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5《秋天的懷念》教案.docx
5秋天的懷念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理解課文內(nèi)容,把握母親的藝術(shù)形象,感悟作者的意圖。訓練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讀好課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通過自學討論,自己讀懂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習作者運用細節(jié)描寫刻畫人物和運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寫作手法。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博大、寬厚的母愛和兒子對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體會磨難對于人生的意義,學習在磨難中成長堅強的品質(zhì)。教學重難點品味賞析細節(jié)描寫;探尋作者寫作意旨。教學過程一、聯(lián)系舊知情感導入1打開記憶的閘門,請同學們回憶在所學過的課文或者接觸過的故事中,有沒有表現(xiàn)母愛的?這些母愛具體體現(xiàn)在哪里呢?2母愛是世界上最崇高最無私的感情,是千百年來永恒的主題,帶著一份感動、一份崇敬,更帶著一份期待,來欣賞秋天的懷念。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推斷作者遭遇。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縣,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來又患腎病并發(fā)展到尿毒癥,需要靠透析維持生命。自稱是“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在寫作”。史鐵生創(chuàng)作的散文我與地壇鼓勵了無數(shù)的人。2002年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杰出成就獎。曾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協(xié)會評議委員會委員。2010年12月31日凌晨3點46分因突發(fā)腦溢血逝世。根據(jù)其生前遺愿,他的脊椎、大腦將捐給醫(yī)學研究;他的肝臟將捐給需要的患者。史鐵生多年來與疾病頑強抗爭,在病榻上創(chuàng)作出了大量優(yōu)秀的、廣為人知的文學作品。他的作品多次獲得國內(nèi)外重要文學獎項,多部作品被譯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為人低調(diào),嚴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構(gòu)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nèi)找嬗陌档膬?nèi)心。他的病隙碎筆作為2002年度中國文學最為重要的收獲,一如既往地思考著生與死、殘缺與愛情、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shù)等重大問題,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場、如何活出意義來這些普遍性的精神難題。當多數(shù)作家在消費主義時代里放棄面對人的基本狀況時,史鐵生卻居住在自己的內(nèi)心,仍舊苦苦追索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仍舊堅定地向存在的荒涼地帶進發(fā),堅定地與未明事物作斗爭,這種勇氣和執(zhí)著,深深地喚起了我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懷。(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2年度杰出成就獎得主史鐵生授獎詞)2根據(jù)課題,設計幾個閱讀思考題。例如:作者懷念誰?為什么會懷念?為什么在秋天懷念?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3指名12位同學分段落朗讀課文,教師朗讀最后幾段。4針對剛才設計的思考題,全班交流,感知文章主要內(nèi)容。文章記敘了“我”雙腿癱瘓后,母親強忍住內(nèi)心極度的痛苦和重病的折磨,無比關懷愛護病殘兒子的感人情景。三、研讀賞析把握主旨1自由閱讀課文,圈畫令你感動的詞句、段落。要求:(1)時間:三分鐘;(2)有感情地朗讀;(3)適當批注。2讀一讀感動你的句子,說一說感動你的理由。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細致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等方面的描寫,體會深沉無私的母愛。并指導學生讀出真情。3兒子又是怎樣來表達對母親的這一片深切懷念之情的?引導學生從兩個方面感悟作者對母親的深情懷念:(1)母親細小的動作,細微的神情,只言片語,都使作者記憶猶新。(2)最后一個自然段:全班有感情地齊讀。小組討論:作者為什么濃墨重彩地描寫那些菊花?(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請試著把“母親沒有說完的話”說完整。著重抓住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中對于菊花的理解,來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深切懷念:從菊花在“秋風中正開得爛漫”,可以看出“我”已經(jīng)驅(qū)走了心頭的陰霾,增強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而這正體現(xiàn)了母愛的偉大;寫菊花的淡雅、高潔、熱烈而深沉,正象征了母親對子女的那種純潔高尚、深沉無私、感人至深的母愛。借景抒情是指讓感情依附于一定的景物,通過景物描寫來抒發(fā)情感,它能使情和景互相感應,互相交融。四、深化主旨拓展交流1(幻燈出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請同學理解句意。理解要點:感嘆人子想盡孝雙親時,父母卻已經(jīng)亡故,而無以言孝。告誡天下的兒女們,抓緊父母健在的光陰,及時盡孝,哪怕是一句體貼的言語、一個關愛的眼神。2“母親走了,帶著對子女深深地掛念;母親走了,遺留給兒子永無償還的心情。”聯(lián)系你的生活實際,回憶你的父母為你做的點點滴滴的小事,此時此刻,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你又打算怎么回報他們呢?附板書設計:布置作業(yè)1摘抄你喜歡的語段,讀一讀,背一背。2推薦閱讀: 畢淑敏孝心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