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二年級上冊科學11.植物和水 教學設計.docx
11植物和水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植物生長需要適量的水,過少或過多都會影響植物健康生長。2.科學探究:在教師指導下,經歷“提出問題做出簡單假設嘗試制訂探究計劃搜集證據簡單描述信息嘗試得出結論表達交流嘗試反思評價”的過程。3.科學態度:養成探究身邊植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尊重觀察和探究到的事實,能嘗試用不同方法探究水對植物的影響,樂于與同學分享信息和結論。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了解水對植物生長兩方面的影響,種植植物應根據種類的不同給與適量的水,初步形成愛護植物、按照科學規律做事的意識。【教學重點】知道植物生存需要水,適量的水才能使植物健康生長。【教學難點】是對“適量”的理解【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資料搜集方法指導提前發給學生收集同一種植物分別在干旱、洪澇和濕潤環境中生長的圖片教學課件株生長情況差不多的同種植物,以備做對比實驗。2.學生準備:收集同一種植物分別在干旱、洪澇和濕潤環境中生長的圖片觀察學校、小區或者家里種植的植物,尋找觀察植物在干旱和濕潤生存環境下的生長狀態,拍成照片帶到課堂上來研究。喝水的體驗活動:學生在大課間之后有意識的體驗感知自己喝多少水感覺比較舒服,喝到多少后就感覺喝的比較多了,不想再喝了,記住這兩個量在課堂上交流。【教學過程】一、教學引入利用復習形式引入,師提問:種植大蒜時,只用水可以,只用土可以嗎?生:不可以,沒有水,大蒜不能生長。師:離了水植物不能生長,這說明植物的生存離不開水。二、探究活動1.師:植物的生長和水有什么樣的關系呢?課前同學們搜集了相關圖片,下面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每組選擇一組體現生長環境和生長狀態最好的圖片用磁鐵貼到黑板上。2.小組交流3.全班交流:按照生長環境的不同,給黑板上的圖片分類。(如果學生搜集的資料不夠或是張貼到黑板上不方便觀察時。單擊右下角動作按鈕可以跳轉到下一片,利用PPT中的照片進行分類觀察。)觀察分組后的圖片,你有什么發現?學生發現:缺水時的植物葉子會干枯,水太多時的植物會爛根或倒伏,只有水量不多不少時植物才能健康生長師:不多不少是多少呢?不同的植物需要的不多不少的水量相同嗎?(學生思考后回答)師:課前老師讓同學們進行了喝水的體驗活動,誰來說說你喝多少感覺到是舒服的?喝到多少水就不想再喝了。師解釋:和我們的感受一樣,植物健康生長也需要一定量的水,水太少會干枯,水太多會爛根,而且不同的植物種類對水的需求量也不相同,所以我們通常說,植物生長需要適量的水。誰能來說說“適量”是什么意思?4.練習:完成活動手冊“連一連”5.師:觀察圖片,從中間一行往上觀察,水適量時能夠健康生長,水太少時植物會干枯,那么沿著這個方向你能提出一個問題嗎?6.學生嘗試提出問題7.梳理出問題:如果不給植物澆水,植物會怎樣?(學生預測:干死)8.師:誰能想個辦法沒讓我們看到植物由于缺水而逐漸干枯的過程?9.學生嘗試設計實驗,教師根據學生的設計不斷完善實驗方案三、拓展活動1.下面兩項任務,任選一項完成。能力允許的話可以全做。了解哪些植物適宜生長在干旱的環境中,并和家長交流它們為什么能在干旱的環境中生存。了解哪些植物需要勤澆水,并和家長交流它們為什么能在多水的環境中生存。2.完成活動手冊“拓展探究”題目3.種植一株植物,探究植物健康生長除了需要適量的光照和水之外,還需要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