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3.4《我的水鐘》教案(表格式).doc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3.4我的水鐘教學設計課題 我的水鐘單元3學科科學年級5學習目標科學知識目標:1.通過一定的裝置,流水能夠用來計時,因為滴漏能夠保持水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以穩(wěn)定的速度往下流。2.我們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從而使水鐘計時更加準確。科學探究目標1.學會設計制作水鐘的方案。2.能用剪刀、塑料瓶等簡單工具和材料制作一個簡易的水鐘。3.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對自己的方案進行改進。科學態(tài)度目標1.感受科學制作帶來的樂趣。2.體驗到完成一個科學制作需要不斷重復實驗,在實驗中逐步完善。重點通過一定的裝置,流水能夠用來計時。難點控制滴漏的速度,從而使水鐘計時更加準確。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一、回顧水鐘相關知識:1、水鐘是根據(jù)滴水的等時性原理來計時的。2、滴水記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特殊容器記錄水漏完的時間(泄水型);另一種是底部不開口的容器,記錄它用多少時間把水接滿(受水型)。3、我國的水鐘,最先是泄水型的,后來發(fā)展成泄水型與受水型同時并用。4、宋朝的蘇頌、韓公廉等人設計制造的水運儀象臺,集天文與報時為一體,其中的報時裝置是用水來測量時間的。整座儀器相當于一個四層樓高的木質(zhì)建筑。這臺儀器的制造水平堪稱一絕,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富于創(chuàng)造的精神。二、提出問題,導入新課:我們能不能像古人那樣用兩個塑料瓶制成一個能計時10分鐘的水鐘嗎?回顧交流思索通過回顧舊知識,從而導入新知識,不僅為學生的學習提供知識的儲備,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講授新課一、設計“水鐘”1、任務 用畫圖的方法把我們的設計方案表示出來。2、要求用畫圖的方式設計“水鐘”時,一定要給“圖”寫上文字注解。3、設計提示我準備做一個什么類型的水鐘?(泄水型或受水型) 怎樣控制漏水的速度? 如何來劃分10分鐘的時間刻度?4、制作的材料與工具剪刀、記號筆、秒表、塑料瓶、水、雙面膠等。5、我的設計方案圖二、做一個“水鐘”1、導入根據(jù)設計方案,制作一個水鐘。怎么制作?引導學生先觀看視頻。(播放視頻)2、“水鐘”制作步驟將兩個塑料瓶分別割開,保留甲瓶的下部分和乙瓶的上部分。在瓶蓋上扎一個孔。【注意】孔的大小由容器大小或計時的多少來決定,容器的容量大、計時較少時,孔稍鉆大點,反之則小點。把扎眼的塑料乙瓶倒立在保留小部分的塑料瓶甲上。3、討論(1)如何保持以固定的速度滴水?【小結(jié)】在適當補充注水,盡量減小水壓下降對滴水速度的影響。【拓展】借助輸液裝置中的滴漏來控制漏水的速度。制作方案可以這樣設計:(2)怎樣在塑料瓶上標出時間刻度?【操作方法】擦干塑料瓶上的水。粘好畫刻度線紙條。確定合適的滴水速度用時鐘計時,在容器壁上標出水流出(或接水)1分鐘和5分鐘時的水位刻度。然后,依水位來推算時間,分別標出1分鐘到10分鐘的時間刻度。【小組分工,互相配合】1號同學 畫刻度2號同學 穩(wěn)定水鐘3號同學 計時4號同學 粘紙條【兩種類型水鐘的刻度順序】受水型水鐘的刻度從上而下,瓶底為0.泄水型水鐘的刻度從下而上,瓶底為0.4、“我的水鐘”作品展示。三、用“水鐘”來計時1、用做好的“水鐘”與鐘表對照,我們的水鐘計時準確嗎?2、影響水鐘計時準確的因素有哪些?【小結(jié)】盛水容器的形狀。選擇盛水容器時,盡量選擇盛水容器的形狀是上下均勻的圓柱或方柱,盡量沒有凹凸變化的。 滴水的速度。在適當?shù)臅r間補充注水、盡量減小水壓下降對滴水速度的影響。3、怎樣改進我們的水鐘?【小結(jié)】找出影響水鐘計時準確的因素,如容器的選擇不恰當,滴漏的速度控制不好,刻度的劃分不準確。對你們小組制作的水鐘進行改造,使其計時準確。四、課堂練習:判斷題1、根據(jù)每分鐘流出水的體積可畫出水鐘計時刻度。2、水鐘的使用范圍比太陽鐘廣。3、直身瓶身體均勻,標記刻度有規(guī)律。4、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使水鐘計時更加準確。5、輸液裝置中滴漏能幫我們解決水滴不均勻的問題。6、我國最早的水鐘是受水型水鐘。五、拓展提高:資料閱讀1、古代的巴比倫,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巴比倫的水鐘是一個又高又大的長圓筒,筒底有個小漏水口。每天清晨管鐘人便往筒里灌滿水,水就開始慢慢漏出,水鐘便開始走動了。2、下圖中的刻漏,主要由幾個銅水壺組成,所以又叫“漏壺”。除了最底下的那個,每個壺的底部都有一個小眼。水從最高的壺里,經(jīng)過下面的各個壺滴到最低的壺里,滴得又細又均勻。最低的壺里有一個銅人,手里捧著一支能夠浮動的木箭,壺里水多了,木箭浮起來,根據(jù)它上面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時間了。六、作業(yè)布置改進一下你的水鐘,使它計時更加的準確。用畫圖加文字的方式設計我的水鐘方案展示自己的設計方案跟視頻學制作制作水鐘討論交流合理進行分工檢測自己水鐘刻度是否正確展示自己作品對照比較交流改進自己的水鐘獨立完成閱讀資料課后完成讓學生學會設計水鐘方案能用剪刀、塑料瓶等簡單工具和材料制作一個簡易的水鐘。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對自己的方案進行改進。課堂檢測拓寬知識面培養(yǎng)精細、嚴謹?shù)目茖W精神。課堂小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知道通過一定的裝置,流水能夠用來計時,因為滴漏能夠保持水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以穩(wěn)定的速度往下流;我們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從而使水鐘計時更加準確。在科學探究中,學會設計制作水鐘的方案,能用剪刀、塑料瓶等簡單工具和材料制作一個簡易的水鐘,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對自己的方案進行改進,體驗到完成一個科學制作需要不斷重復實驗,在實驗中逐步完善。總結(jié)課堂板書板書設計