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教案.doc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教學設計課題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單元第8單元 學科化學年級九年級學習目標1認識鐵、銅、鋁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2認識常見的金屬與鹽酸、硫酸的反應;3學會區(qū)分置換反應類型;4學會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重點認識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會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難點會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鋁制品的表面總是光亮的。為什么鋁制品不易生銹呢?積極參與,發(fā)表觀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講授新課知識1: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活動1】金屬與氧氣的反應【教師】呈現(xiàn)視頻,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師生小結(jié)】1、鎂常溫與氧氣反應現(xiàn)象: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放熱,生成白色的固體。化學方程式:。2、鐵在氧氣中點燃現(xiàn)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化學方程式:。3、鋁與氧氣反應現(xiàn)象:劇烈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放熱,生成白色的固體。化學方程式:。4、銅在加熱時能與氧氣反應現(xiàn)象:紫紅色的銅表面逐漸變成黑色。化學方程式:。5、金高溫也不與氧氣反應。“真金不怕火煉”【思考】為什么用舊了的鋁鍋會變得暗淡無光?鋁很容易跟氧氣反應,生成一層致密而堅固的氧化鋁薄膜。這層薄膜可以阻止內(nèi)部的鋁跟氧氣接觸,從而對鋁制品起到保護作用。【活動2】金屬與鹽酸、硫酸的反應【教師】呈現(xiàn)實驗視頻,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師生小結(jié)】金屬現(xiàn)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鎂劇烈反應,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鋅反應較為劇烈,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鐵反應平緩,有氣泡產(chǎn)生,溶液變成淺綠色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銅無現(xiàn)象【師生反思】啟示:判斷金屬活動性的方法:金屬是否與酸反應及反應的劇烈程度判斷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金屬活動性順序MgZnFeCu。【活動3】金屬與化合物溶液反應【教師】呈現(xiàn)實驗視頻,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師生小結(jié)】1、葛洪的“點石成金了!化學方程式:FeCuSO4FeSO4Cu。現(xiàn)象:鐵表面覆蓋一層紅色固體,溶液由藍色逐漸變?yōu)闇\綠色。2、小結(jié)視頻內(nèi)容實驗操作現(xiàn)象化學方程式鋁絲浸入硫酸銅溶液鋁絲表面覆蓋一層紅色的固體,溶液由藍色變?yōu)闊o色2Al3CuSO4Al2(SO4)33Cu銅絲浸入硝酸銀溶液銅絲表面覆蓋一層銀白色的固體,溶液由無色變?yōu)樗{色Cu2AgNO3Cu(NO3)22Ag銅絲浸入硫酸鋁溶液不反應知識2:置換反應【活動】置換反應【教師】PPT呈現(xiàn)資料,并指導學生閱讀課本。【歸納總結(jié)】1、定義:一種單質(zhì)與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zhì)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2、基本反應類型總結(jié)(1)化合反應:多生一;(2)分解反應:一生多;(3)置換反應:單質(zhì)+化合物新單質(zhì)+新化合物。知識3:金屬活動性的應用【活動】金屬活動性的應用【教師】PPT呈現(xiàn)資料,并指導學生閱讀課本。【歸納總結(jié)】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2、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鹽酸、硫酸中的氫;3、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換出來。【跟蹤練習】1、下列金屬中,金屬活動性最強的是()A鐵B鎂C鋅D銅【答案】B【解析】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金屬的位置越靠前,金屬的活動性就越強,鐵、鎂、鋅、鋁四種金屬中鎂的位置最靠前,故金屬活動性最強的是鎂。A、題目給出的金屬中,活動性活動性最強的金屬是鎂,不是鐵,故選項錯誤。B、題目給出的金屬中,活動性活動性最強的金屬是鎂,故選項正確。C、題目給出的金屬中,活動性活動性最強的金屬是鎂,不是鋅,故選項錯誤。D、題目給出的金屬中,活動性活動性最強的金屬是鎂,不是銅,故選項錯誤。故選B。2、有甲、乙、丙三種金屬,如果將甲、乙、丙分別放入硫酸銅溶液中,一段時間后,乙、丙表面出現(xiàn)紅色物質(zhì),甲沒有明顯現(xiàn)象;再將大小相同的乙、丙分別放入相同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中,乙、丙均產(chǎn)生氣泡,但丙產(chǎn)生氣泡的速度明顯快于乙,則甲、乙、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A. 丙乙甲 B. 甲丙乙 C. 丙甲乙 D. 甲乙丙【答案】A【解析】有甲、乙、丙三種金屬,如果將甲、乙、丙分別放入硫酸銅溶液中,一段時間后,乙、丙表面出現(xiàn)紅色物質(zhì),甲沒有明顯現(xiàn)象,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則乙、丙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甲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弱,即乙、丙銅甲;再將大小相同的乙、丙分別放入相同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中,乙、丙均產(chǎn)生氣泡,但丙產(chǎn)生氣泡的速度明顯快于乙,則丙的金屬活動性比乙強;則甲、乙、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丙乙甲。 故選:A。3、下列四種金屬中,能與稀H2SO4反應放出H2的是()ACu BAg CZn DHg【答案】C【解答】A、銅不能和稀硫酸反應;B、銀不能和稀硫酸反應;C、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D、汞不能和稀硫酸反應。故選:C。