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三年級下冊語文5《守株待兔》優質教案(河北省級優課).docx
5守株待兔教學目標1.初步感知小古文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小古文的興趣。2.初步學習借助注釋的方法讀懂小古文。3.從寓言中明白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妄想不勞而獲的道理。教學重點:1.初步學習借助注釋的方法讀懂小古文。2.從寓言中明白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妄想不勞而獲的道理。教學難點:從寓言中明白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妄想不勞而獲的道理。教具: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第二課時一、課前復習1.課件出示畫出節奏的小古文,請兩名學生讀一讀。2.去掉節奏,指名讀一讀。3.全班齊讀課文。二、新授(一)讀文知意1.創設情境:出示四幅打亂順序的圖畫,請學生按課文的內容表上序號。2.圖配文,懂文意。出示圖文并茂的完整故事(1)理解“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請學生說說 “株”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借插圖,讀古文)請學生說說所配文字的意思。(2)引導學生理解“兔走觸株,折頸而死”。誰能看著圖畫說說“觸”的意思。設疑:兔子撞在樹樁上,怎么會“折頸而死”呢?課件出示“走”的演變過程,使學生明白“走”古今義的不同。小結:原來借助課文中的注釋也可以幫助我們讀懂小古文。(看注釋,懂古文)請學生說說這句話的意思。(4)理解“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組織學生借助看注釋的方法,說說這句話的意思。課件出示“耒”的演變過程,使學生直觀的理解“耒”的意思。(5)理解“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農夫一直在守株待兔,他得到兔子了沒有?你從那句話知道的呢?他為什么沒有再得到兔子呢?小結:兔子觸株而死,純屬偶然,可農夫確認為這是會經常發生的事情,想不勞而獲。到頭來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三、重溫古文。1、配樂讀一讀完成的繪本。2、請學生說說守株待兔這個古詩的大意。四、欣賞動畫,1、播放動畫守株待兔,學生欣賞。2、誰能用一句話說說“守株待兔”這個詞語的意思。五、勸告農夫1.宋國人為什么會笑農夫呢?請試著說一說。農夫啊農夫,你可真是農夫啊農夫,你怎么能農夫啊農夫,俗話說2.宋國的人只會笑話農夫,我們應該怎樣幫農夫呢?讓我們送給農夫一個字,好不好?情境創設:老師現在就是那個農夫,你想送給我你個什么字呢?四、總結課堂教學守株待兔這篇寓言中的農夫應該辛勤耕種,我們作為一名小學生應該勤奮努力。只有肯于付出才能有收獲。不要總想著不勞而獲。五、課后作業閱讀鏈接 讀一讀南轅北轍,想一想:故事中的車夫錯在哪里?和同學交流交流。板書設計守株待兔不能不勞而獲要勤奮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