用啟發式、探究式等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幫助學生培養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的能力,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六、課時安排安排1課時。七、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八、教學過程(一)打開“計算機”窗口,了解窗口上節課,我們學會了操作鼠標器。請你雙擊“計算機”圖標,打開“計算機”窗口。像這樣在視圖中直接進行操作,被人們稱為“所見即所得”。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新的窗口“計算機”窗口。計算機里的“信息”都存放在這里。我們使用的這個操作系統是Windows,意思就是“窗口”,今天我們就來認識Windows。【設計意圖】Windows這個詞對學生而言比較陌生,直接出示課題不便于學生理解。所以,我通過舊知“鼠標器的操作”導入,既讓學生復習了舊知,又引出了所見即所得的概念。由打開的“計算機”窗口,再引出“Windows”,讓學生初步了解Windows,又建立了學生探究的信心。(二)閱讀教材,認識窗口各部分活動1:認識計算機窗口(1)閱讀教材,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計算機窗口由哪些部分組成。(2)教師演示講解地址欄、菜單欄。(3)識記練習:指位置。圖1小結:計算機窗口的主要組成部分有地址欄、菜單欄、最大化按鈕、最小化按鈕和關閉按鈕。地址欄顯示的是當前目錄路徑,菜單欄列出了各種對窗口進行操作的菜單命令,最大化、最小化和關閉按鈕就是我們從文字描述中獲取到的意思。【設計意圖】通過閱讀教材,同桌之間交流,學生先從文字描述中獲取知識信息。教師再演示講解地址欄和菜單欄,幫助學生理解。之后,在界面截圖中指一指,幫助學生小結復習,加強對各組成部分的識記。(三)實踐操作,了解窗口的操作窗口響應是Windows重要的互動方式,窗口是要首先熟悉了解的。活動2:窗口的基本操作(1)自主嘗試“最小化”按鈕,“最大化”按鈕和關閉按鈕,注意觀察窗口的變化。(2)思考:窗口可以移動嗎?如何移動?(從教材中找到答案)(3)小組探究:三名相近的學生為一組,將指針移動到窗口的邊框線,進行拖動操作,觀察窗口的變化并記錄。表1指針形狀窗口的變化和小結:單擊“最小化”按鈕,窗口會縮小成任務欄中的一個圖標按鈕。單擊“最大化”按鈕,窗口會擴大到整個屏幕,此時“最大化”按鈕變成“向下還原”按鈕。單擊“關閉”按鈕,關閉窗口。除此之外,還可以移動窗口和調整窗口的大小。【設計意圖】最小化窗口、最大化窗口和關閉窗口的知識點比較簡單,引導學生自主嘗試最大化、最小化和關閉按鈕,既解決了基礎知識的學習,又幫學生增強了操作的信心。調整窗口的大小以小組探究的形式展開,通過小組內合作交流,操作快的學生幫忙輔導操作有困難的學生,共同學習提高。(四)深入Windows,識別信息通過Windows窗口,能查看和使用計算機中的資源。我們已經學會操作Windows窗口了,現在一起來看一看這臺計算機中有哪些資源信息。活動3:認識文件和文件夾(1)查看“學件”文件夾里面的各種文件,小組內說一說文件的類型。思考:如何分辨文件的類型? 由文件名可以分辨出文件類型嗎?圖2文本文件、圖像文件、聲音文件等都是Windows中常見的文件類型,不同類型的文件圖標不同。我們可以通過圖標來分辨文件的類型。每個文件都有自己的名字,即文件名。文件名由主文件名和拓展名兩部分組成,拓展名代表了文件的類型,不能隨意更改。我們也可以通過拓展名來分辨文件的類型。(2)查看“學件”文件夾中的“節日”文件,根據文件的主要表達內容去修改文件名。小結:通常,我們是根據文件要表達的主題去命名文件,這樣也方便存儲和查找。文件太多的話,可以利用文件夾進行整理。文件夾可以用來存放文件和子文件夾。【設計意圖】學生自主查看“學件”文件夾里面的各種文件,先直觀地感受,再分辨文件的類型,讓學生帶著興趣去探究學習。通過思考和交流,引導學生認識信息的存儲與管理。(五)思維導圖,知識建構這節課,我們認識了“Windows”,學習了窗口的基本操作,識別了文件和文件夾,在今后的學習中會用到這些知識,希望大家多實踐、多練習。圖3【設計意圖】利用思維導圖對學習的知識點進行集中歸納。完成知識的建構,總結本課內容,明確知識的基礎性與延續性。第5課 設置個性桌面一、教材分析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個性化”中的更改主題、更改桌面背景和設置屏幕保護程序。本節課主要讓學生通過操作鼠標器,完成對計算機個性化的設置,不僅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使用鼠標器的技巧,而且讓計算機變得更加個性化。