4、金屬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1)向硝酸銅、硝酸鋁和硝酸銀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液呈無色,則濾出的固體一定有 ,濾液中含有的金屬離子是 (寫離子符號)。(2)若鋅和鎂混合物的質(zhì)量為4.8g,與100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則生成H2的質(zhì)量為 g。【答案】(1)銅、銀(或Cu、Ag)、Al3+、Zn2+(2)0.2【解析】(1)金屬活動性:鋁鋅銅銀,鋅與硝酸銅、硝酸銀反應生成銅、銀(或Cu、Ag),充分反應后濾液為無色,硝酸銅反應完全,濾出的固體一定含有銅、銀;濾液中含有的金屬離子 有Al3+、Zn2+; (2)鋅、鎂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取決于稀硫酸的質(zhì)量,H2SO4H2,稀硫酸的質(zhì)量100g9.8%=9.8g,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9.8g2/98=0.2g。【課堂檢測】1、把一枚無銹鐵釘放在硫酸銅溶液中,一段時間后,可出現(xiàn)的是()A溶液藍色變淺直至無色 B鐵釘表面析出紅色物質(zhì) C產(chǎn)生大量氣泡 D溶液質(zhì)量增加【答案】B【解答】A、鐵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銅,溶液藍色變淺直至淺綠色,故選項說法錯誤。B、鐵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銅,鐵釘表面析出紅色物質(zhì),故選項說法正確。C、鐵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銅,沒有氣泡產(chǎn)生,故選項說法錯誤。D、鐵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銅,每56份質(zhì)量的鐵可置換出64份質(zhì)量的銅,溶液的質(zhì)量會減少,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B。2、已知化學反應:X+YSO4 = Y+XSO4,根據(jù)此反應信息判斷正確的是( )AX一定是金屬鐵 BY一定是金屬銅 CX的金屬活動性比Y強 DY的金屬活動性比X強【答案】C 【解析】根據(jù)X+YSO4 = Y+XSO4判斷X的金屬活動性比Y強,不一定金屬鐵;Y不一定是金屬銅。故選C。3、現(xiàn)有Y、Y、Z三種金屬,如果把X、Y和Z分別放入稀硫酸中,X和Z溶解并產(chǎn)生氣體,Y無變化;如果把X放入Z的鹽溶液中,過一會兒,在X的表面有Z析出。根據(jù)以上實驗事實,判斷X,Y和Z的金屬活動性順序()AXYZBYZXCXZYDZXY【答案】C【解析】把X、Y和Z分別放入稀硫酸中,X和Z溶解并產(chǎn)生氣體,Y無變化,說明X和Z的金屬活動性比Y強;把X放入Z的鹽溶液中,過一會兒,在X的表面有Z析出,說明X比Z的金屬活動性強,故X,Y和Z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為:XZY。故選C。4、向CuO和鐵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熱充分反應后冷卻、過濾,在濾液中加入一枚潔凈的鐵釘,發(fā)現(xiàn)鐵釘表面無任何變化。據(jù)此判斷,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A濾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 B濾渣里一定有CuC濾液中可能有CuSO4、H2SO4 D濾渣里一定有Cu和Fe【答案】B【解答】解:A、在濾液中加入一枚潔凈的鐵釘,發(fā)現(xiàn)鐵釘表面無任何變化,說明濾液中不含有硫酸銅、硫酸,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稀硫酸和氧化銅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硫酸銅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因此濾渣中含有銅,該選項說法正確;C、濾液中不含有硫酸,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濾渣中含有銅,不一定含有鐵,該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B。5、某同學為了探究相關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做了下列實驗:(1)A試管中實驗現(xiàn)象是 。(2)只通過A和B實驗尚不能證明銅、銀兩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需補充一個實驗來證明,補充實驗所用試劑合理的是 。ACu、Ag、稀鹽酸 BCu、AgNO3溶液(3)實驗C中物質(zhì)充分反應后,某同學對試管中固體的成分提出以下四種猜想:AZn、Cu、Ag BZn、Cu CCu、Ag DAg這四種猜想中明顯不合理的是 (填編號)。【答案】(1)鋅片的表面有紅色物質(zhì)生成,溶液由藍色轉(zhuǎn)件變?yōu)闊o色;(2)B;(3)C。【解答】解:(1)A試管中鋅與硝酸銅反應生成了硝酸鋅和銅,所以實驗現(xiàn)象是:鋅片的表面有紅色物質(zhì)生成,溶液由藍色轉(zhuǎn)件變?yōu)闊o色。(2)ACu、Ag都不與稀鹽酸反應,無法比較銅、銀的活動性強弱,故A不符合題意;BCu能與AgNO3溶液反應,說明了銅的活動性大于銀,故B符合題意。(3)A當Zn過量時,固體中含有Zn、Cu、Ag,故A合理;B由于銀的活動性最弱,最先置換出來,固體中一定有銀,故B不合理;C當鋅不足或恰好反應時,固體中含有Cu、Ag;故C合理;D當鋅不足,未將硝酸銀完全反應,固體中只含有Ag,故D合理。【活動1】仔細觀看視頻,認真閱讀課本,然后認真完成學案。學生組內(nèi)討論可能是什么原因呢【活動2】請同學們仔細觀看視頻,然后認真完成學案。【活動3】請同學們仔細觀看視頻,然后認真完成學案。認真閱讀課本,然后認真完成學案。認真閱讀課本,然后認真完成學案。請同學們獨立完成以下題目學生獨立完成!【活動1】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閱讀能力以及歸納總結(jié)能力。培養(yǎng)學生交流合作能力以及歸納總結(jié)能力。【活動2】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學生合作探究能力。歸納總結(jié)能力。【活動3】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學生合作探究能力。歸納總結(jié)能力。培養(yǎng)學生歸納能力。培養(yǎng)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檢測本節(jié)學習效果。課堂小結(jié)1、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1)大多數(shù)金屬能與O2反應;(2)大多數(shù)金屬能與稀HCl或稀H2SO4反應;(3)部分金屬能與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2、置換反應特點: 單質(zhì)化合物 新單質(zhì)新化合物3、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的應用學生獨自回顧本節(jié)所學能容。查漏補缺。鍛煉學生歸納能力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