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課后練習題(附答案解析).doc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課后測評1、下列金屬中,金屬活動性最強的是()A鉀 B鐵 C銅 D金【答案】A【解答】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金屬的位置越靠前,金屬的活動性就越強,鉀、鐵、銅、金四種金屬中鉀的位置最靠前,故四種金屬中金屬活動性最強的是鉀。故選:A。2、某金屬放入稀硫酸中,不產(chǎn)生氣泡,該金屬可能是( )A 鋁 B銅 C鎂 D鐵【答案】B【解析】鋁、鎂、鐵都可以和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而銅不可以和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3、現(xiàn)有X、Y兩種金屬,分別把它們插入到Cu(NO3)2溶液中,一段時間后,在X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在Y表面無明顯變化,則上述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AXYCuBYCuXCCuXYDXCuY【答案】D【解答】解: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現(xiàn)有x、y兩種金屬,分別把它們插入到 Cu(NO3)2溶液中,一段時間后,在x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在y表面無明顯變化,說明x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y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弱,即xCuy。 故選:D。4、下列是常見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以下判斷不正確的是()AX可與Y(NO3)2溶液反應BX可與鹽酸反應CY可與AgNO3溶液反應 DY可與稀H2SO4反應【答案】D【解析】A、由于金屬X排在Y的前面,因此X可與Y(NO3)2溶液反應,故A正確;B、由于X排在氫的前面,因此可與鹽酸反應,故B正確;C、由于Y排在銀的前面,因此Y可與AgNO3溶液反應,故C正確;D、由于Y排在氫后,因此Y不可與稀H2SO4反應,故D錯誤;5、下列金屬中,不能從CuSO4溶液中置換出Cu的是( )A.Fe B.Zn C.Mg D.Ag【答案】D 【解析】A、金屬鐵的活潑性比銅強,可以將金屬汞從溶液中置換出來,A不符合題意;B、金屬鋅的活潑性比銅強,可以將金屬汞從溶液中置換出來,B不符合題意;C、金屬鎂的活潑性比銅強,可以將金屬汞從溶液中置換出來,C不符合題意;D、金屬銀的活潑性比銅弱,不能將金屬汞從溶液中置換出來,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6、假設與排除是探索未知物的一種方法。(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強水性最烈,能蝕五金(金、銀、銅、鉛、鐵)”,下列物質(zhì)最可能是“強水”的是( )A.硫酸亞鐵溶液 B.稀鹽酸 C.濃硝酸和濃鹽酸的混合物 D.稀硫酸【答案】C【解析】金、銀、銅、鉛不能與硫酸亞鐵溶液反應;金、銀、銅不與稀鹽酸和稀硫酸反應;最可能是“強水”的是濃硝酸和濃鹽酸的混合物可以與金、銀、銅、鉛、鐵反應。故選C。7、下列各組物質(zhì)不能驗證Mg、Fe、Cu三種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是( )A.稀鹽酸 B.MgSO4溶液Fe、CuC.Mg、FeSO4溶液Cu D.MgSO4溶液Fe、Cu(NO3)2溶液【答案】B【解析】A、在相同條件下,將三種金屬分插入稀鹽酸中,產(chǎn)生氣泡速率快的是鎂,產(chǎn)生氣泡速率慢的是鐵,無氣泡產(chǎn)生的是銅,說明鎂的活動性大于鐵大于銅,稀鹽酸能驗證Mg、Fe、Cu三種金屬活動性強弱,不符合題意;B、將Fe、Cu分別插入MgSO4溶液中均沒有明顯變化,說明Fe、Cu的活動性小于鎂,不能驗證Fe、Cu的活動性強弱,用MgSO4溶液、Fe、Cu不能驗證Mg、Fe、Cu三種金屬活動性強弱,符合題意;C、將Mg、Cu分別插入FeSO4溶液中,Mg表面有金屬析出,說明鎂的活動性大于鐵,Cu表面無明顯變化,說明Fe的活動性大于銅,用Mg、FeSO4溶液、Cu能驗證Mg、Fe、Cu三種金屬活動性強弱,不符合題意;D、將Fe插入MgSO4溶液中Fe表面無明顯變化,說明鎂的活動性大于鐵,將Fe插入Cu(NO3)2溶液中鐵表面有紅色物質(zhì)生成,說明Fe的活動性大于銅,用MgSO4溶液、Fe、Cu(NO3)2溶液能驗證Mg、Fe、Cu三種金屬活動性強弱,不符合題意。故選B。8、將一枚潔凈的鐵釘浸入稀硫酸中,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鐵釘表面產(chǎn)生氣泡;液體由無色逐漸變?yōu)闇\綠色;鐵釘?shù)馁|(zhì)量減輕;液體的質(zhì)量減輕A. B. C. D.【答案】C解析: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和硫酸亞鐵,硫酸亞鐵溶液呈淺綠色,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可以看出鐵釘質(zhì)量減輕,溶液質(zhì)量增加,所以C正確。