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1.1《冷熱與溫度》知識點.doc
蘇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第1課冷熱與溫度知識點1、(溫度)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2、(溫度計)可以準確測量出物體的(溫度)。3、溫度計的結構包括三部分:液泡、刻度和液柱。溫度單位:攝氏度()4、溫度計的使用方法:(1)溫度計是易碎品,使用時要(輕拿輕放)。拿溫度計時,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上端。(2)在測量液體的溫度時,溫度計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和側壁)。(3)要等溫度計內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時才能認讀,并且要使(視線與溫度計液柱的頂端)保持水平。5、一杯熱水的降溫規律是(先快后慢);溫差大,降溫快。6、溫度為什么會先快后慢這樣的變化?熱水剛倒入杯中,與周圍環境的溫度相差很大,熱量散發得很快。當逐漸與周圍環境的溫差變小時,熱的散發速度就慢了。7、假如繼續觀測下去,水溫繼續下降,直到與室內溫度相同為止。8、在生活中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溫度計,它們具有不同的特點和用途。電子水溫計:用來測量各種液體的溫度,精度高,讀數方便。電子體溫計:用來測量體溫,讀數更方便。干濕溫度計:用來測量空氣的溫度和濕度。紅外線感應溫度計:探測物體的溫度時不需要接觸被測物,更方便、快捷。9、實驗探究:探究一杯熱水在變涼過程中溫度變化的規律問題:熱水變涼過程中,溫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還是勻速下降,或是其他?假設:熱水變涼過程中,溫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實驗器材:鐵架臺、燒杯、熱水、溫度計、秒表、石棉網、三腳架實驗設計與記錄: 擺好鐵架臺、三腳架、石棉網、燒杯,把溫度計吊在鐵架臺上。在燒杯內倒上半杯熱水,并調整燒杯與溫度計的位置,使溫度計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熱水中,不要接觸到杯壁和杯底。等溫度計的液柱上升到最高點時,讀出此時的溫度,并將讀數填寫到表格的0分鐘格內。從此時起每隔兩分鐘測量水溫,知道熱水變涼過程中溫度變化規律。每兩分鐘記錄一次,連續記錄6次。時間(分鐘)0246810溫度(攝氏度)把記錄的數據在方格紙上描點并連成線。實驗結論:熱水變涼過程中,溫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