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16動物的庇護所教案.docx
第五單元 生物與環境16動物的庇護所教學目標1.能理解大自然為動植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種必需的非生物條件。2.能列舉動物依賴非生物材料筑巢或作為庇護所的實例。3.能比較和發現動物的生活習性不同,對庇護所的要求也不同。4.設計并制作一個鳥巢給鳥兒安家,增強保護小動物的情感和意識。教學重點能理解大自然為動植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種必需的非生物條件。教學難點能比較和發現動物的生活習性不同,對庇護所的要求也不同。教學準備教師材料:相關教學課件、視頻資料、動物庇護所圖卡。學生分組材料:尋訪調查記錄表、鳥巢設計圖紙、樹葉、樹枝、草莖、棉線。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同學們,我們都有一個家,我們住在家里可以看書,可以游戲,可以休息,與家人享受幸福生活時光,不怕風吹雨淋日曬。那么動物他們有家嗎?他們的家在哪里?又有怎樣的特點呢?2.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索動物的家。板書課題:16動物的庇護所二、學習新課活動一:觀察并交流野生動物的家,發現生物的生存離不開周圍的非生物1.教師引導:和我們人類一樣,動物也有自己的家。同學們,你們見過哪些動物的家?學生展開頭腦風暴,盡可能多的講出各種各樣的小動物的家。預設:狗熊的家在山上的樹洞或石洞里;蛇的家在泥土洞里;野兔喜歡棲息在低矮干燥的灌木叢中;野鴨常在堤岸附近的洞穴、大樹的樹杈間、倒木下的凹陷處筑巢;麻雀一般在屋檐下、管道處、空調外機、外接線盒上筑巢;螞蟻的家在土壤巢穴里。2.那么大家見過這些動物的家嗎?3.出示課本48頁上面4幅圖,引導學生看一看,了解這四幅圖上的動物分別是什么?他們的家又是什么樣子的?全班交流,預設:松鼠在樹木主干的松軟處挖一個洞,主要用來儲存食物、躲避天敵、遮擋風雨。燕子在農家屋檐下營巢,巢多是將銜來的泥和草莖用唾液黏結而成,內鋪以細軟雜草、羽毛、破布等,還有一些青蒿葉。黃鱔常在稻田、小溪、池塘等處的淤泥里自己打洞或在天然的泥洞、石洞中穴居和冬眠。蜜蜂會用蜂蠟筑造成六角形的巢房,然后拼合成蜂巢,以便蜂王產卵、儲存蜂蜜、養育幼蟲等。4.討論交流:這4種動物把他們的家分別安在不同的地方,大家想一想,這4種小動物為什么要在這些地方,安家而不是在別的地方安家呢?5.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理解,教師相機出示課本48頁下面的一段文字:大自然為植物提供了生存所需要的水、空氣、溫度、陽光和土壤,還為動物提供安家所需要的各種材料。生物的生存離不開這些非生物。6.學生認真讀一讀這段文字,明白動物們把家安在這些地方是因為這里有他們需要的各種安家材料和生活資料??梢赃@樣說動物建起的這些家,既能夠為動物提供生存所需要的陽光、空氣、水、適宜的溫度等等,還能為動物提供安家所需的各種材料。活動二:設計尋訪調查記錄表,尋訪一個動物的家1.同學們,校園里、池塘邊、大樹下、草叢里,到處都是動物的家,各種動物在自己需要的地方建造自己的家。課前,老師讓大家尋訪一個動物的家,然后完成好學生活動手冊上的記錄單。下面我們就來交流一下同學們尋訪到的動物的家。2.出示學生活動手冊上的尋訪調查記錄表。3.學生分小組活動,說一說自己尋訪的是什么動物的家,自己尋訪調查的動物的家的位置、形狀、大小、材料、搭建方式以及周圍環境對動物的影響等各方面的內容。同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交流,針對小組成員的尋訪調查記錄表,提出自己的看法,發表自己的見解,并且推選出優秀的尋訪調查記錄表。4.全班交流,各小組推選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的尋訪調查記錄表,并對自己的尋訪調查記錄表作適當的講解。提供一個范例:我觀察了 螞蟻 的家位置筑巢于地下或樹上,有著良好的排水、通風措施。大小地下巢穴的規模非常大,包含一系列彼此du連通的地下小室,與地面經通道連通。 地下小室包含育兒室,食物貯藏室,交配室等。材料野外螞蟻基本都是挖洞,還有用樹葉的。搭建方式螞蟻窩由工蟻們負責建筑和維護,由工蟻從地表開始一粒粒地把泥土、沙搬開,慢慢挖出一下地底世界。平時,工蟻們將窩里小顆粒狀的臟東西叼到出口附近,形成常見的螞蟻窩“土堆”。周圍環境對動物的影響螞蟻建巢是根據周邊環境進行建造的,只有周圍的環境有利它們生存才會進行筑巢類5.