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四年級上冊科學8.《運動與力》 教學設計.doc
運動與力教學設計【教材分析】運動與力是青島版小學科學(五四學制)四年級上冊物體的運動單元的第三課時。本節課以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體為載體,指導學生觀察、描述物體的不同運動狀態;學生嘗試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知道這是力作用的結果。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提出問題“怎樣讓自行車動起來?怎樣改變自行車運動的快慢?”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的思考方向, 材料包出示學生需要準備的研究材料,提示學生提前準備研究材料,便于課堂探究活動的開展。第二部分活動過程,由三部分組成,通過圖片展示不同運動狀態的物體,:蕩動的秋千、公路上行駛的汽車引導學生明確什么是運動狀態的變化。怎樣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學生分別嘗試改變風車、空易拉罐、筆盒的運動狀態。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體會到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需要給物體施加力。通過現象推斷出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第三部分拓展活動,聯系生活, ,觀察生活中運動的物體,了解它們的運動狀態是怎樣發生改變的。進一步感受到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需要給物體施加力。將探究延伸到課外并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本課通過簡單的觀察和動手體驗活動,讓學生在傾聽、表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明確什么是運動狀態的變化。體會到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即改變物體運動的快慢,使物體啟動或停止),需要給物體施加力。推出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的結論。【學生分析】物體的運動必然是力作用的結果,學生在學習第二單元物體的運動時,對力已有了初步的體驗和感受。而且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已經積累了一些有關力的經驗,如風的力量可以推動風車轉動,水力可以讓小水輪轉動,用力推桌子可以使桌子移動位置等。但在實際的生活中,學生并沒有注意到力的存在,不知道物體的運動狀態和力的關聯,進而尋找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原因,激發學生探究運動與力的關系,從中體驗和感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能夠舉例說明給物體施加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快慢,也可以使物體啟動或停止;知道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科學探究目標:1. 在教師引導下,能夠依據證據運用推理的方法得出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的結論。情感態度價值觀:1.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物體的運動狀態與力的關聯的探究表現出探究興趣。2.愿意傾聽,樂于表達、講述自己的觀點。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1. 了解運動與力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重 難 點】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需要給物體施加力。【器材準備】學生準備:紙風車、空易拉罐、礦泉水瓶、核桃教師準備:小球、小車、小鐵錘、評價表【教學過程】一、導入1.師:我們來上一節科學課,這節課有好多玩具,你喜歡玩嗎?生:喜歡!師:PPT 3 出示出示紙風車。(拿出風車)這是風車,小組內玩一玩吧!想一想,是什么讓風車轉起來的?要想讓它轉得更快,可以怎樣做?學生分組玩風車。2.師:請同學們來分享一下你的發現。是什么讓風車轉起來的?生:使勁吹氣、用手扇風等。教師引導說出:用力;是力讓風車轉起來。師:那我們想讓風車轉的更快,你是怎么辦的?生:加大力量。PPT 4 出示怎樣讓風車轉的更快3.師:對,看來,風車的轉動與力有關。那么,其他物體的運動呢?是否也與力有關系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運動與力。4.板書課題,同時課件出示課題。PPT 5 出示 展示課題二、探究活動(一)觀察物體的運動現象,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1.師:同學們,現在我們先到生活中看一看,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物體是怎樣運動的?PPT 6 出示秋千和汽車的運動狀態。然后描述一下這些物體的運動狀態。PPT 7 出示教師播放蕩秋千的視頻。2.學生小組討論。3.師生交流:蕩秋千時,秋千開始時是靜止的,推動秋千后,秋千開始運動,在運動過程中有時快,有時慢,最后會慢慢停下來。騎自行車時,自行車有時會快,有時慢,有時 師:同學們非常善于觀察,從生活現象中,發現這么多科學道理,那么你還能描述更多物體的運動狀態嗎?生:汽車行駛時,有時快有時慢,有時生:扔鉛球時,鉛球生:工人叔叔拉車時4.師生小結:PPT 8 出示物體由靜止變為運動、由運動變為靜止,或者運動快慢發生改變等現象,都是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二)怎樣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1.師:PPT 9 出示同學們剛才描述的物體運動的狀態都很好,那么物體的運動狀態是怎樣改變的呢?生:蕩秋千時,我們一推它,它就動了。生:跑在路上的汽車,一踩油門,車就跑快了。師:同學們說的都很好,那么看來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與一種神秘的東西有關,這種東西是什么呢?下面你們用手中的幾種物品,自己試一試改變它們的運動狀態,我看能不能找出這種神秘的東西。師:請你們拿出紙風車、易拉罐、還有鉛筆盒,你們想辦法讓這幾種物品都動起來,看看有什么發現。2、學生分別做實驗,讓這些物體動起來,改變它們的運動狀態。3、學生匯報交流發現。師:通過活動,你們有什么發現?哪個小組給大家分享一下。生:紙風車靜止時,我用嘴吹了一下,它就轉起來了,我再用大力吹,它就轉的快了。生:我用手推易拉罐,易拉罐就開始滾動,然后我用大力氣推它,它就滾動的更快了,最后我用手阻擋它,它就停下來了。生:鉛筆盒師:那么你們找到這種神秘的東西了嗎?生:是力。PPT 10 出示師:很棒!同學們都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通過這幾個小活動我們真切感受到了有力的存在才會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4.師生小結,課件出示結論:PPT 11 出示改變物體運動的快慢,使物體啟動或停止,需要給物體施加力。(三)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嗎?師:當我們給靜止的物體施加力之后,物體就運動了,那運動著的物體是否具有能量呢?生:我覺得應該有。師:說一下理由,可以舉例說明。生:我看到落下的雨滴落到水里會濺起水花,說明向下落的雨滴有能量。生:被踢飛的足球砸到感到很疼,說明運動的足球也有能量。生:師:同學們先看一段視頻,注意觀察,這些一些運動的物體碰到其他物體后,其他物體有什么變化。1.課件出示視頻:PPT 12 出示人們扔出的保齡球,將球瓶撞到的場景;快速揮動的高爾夫球桿將高爾夫球打飛很遠的場景。師:同學們說說球瓶是怎么倒的?高爾夫球怎么飛出去的?生:保齡球滾過去后,就把球瓶砸倒了。生:揮動的桿子把高爾夫球打飛了。師:同學們觀察的很好。下面我們也做幾個游戲,看看有什么發現?1. 學生分別做用小球砸礦泉水的游戲和砸核桃游戲。教師同時出示活動要求。師:同學們,我看你們都玩的很盡興,你們通過這幾個游戲有什么發現?哪個小組先給大家分享一下。生:我們發現扔出的小球,會把礦泉水瓶砸倒,說明扔出的小球是由能量的。生:我們將錘子舉起來,向下砸去,核桃就碎了,說明錘子這時是有能量的。師:看來同學們都有重大發現。3.師生小結: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4.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像我們剛才這樣,依據事實,推出結論,這就是在推理。課件出示:依據運動的球能把瓶子擊倒、運動的錘子能把核桃砸開等事實,推出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的結論,就是在推理。三、拓展活動師:生活中,還有更多運動的現象,PPT 13 出示請同學們課下繼續觀察生活中運動的物體,說一說它們的運動狀態是怎樣發生改變的。【板書設計】運動與力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運動狀態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