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版信息技術八年級下冊第四課 計數器 課件.pptx
第四課 計數器,信息技術新世紀版 八年級下,學習要點:,1認識 micro:bit 可編程按鈕及其作用。 2理解邏輯表達式及其值。 3進一步熟悉 if 條件分支語句。,重難點:,重點是進一步熟悉 if 條件分支語句。 難點是理解邏輯表達式。,課前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中國好聲音嗎?冠軍賽的選拔是如何選拔出來的?,一、可編程按鈕,micro:bit點陣屏幕的兩邊有兩個按鈕,通過編程,可以定義它們的功能。,是一個邏輯值,表示按鍵“A”是否正被按下,如果是,其值為True,如果不是,其值為False。代碼是button_a.is_pressed()。,是一個邏輯值,表示按鍵“A”是否被按下過,如果是,其值為True,如果不是,其值為False。代碼是button_a.was_pressed()。,是一個數值,表示按鍵“A”被連續按下的次數,代碼是button_a.get_pressed()。,演示講解,【例題4-1】編寫程序,比一比誰的按鍵速度快。,程序展示:,觀察測試效果,發現問題,不斷地按A鍵,點陣屏幕上將顯示連續按鍵的最大次數。,上面的程序中,變量m用于保存連續按鍵的最大值。函數max()的作用是求最大值。 循環程序執行到 sleep(1000) 的時候會停下來等待 1000毫秒,在這個時候我們的每一次按鍵都會被記錄下來,1000 毫秒結束后,執行x = button_a.get_presses() 語句就會讀出前面的按鍵數,然后又從 0 開始計算按鍵數。 如果將上面程序中的語句 display.show(str(m) 改為 display.show(str(x),就可以看到每次在等待 1000 毫秒的過程中的按鍵數。,將display.show(srt(m)改為如下命令:display.show(str(m),str(x)運行并展示效果。,試一試:,二、if語句,知識回顧,思考:,還記得我們在哪里學過if 語句嗎?,上冊第四課 分支程序,if 語句的作用:,實現程序的分支。,功能:,if.elif.else語句對應的流程圖:,演示講解,【例題4-2】編寫程序,將micro:bit變成計數器。按A鍵數字增大,按B鍵數字減小。,程序展示:,【例題4-2】程序中,當A鍵被按下,button_a.is_pressed()的值就是True,否則就是False。運行程序,觀察效果。,思考:,任務實踐一,【例題4-3】編寫程序,將micro:bit為成溫度計。按A鍵顯示華氏溫度,按B鍵顯示攝氏溫度。,思考:,1、如何設置變量?,設置t_h表示華氏溫度,t_s表示攝氏溫度,2、華氏溫度與攝氏溫度的轉換公式是什么?,華氏溫度=32+1.8攝氏溫度,程序展示:,將程序保存并運行,micro:bit就變成溫度計了。,任務實踐二,【例題4-4】編寫程序,用按鈕控制呼吸燈移動。,程序展示:,運行程序,按鈕就可以控制燈珠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