9、金屬R與CuCl2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R+CuCl2RCl2+Cu,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反應是置換反應 B金屬R可能是鋁C金屬R活動性比Cu強 D該反應前后R的化合價發(fā)生了改變 【答案】B【解析】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可以看出R在反應后的化合價是+2,而鋁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是+3。10、X、Y、Z為三種金屬,已知X+H2SO4=XSO4+H2 Y+2ZNO3=Y(N03)2+2Z Y與稀硫酸不反應,則下列符合要求的X、Y、Z分別是()AFe Cu AgBCu Hg AgCMg Zn FeDFe Ag Cu【答案】A【解析】X、Y、Z為三種金屬,已知X+H2SO4=XSO4+H2,說明了活動性X氫;Y+2ZNO3=Y(N03)2+2Z,說明了活動性YZ;Y與稀硫酸不反應,說明了Y的金屬活動性比氫弱,即HZ。A、Fe、Cu、Ag,符合上述條件,故選項正確;B、銅的金屬活動性比氫弱,Cu、Hg、Ag不符合上述條件,故選項錯誤;C、鐵的金屬活動性比氫強,Mg、Zn、Fe不符合上述條件,故選項錯誤;D、銀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弱,F(xiàn)e、Ag、Cu應不符合上述條件,故選項錯誤。11、為驗證Zn、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可選用的試劑是( )A.CuSO4溶液 B.稀鹽酸 C.AgNO3溶液 D.ZnSO4溶液【答案】A 【解析】A、鋅可以置換CuSO4溶液中的銅而出現(xiàn)紅色固體,證明鋅的活動性比銅強;銀和CuSO4溶液不反應,證明銅比銀的活動性強。可以證明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符合題意;B、試劑中銅、銀都不能與稀鹽酸反應,無法比較金屬銅與銀的活潑性的大小,不符合題意;C、試劑中鋅、銅都能與AgNO3溶液反應,無法比較金屬鋅與銅的活潑性的大小,不符合題意;D、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銀都在鋅的后面,不能與硫酸鋅反應,不能比較銅和銀的活動性順序,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2、將鋅片分別放入下列四種溶液中,一段時間后,溶液質(zhì)量會減輕的是()AH2SO4 BAgNO3 CFeSO4 DMgSO4 【答案】B【解析】A、鋅與稀H2SO4反應生成了硫酸鋅和氫氣,鋅的質(zhì)量減少,溶液質(zhì)量會增大,故A錯誤;B、鋅與硝酸銀反應置換出銀,置換出的銀的質(zhì)量大于鋅,故溶液質(zhì)量減輕,故B正確;C、鋅與FeSO4反應置換出鐵,置換出的鐵的質(zhì)量小于鋅,溶液質(zhì)量會增大,故C錯誤;D、鋅與MgSO4不反應,溶液的質(zhì)量不變,故D錯誤。故選B。13、為了探究鎂、鋅、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將形狀、大小相同的三種金屬分別放入裝有X溶液的試管中,通過觀察現(xiàn)象即能得出實驗結論,則X溶液是()A稀硫酸B硝酸銀溶液C氯化銅溶液D氯化鎂溶液【答案】A【解析】A、由于鎂、鋅都能與稀硫酸反應,且鎂反應的劇烈程度比鋅強,銅與稀硫酸不反應,通過觀察現(xiàn)象即能得出鎂、鋅、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故A正確;B、鎂、鋅、銅三種金屬都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不能比較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故B錯誤;C、鎂、鋅、銅三種金屬都能與氯化銅溶液反應,不能比較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故C錯誤;D、鎂、鋅、銅三種金屬都不能與氯化鎂溶液反應,不能比較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故D錯誤。故選A。14、現(xiàn)有等質(zhì)量甲、乙、丙三種金屬,分別放入三份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產(chǎn)生氫氣的質(zhì)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價均為+2價)。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金屬活動性:乙甲丙 B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甲乙丙C相對原子質(zhì)量:乙丙甲 D消耗硫酸的質(zhì)量:甲乙丙【答案】C【解析】據(jù)圖判斷生成氫氣打的速率:乙甲丙,即金屬活動性:乙甲丙;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甲乙丙;相對原子質(zhì)量:丙乙甲;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與消耗稀硫酸的質(zhì)量有關,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甲乙丙,即消耗硫酸的質(zhì)量:甲乙丙。