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20.陀螺 教案.docx
20陀螺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3.抓住文中重點語句,體會“我”的心情變化過程及原因。4.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意思。教學重難點重點:理清課文思路,體會“我”的心情變化及原因。難點: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意思,作者為什么會有這種感情。課前準備1.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生詞。2.收集陀螺的圖片。3.教學內(nèi)容相關課件及課文錄音。課時安排2課時第1課時教學步驟教學內(nèi)容一、圖片導入1.出示陀螺及玩陀螺的圖片。你們認識它嗎?它叫什么?你們玩過嗎?2.學生交流。一、圖片導入(續(xù))3.師小結。陀螺是中國民間最流行的玩具之一。有的是用刀削出來的,比較粗糙,有的是用車床旋出來的,比較精致,尖端嵌一顆玻璃球或鋼珠,會使陀螺旋轉得更快,玩起來也更有趣。今天,高洪波老師的一篇陀螺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讓我們能感受到童真童趣,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吧!板書課題:陀螺二、初讀感知1.聽課文錄音,認準字音。2.學生自讀課文。3.檢查生字、詞語學習情況。(1)課件出示會認、會寫的字。a.學生多種形式識字。b.重點指出多音字:(2)課件出示文中詞語。a.學生認讀。b.學生在文中畫出這些詞語,并結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詞語意思。4.學生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理清文章的思路。學生交流:文章寫了關于陀螺的哪些內(nèi)容?(小組交流,全班交流)課件出示:介紹“冰尜兒”的制作。“我”削制陀螺的經(jīng)歷。“我”過生日,叔叔送“我”一個陀螺。勝利的陀螺讓“我”自豪。“我”獲得了快樂,也得到了感悟。三、作業(yè)設計1.書寫生字、詞語。2.熟讀課文。第2課時教學步驟教學內(nèi)容一、復習導入1.抽查對詞語的理解。2.回顧課文內(nèi)容。二、學生自學提示:給精彩片斷、句子、詞語做上記號,并在旁邊批注,會從情感、含義、修辭等方面品味。三、學生交流、課件出示相關內(nèi)容1.無論嵌上滾珠,還是釘上鐵釘,冰尜兒都不會裂開,能毫無怨言讓你抽打,在冰面上旋轉、舞蹈。(“毫無怨言,舞蹈”這些詞語在句子中采用了擬人的手法,突出了玩陀螺的快樂。)2.這時你看吧,兩只旋轉的陀螺奮勇搏斗,旋風般撞向對手,剛一接觸,又各自閃向一邊,然后重整旗鼓再戰(zhàn)一直到其中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多么精彩、刺激的比賽場景啊!“奮勇搏斗、旋風般、閃、重整旗鼓”這些詞語突出了比賽的激烈、緊張。)3.抽打“角錐”的大多是拖鼻涕穿開襠褲的,他們的興趣,在于抽鞭子,陀螺的質量往往不在意。(有點瞧不上這些小孩子的說法,突出“我”爭強好勝的性格。)三、學生交流、課件出示相關內(nèi)容(續(xù))4.幽默詼諧的語句:(1)為削制得心應手的冰尜兒,就差沒把椅子腿拿來“廢物利用”了。(為削出好的陀螺想盡辦法)(2)大陀螺搖頭晃腦,挺著肚皮一次次沖過來,我的“鴨蛋”則不動聲色地閃躲。(喜愛自己的陀螺,為它擔心。)四、抓重點語句,感受“我”的心情變化及原因1.學生默讀課文四至十一自然段,把最能體現(xiàn)“我”心情的句子畫上線。2.學生交流。3.根據(jù)學生交流內(nèi)容,課件出示表格,簡單填寫。“我”的心情產(chǎn)生這種心情的原因懊惱削不出高質量的陀螺企盼叔叔答應送“我”一只陀螺高興得到一只旋床旋出來的嵌著大滾珠的陀螺沮喪同伴的嘲笑自豪打敗了立于不敗之地的對手4.齊讀最后一自然段,體會含義。五、總結拓展1.教師總結內(nèi)容。(課件出示)課文以陀螺為線索,敘述了自己一只其貌不揚的陀螺戰(zhàn)勝了大陀螺的事,“我”從中體會到了成長的快樂,表達了對陀螺的喜愛之情。2.學生交流。說說你玩過的游戲中最精彩的場景。六、作業(yè)設計寫下自己玩的某種玩具及有趣的故事。20.陀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