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21課《文言文二則-書戴嵩畫牛》教案.docx
文言文二則書戴嵩畫牛教學目標:1.讀準“曝”“囊”“搐”等易混難讀的字,把握朗讀的停頓,讀通課文。2.借助注釋、資料及已有文言基礎,讀懂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3.了解古文特點,學會誦讀古文,了解一般的古文學習方法。4.理解課文內容,從這篇文章中明白要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不能憑空想像,也不能迷信權威,要從客觀事實出發的道理。教學重難點:1.了解一般的古文學習方法,通過注釋、已有文言基礎,讀懂文意。2.能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3.抓住關鍵句子,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課題,簡介作者1.師:今天這節課,老師要帶大家一起學習第21課書戴嵩畫牛。(師板書課題,全班齊讀。)上課前,老師要考考大家:題目中的“書”是什么意思呢?(生回答,師板書:書寫、記錄。)“戴嵩”是誰?(學生介紹。)你對題目是怎樣理解的?(指名回答。)2.簡介作者蘇軾。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蘇東坡”,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并稱“三蘇”。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詞人、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師:蘇軾不僅能詩善文,在書法和繪畫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他的這篇短文就是關于唐代畫家戴嵩所畫的牛的。猜一猜,他會說什么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看個究竟吧!二、多樣讀文,整體感知1.學生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2指名讀課文,檢查學生朗讀情況。(1)指名讀課文。(2)正音。師:(出示容易讀錯的字詞。)文言文朗讀有一定難度,下面幾個字詞能讀對嗎?課件出示:蜀 軸 囊 曝 搐 婢 拊掌指名讀,全班齊讀。3.師范讀全文。4.指導課文朗讀。師:這篇課文在朗讀時,應該怎樣停頓呢?師出示課件展示: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處士/笑/而然之。古語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也。學生試讀,集體評議。5.齊讀,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節奏和韻味,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流暢。6. 自讀練習,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7師生合作讀。師:我們來合作讀課文,老師讀課文的敘述部分,同學讀牧童所說的話,一遍讀完后,交換朗讀內容。三小組合作,理解文意1.出示小組學習要求。(1)小組內合作對照注釋,理解文言文中每一個字、每一句話的意思。(2)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自由讀邊在難懂的字詞旁邊做注釋。(3)小組內將不能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2.小組內交流字詞句的含義。3.呈現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指導。4.師:現在請同學們借助課文注釋,小組內合作,試著翻譯全文。小組成員匯報,師適時出示:四川有個杜處士,喜愛書畫,他所珍藏的書畫有幾百種。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畫的牛,(杜處士)尤其珍愛。他用玉做了畫軸,用錦囊裝起來,經常隨身帶著。有一天,他攤開了書畫曬太陽,有個牧童看見了戴嵩畫的牛,拍手大笑著說:“這張畫畫的是斗牛啊!斗牛的力氣用在角上,尾巴緊緊地夾在兩腿中間,現在這幅畫上的牛卻是翹著尾巴在斗,錯了!”杜處士笑笑,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話說:“耕種的事應該去問農民,織布的事應該去問女傭。”這個道理是不會改變的呀!四、練講故事,言語實踐1.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故事的意思。指名說,教師隨時補充。2.小組內練講故事。3.班內展示。請兩名同學上臺講,提出要求,盡量變成自己的話說出來,加上動作和表情。五、精讀課文,感受人物1.默讀課文,思考:牧童是怎樣評價這幅畫?他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可見牧童的什么精神?指名發言。觀點:謬矣!理由: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精神:牧童善于觀察、敢于向權威挑戰的精神。2.處士面對牧童的話有什么表現?由此可見處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指名發言。師適時出示:表現:處士笑而然之。可見處士是一個敢于應戰、樂于接受別人意見的人。3.帶著感情朗讀,讀出牧童的語氣。全班齊讀: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六、再讀課文,領悟主題1.自由讀文,邊讀邊思考:哪句話揭示了這篇短文蘊含的道理?2.生回答,師適時呈現:古語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也。3.結合這句話的意思,說說這篇課文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課文告訴我們:要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不能憑空想像。不能迷信權威,要從客觀事實出發,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長。4.師:課文學到這里,誰能試著說說這篇課文的主題思想?這篇文言文通過講述一個牧童指出大畫家戴嵩的牛畫得有錯誤的故事,告訴我們要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不能憑空想像也不能迷信權威,要從客觀事實出發的道理。同時也告誡人們要因事求人,不要做憑空想象的外行人。七作業設計1.背誦課文。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板書設計21書戴嵩畫牛拊掌大笑 尤所愛牧童斗牛圖處士謬也 (掉尾而斗) 然之“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