故選C。15、在探究金屬活動性順序時,華雪同學把兩根繞成螺旋狀的潔凈銅絲分別浸入硫酸鋁溶液、硝酸銀溶液中,過一會兒取出:(1)銅絲浸入硫酸鋁溶液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2)銅絲浸入硝酸銀溶液中,可觀察到銅絲上有 色物質(zhì)生成,溶液逐漸變成藍色。(3)銅絲浸入硝酸銀溶液中,離子數(shù)目減少的是 ,離子數(shù)目增加的是 。(4)根據(jù)上述實驗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華雪同學 (填“能”或者“不能”)證明鋁、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AlCuAg【答案】(1)無現(xiàn)象;(2)銀白;(3)Ag+;Cu2+;(4)能。【解答】解:(1)由于金屬活動性鋁大于銅,若把銅絲浸入硫酸鋁溶液中,觀察到無明顯現(xiàn)象,說明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鋁弱;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位于氫的后面,銅不能與稀硫酸發(fā)生置換反應;(2)由于金屬活動性銅大于銀,將銅絲浸入硝酸銀溶液中,生成硝酸銅溶液和銀,銅絲表面覆蓋一層銀白色物質(zhì),溶液由無色逐漸變成藍色,(3)銅絲浸入硝酸銀溶液中,生成硝酸銅溶液和銀,其中銀離子得到電子轉(zhuǎn)化為銀原子,銅原子失去電子轉(zhuǎn)換為銅離子;(4)根據(jù)銅絲浸入硫酸鋁溶液中,無明顯現(xiàn)象,說明金屬活動性鋁大于銅,銅絲浸入硝酸銀溶液中,銅絲表面覆蓋一層銀白色物質(zhì),溶液由無色逐漸變成藍色,說明金屬活動性銅大于銀,可得鋁、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AlCuAg。16、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比較金屬R與鐵、銅的金屬活動性強弱,進行如下探究活動:【查閱資料】鐵的活動性比銅強。【進行猜想】對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RFeCu; 猜想二: ; 猜想三:FeCuR【收集證據(jù)】為了驗證哪一種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展開實驗探究。主要操作主要現(xiàn)象實驗結論甲將打磨好的R絲插入盛有硫酸銅溶液的試管中猜想一正確乙將粗細相同打磨好的R絲、鐵絲,分別插入體積和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都相同的稀鹽酸中R絲表面產(chǎn)生氣泡速率比鐵絲表面產(chǎn)生氣泡速率 (填“快”或“慢”)丙將粗細相同打磨好的R絲、鐵絲,分別在空氣中點燃R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鐵絲在空氣中 寫出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交流反思】三位同學交流討論后認為,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方法有多種。【歸納總結】他們總結得出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常見方法有:(1)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2)金屬與酸溶液是否反應或反應的劇烈程度;(3)金屬與 是否反應。【答案】 猜想二:FeRCu; 【收集證據(jù)】實驗探究如下表所示:主要操作主要現(xiàn)象實驗結論甲R絲表面附著一層紅色固體乙快丙不能燃燒3Fe+2O2Fe3O4。【歸納總結】鹽溶液。【解析】【進行猜想】對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RFeCu; 猜想二:FeRCu; 猜想三:FeCuR。故填:FeRCu。【收集證據(jù)】實驗探究如下表所示:主要操作主要現(xiàn)象實驗結論甲將打磨好的R絲插入盛有硫酸銅溶液的試管中R絲表面附著一層紅色固體猜想一正確乙將粗細相同打磨好的R絲、鐵絲,分別插入體積和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都相同的稀鹽酸中R絲表面產(chǎn)生氣泡速率比鐵絲表面產(chǎn)生氣泡速率快丙將粗細相同打磨好的R絲、鐵絲,分別在空氣中點燃R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Fe+2O2Fe3O4。故填:3Fe+2O2Fe3O4。【歸納總結】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常見方法有: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金屬與酸溶液是否反應或反應的劇烈程度;金屬與鹽溶液是否反應。故填:鹽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