二、學情分析學生對鼠標器的應用已有兩節課的經驗積累,可能有一部分學生在家里使用過電腦,鼠標器操作得比較熟練。個性化設置的效果可見,三年級學生對圖形、色彩的變化興趣濃厚,但往往會出現過于關注選擇的圖片。三、教學目標與要求1. 知識與技能學會更改主題,學會更改桌面背景,掌握屏幕保護的啟動及結束方法,學會設置屏幕保護程序。2. 過程與方法在個性化設置的過程中,體驗窗口交互、菜單選擇、按鈕響應的方法。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設置個性化桌面,學生感受到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實現個性表達。4. 行為與創新能夠選擇合適的方法表達自己的審美,設置出合理的屏幕保護。四、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更改桌面主題,設置屏幕保護程序。難點:合理地設置屏幕保護。五、教學方法與手段采用嘗試教學法,以學生自學和練習為主。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材的示范作用、學生間的相互作用。六、課時安排安排1課時。七、教學過程(一)案例賞析,激趣設疑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每臺計算機的桌面都不一樣,有的是山水照片作為背景,有的連圖標的樣子都不同,還有的計算機在一段時間不操作后會出現滾動的文字或不停翻頁的照片。圖1 圖2 圖3這些個性化的視覺效果包括主題、背景、屏幕保護程序,都可以進行更改和設置。【設計意圖】欣賞范例作品既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又給學生一個清晰可見的目標。(二)自主嘗試,引導更改主題活動1:更改主題。如何更改主題?讓我們打開教材,先讀一讀,再試一試。1. 指導閱讀教材。2. 自主嘗試。3. 交流反饋。4. 演示操作。5. 互相賞析。強調:除了已有的主題,還可以通過安裝新的主題模板使用。更改主題,包括改變桌面的背景、圖標的樣式、音效等等。【設計意圖】兒童通過自主探索認識世界,這種探索性是與生俱來的,因此我們的教育要給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在嘗試中尋求獲得知識的途徑,從而學會學習。活動2:更改桌面背景。在個性化窗口中,我們還看到許多選項,例如桌面背景。如何更改桌面背景?請帶著問題自主嘗試操作。1. 自主嘗試。2. 分析下拉列表中的選項。圖43. 演示操作。4. 互相賞析。強調:在嘗試時,我們要讀懂計算機給我們的提示、窗口中的按鈕、列表的文字說明等等,理解了這些提示的意思,就能判斷出下一步如何操作。【設計意圖】通過方法的遷移,學生大膽地試一試,對難點下拉列表中的選項,引導學生觀察、分析,進行突破。屏幕保護是為了保護顯示器而設計的一種專門的程序。設計的初衷是為了防止電腦因無人操作而使顯示器長時間顯示同一個畫面,從而使顯示器老化,易縮短壽命。就像我們經常做的一個動作眨眼睛,人長時間盯著某一個地方看,會感覺疲勞、不舒服,于是會眨眼睛,眨眼之后眼睛就舒服一些了。活動3:設置屏幕保護程序。1. 調出屏幕保護對話框,嘗試分析各部分的作用。下拉列表中列出了可以選擇的屏幕保護程序。等待的時間就是從停止操作計算機到屏幕保護程序啟動所需要的時間。設置按鈕上的省略號表示有一些可以更改的選項,如果呈現灰色,代表目前的選擇中沒有可更改選項。預覽的意思是可以先看看效果。2. 嘗試選擇列表中的屏幕保護程序,逐個預覽。3. 設置三維文字屏幕保護程序。4. 設置等待時間,并等待屏幕保護程序啟動。5. 結束屏幕保護程序。圖5【設計意圖】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權利與機會。在試一試和看書中感知,在小組討論中感悟,在嘗試中深化,在反饋交流中升華,在實踐中內化。這樣的設計讓學生感覺知識是自主探究出來的,體驗成功的快樂,真正做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活動4:對主題、背景、屏幕保護程序進行個性化設置。1. 設置有個性風格的主題、背景、屏幕保護程序。2. 展示并互相賞析設置得是否合理。【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審美,對技能的應用需要有正確想法的引導。(三)概括總結,系統整理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獲和疑問,然后把這些填寫到成果籃中。【設計意圖】疏理讓學習更加系統、完整,鼓勵學生提出疑問,有疑問才有進一步探究的動力。第6課 認識鍵盤一、教材分析認識鍵盤是圍繞認識常用的輸入設備鍵盤開展教學活動的。活動主要內容分為四個部分:一是鍵盤的認識,通過教材圖片加以說明。