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三年級上冊科學13.《誰在水中溶解的多》教學設計.doc
誰在水中溶解的多教學設計【教材分析】誰在水中溶解的多是青島版小學科學(五四學制)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混合與分離里的第二課時。本課教學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向一杯水中不斷加食鹽,食鹽能一直溶解嗎?食鹽是廚房常見的材料,學生對它們非常熟悉,對食鹽的溶解有一定了解。所以本環節選取食鹽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探究食鹽在水中的溶解情況,知道食鹽在水中的溶解具有一定的限度。第二部分:研究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食鹽和小蘇打是家庭廚房中常見的物品,而且比較相似。在兩個裝同樣多水的玻璃杯中,把食鹽和小蘇打一份一份地分別加入并攪拌,比較食鹽和小蘇打的溶解能力。教科書用文字和插圖對如何把食鹽和小蘇打分成等份,如何加入食鹽和小蘇打,什么時候進行記錄作了提示。實驗是用食鹽和小蘇打溶解量的多少來比較這兩種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學情分析】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知道很多固體物質都可以溶解于水,至于能溶解多少,溶解能力的大小并沒有認識;對比實驗,學生沒接觸過,如何使對比過程公平,需要引導。【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 物質在水中是有一定的溶解能力的。2. 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科學探究目標:1. 在教師的指導下,能用對比實驗探究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1.意識到溶解在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2.主動與他人合作,積極參與交流和討論,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態度。【教學重難點】能用對比實驗探究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器材準備】食鹽、小蘇打、天平、砝碼、燒杯、玻璃棒、課件、記錄單。【教學過程】一、實驗導入,引發思考1.PPT 1 出示圖片展示食鹽在水中的溶解過程。同時教師演示:取出一個盛有50毫升水的燒杯,把一小勺食鹽放入水中,食鹽會怎樣?2.聚焦話題:如果繼續加食鹽,能一直溶解下去嗎?在50毫升水中,食鹽和小蘇打誰溶解得多?3. PPT 2 出示出示食鹽圖片和小蘇打圖片,指導學生準備食鹽、小蘇打等實驗材料。4.引出課題:關于溶解的秘密還有很多,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二、設計實驗,自主探究活動一:向一杯水中不斷加食鹽,食鹽能一直溶解嗎?1. PPT 3 出示小組討論提示。2. PPT4 出示任務要求:先將食鹽分成若干小份,每次加一份,攪拌,等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持續觀察,看看有什么發現。也可以用小藥勺取鹽,用塑料尺子把勺子里的鹽刮平,一平勺一平勺地加食鹽,等第一平勺完全溶解后,才能加第二平勺,持續觀察,看看有什么發現?3. PPT5 出示出示研究計劃表。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4.學生按小組匯報實驗結果,教師及時評價學生,適時引導。5. PPT6 出示出示各組實驗結果統計表,老師把各組數據輸入,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鹽。(二)在50毫升水中,食鹽和小蘇打誰溶解得多?1. PPT7 出示出示小組討論要求:這個實驗怎樣做才比較公平? 2. PPT8 出示師生共同得出實驗方案和注意事項:a.兩杯水必須要一樣多;b.每次分別加入兩個水杯中的食鹽和小蘇打要同樣多;c.要同時用攪拌棒進行攪拌;d.要等加進去的第一份食鹽或小蘇打完全溶解后,才能加第二份。e.直到食鹽和小蘇打都不能再溶解了,再進行記錄比較。3. PPT9 出示出示稱取同樣多的食鹽和小蘇打的實驗步驟:第一步,首先大家用鑷子把游碼移到最左邊,我們稱為游碼歸零,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第二步,用鑷子把游碼的左邊緣移到3克標度處;第三步,左邊托盤放入適量的食鹽,觀察指針是否在正中央,如果指針偏左,那就說明左邊重,要拿掉一些食鹽;如果指針偏向右邊,那就說明右邊重,要再放入一些食鹽,經過調整,直到指針指向正中央紅色刻度線。這樣,我們就稱量出了3克的食鹽。教師指導學生稱取3克食鹽和3克小蘇打各8包。4. PPT10 出示出示實驗計劃(1)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2)小組匯報實驗現象,總結得出實驗結論。5. PPT11 出示研究結論:食鹽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蘇打強,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三、創新實踐,拓展延伸1. PPT12出示提出活動指向:水加熱后,能溶解更多小蘇打嗎?明確:水溫升高,小蘇打溶解的更多。2. 思考:溶解力受哪些因素影響?3. 感興趣的同學也可以做白糖和食鹽在水里溶解的對比實驗,看看誰在水里的溶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