教師引導:剛剛大家交流了自己尋訪調查小動物的家的結果,下面請大家回顧自己尋訪調查動物的家的過程。說一說自己從這次尋訪調查中獲得了哪些體會?學生說一說自己尋訪調查的體會,預設:在調查尋訪過程中,要慢慢的接近小動物的家,靜靜的觀察,不要驚嚇和傷害小動物。如果到校外尋訪,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有大人陪同。要把自己的發現及時的記錄下來,以免忘記。還要及時的查閱一定的資料,解決自己在尋訪調查過程中產生的疑問,補充自己對調查尋訪小動物的知識方面的了解。7.教師小結:同學們說的都非常好,我們從調查尋訪中能夠獲得知識,但是如果僅僅止于調查尋訪,那么所獲得的就非常有限了,我們要把調查尋訪和查閱資料結合起來,才能獲得更全面的知識,取得更好的效果。8.討論交流:老師通過尋訪和查閱資料發現一個問題,螞蟻和蚯蚓同樣是在土里生活,燕子和麻雀都生活在自己的巢里,但是螞蟻生活的土和蚯蚓生活的土不一樣,燕子的巢和麻雀的巢也不一樣。這是為什么呢?學生認真思考,并且交流,教師引導并小結:動物的生活習性不同,對庇護所的要求也不同,雖然螞蟻和蚯蚓同樣生活在土里,燕子和麻雀同樣生活在自己的窩里,但是它們的生活習性是不一樣的,所以對家的要求也不一樣。9.通過尋訪和剛才的討論交流,請大家想一想,動物們為什么會把家建在這些地方?他們會一直住在家里嗎?預設:動物們之所以把家建在這些地方,是因為這些地方有適合動物們生存的環境條件,比如陽光、空氣、水、適宜的溫度等,還有充足的食物,有利于躲避天敵等等。但是動物們不會一直住在家里,他們總是忙忙碌碌,會出去尋找食物,尋找配偶,尋找安家的材料,季節變化時有些動物還會遷徙到別的地方?;顒尤焊鶕ぴL記錄,設計并動手搭建一個鳥巢1.教師引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過各種各樣的鳥,大家知道鳥兒一般把家安在哪里?他們的家是什么樣子的?又是怎樣搭建起來的呢?2.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出示課本50頁上面的幾幅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這些鳥兒的家,想一想這些鳥巢是哪些鳥的家?他們有哪些特點?又是怎樣建造起來的?3.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引導,預設:左邊一幅圖是喜鵲的窩,是用樹枝搭建的支架巢。中間上面一幅圖是金絲燕的巢,是用羽毛、苔蘚或海藻等混合唾液膠結而成的杯狀巢。中間下面一幅圖是織布鳥的巢,是用草莖、纖維在樹杈或樹枝上編織成的吊巢。右邊一幅圖是的巢,是用蘆葦和水草在水面上搭成的浮巢。4.總結起來看,鳥兒的家有哪些共同的特點?預設:鳥兒的家一般安在屋檐下、庭院樹木的枝頭上、大樹的樹杈間等隱蔽的地方。鳥兒的家一般用枝條、草莖以及毛、羽等材料搭建。鳥兒的家都比較舒適,適合鳥兒自己的需要以及鳥兒生活的特點。5.教師引導:我們已經認識了鳥兒的家的一些特點及搭建的材料,假如讓同學們給鳥兒安個家,你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呢?下面我們來試一試給鳥兒安個家。6.出示課本50頁下面的圖片,引導學生看一看圖片上的內容,并且讀一讀旁邊的相關文字介紹,想一想給鳥兒安一個家,需要哪些材料和運用哪些方法步驟?還要注意些什么?7.全班交流所需材料:小木棍、細樹枝、樹葉、草根等等。方法: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用類似真鳥巢的材料和搭建方法搭建一個巢。檢查搭建的鳥巢是否安全、牢固。觀察搭建的鳥巢是否有鳥兒入住。如果沒有鳥兒入住,想一想可以用哪些方法吸引鳥兒,然后再試一試。8.討論交流:為鳥兒安一個家,我們需要注意些什么?預設:要考慮鳥巢是否安全、牢固。要考慮到我們搭建的鳥巢是否有鳥兒入住。要考慮到搭建的材料是否是鳥兒容易找到的。9.學生分小組活動,利用自己準備的材料試著給鳥兒搭一個家。10.全班交流,各小組展示本小組搭建的鳥巢,相互評價,指出鳥巢的優點和缺點。11.各小組針對鳥巢的不足之處再進行修改,教師建議學生將鳥巢完善之后,回家找一個比較合適的地方掛上自己的鳥巢,看看有沒有鳥兒入住。三、課堂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了解了一些動物的庇護所,知道動物會根據自己需要尋找合適的位置,建造自己的家。課后,請各位同學仔細觀察周圍小動物的家,并且查閱資料,進一步了解動物庇護所的有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