計算機的鍵盤大致可分為四個大區:功能區、主鍵盤區、編輯區和小鍵盤區(即數字鍵區)。二是初識“金山打字通”程序。“金山打字通”程序將貫穿于學生鍵盤操作練習的整個過程,能幫助學生準確記憶鍵盤的區域分布的位置和主鍵盤區各個鍵的位置。本節內容是建立在學生對計算機有一定了解基礎上的,是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的第一步,也是學生今后學習信息技術的開篇。二、學情分析隨著社會的發展,三年級的學生對計算機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同學可能已經能熟練地使用計算機進行娛樂、游戲、交流等,但缺少系統的、正確的使用方法。對鍵盤的認識不足,使用不夠規范。同時“認識鍵盤”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比較枯燥,通過游戲來進行輔助教學是一種很好的激發、保持興趣的方式。三、教學目標與要求1. 知識與技能(1)了解鍵盤的四個分區。(2)掌握主鍵盤區按鍵的組成和分布。(3)掌握主鍵盤區部分功能鍵的作用。2. 過程與方法(1)本節課主要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互動交流等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觀察、思考、交流、討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能力。(2)在探究新知、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主探索能力與合作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和發展。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鍵盤的作用,知道鍵盤是重要的輸入設備,用好鍵盤是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內容。4. 行為與創新培養學生良好的操作鍵盤的行為習慣。四、教學重點認識鍵盤分區,學會啟動、退出“金山打字通”程序。五、教學難點對各種字符鍵的認識,能在文本中輸入字符。六、教學策略與手段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把單調的學習任務變得有趣,學生才能深度投入到學習中。在導入環節,以金山打字通2016軟件中的打字游戲“鼠的故事”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環節遵循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互動交流的原則,教師只起了組織和引領的作用,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首先讓學生通過觀察和觸摸來感知鍵盤,進而在數鍵盤過程中體會鍵盤存在分區。然后運用任務驅動,讓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在

注意事項

本文(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教案(全冊共165頁).docx)為本站會員(備課啦)主動上傳,叮當云教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叮當云教育(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經營許可證編號:魯ICP備09030270號-2   魯公網安備 37011602000151號 copyright@ 2019-2022

網站大部分作品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站整理編輯的作品外,版權歸上傳者所有,如您發現上傳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立刻聯系我們并提供證據,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致| 江城| 凌海市| 玉龙| 噶尔县| 偏关县| 潜山县| 瓮安县| 山东省| 武隆县| 甘孜县| 峨眉山市| 东源县| 伊宁县| 聂拉木县| 嘉黎县| 上饶市| 万载县| 芜湖县| 密山市| 青河县| 玉田县| 崇州市| 龙山县| 莱芜市| 金平| 綦江县| 凌海市| 曲水县| 阿拉善右旗| 泰宁县| 贵定县| 阳原县| 蓬溪县| 常州市| 仲巴县| 营口市| 聊城市| 陆河县| 青岛市| 怀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